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村位于安远镇西北部,同属武夷山山脉东麓,与江西接壤,同张垣村、营上村、割畲村互为邻村,距镇政府所在地11公里,全村有10个自热村,8个村民小组,主要道路基本实现硬化道路相连,共有273户,1086人;其中外出307人,0正式党员35人。全村区域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1613亩;林地面积16387亩,其中,竹林面积2120亩。主要以农业为主,地形主要为山地丘陵,其中牙梳山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全村村民种植最大的仍旧为传统的水稻以及烤烟种植,白莲、槟榔芋、制种、养鱼、种植魔芋等其他农作物、农产品在近几年以较大的速度增长。
所属本村的牙梳山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风景宜人,溪水清凉,森林茂密,基本由原始常绿阔叶林带所覆盖,出产各类野生菌和中药材,尤其是红菇和金线莲,其中红菇具有滋阴、补肾、润肺、活血、健脑、养颜等功效,而金线莲素有“药王”、“金草”、“神药”、“乌人参”等美称,各类动植物丰富。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424211 | 365000 | -- | 查看 马家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马家村 |
马家村位于安远镇西北部,同属武夷山山脉东麓,与江西接壤,同张垣村、营上村、割畲村互为邻村,距镇政府所在地11公里,全村有10个自热村,8个村民小组,主要道路基本实现硬化道路相连,共有273户,1086人;其中外出307人,0正式党员35人。全村区域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1613亩;林地面积16387亩,其中,竹林面积2120亩。主要以农业为主,地形主要为山地丘陵,其中牙梳山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全村村民种植最大的仍旧为传统的水稻以及烤烟种植,白莲、槟榔芋、制种、养鱼、种植魔芋等其他农作物、农产品在近几年以较大的速度增长。 所属本村的牙梳山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风景宜人,溪水清凉,森林茂密,基本由原始常绿阔叶林带所覆盖,出产各类野生菌和中药材,尤其是红菇和金线莲,其中红菇具有滋阴、补肾、润肺、活血、健脑、养颜等功效,而金线莲素有“药王”、“金草”、“神药”、“乌人参”等美称,各类动植物丰富。 |
岩前村 |
岩前村地处宁化北部,老区基点村,东与建宁县的均口乡半寮村及宁化县水茜乡张坊村交界,南临伍坊村,西与丰坪村接壤,北与安远村相连,是安远乡的南大门,205省道穿村而过,距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8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人口1755人,0党员42人。林地面积19800亩,耕地面积2589亩。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是依靠种植水稻、烟后制种和烤烟。近几年来村民人均收入逐年提高,村民的生产生活都有很大的改善。岩前村地属武夷山脉最南麓,植被完好,风景秀丽,具有独特的地文景观和丰富的生态资源,省级地质公园朝天寨座落其中。 |
伍坊村 |
伍坊村位于安远乡南部,东与水茜乡下付村相邻,南与河龙乡永建村接壤,西邻丰坪村,北接岩前村,距乡政府所地9公里。全村辖17个村民小组,465户,2218人口,耕地面积4129亩,山林面积4.2万亩。 伍坊村经济收入主要靠农业生产,以粮食生产和烤烟种植为主,烟叶种植面积达1000亩,粮食种植面积3550亩。但也有紫色地瓜、槟榔芋等特色种植,其中紫色地瓜种植基地500亩。 全村交通极为方便,省道205线贯穿全村,组与组之间全部铺设水泥路。行政村主街道已安装了路灯,电视入户率达100%,通讯方便,手机入户率达80%。 伍坊村是二佛伏虎禅师出生地,村里寺庙罗丝庵供奉着伏虎禅师,逢年过节,香火旺盛。 |
永跃村 |
永跃村位于福建省宁化县安远镇北部,205省道与宁溪水穿村而过,东邻建宁县均口镇,南接本县水茜乡,西望牙梳山,北倚马鞍山,全村土地面积29097亩,其中林业用地19793亩,耕地面积4193亩,辖3个片区,17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0正式党员55人,539户,2528个人口。 永跃村土质肥沃、优质,农民历来以种植水稻为主,早在明清时期,严池盛产贡米,年年进贡朝庭,如今品种改良,家家都吃上优质香米。目前,烤烟种植、制种、槟榔芋成为农民致富支柱产业,獭兔、山鸡、石鸡、药材的大山种养殖,日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人人都为早日实现小康努力耕耘。 永跃原名中郑,合作化时取永远跃进之意,命名永跃社,后沿用永跃大队、永跃村。永跃村寺庙文化久负盛名,全村有三个知名的寺庙,古遗的宝峰寺、寿山寺几经扩建、整修,雄伟壮观,香火旺盛,南山寺的迁址更令人向往。邹家山的辉绿岩深居老山,有待开采。严池河林,古木参天,小溪清泉划破硝壁,穿崖咆哮。中坑山小村庄,三面环山抱,清泉村中流,真是百家知了鸣幽静,两岸苔藓浮暗烟,六伏天游人流连忘返。 |
