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撤销建湖县近湖镇。以原近湖镇的先锋、管舍、镇西、黄桥、桥东、季埝、徐东、沈舍、建北、城北、西苑、花园、神台、近湖、城南等15个居委会和裕丰、太平、东冯、唐东、蔡徐、镇北、西葛、镇南、高桥等9个村委会区域,设立近湖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驻汇文东路889号。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建湖旅游·建湖特产·建湖十大特产·建湖十景·建湖名人·建湖 | 320925100 | 224000 | 0515 | 查看 近湖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神台社区 | ·建湖旅游·建湖特产·建湖十大特产·建湖十景·建湖名人·建湖 | 0 |
---- |
查看 神台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管舍社区 | ·建湖旅游·建湖特产·建湖十大特产·建湖十景·建湖名人·建湖 | 0 |
---- |
查看 管舍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镇西社区 | ·建湖旅游·建湖特产·建湖十大特产·建湖十景·建湖名人·建湖 | 0 |
---- |
查看 镇西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黄桥社区 | ·建湖旅游·建湖特产·建湖十大特产·建湖十景·建湖名人·建湖 | 0 |
---- |
查看 黄桥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桥东社区 | ·建湖旅游·建湖特产·建湖十大特产·建湖十景·建湖名人·建湖 | 0 |
---- |
查看 桥东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季埝社区 | ·建湖旅游·建湖特产·建湖十大特产·建湖十景·建湖名人·建湖 | 0 |
---- |
查看 季埝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徐东社区 | ·建湖旅游·建湖特产·建湖十大特产·建湖十景·建湖名人·建湖 | 0 |
---- |
查看 徐东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沈舍社区 | ·建湖旅游·建湖特产·建湖十大特产·建湖十景·建湖名人·建湖 | 0 |
---- |
查看 沈舍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建北社区 | ·建湖旅游·建湖特产·建湖十大特产·建湖十景·建湖名人·建湖 | 0 |
---- |
查看 建北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城北社区 | ·建湖旅游·建湖特产·建湖十大特产·建湖十景·建湖名人·建湖 | 0 |
---- |
查看 城北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先锋社区 | ·建湖旅游·建湖特产·建湖十大特产·建湖十景·建湖名人·建湖 | 0 |
---- |
查看 先锋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花园社区 | ·建湖旅游·建湖特产·建湖十大特产·建湖十景·建湖名人·建湖 | 0 |
---- |
查看 花园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近湖社区 | ·建湖旅游·建湖特产·建湖十大特产·建湖十景·建湖名人·建湖 | 0 |
---- |
查看 近湖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城南社区 | ·建湖旅游·建湖特产·建湖十大特产·建湖十景·建湖名人·建湖 | 0 |
---- |
查看 城南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西苑社区 | ·建湖旅游·建湖特产·建湖十大特产·建湖十景·建湖名人·建湖 | 0 |
---- |
查看 西苑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镇南村 | ·建湖旅游·建湖特产·建湖十大特产·建湖十景·建湖名人·建湖 | 0 |
---- |
查看 镇南村谷歌卫星地图 |
裕丰村 | ·建湖旅游·建湖特产·建湖十大特产·建湖十景·建湖名人·建湖 | 0 |
---- |
查看 裕丰村谷歌卫星地图 |
太平村 | ·建湖旅游·建湖特产·建湖十大特产·建湖十景·建湖名人·建湖 | 0 |
---- |
查看 太平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东冯村 | ·建湖旅游·建湖特产·建湖十大特产·建湖十景·建湖名人·建湖 | 0 |
---- |
查看 东冯村谷歌卫星地图 |
唐东村 | ·建湖旅游·建湖特产·建湖十大特产·建湖十景·建湖名人·建湖 | 0 |
---- |
查看 唐东村谷歌卫星地图 |
