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儒村位于大田县济阳乡东南部,距离乡政府16公里,全村总人口1349人,5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现有党员33名,预备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4名,村两委成员6名。土地面积11000亩,其中耕地面积600亩,林地8000亩,生态公益林3500亩,森林覆盖率达60%。
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以种植业和外出务工为主,外出务工人员占总人口75%,大都分布在德外、永春、泉州、晋江等地。2012年,村人均收入8500元,村财收入主要依靠转移支付。借助大儒是移民村,2012年,向上级争取资金25万元改造了“大儒库区移民活动中心”;投入15万元新建了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休闲公园;投入10万元配置了休闲公园健身活动设施及配有村级图书室;投入3万元修建塌方涵洞一处;村自筹资金开通了大儒至六角宫公路2公里;为整治大儒村容村貌,创建美丽乡村,投入1.3万新建公厕一座,种植绿化树8000株;投入25万元建设新村基础设施,新村第一期工程正在实施;在灾毁整治工作中,投入60万元,复垦耕地11.4亩。
下阶段工作打算:一、做好创建省级生态村工作、美丽乡村工作、争取年底开发洋面新村第二期工程;二、硬化墓前垅自然村道2公里(目前已在实施中),硬化长仑自然村道1.5公里;三、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继续开通六角宫公路。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425203 | 365000 | -- | 查看 大儒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济中村 |
一、基本情况 济中村位于济阳乡西北部,北邻吴山乡,南邻永春县下洋镇,紧靠泉南高速公路和306省道,距乡政府所在地约1公里。全村共有3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232户927人,现有党员40名,村民代表28名。全村共有土地面积3555亩,其中林地面积1495亩,耕地面积716亩,茶园面积1340亩,村民主要以天湖山煤矿务工和制茶收入为主,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9838元,该村历史悠久,古迹甚多,现已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和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范围内,“凤阳堡”被列为“国家第三批文物普查重大文物新发现”之一,现已申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5月被县委县政府确立为“革命老区村”。 二、村级党组织建设情况 我村现有党员40名,其中女党员5名,35岁以下党员9人,60岁以上党员11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的27名。在村级党组织的带领下,我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成上级党组织布置的各项党建工作任务,严格按照“五个好”的目标要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着眼于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积极推行“168”党建工作机制,将组织“目标管理”、党员“设岗定责”等做法运用到驻村工作的实践中,强化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实现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具体化、制度化。近年来,多次获得县级表彰,2011年被县里评为“平安先行村“、“优秀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三、经济发展情况 1、金鸡园工业项目区。 济中村东坑仔自然村,距省道306线1.5公里,距泉三高速下洋互通口及吴山互通口分别为5公里和9公里,具有非常便利的交通优势。乡党委政府利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这一有利时机,引进泉州、石狮客商在济中村东坑仔自然村建设园区,以促进济阳乡经济的发展。金鸡园工业项目区规划面积2300亩,按规范标准进行建设,可平整土地1000亩以上,能安置规模企业6至10家。预计基础设施总投资1.6亿元人民币,全部由客商投资建设。项目区内需拆迁房屋15座,庵庙2座,迁移坟墓900余穴。2009年5月18日在“大田.晋江专场招商会”上正式签约,随后由客商注册成立“福建省金鸡园区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项目区于2009年9月正式动工,现已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目前土地征收工作、坟墓迁移、房屋拆迁、土地平整等工作已基本完成,该园区现已被县政府回购,并与福建双嘉汽车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总投资33亿元。 2、济中村茶叶一条街建设。 乡党委政府结合济中村的实际情况,把济中村定位为茶叶加工专业村,多次带领县领导到济中村考察,经过多方努力终于争取到了“一村一品”这一惠农项目。