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墩畲族村地处宁化县东部,隶属城郊乡,东面与清流县交界,离县城11.5公里,辖区有陈家、江家、刘家村尾3个自然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现有256户,1146人,其中畲族51户295人。2009年认定为畲族村,少数民族人数占全村人口的29.7%,江姓、陈姓、雷姓为我村的主要姓氏,通用宁化客家话,雷姓畲族主要聚居在刘家村尾自然村组,由18世纪中期由茜坑畲族村迁来,现永宁高速公路贯穿我村2.23公里。
我村现有耕地面积2020亩,山林面积11345亩,森林资源林业稍微丰富,烤烟是我村的主导产业,全村每年种植 烟1190余亩,收购量达30余万斤,种植烤烟和外出务工是村民主要收入来源,全村现有外出务工人员316人,2013年农民人均收入为5860元,我村目前没有村办企业,民办企业仅二家,于2011年3月2日正式开始开业投产,2010年-2013年我村村财收入仅1.5万余元。
我旧墩村已完成四级水泥路面通村公路建设(马暖线),通组路建设已完成1.5公里,尚需建设2.2公里,闭路电视与县联网入户率80%,固定电话入户率90%,移动、联通、电信手机、宽带信号覆盖全村,我村除刘家村尾两个小组外,其他江家、陈家6个小组尚未安装安全卫生饮用水,现村民用水主要是打井取水或3至5户合作引用山泉水。
旧墩村新村部办公楼2011年9月份开始动工,于2011年12月份竣工,2012年1月份正式开始起用办公,设有文化室、老年活动中心等办公室,我村现有医疗室2个,具有从业资格的乡村医生2人,我村原有完小一所占地2660平方米,开设幼儿园至五年级共6个班,招收城郊乡东片旧墩、杨禾、巫坊、马元4个行政村的学生,原有教师13人,学生126人,其中畲族学生18人,寄宿生约40余人,由于拆点拼校、交通等原因,我村完小于2010年7月份全面搬迁至宁化城郊中心小学,现学校有教师3人,学生26人,只留有幼儿园至二年级学生。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424200 | 365000 | -- | 查看 旧墩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巫高村 |
巫高村位于宁化县城郊乡西南部,海拔836米,距离宁化城关13公里,属革命老区高山贫困村,又是县城区居民生活用水的源头。全村有8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共有288户,1158人口,其中劳动力500余人;全村党员共30名,其中女党员3名;全村耕地面积1356亩,山地面积5700亩,因耕作条件差,地粗山穷,山高路险,地理条件恶劣,库区资源无法开发,且村级小学被撤并至城关中小,给下一代的培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因此80%的村民已向外搬迁。 |
社背村 |
社背村位于宁化县城西南部,距离宁化县城13.2公里,海拔836米,地理位置偏僻,属城郊乡典型的高山偏远山区,全村现有人口1413人,耕地面积1493亩,山林面积10836亩,共有6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 |
都寮村 |
都寮村位于城郊西南部,城区自来水水源上游,距县政府所在地10公里,海拔600米,是典型的高山村,全村共有6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石下排、杜家、双头背、黎场坊一组、黎坊二组、高寨、灯塔、黄地甲)村组分散,有235户,人口1092人,党员32人。辖区面积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50亩,山地17500亩,村民收入主要靠种植烤烟,山林和外出务工。村财收入主要来源于山林管护费等资源性项目,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010元。 |
社下村 |
社下村属宁化县城郊西厢,距县城13公里,全村有527户,2600余人口。分里外两片,有9个自然村,16个村名小组,里片有寨角,石门甲,社下,古上,古下自然村,外片有坪埔,车田,俞坊,贯下自然村。全村林地面积13000余亩,耕地有3030余亩,村民主要以种粮种烟为主。特种养殖有:獭兔 竹鼠等。 |
茶湖江村 |
茶湖江村属城郊乡西部,据宁化县城7公里,全村共7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全村473户,人口1994人,劳动力790人。党员46人。村财收入4.5万元。 我村耕地面积2371亩,林地面积12105亩,我村以种粮、种烟为主,烟叶种植面积405亩,种植药材60亩,人均收入8500元。 我村交通便利,永宁高速公路及省道307线贯穿我村,河流流畅,西溪河流流经我村,有小型发电站一座,年发电量110万度。有环保节能砖厂一座,总投资两千多万元,年生产环保节能砖一千万块,能解决劳动力就业100多人。 我村现有初级小学,幼儿园、一、二年级,教师4人,学生25人。 |
瓦庄村 |
瓦庄村地处宁化县城区西部,距县城3.5公里,有·11个自然村,分布为13个村民小组长,486户,1986人口,耕地面积2945亩,山林面积11800亩,人均耕地面积1.4亩,自由种植水稻,烤烟,其它经济作物,大豆,花生,玉米地瓜等,辖区内有大小机砖厂厂4个,年产成品砖1500万块,宁化县华侨莲塘食品工业园,坐落我村连塘组占地650亩,我村交通极为便利,307省道,永宁高速公路,宁化至长汀纵八线贯穿于我村,我村是一个投资办厂的黄金地段,山上以种植茶叶,毛竹为主,茶叶面积目前以达到600亩,春晖茶叶,翠云茶叶两公司都以入住我村,交通运输发达,我村有顺达运输公司,客家物流公司,我村环境优美,社会稳定,家庭和睦,欢迎社会各界到我村光临考察。 |