蔡徐村 | ·建湖旅游·建湖特产·建湖十大特产·建湖十景·建湖名人·建湖 | 0 |
---- |
查看 蔡徐村谷歌卫星地图 |
镇北村 | ·建湖旅游·建湖特产·建湖十大特产·建湖十景·建湖名人·建湖 | 0 |
---- |
查看 镇北村谷歌卫星地图 |
西葛村 | ·建湖旅游·建湖特产·建湖十大特产·建湖十景·建湖名人·建湖 | 0 |
---- |
查看 西葛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建湖经济开发区(钟庄街道) |
2014年,以原近湖镇的钟东、钟西等2个居委会区域和陈堡、桥东、杨庄、新东、南华、建新、新联、东北、范墩、马渡、钟南、双港、丁港、口河、刘岑、秉文、大王、新河、古桥等19个村委会区域,设立钟庄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驻创新大道6号。 |
建湖高新区(塘河街道) |
2014年,将原近湖镇的双湖居委会和胜利、严桥、长沟等3个村委会区域与颜单镇走马、李夏、七里等3个村委会区域和九龙口镇乔庄村委会区域合并,设立塘河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驻湖中南路16号。 |
近湖街道 |
2014年,撤销建湖县近湖镇。以原近湖镇的先锋、管舍、镇西、黄桥、桥东、季埝、徐东、沈舍、建北、城北、西苑、花园、神台、近湖、城南等15个居委会和裕丰、太平、东冯、唐东、蔡徐、镇北、西葛、镇南、高桥等9个村委会区域,设立近湖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驻汇文东路889号。 |
建阳镇 |
建阳镇是一座有千年历史的文化古镇,是南宋左丞相、民族英雄陆秀夫故里。位于江苏沿海中部,东临黄海,西依射阳湖,南接扬州,北达连云港,傍邻建湖县城,紧靠-、204国道和盐城机场,新长铁路和省道盐淮公路横贯其中。面积93.5平方公里,人口6万人。 经济活跃——工业化进程加快,已建成机械、铸造、轻纺、建材、电子等行业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其中机械、轻纺业是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工业经济为全镇的主体经济。傍邻县城的建阳工业园区区位优势独特,占地3.5平方公里,园区内“六通一平”,已成为区域内外资、民资投资发展的优选载体。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方面推进。全镇土地肥沃,特产富饶,已建成万亩优质粮、万亩水生作物、万亩特种水产品、十万只生猪、百万只家禽等5个规模种养基地,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是创办龙头加工企业和组织农产品集散贸易的一方热土。第三产业方兴未艾,形成了购物、旅游、住宿、娱乐、休闲、保健养身为一体的区域特色。 环境怡人——全镇地处北亚热带向南温带过渡区,气候温润,雨水充沛,四季分明,两热同季,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5.3℃,是典型的“鱼米之乡”。境内公路纵横,水网密布,交通便捷。集镇建成区面积2.85平方公里,商业区、住宅区、行政区、工业区分布合理有致,基础设备配套齐全。老城区改造后的明清商业园区粉墙黛瓦,飞檐格牖,古朴典雅,再现了明清建筑风格,拓展了古镇厚重的文化内涵;集镇新区建设错落有致,与时代交融,体现了对现代文明的追求。全镇民风淳朴,景物丰厚。现代别墅区金阳花园,苏北第一寺泰山寺、陆秀夫丞相纪念馆、芦荡观光带、街心花园、明清商业园区等物景,是人们感受自然风情、享受美好生活的理想之所。 社会进步——加快改革开放,大力实施科教兴镇战略,深入开展文明镇、文明单位、文明窗口创建活动,金融、工商、税务、供电、供水、电信、广播电视等服务网络配套齐全。文化教育事业繁荣兴旺,具有40年办学历史的建阳中学是区域内向高等学府输送人才的摇篮。预防保健网络覆盖全镇,卫生保健功能日臻完善,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百强乡镇”、“盐城市综合实力十强乡镇”、“盐城市明星乡镇”、“盐城市新型示范小城镇”、“盐城市卫生小城镇”。文明、开放的建阳正敞开热情的怀抱,诚招天下客商,共铸金色未来。. |
九龙口度假区(九龙口镇) |
九龙口镇地处江苏省建湖县西南部,与扬州市的宝应县、淮安市的楚州区、盐城市的阜宁县相邻。全镇面积7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0.3万公顷、荡滩面积0.27万公顷,辖12个村、1个居委会,现有人口3.8万。 九龙口镇是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境内3.5万亩荡滩水面,广植柴蒲菱藕,盛产鱼虾螃蟹,是天然的“聚宝盆”,有“金滩银荡”之誉。全镇现有特种水产品养殖基地近3万亩,年产河蟹等特种水产品300万公斤。“九龙口”牌清水大闸蟹荣获中国国际农博会名牌产品称号。九龙口万亩无公害养殖示范基地通过国家验收。 九龙口镇是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省级风景名胜区闻名遐迩,五谷树神奇无比,东海王墓历史悠久,观光农业独具特色。