黄塘村 |
黄塘村是宁化县安远镇的北门,距离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北与后溪村接壤,东与里坑村交界,南与安远村为邻,西与张坊村相连,区域面积约3.5平方公里。共有3个自然村, 7个村民小组,全村230户,996人。耕地面积1380亩,山林面积6560亩,2011年农业经济总收入6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24元。黄塘村是个典型的农业村,村民以种植业为主,2012年种植烤烟663亩,槟榔芋180亩,制种500亩,粮食种植面积720亩,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特色农业得到较大发展。 |
张垣村 |
张垣村地处安远镇西北部,距县城52公里,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区域面积18.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602亩(属宁化县第二),山林面积30359多亩。森林覆盖好,是省牙梳山自然保护区的重点村之一,有丰富的水资源,建有双溪口小(二)型水库一座,100千瓦机组一台(设计安装两台,还需引进一台机组设备,欢迎有意者前来治谈),建有210亩的养鳗厂,全村农村经济以烤烟、莲子、槟榔芋为主。特色产品:豆腐皮。 |
丰坪村 |
宁化县安远镇丰坪村地处宁化县北部,是福建省与江西省交界地,与河龙乡邻处,距县城45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7公里。七十年代初由原来的丰坪、茶洋、麻廖三个大队合并而成。辖19个村民小组,48个自然村,398户,1889人。全村区域面积4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56亩,山林面积5.62万亩。属省级自然保护区“牙梳山”核心区域。2013年种植烤烟1200亩,槟榔芋200亩,莲子80亩,魔芋30亩。主要特产:笋干、野生红菇、梨菇、香菇、苦笋、野生金线莲、蜂蜜。 |
安远村 |
安远村位于宁化县安远镇集镇所在地,是闽赣两省四县八乡的结合部,现有205省道,安塘公路穿村而过,交通较为便捷。全村共有1个行政村和4个自然村,户数731户,人口2927人。辖区面积2.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77亩,山林面积约1.6万亩。村财收入以市场、店面租金为主,村民收入以种粮、种烟、制种、第三产业及务工收入为主。2013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800万元,村集体收入22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8580元。全村通电率100%,电话普及率100%,电视普及率100%,通自来水率100%。 |
营上村 |
营上村位于福建省宁化县北部,地处闽赣两省交界.距宁化县城51公里,营上至塘坊可上昌厦(南昌至厦门高速公路. 我村4个自然村.14个小组.总户数496.总人口2127人..耕地面积2938亩.林地面积11851亩. |
东桥村 |
东桥畲族村位于安远镇北部,居宁化与建宁交界处,与建宁伊家相毗邻,距集镇所在地10公里,可直通建宁县城。全村501户,2461人,10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全村面积13.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80亩;山地面积17800亩。全村以种烟、水稻制种为支柱产业,另种植水稻、槟榔芋等。 早在1982年,东桥村就被县认定为少数民族畲族村,2004年重新认定,全村拥有畲族742人,占总人口32%,少数民族以雷姓为主,少数部分为兰姓。 东桥是长征出发地之一,红军与-军曾在东桥鸡公激战2天(鸡公山现有战豪),红军消灭了-军一个团,团长被击毙在峰林坑山上,后红军往均口下建宁。 |
割畲村 |
割畲村地处宁化县安远镇西北部,同属武夷山山脉东麓,与江西石城县接壤,同马家村互为邻村,距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区域面积21.18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27000多亩(含保护区林地14000多亩,生态公益林8000多亩),耕地面积为2543亩。全村有10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491户,1754人,主要以农业为主。 全村地形主要以为山地丘陵为主,与省级自然保护区牙梳山相邻,物种多样,森林、生物资源较为丰富,各种经济林储备量大,以唐家上为主体以及各自然村均有分布的毛竹,竹林面积2000多亩,储备十分丰富,生产后劲强;各种矿场资源仍处于勘探阶段。 全村村民种植最大的仍旧为传统的水稻以及烤烟种植,但特色种植如白莲、槟榔芋、水稻制种、稻田养鱼、魔芋等农作物、农产品在近几年以较大的速度增长。 所属本村的牙梳山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风景宜人,溪水清凉,森林茂密,基本由原始常绿阔叶林带所覆盖,出产各类野生菌和中药材,尤其是红菇和金线莲,其中红菇具有滋阴、补肾、润肺、活血、健脑、养颜等功效,而金线莲素有“药王”、“金草”、“神药”、“乌人参”等美称,各类动植物丰富。同时牙梳山自然保护区同为闽江源之一。 |
