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三明 >> 大田县 >> 华兴镇 >> 京口村

京口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京口村谷歌卫星地图)


京口村简介

  京口村位于大田县东部,在雄伟的宝山脚下,均溪河与仙峰河汇聚村内,距县城9公里,距乡政府5公里,全村分17个村民小组,6大片区(后坑、上洋、下洋、岭头、芦芬坂、后头垵),共783户,2502人。
  村风村貌:2008年3月,位于该村洪坑坂的大田县重点项目京口工业集中区正式开工,占地面积7000多亩,该项目的建设,将全面带动华兴乡工业的发展,农民就业、收入水平的提高。目前已有飞鹰皮革、轻型纺织集群等10多家大型企业在区内落户。
  历史人文:相传唐朝末年,因当时烽烟四起,唐末李靖王遂率部到名叫“翰林崎”处坉兵,并自称王,以图东山再起,据说当时建起宫殿“翰林崎”做为京城,因其水流向“京口”村落,即为京城之水口之意。京口村旧属延平府尤溪县三十一都京口乡。早在南宋时期有戴姓人定居,时人戴兴绍熙元年(1190年)甲戌科进士历任学士,后其子孙徙居安溪,而后陆续有凌、卢、杨、叶四姓族人定居至今;明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科举人叶其蓁承任江西南昌府通判,其政绩有当地的戏剧“脱鞋记”至今传颂。
   京口村现尚有清代古民居建筑4座。古墓有五代中丞范元超与其子礼部尚书范子高的坟墓;南宋时期学士戴兴的坟墓;还有明朝时期的参军连桂轩的坟墓。这里叶氏宗祠每年一度的“迎龙灯”活动,因其独特的魅力,每年正月十六日都吸引邻乡的人争先来观看。
  自然景观:整个村四周环山,村前地势平坦,山清水秀,在村中一座石拱桥飞架于均溪河上,在村两头均溪河中有座圆耸如笔的“文笔山”直插云天,有历代文人赋诗赞美此山,清朝康熙年间时任知县的叶振甲顺天籍慈溪人举人有诗为证:赤岩擬作珊瑚架,苍玉堪为翡翠床,京口一溪明似练,凭拈大笔染文章。在村的东南方向有座高耸圆顶如朝冠的簪缨山”又名“宝山”,宝山脚下的仙峰河(今名和平溪),与均溪河在村内汇聚后,蜿蜒直向东北方向而去,勤劳勇敢的京口人在这两条河的孕育下繁衍生息,自古以来这里的民风淳朴远近闻名。
   物产资源:京口村绿水潭有铅锌矿,已经开始开采,也有煤矿但是还不过成熟。京口村主要延续古老的种植油茶、水稻、花生、署类等。前些年开始种植新兴农作物烟叶等。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425200 365000 -- 查看 京口村谷歌卫星地图

京口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京口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洪坑村

  洪坑村位于华兴乡东部雄伟的牡丹山脚下,东与湖美乡元安村接壤;西与均溪镇翰林村交界;北与湖美乡相连;南邻本乡京口村。村总面积8500亩,耕地面积300亩,有(李、颜、吴、陈、曹五个姓氏),共有104户,346人,辖3个自然村,2个村民小组。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129元。   村风村貌:洪坑村青山绿水,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宜人,水质清彻透亮,一条水泥路蜿蜒于村的上片与下片之间。村民居住地落差大,村头海拔620米,村尾350米,呈陡坡地形。村内古树达70棵以上,其中一棵达800多年,为全县最老古树,有水帘洞、蝙蝠洞、鬼洞等自然景观   物产资源:粮食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农副产品洋葱、玫瑰茄等,其中洋葱在全县较为知名。   