九龙口与历史文化名城淮安、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射阳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已连成苏北风景旅游带。 九龙口镇是工业发展的后起之秀。全镇现有工业企业100多家,其中定报企业30多家,初步形成油田机械、橡塑制品、纺织服装等支柱产业,江苏九龙阀门公司生产的大口径球阀、超低温阀远销欧洲、非洲,连续2年入库税收超千万元,跻身全县工业企业前六强。 九龙口镇是正在崛起的新型城镇。镇区主要街道四纵四横,工业区、商贸区、行政区、住宅区分布科学,各类设施全部配套,已被列为江苏省重点中心镇。九龙口镇交通便利,黑色公路成网,向东10公里可直达盐淮高速公路,向北16公里入建湖县城,上新长铁路,具有十分优越的投资合作环境。 面向未来,九龙口镇与时俱进,商机无限。竭诚欢迎各界人士前来携手合作,共创大业。 |
恒济镇 |
建湖县恒济镇位于苏北里下河平原腹部,地处建湖西南,与盐都、宝应、淮安三县(区)毗邻,东临204国道,北靠盐淮高速,南接盐金国防大道,交通便捷,总面积80.08平方公里,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和荷藕之乡。200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75亿元,财政收入1620万元。全镇辖1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3.4万人。 工业经济初具规模。全镇工业已初步形成石油机械、制绳、针织服饰、玻璃工艺品、建筑建材、电子仪器、农产品加工等为支柱的特色产业群体。经过市场的洗炼,工业企业的素质明显提高,2003年特达公司再次通过API复审,专管公司顺利通过API论证,恒发公司、宏发公司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论证,神力公司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2002版的论证,提升了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特达专用管件有限公司获得市三星级企业,恒发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获得市二星级企业;特达公司和专用管件公司获得县优秀企业称号。 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境内沟河纵横,荡滩资源丰富,无轻重工业污染和化学污染,盛产螃蟹、鳖、荷藕、淡水鱼、青虾等。近年来,大力扩大种养规模,建立了2 万亩商品粮基地、万亩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和100万株速生林基地,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03年底,1.2万亩荷藕长植基地被省农林厅认定为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产地。建湖西南沿荡荷藕批发市场“鸽河”牌荷藕99年、2001年连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恒通公司“恒美”牌藕制品获得省级绿色食品称号,产品畅销日本、韩国等周边市场。 基础设施较为配套,投资环境良好。新建3.5万千伏变电所,布设五纵六横电网,全镇用电能力显著提高;积极实施镇村公路建设工程,构建三横四纵水泥路面,实现了集镇交通大循环。在机关干部中推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办事限时制,并强化社会监督,以优质的服务为外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开放的恒济,在新时期、新阶段正奋力前进,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新的征程中,欢迎海内外客商前来共谋新发展,共创新辉煌!. |
颜单镇 |
颜单镇位于美丽富饶的渔米之乡——建湖县西南部,是江苏省明星乡镇、科技文化工作先进乡镇、全国体育先进乡镇。盐淮高速、建宝公路、建蒋公路、建恒公路穿境而过,东邻黄沙港和古废运河相连,水陆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全镇拥有区域面积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0.29公顷,滩涂水面1.2万亩,下辖1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33824人。2003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39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实现财政收入1625万元,增长4.6%;农民人均纯收入4051元,增长4.5%。 坚持以工兴镇,推进工业经济提速发展。2003年,全镇工业实现销售9.48亿元,利税7600万元,其中利润3000万元,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30%以上。