宝丰村
村情概况
我村地处曹坊镇西南部,东面与坪上村毗邻,西南、西北与治平、方田交界,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685亩,山林面积12000多亩,其中经济竹林6000余亩,5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147户人家,人口625人。全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毛竹和笋干。劳动力423个,转移劳动力200余人,每年外出务工、经商收入不少,村部所在地为比较中心的乌石下自然村,村干部4人,村民小组长4人。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424104 | 365000 | -- | 查看 宝丰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曾家背村 |
曾家背村是曹坊镇最偏远的高山村,东邻安乐丁坑口村、城南上坪村,西接方田乡南城村,南与曹坊镇南坑村接壤,北与城郊乡都寮、李七村相接。全村有6个自然组,散落地分布在深山中。全村共有村民566人,129户,其中劳动力368人,共有党员25名,绝大部分村民在十几年前开始举家外迁,现在仍居住在本村6个自然村组的村民仅有120人左右。全村耕地面积856亩,山林面积9956亩,其中用材林面积5468亩,经济林面积856亩,毛竹林面积2144亩,联营林面积678亩,未利用地239亩。为充分利用我村山林优势,打造特色品牌,我村已成立笋竹专业合作社,形成我村笋、竹集中销售模式。 |
南坑村 |
南坑村 村情概况 南坑村隶属宁化县曹坊镇北部山区的一个中等行政村,距乡镇所在地约13公里。东与安乐乡的丁坑口、罗坊、赖畲等村相邻;西同方田乡南城村互毗;南、北分别和本镇的官地、曾家背接壤。全村拥有耕地面积2202亩,林地面积约17980亩,宅基地约300余亩,其它川流、荒芜等空杂地等约600余亩。我村共有人口1426人,332户人家,村民居住相对分散,居住点分布于南坑一、二组,张坑里,小南坑,青山甲,大衍里,罗地,布坑,牛栏前等8个自然村,划为9个村民小组。其中牛栏前小组地处于我村东北部的高山区,距行政村所在地约5公里,拥有人口176人,43户人家。历年来均以种植水稻为主并兼以毛竹经营为辅的生产生活模式,由于该组地处区域环境恶劣、土质差、地质灾害频发,故该组村民在近几年来逐步向外搬迁转移,谋求新的发展之路。 |
宝丰村 |
宝丰村 村情概况 我村地处曹坊镇西南部,东面与坪上村毗邻,西南、西北与治平、方田交界,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685亩,山林面积12000多亩,其中经济竹林6000余亩,5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147户人家,人口625人。全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毛竹和笋干。劳动力423个,转移劳动力200余人,每年外出务工、经商收入不少,村部所在地为比较中心的乌石下自然村,村干部4人,村民小组长4人。 |
坪上村 |
坪上村 基本情况 坪上村距曹坊镇所在地有10公里,邻近方田乡12公里。全村共有596户,2630人口,12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一。有耕地面积4812余亩,山林面积28600余亩,约26平方公里。 坪上村过去是烤烟种植大村,如今随着外出人员增多,种田的人相对较少,鉴于这种情况,我村从调整产业结构出发,着手流转土地,截止目前,引进了三家企业到我村发展。有福建省弘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种植红衣薏米600亩;夏门客商林勇成租地500亩种植蔬菜;福建省厚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租赁山林面积5000余亩种植油茶。 |
官地村 |
官地村 村情概况 官地村位于曹坊镇西北部,距镇府所在地5.5公里,全村共有346户,1334人,7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720亩,山林面积17219亩,新引进宝丰竹片厂1个。 |
黄金进村 |
黄金进村 村情概况 我村分5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381户,人口1438人,耕地面积1777.5亩,林地面积16493亩。我村成立了宁化县满易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有黄粉虫养殖基地,满易黄金鸡生态养殖基地及三户养鸡专业大户。 |