为了真正让村民享受这一政策,乡领导决定从济中村村民涂友航房子到济中村三叉路口处并延伸至中学路口建设茶叶一条街,该街建成后可容纳一、二十栋厂房,现正进行第一期的规划建设工作,已征用水田1.5亩、农地1亩,现平整的土地可建5、6栋厂房。另外乡领导宣传、鼓励村民自己开发茶园,自办茶厂。济中村这两年茶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共建制茶厂40几家,购买制茶设备50套,开发茶园60几亩。 四、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济阳至吴山公路改建项目。 金鸡园工业项目区入驻济中村后,交通成为了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乡党委政府在园区入驻后便开始谋划开辟一条属于济阳乡人民的道路,通过多方努力及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成功争取了济阳至吴山县道三级路改造项目。新的济阳至吴山公路线路走向,从济中村三叉路出口,过东坑仔水尾,经鸡母寨山腰至石门格隧道口(出口在陈秀喜纸袋厂边上),水泥路面硬化,全新铺设,路面宽7.5米,里程由原来老路的8.3公里多缩短为5.06公里。已于2012年4月1日竣工通车,彻底打破制约我乡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 2、济中村部综合楼建设。 济中村部综合楼集村部办公、老年人活动中心为一体,位于通往永春和吴山的交叉路口,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200万元。该村部为全框架结构,年中已完成五层主体工程建设,完成一、二层装修,目前,已投入使用。 3、中学综合楼建设。村内建有一所学校——济阳学校(中小学合并),这所学校本来要被吴山乡的中学所合并,若被合并学生的上学条件将更加困难。济阳乡人民政府出于对教育的重视,多次请求上级有关部门将学校建在济阳或济中村,在县领导的重视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将济阳中学建在济中村。 4、美丽乡村建设。全村共有215座房子,第一批列入房屋改造35座,已在陆续动工;通过村规民约,加强村内、河道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修建休闲公园一个,占地面积12亩,已着手规划建设;绿化树苗规划种植5万株;规划新村点建设2处,分别为“湖里”和“船山格”小区,规划面积6500平方米,可建设房屋30座。 |
济阳村 |
济阳村位于济阳乡西部,乡政府所在地,距大田县城38公里,距“泉三”高速公路吴山互通口15公里、下洋互通口19公里。耕地面积2950亩,林地面积9805亩,17个村民小组、348户、1621人,党员38人。与永春下洋交界,交通便捷。村内基础设施较齐全,水泥硬化路面贯穿而过,电视普及率100%、通电率均达100%,电话普及率达90%以上,移动、电信等无线通讯信号覆盖全村。农民收入主要靠生产茶叶、矿业投资、务工、经商,是茶叶生产量较大的村。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大对后格垅新区开发,现已完成新开发积68亩,新建房屋44座,入住率达80%以上。先后多次荣获市、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村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
三扎村 |
三扎村位于大田县济阳乡北部,东与上丰村交界,南与吴山乡程堂村相邻,西与吴山锦山村接壤,北与芳林毗邻。“由三扎岭、暗安仔、和平溪”三个自然村组成,全村总人口362人,分为四个村民小组,正式党员18人,预备党员2人。土地总面积2916亩,其中耕地面积283亩,非林地面积635亩,林地面积2281亩,有林地面积占1382亩,有491亩划为国家级生态公益林,森林覆盖率达78.2%。 全村主要经济来源是靠种植业,养殖业和外出务工等,2012年全村人均收入8591元。村财收入靠转移支付和向上级争取资金,2012年以来,建设村部至祖祠段自然村道1公里,投入2万元;修复济阳至三扎公路水毁2处,投入1.5万元;修复公路塌方5处,投入资金1.5万元;新建公厕1座。 |
上丰村 |
上丰村距乡政府8公里,土地总面积11993亩,共有三个自然村,十六个村民小组,242户,1090人。几年来,上丰村经济社会事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一是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大湖寨至园林村道得到拓宽,通自然村的机耕道基本开通,水毁工程得到修复,自来水主体工程已完成,新村规划点得到开发建设。二是增收渠道逐步拓宽。村民新开茶园380亩,兴办制茶厂5家;引进外商成立了“九龙峰茶叶有限公司”,租地3000亩开发高山优质茶园,培育产业龙头;加强富余劳动力转移引导,已转移562人;吸收民间资本,创办了“上丰矿业有限公司”,加快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三是和谐社会构建有序推进。平安创建活动扎实开展,计生政策有效落实,文明新风大力倡导,村民素质有所提高。四是先进性教育活动扎实开展。全村共有党员23名,60岁以上9名,外出党员7名,村党支部紧紧抓住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要求,结合实际,实行分类处理,扎实推进教育活动各个阶段工作的顺利开展。集中学习8次,书写学习笔记12本,心得体会12篇,召开各类座谈会3场次,征求到意见3条。 上丰村无重污染项目,境内环境污染较轻,环境质量良好。上丰村在改善生态现状、进行生态建设方面已取得了较大成就,涉及到绿化、水土保持、改善饮水质量等各个方面。