培大做强了纺织服装、节能灯具、生物化工、锦纶化纤等支柱产业。企业的运行质量和效益有了大幅度提高。玉人公司继续保持了“全国服装百强企业”的良好形象,“玉人”牌商标获市知名商标称号,“九九”式警服获江苏省名牌产品称号,销售产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振亚公司以及爱民公司规模越办越大,分别新征了40亩、30亩土地用于新厂区建设,扩大了生产规模;华德公司通过引资合作开发乳酸延伸产品,新上了5000吨乳酸生产线,该公司被评为“盐城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恒明公司新上了自动卷簧生产流水线,机械装备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实现销售产值1217万元,利税108万元。全年新上、技改扩能项目8个,其中新上千万元以上的项目3个,总投入1.2亿元,同时,还成功洽谈、储备了8个项目。2003年,我镇紧紧抓住盐淮高速公路在我镇境内设有出入口的优势,在沈杨村境内高起点、高层次规划了2.5平方公里的颜单工业区。目前,已有6个项目正积极准备进工业区投资建设。我们还在建宝线与建恒线交界地带规划、建设了以玉人公司为龙头的纺织服装工业园,在颜阳线与建蒋线交界地带规划、建设了以振亚公司为龙头的振亚绿色照明工业园。这几个园区的建立为培植我镇块状经济提供了有力的载体,已成为颜单对外招商引资的“窗口”和阵地。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势头强劲,全年新增个体私营企业17家,新增个体工商大户90户,新增农民经纪人200人,从事务工经商人员达6000人。. |
沿河镇 |
沿河镇地处县城南部,与盐都、宝应、兴化三市区相邻,濒临黄沙港,接壤建宝线,盐金国防公路穿境而过。总面积81.8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现有人口4.4万人。耕地4358公顷,水面1066公顷,交通便捷,资源丰富。 工业经济增势强进。大力招商引资,加快项目推进,全镇拥有各类工业企业近50家,主要生产橡胶密封件、玻璃钢管道、蔺草制品、外贸烟花、纺织服装、化工原料、高档铰链、铜带压延、轻纺机械、耐磨材料等10大系列、100多个品种。 农业经济优势突出。开拓农业生产业化、特色化、标准化发展之路,建成蔺草、胡桑种植、南美白对虾培育、美蛙养殖、波尔山羊繁殖、良种繁育、绿色稻米生产加工等“三高”农业示范基地,构建东桑、西渔、南草、北禽、中菜的经济园区格局。“四季牌”蔺草制品、“湖邮牌”蛋制品、“嘉汇牌”大米、“黄土沟”牌水产品等品牌享有较高的美誉度。 集镇功能日臻完善。建成“三纵六横”道路骨架,集镇面积达3.5平方公里,路灯、风景点、绿化带、净化池等设施配套。沿河路直通建宝线,马沿路对接盐都县,砼路面覆盖主干道。公安大楼、供电大楼、邮电大楼、广电中心,金融税务大楼、医院综合楼、微波通讯塔、自来水塔、工业园区、居民别墅等一批标志工程交相辉映。邮电、供电、程控电话、给排水等设施完备,教育、文化、卫生、休闲、娱乐等应有尽有。 200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96亿元,同比增长29.5%;财政收入1053.8万元,同比增长64.1%;技改投入5000万元,同比增长57.6%;农民人均纯收入3952元,同比增长 5.4%,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超同期、超历史。荣获市政府授予的“财政收入跨越发展”奖、“财政收入超千万先进单位”,县委、县政府授予的“三个文明建设综合奖”。. |
芦沟镇 |
芦沟镇地处建湖县城东南,西与沿河、北与近湖镇接壤,东南分别与庆丰镇和盐都区龙冈、秦南、楼王等镇相邻。全镇总面积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87公顷。全镇下辖16个村(居)8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84万人,正在建设中的盐淮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规划中的231省道也即将进入勘测阶段。2003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082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其中第一产业1.019亿元,第二产业1.267亿元,第三产业7760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4.1%、24%和20%,财政收入实现1002万元,比上年增长17.5%,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96元,同比增长10.8%。 项目推进势头强劲。2003年抽调机关事业单位28名同志组建了上海、南京、苏锡常、浙江等7个招商中心,常年在外驻点招商。面对非典和涝灾的双重夹击,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夺取了抗灾和发展的新胜利,2003年5月13日,在抗击非典的关键时刻,全镇投入超千万的宝谊汽车配件制造项目开工奠基。