根竹村 |
根竹村村情概况 我村距镇所在地8km,全村10个村民小组,452户人家,1746个人口,有耕地面积2486亩,山地1.7万多亩。 我村有小型水库1座,发电站1个,本村有丰富的水资源,现办有“云霄山泉饮用水厂”1个,全村种植烤烟几百亩,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于烟叶、毛竹、养殖业。 |
三黄村 |
宁化县曹坊镇三黄村位于曹坊镇南端,是革命老区基点村,又是0宁化县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全村363户,人口1689人,耕地1909亩,林地8889亩,辖7个村民小组,10个自然村。村民以种植烤烟和水稻为主导产业,2012年全村种植烤烟926亩,产值270万元,水稻种植1785亩,产值218万元,养殖仔猪及菜猪为辅,养殖收入109万元。近年来,我村又发展了宁化县三星山药专业合作社,带领社员86户,种植山药215亩,产值86余万元。2012年人均纯收入达5600万元。同时我村还积极引导广大村民发展种植各种经济作物,千方百计增加村民收入,现今我村各项工作持续发展,集体经济更加活跃,正向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不断迈进。 |
滑石村 |
滑石村地处我县最南端,与本省龙岩市长汀县毗邻,距县城47公里,距镇所在地6.5公里,耕地面积2750亩,林地面积16222.5亩,10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2225人,505户,正式党员46人,预备党员2人,村两委干部6人。我村村民种养为主收入,种植烤烟1988亩,占全镇的五分之一。有市龙头企业福建绿禾生态农庄。上年人均收入6720元。我村是革命老区,在册烈士就有13人,文化遗产有古历正月十五的板凳龙,县文物保护遗产温坊古屋桥,俗名“神仙桥”,有正月初五的妈祖庙会,八月八日的华光大帝庙会,十一月初五的四大祖师庙会等等。 |
黄坊村 |
一、行政隶属与交界位置:黄坊村系宁化县曹坊镇一个行政村,位于宁化县南部,与本省龙岩市长汀县馆前镇接壤,距宁化县城40公里,长汀35公里,离乡镇所在地7公里,205省道红色旅游线公路在村口通过,交通四通八达,村落面积2.5平方公里,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 二、历史人文:黄坊村于元末明初洪武年间(1339年)七郎公太开基衍至今,已有668年。村庄四面青山环抱,一条大河川流直下,在这山青水秀之地,历-育出了许多文人雅士、进士举人,代代相传,如清代名医黄道岸先生-称国医,除妙手回春的医术外,他的医德非常高尚,声望传遍八闽大地。 三、古建筑景观:现保存完好无缺的三座宏伟壮观的“黄氏宗祠”,他们相间在一起,非凡的景观,独特的魅力,它们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至今有403年历史,三座宗祠都由围墙和门楼配成单独的风格,正厅都供有历代0牌位,厅堂柱子几人才能抱过,各种精工雕刻,龙飞凤舞,栩栩如生,美丽壮观。 四、村风村貌(村基本情况):现全村353户人家,1300人口,辖2个自然村(黄坊、黄家寨),8个村民小组,全村同一0,一脉相传,全村山林面积10300亩,耕地面积1698亩,村民靠种养和务工收入。 五、“美丽乡村”建设: 1、2006年被列入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以来,村以“三清六改”这突破口,大力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实施雨污分流下水道工程;2、全村户户通自来水;3、1.6公里的村主干道硬化;4、村主干道50盏节能路灯亮化;5、村口大理石人口文化凉亭,村标志性建筑,人口文化门楼;6、全村绿化配套;7、村人口文化书屋、老年活动中心、卫生医疗室装修;8、村部整体装修;9、农民休闲、健身广场、灯光球场建设;10、人口文化园建设。连续几年来荣获市、县、镇的各种奖励,2011年还获省级生态村,2013年争创国家级生态村。 |
罗溪村 |
罗溪村,距镇政府约6公里,现有人口2450人,526户,8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幅源面积约24628亩,耕地面积3457亩,林地面积19211亩。本村农民思想开放,劳动力充足,沿河两岸有1000多亩农田,经平整改造后,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适宜农业综合性开发,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现以烟叶生产为龙头,全村烟叶种植1500多亩,烟叶收入可达400多万元。水稻种植3350亩,粮食总产量可达120万公斤,被农业部列入“高产创收示范区”。2012年人均收入达7800元。村内有小学、标准的医疗室、老年活动室,村两委班子团结实干,为全村群众致富保驾护航,现今村民素质高,村容整洁,村风文明,生活富裕。 |