夏家村 |
夏家村位于城郊乡北部,距 城郊七公里。辖三个自然村,陆个村民小组,全村人口捌佰伍拾陆人。全村农业耕地 面积壹仟肆佰贰拾陆亩,林地面积壹万壹仟捌佰玖拾叁亩。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网络覆盖全村。主要经济以种植业、外出务工为主。 |
上畲村 |
上畲村位于城郊乡西北部,距宁化县政府所在地9.6公里,海拔420米。全村共有两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村组比较集中,有331户,人口1336人,党员33人,村民代表35人,辖区面积1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63亩,山林面积13340亩。村民收入主要靠种植烤烟和粮食等作物,大部分青壮年都外出务工。村财收入主要来源于林地使用租金。 |
旧墩村 |
旧墩畲族村地处宁化县东部,隶属城郊乡,东面与清流县交界,离县城11.5公里,辖区有陈家、江家、刘家村尾3个自然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现有256户,1146人,其中畲族51户295人。2009年认定为畲族村,少数民族人数占全村人口的29.7%,江姓、陈姓、雷姓为我村的主要姓氏,通用宁化客家话,雷姓畲族主要聚居在刘家村尾自然村组,由18世纪中期由茜坑畲族村迁来,现永宁高速公路贯穿我村2.23公里。 我村现有耕地面积2020亩,山林面积11345亩,森林资源林业稍微丰富,烤烟是我村的主导产业,全村每年种植 烟1190余亩,收购量达30余万斤,种植烤烟和外出务工是村民主要收入来源,全村现有外出务工人员316人,2013年农民人均收入为5860元,我村目前没有村办企业,民办企业仅二家,于2011年3月2日正式开始开业投产,2010年-2013年我村村财收入仅1.5万余元。 我旧墩村已完成四级水泥路面通村公路建设(马暖线),通组路建设已完成1.5公里,尚需建设2.2公里,闭路电视与县联网入户率80%,固定电话入户率90%,移动、联通、电信手机、宽带信号覆盖全村,我村除刘家村尾两个小组外,其他江家、陈家6个小组尚未安装安全卫生饮用水,现村民用水主要是打井取水或3至5户合作引用山泉水。 旧墩村新村部办公楼2011年9月份开始动工,于2011年12月份竣工,2012年1月份正式开始起用办公,设有文化室、老年活动中心等办公室,我村现有医疗室2个,具有从业资格的乡村医生2人,我村原有完小一所占地2660平方米,开设幼儿园至五年级共6个班,招收城郊乡东片旧墩、杨禾、巫坊、马元4个行政村的学生,原有教师13人,学生126人,其中畲族学生18人,寄宿生约40余人,由于拆点拼校、交通等原因,我村完小于2010年7月份全面搬迁至宁化城郊中心小学,现学校有教师3人,学生26人,只留有幼儿园至二年级学生。 |
马源村 |
马源村地属城郊乡东片,距县城10公里,全村3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共230户,人口935人,劳动力540人,党员43人,村财收入3.8万元。 我村耕地面积1817亩,林地面积9100亩,我村以种粮、种烤烟为主,烟叶面积500亩,种植金银花70亩,竹林面积2000多亩。人均收入7500元。 我村海拔600米,偏高山村,交通较便利,在辖区内建有宁化县翡翠湾生态养殖场所一处,投资1000余万元,主要养殖猪、鱼等动物。带动劳动力50多人。 主要特产以生产豆腐、坨子,素有“马源坨子”美誉。建有一座寺庙,名“仙峰寺”,建在山峰顶。四周竹林环绕,树荫蔽日,是夏天避暑的境地。 |
马元亭村 |
马元亭村地处城郊乡东部,距县城5公里。全村共有10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拥有耕地面积2118亩,山林面积11405亩,全村共339户、1413人。村财收入近10万元,农民收入9600元左右。支部党员45人,经过不懈努力,2012年我村被列为全县两个“党务公开示范村”之一,并且是首批党建富民强村之一。 近年来,依托便利的交通、高速互通口等优势,不断完善李山尾寺、十八里铺等景点服务建设,物流、旅游、餐饮休闲等服务,努力夯实致富基础。今年全村种烟面积1425亩,收获32万担,收入500余万元。同时,积极发挥山地优势,制订优惠措施,成立宁化县一笔锋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引进“一笔峰”茶叶加工厂,以“企业与农户共发展”发展模式,现已建有黄精、金银花、厚朴、银杏等中药材种植基地。 经过全村共同努力,各项工作都取得长足进步,今年将努力拓宽致富途径,推行“168”农村党建工作机制、重大村务“433”民主决策运行制度,进一步促进我村的民主、和谐。 |
连屋村 |
宁化县城郊乡连屋村地处县城东北郊,距县城约6公里。全村12个村民小组,2306人,全村总占地面积36360亩,其中耕地2883亩。东溪河贯穿全村,村民大多沿河而居。该村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是个有山有水的美丽近郊村庄。烤烟生产是我村的支柱产业,玉米种植是我村的特色产业之一。我村所产的玉米口感很好,具有松软、香、甜的特点,是居家休闲、馈赠亲友的绿色食品。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