由于措施得力,当年全镇引进并实施各类项目30个,新开工投入超3000万元的重点项目2个,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7个,500万元以上的项目7个,100万元以上的项目14个,新办了13个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完成技改工作量9000万元,超额完成了县下达的年度计划指标。新建的芦沟工业园,建有标准厂房20幢,恺乐卫生材料、玮达焊接材料、红枫木业、华杨木业等千万元以上项目先后投入生产。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东升、芦东等村制种面积有所扩大,制种收入稳步提高,农业在遭受特大洪涝灾害、粮食减产的严峻形势下,由于粮价提升,农民减产不减收。徐沟、红亮、双庆、芦北等村无公害粮食生产基地通过省级认证。水稻机插秧,为省农机局提供现场点。全镇新发展千只以上养鸡大户38户,百只以上养猪大户35户,百只以上养兔大户286户,形成了大同、五联、田曹、芦东、淳化、裴刘等专业村组和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专业大户。 改革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按照“彻底改、改彻底”的要求,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成功对裴刘卫生院实行改制,开创了镇卫生院改革先河,为面上推广积累了经验。. |
庆丰镇 |
庆丰镇地处建湖县境东南,两代外交家乔冠华、乔宗淮父子的故乡,中国杂技发祥地之一。镇域东、南两面分别与盐城亭湖区、盐都区交界,东距盐城市区20公里,西距县城12公里。镇内两条盐淮公路接通宁靖盐高速公路和204国道,新长铁路贯通全境,设吉庄货运站,水路三横二纵。全镇总面积103平方公里,耕地5320公顷,下辖21个村(居),常驻人口6.8万。全镇荣获盐城市乡镇财政跨越发展先进奖、建湖县三个文明建设综合奖、经济倍增奖、工业经济先进奖、民营经济发展奖、服务业发展奖、农业农村工作先进奖、建筑业发展奖、深化改革奖、党建工作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奖、项目推进先进单位一等奖、百日会战招商引资先进单位一等奖。 项目推进招商引资成绩显著。全年实施300万元以上项目25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3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12个,12月份又有5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签约成功。金龙马公司二期工程6000万元针织服装和织造项目建成投产,被列为盐城市工业十大重点工程,为市“家家到”观摩提供了现场;三期工程亿元热电织造项目11月份开工建设。农业项目实现重大突破,常州红梅乳业公司投资5000万元,新上千头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项目,11月份已开工建设。大豆蛋白纤维纱、硅烷交联生产线、塑料亮膜生产线、外贸节能灯、农药中间体等千万元项目均已全面投产。建筑机械、道路工程机械、莱卡纤维纱等千万元项目,2004年上半年可全面建成投产。建立健全招商信息网络,各村(居)、企事业单位和中小学校都明确了一名专职信息员,还聘请了若干名兼职信息员,项目信息源源不断。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带队,主动出击到广州、上海、温州、苏南等地招商引资,借助干部挂职在上海、无锡、昆山等地驻点招商。烟花杂技节期间,邀请客商80多人,签约项目10多个。积极采取以企引商、以商引商、网上招商等手段,全年累计引进外来投资3亿元,已实施近2亿元。成立了园区建设领导小组,设立纺织、冠华、洪桥三个园区办公室,从机关事业单位抽调骨干人员与原工作脱钩,进园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聘请江南大学、省规划设计院等单位对园区设计规划,筹集资金对马庄路北段、金龙马大街中路路面压实,园区道路框架已形成。纺织工业园被命名为省乡镇工业示范小区,园区聚合功能日益凸现,三大园区已入园企业分别达15、13、2家,总产值突破8亿元。. |
上冈镇 |
上冈镇是江苏省百家名镇之一,位于建湖县东部,南距盐城市区20公里,东、北分别与射阳、阜宁两县毗邻,素有建湖门户、盐阜咽喉之称。全镇现辖15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总面积102平方公里,总人口8万人,其中集镇建成区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万多人。 上冈镇水陆交通便利。串场河、通榆河和黄沙港通江达海,新、老204国道和盐淮、建冈、冈合公路纵横交错,上冈即雄居在这几大水陆交通干线的枢纽地带。南距盐城机场22公里,东距射阳港40公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特别是新长铁路通车和通榆河工程竣工以后,上冈镇更是如虎添翼,以更快的速度飞向世界,飞向未来。 