双石村 |
双石村(原石牛村)是三明市较大的老区行政村之一,位于宁化县南端,是曹坊乡的东大门,与安乐乡夏坊村、俞坊村接壤,距县城45公里,东与清流县里田乡交界,至连城县53公里,南至古碑岭距长汀县59公里,西至所乡在地上曹村5公里,现有全村人口3663人,965户,辖9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双石村面积2331万平方,其中:耕地面积4416亩,山地面积27229亩,森林覆盖率91%。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产品有粮食、烤烟、黄豆等,林业品有竹、木、茶、果、红菇、梨菇等。还有小(一)型水库一座,灌溉面积1500多亩。 双石村(石牛村)旧属宁化县三都乡会同里,以童、周、夏为主姓。其中童氏由江西无名县白鹭树下迁居清流县里田乡童坊村,元贞乙未年(1355年)迁宁化石牛(今曹坊镇双石村),至今绵绵延延生息繁衍。夏氏于浙江会稽入闽,自唐代入宁分支繁衍;周氏于宋代由江西入宁分支蕃衍,至今千年历史。石牛村仍黄堂太守周梦锦之故乡,生于清代,任于清代康熙年举人科举,分别在广西、陕西、河北、河北、江苏等任知府,一生正气,大公无私,为官清廉,断案如神,时传有“包公”、“纪晓岚”之风度,深受人民爱戴。清代皇帝赐其“世大夫弟”匾兀,现高悬于周氏厅祠。 石牛村老街是旧时“汀邵”的主干道,即现今南平至龙岩的苏区红色旅游线。宋端年间设有驿站,名“石牛驿”,现重建于村口原址。清代雍正12年,设“石牛司”,即古宁化巡检司。民国设翠峰书院——今双石小学。村中每年元宵庙会,以石牛古装戏“湖南戏”为样板装故事,张灯张彩,热闹非凡,整个村沉浸在欢乐和谐的喜庆之中。 |
下曹村 |
下曹村地处宁化县南部,距县城40公里,与曹坊镇相连,省道205线从村中穿过,交通便捷。全村总面积5.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43亩,林地面积8873亩。 全村7个村民小组,382户,1672人,其中劳动力约1100人,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作物以烤烟和水稻为主,近年来村民大面积种植槟榔芋、红心地瓜、辣椒等经济作物。这里还是全镇最大的金银花种植和太子参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200多亩。 下曹村是一片历史悠久的村落,始于元代致和年间,至今已近700年,其村落格局形成于元开明初,至今保存基本完好的古迹建筑达51处,2013年1月,下曹村建筑群被列入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宁化县唯一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下曹村还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是宁化老区革命基点村,-、罗瑞卿、-、毛泽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活动,为新中国的发展壮大写下了辉煌诗篇,现还存有大量红军宣传标语。 下曹村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勤劳善良的下曹人民在富民政策鼓舞下,向着全面建设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阔步迈进,共创和谐美好明天。 |
上曹村 |
上曹村属曹坊镇属在地,距县城39公里,东邻清流,南接长汀、连城,属三明市宁化县中心乡镇村。 全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763户,3642人口,耕地面积4400亩,林地面积23000多亩,辖5个自然村,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曹氏家庙”属革命起点。其中赤山嵊有省级文物伊秉绶陵墓,石灰岩有石灰石,村引进三明永银矿业;本行政村凹背有焰土,引进沙县荣金机砖厂。 本村以种植、养殖业为主,年产粮180万斤,烤烟16万斤,种植辣椒100余亩,槟榔芋200余亩,花卉50余亩,柑蔗20余亩,食用菌20余亩,水产养殖100余亩,畜牧业养殖母猪400余头。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