杜家村 |
宁化县安远镇杜家村位于西北部闽赣二省交界处。村部距离镇政府15公里,辖15个村民小组;32个自然村。全村587户;2385人;0正式党员51人;全村区域11.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30亩;林地面积14724亩;2013年种植烤烟;槟榔芋300亩;莲子150亩。 |
井坑村 |
井坑是安远镇最偏远的行政村,距离镇所在地约22公里,东接洪围村,南承杜家村,西与江西广昌县毗邻,北与本省建宁县客坊乡接壤,是两省三县交界之地。全村平均海拔760余米,是边远高寒山区村。全村区域面积3.61平方公里,山林面积5881亩,耕地面积805亩,有4个村民小组,2个自然村,156户,598人,其中青壮劳动力288人。 |
洪围村 |
宁化县安远镇洪围村位于安远在北部,海拔800多米,辖区面积1954.8平方公里,距镇所在地13公里,属边远山区,全村山地面积29862亩,耕地面积2863亩,全村496户,2352人。0正式党员48人。辖19个村民小组,24个自然村,两委干部7人。耕地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农作物有槟榔芋210亩,烤烟110亩,制种190亩。山地以造林杉木为主,经济林有,毛竹,油茶等。 |
里坑村 |
里坑村地处安远镇东北面,距离镇政府所在地3.8公里,东与永跃村毗邻,北与建宁县伊家乡交界,西与后溪村接壤,南与安远村相连。全村425户,1672人,辖7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区域面积1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08亩,山林面积10112亩。 里坑村是个典型的农业村,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历史上有“虾公鱼子里坑多”的美誉,家家户户都在稻田里放养鲤鱼,鲤鱼干很有名气;村民以种植烤烟、制种、粮食为主;里坑还盛产茶油,现有油茶林2000多亩,茶油品质优良,远销全国各地。此外,全村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目前已探明的矿产有莹石,钾长石,稀土等。 里坑村是个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老区基点村,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经是闽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机关,军区机关及司令部所在地,1934年5月16日,建宁失守后,时任闽赣省委书记的邵式平率闽赣省委及省苏维埃政府机关及所部红军进驻我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邵式平、项英、张闻天、方志纯曾经在这里战斗过。在革命战争时期,里坑村群众为了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当时不到150户的村就有200多人参加了红军,解放后在册的革命烈士有21人,革命“五老”人员8人,红军长征后还有近百名群众被-反动派残酷杀害。 |
增坑村 |
增坑村地处安远乡西北方向,距离乡政府所在地8.5公里,北与建宁县黄埠乡交界,东与灵丰山村接壤,南与后溪村为邻,西与洪围村相连,区域面积约12平方公里,共有6个自然村, 13个村民小组,全村400户,1782人,耕地面积1909亩,山林面积12200亩。 增坑村是个典型的农业村,村民种植业为主。2012年种植烤烟100亩,槟榔芋450亩,制种400亩,粮食种植面积1050亩。全村山林面积较大,其中较有特色是毛竹资源丰富,面积4000多亩,盛产冬笋,笋干,红菇。 近年来,增坑村交通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乡政府所在地至增坑的通村公路已经修通,村里还修通了环村路,村部到赵家段的同组路,村部到里村的通组路正在修建之中。 |
硝坊村 |
硝坊畲族村系安远镇行政村之一,位于宁化县北部,距县城45公里,距镇政府5公里,在风景秀丽的省级自然保护区牙梳山脚下,东与黄塘村接壤;西与营上村交界;南邻张垣村;北与后溪村交界。辖5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 238户,1218人,其中少数民族89户,438人,0正式党员37人;区域面积9.8平方公里,山地面积7826亩,林地面积7148亩,耕地面积1635亩,村落面积1.6平方公里,村落沿宁化县安远镇至江西省南昌市广昌县塘坊乡的公路分布,地理条件优越、交通发达。 古建筑西竺寺始建于唐贞观12年,即公元1638年,有言道:“先有灵峰西竺,后有宁化招得(即今安远)。长年香火旺盛,宣传民族宗教政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硝坊畲族村是优质烤烟种植示范基地,每年种植都在650亩以上。是保健食品姬松茸等食用菌种植生产基地,年种植1.5万平方米。成立了宁化县宝藤薯类专业合作社,年种植紫薯600亩;甜玉米100亩;槟榔芋100亩;白莲100亩。村民勤劳致富、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