名人名胜:上冈是人文荟萃之地,特别是近代,经济和文化发展都比较快。清光绪二十九年创办的南沙小学堂便是现今的上冈小学前身,这所苏北闻名的小学,对发展当地的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公办学堂还有上冈中学、上冈女子小学、泰山院小学、文庙小学和三观殿小学等,从这里出来的学生考取高等院校者甚多,其中有些学生毕业后出国留学获得了更高的学位,如王伯钧先生,早年毕业于南洋大学,成为英国牛津大学硕士;陈宗浩在德国获法学博士;陈宗凡更是我国当代教育家。他们幼年都就读于上冈小学。陈宗凡教授191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在国内10多所高等院校执教60余年,教泽遍海内,桃李满天下,在国内外教育界享有很高的声望。 土特产品:宋楼花炮厂生产的黑药中籽鞭和十波魔术弹先后荣获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称号。上冈酱醋厂生产的黄海牌三伏酱油曾在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奖,远销欧美和东南亚等地。久负盛名的上冈草炉饼,做工考究,历史悠久,金顶铜底玉镶边,软如绵,甜而不腻,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经济面貌:上冈镇的繁荣,来自于经济建设的振兴。近年来,全镇的招商引资势头强劲,投资环境不断优化,主体经济快速发展,200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42亿元,同比增18.43%,农民人均纯收入4230元,同比增6.25%;财政收入2340万元,同比增9.59%,位于全县一档镇之列。 上冈镇是建湖县的工业重镇,已建成初具规模的工业园区两个,其中204国道工业园区正在申请通过省、市验收,将成为市级工业园区。. |
冈东社区 |
冈东镇位于建湖县东北边陲、204国道东侧8公里。镇域面积8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21.4公顷,辖11个村(居),总户数12543,人口37572人。冈东距宁靖盐高速和新长铁路18公里、距盐城机场25公里,苏北主航运河道通榆河贯穿全境,水陆交通便利。 物产人力资源丰富。冈东镇棉花、蔬菜、兔毛、林木等名优特产品久负盛名。镇域地处苏北棉花主产区,常年植棉3000公顷,年产皮棉总量4000吨左右,是盐城市产棉大镇之一;蔬菜种植面积达1000公顷,年产辣椒、大蒜、山药、萝卜、马铃薯等各类蔬菜产品5万多吨;养殖毛兔10万只,年产销兔毛100多吨;林木蓄积量10万立方米,年产商品木材3万立方米。去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746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33元。冈东镇劳动力资源丰富。近年来,每年有大量大中专毕业积极寻求更好的工作岗位。还有大批原在苏南等发达地区的打工人员,技术水平高,设备操作能力强,现因回乡创业和企业改制等原因,迫切寻找合作伙伴和展示才华的舞台。 农产品加工业特色明显。盐城市最大的县级棉花加工企业——建湖县轧花厂已在冈东镇工业园区建成投产,年加工籽棉6000吨,生产皮棉2200多吨;设备先进的纺织企业——星宇纺织有限公司和宇盛纺织有限公司,年产5万多锭精支纱;经省药监局批准的医用棉品生产企业——盐城荣鑫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年生产脱脂棉200吨,各类医用棉品60吨;具备1.3万吨加工能力——江苏绿隆集团有限公司年产“恒光”牌酱菜、酱油3000吨、脱水蔬菜1500吨;盐城市定点外贸木质包装箱的加工企业——建湖县冈东正中木器厂,年木材加工量达5000立方米,目前出口包装箱业务供不应求。 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冈东工业已形成机械加工、化工橡塑、玻璃器械、棉花纺织、烟火花炮等五大支柱产业;拥有建材、轻工、食品、针织、饲料、铸造等相关产业;培植了液压机件、石化涂料、玻璃器具、保健食品等一批特色产品,在国内享有盛誉。全镇先后有16个产品在国家、部省级获奖,有10个产品通过部、省级鉴定。天成液压件制造有限公司荣获“江苏省明星企业”称号;苏东化工有限公司被中石化和省消防局列为定点生产企业。冈东工业在赢得市场、蓄添后劲、增产增效等方面拓展出新的发展空间。. |
草堰口社区 |
