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三明 >> 大田县 >> 上京镇 >> 梅林村

梅林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梅林村谷歌卫星地图)


梅林村简介

  梅林村位于上京镇东部,海拔650米,地处省道“306”、“307”线交接处,与太华、石牌二镇毗邻,区位和人文优势比较明显。全村有3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284户,常住人口1239人,辖区内有国营梅林林场,境内有丰富石灰石、多彩玉、森林等资源,有悠久的石灰石加工历史。2006年该村荣幸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省级示范村和市级示范村,在生产发展方面,结合村实际情况,为更好的发展运输业,增加村民的收入。将紧紧把握新农村建设省级试点村的历史发展机遇,通过几年努力争取成为示范村。
  梅林村全村总面积2189亩,其中耕地面积800亩,水田650亩。辖区内有国营梅林林场,境内有丰富石灰石、多彩玉、森林等资源,有悠久的石灰石加工历史。村办企业有年产8万吨的股份制水泥厂1个、个体石灰洞15个、石灰窑20多个,从事运输业的90户,拥有大小车辆88部,饮食业9家,修理业、修配业12家,个私加油站2家,个体商店19家,从事第二、三产业人员280余人。新村建设已初具规模,已建新房52座,建筑面积达20800平方米,闭路电视与县联网,覆盖全村。程控电话拥有量为256部,移动电话310部。2005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6690万元,其中工业产值6516万元,农业产值474万元,企业总产值9192万元,粮食总产量471吨,村财收入15.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80元。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425102 365000 -- 查看 梅林村谷歌卫星地图

梅林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梅林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延京村

  延京村位于上京镇西南部,为镇政府所在地,地处省道“307”线上,海拔630米,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176户、782人。气候物产:土地面积4.5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21亩(水田面积450亩、农地面积571亩),山地面积4788亩,林地面积3005亩,主要以种、养殖业为主导产业。经济社会状况:2005年,种植优质稻560亩,蔬菜380亩,烟叶143亩,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村民人均收入达到4629元,村集体经济收入6.2万元,主要以烟草回利、煤炭污染费、村综合楼及店面租金为主。  

隆美村

  隆美村地处上京镇东南部,有2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232户,945人。全村共有党员32人。其中女党员5人,预备党员2人;35岁以下党员9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党员9名。曾两次被省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交通状况:我村的区位、资源优势明显。省道“306”从村边而过,距离县城仅20公里。   气候物产:有丰富的煤炭、石灰石资源。煤硐7个,石灰石矿井9个,村办有年产500万块砖股份制机砖厂一家,个体股份制水泥厂一家,有运输车辆120余辆,种植有果园200余亩,有统一规划的住房74座,还建有农民小公园一座,日供水200吨的自来水厂一家,100%家庭用上自来水,另外有线电视、程控电话、移动通讯覆盖全村。全村共有耕地面积581亩,其中水田500亩。   经济社会状况:2005年,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4875万元,工农业产值3272万元,其中工业产值2861万元,粮食总产量366吨。村集体收入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22元。是省级的精品村,原省长习近平、原人大副主任童万亨、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宏曾先后到我村视察。   我村人文历史厚重,史上我村与梅林、灵川合称梅岭,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魏有节度史田本盛,唐有枢密院副使田奎,明有两省学政田顼,被誉有明四大才子之一,云南按察副使、四川、贵州四处兵备道田琯。最为有名是田一俊,以科举入仕,官至礼部左侍郎,追谥礼部尚书,其才华横溢,著有《钟台遗集》。田顼、田琯、田一俊被后人称为“梅岭三田”。   

梅林村

  梅林村位于上京镇东部,海拔650米,地处省道“306”、“307”线交接处,与太华、石牌二镇毗邻,区位和人文优势比较明显。全村有3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284户,常住人口1239人,辖区内有国营梅林林场,境内有丰富石灰石、多彩玉、森林等资源,有悠久的石灰石加工历史。2006年该村荣幸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省级示范村和市级示范村,在生产发展方面,结合村实际情况,为更好的发展运输业,增加村民的收入。将紧紧把握新农村建设省级试点村的历史发展机遇,通过几年努力争取成为示范村。   梅林村全村总面积2189亩,其中耕地面积800亩,水田650亩。辖区内有国营梅林林场,境内有丰富石灰石、多彩玉、森林等资源,有悠久的石灰石加工历史。村办企业有年产8万吨的股份制水泥厂1个、个体石灰洞15个、石灰窑20多个,从事运输业的90户,拥有大小车辆88部,饮食业9家,修理业、修配业12家,个私加油站2家,个体商店19家,从事第二、三产业人员280余人。新村建设已初具规模,已建新房52座,建筑面积达20800平方米,闭路电视与县联网,覆盖全村。程控电话拥有量为256部,移动电话310部。2005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6690万元,其中工业产值6516万元,农业产值474万元,企业总产值9192万元,粮食总产量471吨,村财收入15.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80元。   