京口村

  京口村位于大田县东部,在雄伟的宝山脚下,均溪河与仙峰河汇聚村内,距县城9公里,距乡政府5公里,全村分17个村民小组,6大片区(后坑、上洋、下洋、岭头、芦芬坂、后头垵),共783户,2502人。   村风村貌:2008年3月,位于该村洪坑坂的大田县重点项目京口工业集中区正式开工,占地面积7000多亩,该项目的建设,将全面带动华兴乡工业的发展,农民就业、收入水平的提高。目前已有飞鹰皮革、轻型纺织集群等10多家大型企业在区内落户。   历史人文:相传唐朝末年,因当时烽烟四起,唐末李靖王遂率部到名叫“翰林崎”处坉兵,并自称王,以图东山再起,据说当时建起宫殿“翰林崎”做为京城,因其水流向“京口”村落,即为京城之水口之意。京口村旧属延平府尤溪县三十一都京口乡。早在南宋时期有戴姓人定居,时人戴兴绍熙元年(1190年)甲戌科进士历任学士,后其子孙徙居安溪,而后陆续有凌、卢、杨、叶四姓族人定居至今;明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科举人叶其蓁承任江西南昌府通判,其政绩有当地的戏剧“脱鞋记”至今传颂。    京口村现尚有清代古民居建筑4座。古墓有五代中丞范元超与其子礼部尚书范子高的坟墓;南宋时期学士戴兴的坟墓;还有明朝时期的参军连桂轩的坟墓。这里叶氏宗祠每年一度的“迎龙灯”活动,因其独特的魅力,每年正月十六日都吸引邻乡的人争先来观看。   自然景观:整个村四周环山,村前地势平坦,山清水秀,在村中一座石拱桥飞架于均溪河上,在村两头均溪河中有座圆耸如笔的“文笔山”直插云天,有历代文人赋诗赞美此山,清朝康熙年间时任知县的叶振甲顺天籍慈溪人举人有诗为证:赤岩擬作珊瑚架,苍玉堪为翡翠床,京口一溪明似练,凭拈大笔染文章。在村的东南方向有座高耸圆顶如朝冠的簪缨山”又名“宝山”,宝山脚下的仙峰河(今名和平溪),与均溪河在村内汇聚后,蜿蜒直向东北方向而去,勤劳勇敢的京口人在这两条河的孕育下繁衍生息,自古以来这里的民风淳朴远近闻名。    物产资源:京口村绿水潭有铅锌矿,已经开始开采,也有煤矿但是还不过成熟。京口村主要延续古老的种植油茶、水稻、花生、署类等。前些年开始种植新兴农作物烟叶等。   

仙峰村

  仙峰村位于大田县东部,距县城七公里,东与德化交界,南与屏山乡芹阳村交界,北与京口村交界,西与华安村交界,共五个自然村,分六个片区(铁屎坪、邱坂、坂头、田乾、车桥头、田洋),十二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六个姓氏村民居住,翁氏占全村人口三分之二,赖、陈、苏、许、卢五姓占全村的三分之一,现全村560户,人口1786人,耕地面积700亩。    村风村貌:仙峰村交通便利,二级公路大德线(大田至德化)贯穿仙峰村,2006年投入71万元实施了村道硬化改造,更加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2010年投入27万元修建蓄水池,引进自来水工程,初步解决村民饮水难的问题,投入15万元把原来的小学教学楼改造成村部,改善村干部的办公条件。    历史人文:仙峰旧村大田县三十一都仙峰村,开基始祖千三公康熙四十九年,由桃源翁厝迁入,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物产资源:贯穿全村的仙峰河流域,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目前已有七座水电站建成投产(仙河电站、石头坑电站、仙潭电站、大桥电站、一二级电站、水尾电站)装机容量共计10180千瓦,有兴洲、华闽、弘惠造纸企业,年产值1亿5千多万。粮食主要以生产水稻为主,特色经济农作物有:烟叶、芋头、山药等。   

华安村

  华安村位于大田县城东部,地处华兴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4公里,离泉三高速路口12公里,全村4个自然村,分为四大片区(上洋、下洋、下门洋、横洋),9个村民小组,全村515户,1531人,村总面积14809亩,耕地面积800亩,林地面积11531亩。   华安村原属均溪镇管辖,1996年划入早兴乡管辖,早兴乡更名为华兴乡。   村风村貌:大田至德化公路贯穿全村,县重点项目污水处理厂在村内建成并于2010年投入使用。   气候与物产:华安村海拔320米,属温带气候,主要以生产水稻、甘薯、蔬菜为主。   

昆山村

  昆山村位于大田县华兴乡东北部,与湖美乡宏才村毗邻,距县城15公里,辖3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有529户,1686人,村总面积19820亩,耕地面积800亩,林地面积14932亩。   村风村貌:2006年被列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在有关单位的帮助下,该村争取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实施了村道硬化改造、自来水、路灯、防洪堤、村部综合楼和农民休闲公园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河滨新村一条街800米,建设新居2万多平方米,被命名为省级“生态村”,现正进行连片环境整治,努力打造着宜居宜业的新农村。   经济物产:主要农副产品有芦柑、茶油。成立了老早兴油茶专业合作社,注册了“老早兴”茶油商标,采取“党组织+合作社”生产管理模式,加强了对油茶生产的管理和引导。   