草堰口镇位于建湖东北,距县城25.4公里,北邻阜宁县,东濒通榆河,204国道、串场河穿越全境,总面积60.9平方公里,人口3.62万。辖9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2003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03亿元,财政收入6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10元。 工业经济实现新突破。全年完成技改投入3000万元,占年计划的118.9%,新办企业18个,引进资金2000万元,工业税收入库220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了工商税收超过农业税收的历史性跨越。工业企业运行质量明显提高。黎明化工、金龙发纸业分别获得全县利税超百万企业奖和希望企业奖。通过增投入、活机制、拓市场等措施,培植了黎明化工、银海气纺、金龙发纸业等3个定报企业,为工业经济的规模经营、优化结构奠定了基础。 农业农村工作展现新局面。坚持以农民增收入,村级增积累,农民减负担,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攻方向,突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力地推进了农业及农村工作稳步发展。18华里绿色通道、250亩林经复合林等得到市县充分肯定。初步建成了花卉苗木、大棚草鸡、优质饼干小麦等一批特色农业示范基地,由河南省客商投入1500万元的大伟禽业有限公司成功落户我镇。为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奠定了基础。 建筑三产创塑新优势。建筑市场拓展到国内5个省20多个大中城市,在建工程30多万平方米,其中河南省国展中心土建工程总造价近3亿元,成为盐城市的标杆工程。实现建安产值5.5亿元,经济收入1.45亿元,为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提供了1880元的贡献份额。第三产业增量明显。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50户,总户数达1450户,第三产业从业人数达3260人,为全镇经济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 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多方筹措资金近200万元,实施了团结桥拓宽改造工程、草中教学楼和计生服务楼的建设工程。重点改造和完善了镇区繁华地段和主要街道的绿化景点和环卫设施。积极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实扶贫规划,强化济困措施,为全镇27个特困户、113个特困人口提供救助。实施“爱心”工程,开展结对帮扶,解决13名孤儿衣、食、住、读、医等实际问题。 党建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精神,深入开展农村“-”学教活动。. |
冈西镇 |
冈西镇东临204国道,南依黄沙港,总面积68.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93.7公顷,辖13个村,2个居委会,年末总人口37452人,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9亿元,财政收入597.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18元。 围绕“一粒种子、一棵树、一只禽”,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全镇两系面积达333.3公顷,新植意杨树木25万株、银杏等各种经济林果4万株,现有存量树木108万株,其中银杏等果树11万株,年增效益达1600万元。蛋鸡饲养量达120万只,新增千头猪场1个,万只禽场2个,千只毛兔养殖大户2个,新建3公顷以上特种养殖基地 3个。与上海盐阜商贸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推行草鸡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化解村级525万元。加修圩堤9公里,新建泵闸站7座。建成西吉至双墩、港东两条通村公路。 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全年引进实施工业项目13个,其中新办具有纳税人资格的企业8家。实现工业项目投入3000万元,工业总产值5.5亿元,利税3838万元。塑料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开发了土工盲沟材料及其它塑料深加工制品12个,新增3条排水板生产线。冈西砖瓦厂、供销塑料厂、强盛软基材料厂、壮烈花炮厂、双龙米业、宏图面粉厂等一批企业规模实力进一步壮大。 学习贯彻党的-精神,扎实开展“-”学习教育和“扶贫解困促发展”活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党员“五带”活动,进一步完善“十星级文明户”、文明村、文明单位创评活动,获市级文明镇称号。. |
宝塔镇 |