赤水村

  赤水村位于上京镇东南部。南与武陵交界,西与漳平市的葛厝坑和茅坂场两个自然村毗邻,东与上岩村相接,北与溪口村相邻。距离县城38公里,海拔830米。下辖4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全村325户,总人口1415人,共有党员42名,村干部中4名党员,村财年收入23000元左右,主要村财来自生态公益林补助,水土流失补偿金。农民年人均9444元,主要收入来自梦思来卤味。本村原有工农业1523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250元,粮食总产量669吨,目前有企业:福建省恒昌煤业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梦思来卤味做大做强。今后打算开展主导产业有梦思来卤味,现在闽南一带共有600多家。为进一步规范经营,首先成立合作社,采用真空包装,加大产业量,打造一流品牌。   

三阳村

  三阳村位于上京镇的东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7公里,海拔650米。 东与石牌镇龙坑村的下洋山坑毗邻,南与武陵乡上岩村和本镇赤水村 赤坂 田中村接壤,西与溪口村相连,北与灵川村 隆美村 梅林村交界 。。。。.....   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43人,党员26人,其中女党员3人。   共有耕地面积530亩,其中水田487亩,旱地43亩。林地地面积5644亩,其中梅林国有林场划拨合作造林3500亩。   村民生产活动主要以农业生产和林业生产为主要收入,区域内无矿产资源,农村水泥公路直通我村,程控电话、移动通信覆盖全村。“泉三”高速公路贯穿我村,县重点项目盛泰工业园区落户我村,今后我村将以“泉三”高速公路为契机,以盛泰工业园区为依托,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开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城口村

  上京镇城口村海拔590米,“泉三”高速公路插村而过,全村共有4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285户,1085人,农民人均纯收入9576元。全村共有党员34人。其中女党员5人;35岁以下党员6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党员10名。有线电视、程控电话、移动通讯覆盖全村,全村共有耕地面积891亩,其中水田754亩,林地面积17350亩。全村主要以林业收入为主。  

桂坑村

  桂坑行政村是革命老区村。位于本镇的西北部,含有桂坑、陈厝坑、黄城岬等三个自然村,形成“品”字形鼎立,均是群山环抱而偏僻边远的山区,海拔623米。东临太华镇良溪村和高星村界,西接东风农场吉坑,北连东风农场登榜桥村,南与桃源镇玉田村毗邻。距镇政府所在地12公里之遥。全村共有229户,总人口99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人。全系汉族,方言为大田和桃源话两种。全村有9个生产小组。耕地总面积1245亩,其中水田面积1161亩。    本行政村自明、清朝以来,均隶属于聚贤里(即桃源司的四十八个自然村之一)。民国时陈厝坑村名舍京村,属桃源区八寨保(今八峰管理区)。1961年公社成立时,从桃源镇划出归上京公社所辖。    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还有甘薯、大豆、马铃薯、木薯、栗、玉米等。经济作物有烟叶、茶叶、油茶等。果树有桃、李、梨、柑桔、板栗等。闻名特产有红菇,还有各种杂菇,皆为美味佳肴。    个人办企业有陈厝坑茶园,面积300多亩,由陈振良垦办。桂坑村萧衍龙创办矿泉水厂,产品“岩福”、“岩城三泉”品牌,产销永安、泉州等地。    畜牧业:家畜以猪为主,还有牛、羊、兔、猫、狗等。家禽以鸡为主,鸭、鹅等。    自2005年开始实施沼气工程建设,至2008年使全村在家农户90%以上用上沼气。    1942~1945年间,林大潘等地下党游击队在桂坑村建立交通站联络点。       黄城岬自然村,有著名的福建省涉台文物保护单位的萧氏林埔大宗祠。2009年3月,台湾领导人萧万长为宗祠题词。萧氏林埔大宗祠的始祖萧遵于公元960年迁至黄城岬,已有一千多年悠久历史,其子孙播迁至、台湾及海外,总人口超过20万人。   

上平村

  上平村位于上京镇西北部,距镇政府7公里,与省道公路约3公里,东邻小华红狮水泥集团,南毗永安煤业柯坑煤矿,西连黄城村,北接华溪村,海拔标高720米,地势属于丘陵盆地,高于四邻,气候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交通方便。    上平村总人口2217人,共有16个生产小组,劳动力1158人,全村党员66人,其中女党员15人,村民代表41人。土地面积13840亩,其中林地面积9414亩,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九十六,耕地面积2577亩,其中水田面积1321亩,农地面积1256亩,农副产品有;年收烟叶1800担,蔬菜种植300亩,辣椒种植50亩,茶叶种植400亩,茶厂3座,蛋鸡养殖5000只,,拥有小二型生态水库一座。是一个人多地少的行政村。    2010年以来,进行村部修善和1600平方休闲场所建设。村容村貌环境整治,建设垃圾池10个,河流清理500米,排洪沟245米,灌溉水渠5000多米,仙亭道路硬化4100平方,建校安工程教学楼一栋,农网改造200万,水库修建200万。    两委成员;吴义社、吴嵩仑、吴允旺、吴先稳、吴善面、吴新明、田慧燕。    近几年来,村两委带领群众通过开展资源潜力,培养典型,调整结构,完善设施,美化环境,提高百姓生活质量,强化党员队伍建设,带头致富模范作用,促进全村经济和社会环境协调发展而努力。   


梅林村特产大全




梅林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