广大村民已初步体会到改善生态环境与自身利益之间的关系,注重环境保护,从而为建设生态村奠定了基础。目前生态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全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100%;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95%;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100%,无害化处理率80%;生活污水处理率80%;清洁能源普及率64.5%;村民对环境状况满意率93%。通过开展生态村创建,改善了人居生态环境,提高了居民文明程度,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
德仁村 |
德仁村现有5个村民小组,96户,人口370人,党员24人,村两委班子6人。全村总面积6053亩,其中水田230亩,农地123亩,现有林地5200亩,竹林500亩,拟入生态公益林1883亩,距离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海拔550至800米。 村财收入主要靠上级转移支付和向上级争取资金,2013年以来,在乡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村级组织认真规划,确保完成以下工作目标任务:一是村自来水安全饮用工程,现已在实施,预计今年年底完工,二是村道整修,完成公路水毁路段,便于村民出行,三是生态村创建,加强村环境卫生整治,四是土地出租,引进绿田生态农业,发展农业,五是维护造林绿化成果,管护好林场,六是引导青年外出务工,增加村民收入,七是加大宣传计划生育、社会治安、森林防火、交通安全等,八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168”,新发展党员1名,九是规划村部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芳林村 |
芳林村位于济阳乡的西北部,东靠国庆村,南与德仁村毗邻,西连屏山乡蒋山村,北与屏山乡玉坪村相邻,距政府所在地10KM。 全村有3个自然村408人,土地总面积7780亩,其中生态公益林3560亩,水田243亩,茶园120亩,名贵树230亩,桔子园150亩,黄花菜150亩,毛竹1030亩。 这三年多来,村“两委”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全村村民创造了一个稳定祥和的新农村,村向移民局等部门多方筹资,修建村内宅前水泥路7000多平方米,使全村基本户户通水泥路。造林800多亩,修建水毁公路投资约7万元,修建一个面积500平方米的停车场,把原学校装修为文化活动中心。我村民收入主要是种、养殖和务工收入。 今年,路灯工程已获批,准备招标施工。新增种植红豆杉50多亩,扩种黄花菜30亩,修护水毁公路5处。 |
国庆村 |
国庆村位于大田县济阳乡东南部,东与泮林村交界,西与大儒村接壤,南与屏山乡王坪村交界,北与德仁村相望。四面群山环绕,中间形成了一个小盆地,村子坐落于群山脚下。全村1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53人,党员30人,今年新发展党员2名,现有村两委4人,交叉任职2人。土地面积9837亩,其中耕地面积1969亩,林地7868亩,生态公益林1587亩,森林覆盖率达72%。 全村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植业(毛竹、茶叶、油茶),另外天然红菇、杂菇、蜂蜜、黄花菜、油茶、铁观音茶等也能为村民带来可观的额外收入。特别是毛竹、笋干远近闻名,远销四方。2012年村民年人均纯收入8953元,全村生态绿化率为91.49%。 国庆村村财收入主要靠转移支付和向上级争取资金,2012年以来,村部改造投资8万元,自然村道路面硬化700多米,投资27万多,利用移民村优势,修复水毁公路3公里多,投资11万多。 今后打算,一是安装从亩湖祖祠到村部路灯40盏,二是美化、绿化村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两委的作用,积极投入到美丽乡村、生态乡建设。 |
泮林村 |
泮林村位于济阳乡东部,东与大儒村交界,南与高升村毗邻,西与上丰村接壤,北与国庆村隔河相望。全村共3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123户567人,土地总面积5821亩,其中非林地面积1273亩(其中水田258亩),林地面积4548亩(其中有林地面积3551亩),森林覆盖率78.1%。村党支部共有党员26名,其中女党员4名,35岁以下7名,支委3名,村委3名,其中女委员1名。 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9840元,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以种植业为主,矿山务工为辅,黄花菜是该村一大特色,为村民带来可观的额外收入,该村的辣椒也小成规模。村财收入主要靠转移支付和向上级争取资金,2012年,经多方筹措,投入5万元对村部进行部分修缮,投入18万元拓宽通往门头崙自然村道路。 今后打算:一是继续完善全村自来水工程,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二是对泮林河的防洪堤进行维护加固;三是新村开发,改善人居环境。 |
高升村 |