宝塔镇位于建湖县北部边陲,因境内唐代朦胧宝塔而得名。全镇总面积5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32.8公顷,总人口30169人,辖10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2003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亿元,财政收入408.2万元,人均纯收入3640元。 近几年全镇上下紧紧围绕“加快发展主题、紧扣项目推进主线、主攻规模工业、特色农业和多元三产三大重点”的总体目标思路,克难奋进,创业追先,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喜人业绩。 工业经济后发优势强劲。培植了木业、化工、花炮、机械仪表等支柱产业。03年全镇完成工业技改投入2100万元,产销5500万元,利税580.3万元,工业在一、二、三产业中的比重和对财政的贡献份额明显增加。 农业经济持续攀升。农业标准化建设特色明显,荷仁豆、珍禽养殖、杂交稻制种成为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了荷仁豆、标准化小麦两个无公害品牌。林业工作成效显著,继2001年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绿化工作先进单位后,2002年、2003年连续被表彰为绿化“十佳乡镇”。 三产及私营个体经济快速增长。03年实现三产增加值3000万元,年增长45%。朦胧宝塔被评定为省级保护文物,已建成围墙、天王殿、肉身殿等景点,开发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发展三产旅游项目工程全面启动。新办私企15家,新增个体工商户83个。 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以公路建设为突破口,以集镇建设为依托,重点实施了四大重点工程。即镇村水泥路面建设工程,宝塔集镇扩建改造工程,水利设施建设工程,朦胧宝塔旅游景点开发工程。经全镇多方努力,建成首期29.8公里的镇村水泥路面,开发新建了6幢近4000平方米的沿街商住楼,新建苏Ⅱ排涝泵2座。 党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加强,社会事业健康、协调发展。全镇社会大局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
高作镇 |
高作镇地处建湖县西北部,毗邻县城。总面积70.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65.5公里,人口4.2万,现辖1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13个村民小组。2003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2.9亿元,财政收入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达10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69元,同比增长8%,2003年,顺利通过省文明委验收,被命名为“江苏省文明镇”,同年获县项目推进、计划生育、农业产业化等六个奖项。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牢牢坚持发展主题,突出工业主体,强化项目主线,全镇工业经济运行良好各项主要指标超计划、超同期、超历史。全年实施各类工业项目16个,其中超千万项目8个,超3000万元项目2个,5000万元项目1个。实现工业增加值1.6亿元,同比增长28%;技改投入5900万元,同比增长133%;工业用电量实现 376万度,同比增长118%。群力矿机、盛泰花炮等企业大力实施规模扩张战略,实现了持续跃升、跨越发展。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根据“调优种植业,调高畜牧业,调大林果业”的总体思路,着力抓好1.5万亩优质饼干小麦基地建设,新建和改造农田林网 1.5万亩,新植意杨20万株,建成高标准绿色通道8公里,新拓桑园300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完成三类圩堤、险工患段等土方任务18.6万立方米,大力提倡全民创业,劳动力转移力度加大。全年新增劳动力转移1500人,人平增收180元。积极尝试和推行“订单农业”,组织和支持粮管所与广大种植户签订订单小麦1万亩,保障了农民利益,提高了农民收入。 财政运行态势良好。积极实施财政命脉工程,多渠道培植财源,强力度促进征管,全方位节支减负。全年实现财政收入1025万元,同比增长24.5%,实现了财政预算内和预算外的两个平衡。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按照“扩大规模、完善设施、提升品位、再上台阶”的建设思路,加快集镇建设,重点在完善规划、创造特色上做文章,突出“绿色城镇”、“卫生城镇”的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镇区公共绿地、绿色长廊,强化路灯管理,绿化、亮化、美化城镇。提升城管队建制,强化集镇管理,改善城镇秩序和形象。加大镇村公路建设力度,规划了35公里的农村公路工程,利陈线和将军路去年底顺利竣工。 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基础教育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小学毕业会考和中考优秀率、及格率、录取率均列全县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