横坑村

  横坑村位于大田县华兴乡东北部,距县城26公里,海拔420米,北与本乡柯坑、昆山村相邻,南与本乡仙峰村相邻,东与早兴村相邻,西与京口村相邻。辖5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现有283户,895人,村总面积9564亩,耕地面积700亩,水田350亩,林地面积7805亩。村民年人均收入6171元,村财年收入2.5万元。   村内地势陡峭,村民生产生活地落差大、条件差,大部分村民居住在半山腰之中,通往村外有三条道路,其中一条为水泥路面(往早兴村方向),于2006年铺设,但路窄坡陡,距县城较远(26公里);另两条距县城较近,但都是泥土路面,道路崎岖,难以通行(其中一条往昆山村方向,距县城20公里;一条往京口村方向,距县城14公里)。2007年新建村部综合楼,2007年和2011年先后投入资金建设安全饮用水工程,已覆盖全村。    村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茶4412亩,农副产品有甘薯、板栗、生姜、黄花菜等。   

柯坑村

  柯坑村位于华兴乡东北部。东与德化县毗邻,北与大田县湖美乡交界,西与华兴乡昆山村、杞溪村交界,距县城23公里,距华兴乡政府所在地19公里。辖五个自然村。    柯坑村现有280户,879个人,8个村民小组,村总面积17225亩,耕田面积500亩,水田990亩,林地面积13714亩。   

杞溪村

  杞溪村位于华兴乡东南部,海拔580米,距县城25公里,南面与本乡张乾村相邻,北面、东面与泉州市德化县春美乡接壤,有3个自然村,分别为上洋、中洋、下洋,有7个村民小组,215,668人。村总面积为6719亩,其中耕地面积700亩,水田面积300亩,林地面积4425亩。    建筑景观:杞溪村有座被列县级文物保护的古桥,名为通驷桥,始建于明弘治九年(1496年),原桥亭式木结构建筑,有人物、动物雕刻,形象栩栩如生,桥下流水清澈见底,到夏季成为休闲的好场所。1980年桥身改用钢筋混凝土翻建;2005年桥上建筑重新修修,更显雄伟壮观,桥右侧是原始风景林。    村风村貌:杞溪村青山绿水,自然资源较丰富,水源充足,植被绿化好,植物类型丰富。2006年铺设了早兴至杞溪水泥公路,2009年安装了自来水,2011年投入资金80万元,铺设至德化春美乡水泥公路。    物产资源:主要粮食作物水稻,主要农副产品有生姜,经济作物油茶有1000亩。   

张乾村

  张乾村位于大田县华兴乡东南部,海拔620米,距县城23公里,西面与本乡早兴村交界,西北与本乡杞溪村相邻,东南与泉州市德化县春美乡接壤,总面积8145亩,其中林地6125亩,耕地600亩。分为上洋、中洋、半路洋、尾洋、太平桥5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313户,1033人,党员25名。   张乾村青山绿水,自然资源较丰富,水源充足,植被绿化好,植物类型丰富,有着较丰富的文化资源,是革命老区村。人均耕地少,农民依靠传统农业发展生产实现村民增收受到制约。近年来,张乾作为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村,在上级的帮扶下,村两委团结协作,大力实施“168”工作机制,在全面实行组织“目标管理”和个人“设岗定责”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推行“带创党员+致富能人+普通农户”新的结链模式和村干部“勤廉双述+业绩公示”新的评价模式,认真落实县、乡“兴农、富农、惠农”政策,坚持走“发展特色农业”路子,组织动员群众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带领村民上山开荒种植油茶、茶叶等,发展油茶2000多亩,生产油8吨以上,茶叶500多亩,同时,鼓励村民外出经商办企业,或外出务工,增加村民收入。目前,村民人均纯收入达6350元。   张乾村近几年来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办好一批事关群众的民生工程,加强了村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近50万元,建造了一座面积560平方米,二层8间的小学校舍(现为村部办公楼);投入190万元,开通了早兴至张乾至德化春美乡水泥公路;投资50万元,实施了自来水、绿化、路灯、活动场所等工程建设,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早兴村

  早兴村位于大田县华兴乡东南部,与德化县毗邻,海拔680米,与本乡的杞溪、柯坑、张乾、横坑等行政毗邻,距华兴乡政府18公里,辖6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455户,1436人,村总面积10648亩,耕地面积800亩,林地面积7443亩。   1996年前为早兴乡政府所在地,1996年后乡政府驻地迁至华安村,并改名华兴乡。   主要人物:卢浩然系我省著名甘蔗专家,曾任省政协副主席。   经济物产:主要经济作物水稻,农副产品有黄花菜、茶油,是华兴乡油茶主要种植基地。   


京口村特产大全




京口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