高升村由珊瑚、新开田、洋楼三个自然村构成,依山腰而部,海拔均在750米以上,村部所在地就在洋楼自然村。全村共有117户613人,11个村民小组,24名村民代表,属济阳乡人口数较少的村之一。高升村土地面积6801亩,林地面积4440亩,耕地面积521亩(其中水田面积427亩),素有种毛竹和黄花菜的传统。村两委班子由7人组成,支委4人,村委3人,全村共有党员24人,其中女党员3人。村主任涂德俊,从2012年村级换届选举后开始担任。 济阳铁矿矿区大部分在高升村境内,目前有2家矿业企业,村财收入主要来自矿山开发,每年村集体可用资金约12万元,但容易受产业政策影响,一旦矿山没有生产,就可能没有什么收入。村民主要经济来源除种养业外分两种类型,一种直接到矿山务工,如高升村参与运矿的“土炮车”五十几部,有的直接参与合股经营;另外一种就是外出务工,因高升村与德化县美湖乡阳山村毗邻,同属闽南语系,历来有通婚联姻习惯,关系密切,人缘地缘好,有利村民到德化瓷厂等企业务工。 |
砚坑村 |
砚坑村位于济阳乡东北部,东邻大墘村,西壤泮林村,南连高升村、德化县阳山村,北接大儒村。境内崇山峻岭、峰峦叠嶂,地势南高北低,海拔560至850米。距乡政府18公里、县城58公里。全村土地面积5030亩,其中耕地面积181亩,林地2989亩,毛竹面积503亩。有砚坑、白屯2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共99户346人,是济阳乡人口最少的村,现有党员19名,入党积极份子6名,其中,女性党员3人,35岁以下党员4人,50岁以上党员8人。村班子成员5名,其中女性1名,交叉1名。 全村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植业、矿产业(矿产主要有铁矿、铅锌矿和瓷土矿,选矿厂一家)和外出务工收入。201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1.93万元(主要为矿山开发收入和上级转移支付),村民年人均纯收入9943元。2012年以来,主要完成了:白屯自来水工程投入15万多元,村部改造投入16万元(未完工),生态村建设投入2万多元,河流整治投入2万多。 今后打算:一是在砚坑片安装路灯10盏;二是砚坑至白屯村道水泥硬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河床清理,美化、绿化村庄;四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两委的作用,使他们积极投入到美丽乡村、生态乡村建设之中。 |
大儒村 |
大儒村位于大田县济阳乡东南部,距离乡政府16公里,全村总人口1349人,5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现有党员33名,预备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4名,村两委成员6名。土地面积11000亩,其中耕地面积600亩,林地8000亩,生态公益林3500亩,森林覆盖率达60%。 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以种植业和外出务工为主,外出务工人员占总人口75%,大都分布在德外、永春、泉州、晋江等地。2012年,村人均收入8500元,村财收入主要依靠转移支付。借助大儒是移民村,2012年,向上级争取资金25万元改造了“大儒库区移民活动中心”;投入15万元新建了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休闲公园;投入10万元配置了休闲公园健身活动设施及配有村级图书室;投入3万元修建塌方涵洞一处;村自筹资金开通了大儒至六角宫公路2公里;为整治大儒村容村貌,创建美丽乡村,投入1.3万新建公厕一座,种植绿化树8000株;投入25万元建设新村基础设施,新村第一期工程正在实施;在灾毁整治工作中,投入60万元,复垦耕地11.4亩。 下阶段工作打算:一、做好创建省级生态村工作、美丽乡村工作、争取年底开发洋面新村第二期工程;二、硬化墓前垅自然村道2公里(目前已在实施中),硬化长仑自然村道1.5公里;三、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继续开通六角宫公路。 |
大乾村 |
大乾村位于济阳乡东南方向,东南面和德化县美湖乡交界,西和砚坑村、大儒村毗邻,北和德化县春美乡接壤。距大田县城65公里,距济阳乡政府17公里,离德化县城40公里,海拔500米。全村共有各类土地面积9643亩,其中耕地831亩,林地8409亩,水田751亩。下辖12个村民小组,3个自然村,总人口285户1030人 ,其中长期外出的共有750多人。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925元,村财收入5.8万元,是一个典型的“空壳村”。 去年我村在依法完成换届后,共产生出支委3人,村委3人,其中交叉任职1人。 全村共有26名正式党员,其中妇女党员2名,占党员总数的7.7﹪;大专及以上学历3名,高中以上学历6名,占党员总数的23﹪;35岁以下党员4名,占党员总数的15.4﹪,60岁以上党员7名。现有入党积极分子2名。所有党员中,长期在家的只有6名,长期在外的有13名,间歇性流动党员有7名。 2012年以来完成了以下几个项目的实施:一是完成了石坑自然村2.7公里的水泥路硬化工作,共争取到上级政策补助资金27万元,群众自筹21.5万元,能人捐款23.5万元,村级配套6.8万元,顺利完成了整条水泥路面的铺设工作,大大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二是继续抓好水田综合治理后续工作,至今共完成机耕路2.7公里,新建拦水坝3座81米,新建排灌渠5.3公里,进一步改善了村民耕作条件;三是修缮村部至德化美湖交界1.7公里的公路,总投资0.45万元,对公里路面、路基及排水沟等进行全面的清理、平整和修复,确保行人交通便捷;四是美化村庄建设共投资3万元,清理河道近3公里,修缮公共厕所一座,配备垃圾箱(垃圾池)10个。 今后打算:一是在村主要干道安装路灯25盏,二是村部至德化道路硬化,三是继续实施美丽乡村建设。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