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三明 >> 沙县 >> 富口镇 >> 岩地村

岩地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岩地村谷歌卫星地图)


岩地村简介

  [岩地村]岩地村是我县革命老区基点村,位于富口镇东南部,沙富公路贯穿行政村,距沙县城关10公里,距富口集镇4公里,辖山坊、前埔、金陵口、岩地4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126户, 424人,党员23人,外出经营小吃50多户。全村土地面积13333亩,其中林地面积7780亩,竹林面积1800亩,果园面积800亩,茶园面积300亩;耕地面积583亩。村办木材加工厂1个,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于毛竹、柑桔、茶叶、小吃业等。2011年村财收入22.81万元,实现农民人均收入7633元。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427106 365000 -- 查看 岩地村谷歌卫星地图

岩地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岩地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郭墩村

  [郭墩村]郭墩村是我县革命老区基点村,位于富口镇西北部,距镇政府驻地4公里,管辖有郭墩村、陈邦村、高地村、佑溪村、后洋村5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248户,总人数958人,党员28人,外出经营小吃80多户。辖区面积为26496亩,林地面积18300亩(其中毛竹林面积4000亩),耕地面积为1166亩,果园面积700亩。2011年实现村财收入43.74万元,实现农民人均收入7663元。  

山氽村

  [山氽村]山氽村是我县革命老区基点村,位于富口镇西部,距集镇17公里。辖山氽、山茶坑、罗地3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237户,841人,党员41人,外出经营小吃175户。土地面积约36540亩,其中林地面积17473亩,竹林面积9658亩,耕地面积1381亩,果园面积1347亩。2011年实现村财收入13.05万元,实现农民人均收入7758元。  

洋花坑村

柳坑村

  [柳坑村]柳坑村是我县革命老区基点村,位于富口镇北部,距集镇10.7公里。辖大畔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167户,604人,党员37人,外出经营小吃20多户。土地面积13685亩,其中林地面积8821亩,竹林面积2909亩,耕地面积1160亩,茶果面积500亩。2011年实现村财收入23.92万元,实现农民人均收入7741元。2011年获得县第十一届文明村称号。  柳坑村与郭墩村、山氽村、洋花坑村、白溪村、堆积坑村、盖竹村、罗溪村、延溪村、岩地村、池村村、荷山村、姜后村、白溪口村、富口村相邻。  

白溪村

  [白溪村]白溪村是我县革命老区基点村辖上白溪、下白溪、黄地、芦村、茅村、罗村、富积坑、八队8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332户,1310人,党员41人,外出经营小吃52户。土地面积29366亩,其中林地面积16606亩,竹林面积3021亩,耕地面积1986亩,水果面积1518亩。全村外出经营小吃农户52户141人,经营收入352万元,外出劳务398人。2011年实现村财收入27.62万元,实现农民人均收入7789元。  

堆积坑村

  [堆积坑村]堆积坑村是我县革命老区基点村,位于富口镇西部,距集镇仅14公里,属高山村之一,辖堆积坑、下宝山、富溪源、南远坑、上坪5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124户,456人,党员34人,外出经营小吃70多户。土地面积28789亩,林地面积19675亩,竹林面积6973亩,耕地面积1652亩。2011年村财收入19.03万元,实现农民人均收入7635元。  

盖竹村

  [盖竹村]盖竹村是我县革命老区基点村,位于富口镇西南部,距集镇16.8公里,辖岩后坪、坞程坑、盖竹3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245户, 958人,党员35人,外出经营小吃100多户。全村土地面积3.2万亩,其中林地面积20964亩,竹林4000多亩,果园面积900亩,耕地面积1871亩,村办企业造纸厂1个,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于粮食、毛竹、柑桔、小吃业、黄花梨等。2011年村财收入40.48万元,实现农民人均收入7690元。   盖竹村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俗文化资源,自2006年以来,着力发展以良好的森林资源环境为背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乡土特色产品,打造成为省级“森林人家”。自然景观大佑山也已被列为省级森林公园,其姊妹峰小佑山更具相当的开发价值,村内民风纯朴,文化底蕴深厚,有“雲庆庵”古戏台、石磨坊,林氏贞洁牌坊等历史文化遗存,还有自发组织的大腔戏、迎烛桥、迎铁枝等民俗风情。这里的农家乐乡村旅游将是推动新农村建设和村民致富的一大支柱产业。  

罗溪村

  [罗溪村]罗溪村是我县重点革命老区基点村。全村共有2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113户, 423人,党员22人,外出经营小吃50多户。拥有山林面积3458亩,人均自留山2.6亩;耕地面积524亩,人均1.3亩。罗溪村村民均为闽南籍移民,民风纯朴,长年以种植茶叶、水果为主。这几年,随着劳动力的转移,外出经营沙县小吃成为村民增收的主要渠道。2011年,村财收入达27.08万元,实现农民人均收入7677元。2011年被评为县“新农村建设先进互动村”。   罗溪村高标准化水产养殖基地位于罗溪村哨所垅,养殖面积500多亩,总投资2000多万元。签订流转合同150多份,年租金为每亩200斤干谷,流转期限18年。由台湾客商徐伟杰和沙县客商陈永光共同投资创办,充分发挥基地得纽带、辐射、抱团作用,为中期发展渔业休闲、水产品加工打下良好基础。有计划地多渠道引进台湾和自育水产品牌,同时推广泥鳅、田螺混养及“四大家族鱼”养殖技术,带动生态农业的发展和促进沙县乃至三明市的水产品发展。  

延溪村

  [延溪村]延溪村是我县革命老区基点村,辖中尾、黄泥乾2个自然村,有6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329户, 1218人,党员38人,外出经营小吃160户。全村耕地面积1479亩,森林面积10097亩,现有经济果树1335亩。近年来,该村坚持走科技之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广优质水稻制种、烟叶、蔬菜、果树、苗木、养殖、鼓励村民外出务工、经营小吃,促进农民、村财两增收。2011年村财收入51.26万元,实现农民人均收入7735元。  

岩地村

  [岩地村]岩地村是我县革命老区基点村,位于富口镇东南部,沙富公路贯穿行政村,距沙县城关10公里,距富口集镇4公里,辖山坊、前埔、金陵口、岩地4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126户, 424人,党员23人,外出经营小吃50多户。全村土地面积13333亩,其中林地面积7780亩,竹林面积1800亩,果园面积800亩,茶园面积300亩;耕地面积583亩。村办木材加工厂1个,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于毛竹、柑桔、茶叶、小吃业等。2011年村财收入22.81万元,实现农民人均收入7633元。  

池村村

  [池村村]池村村是我县革命老区基点村,位于富口镇西北部,距沙县城28 公里,距富口集镇14公里,4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169户, 608人,党员36人,外出经营小吃92户。全村土地面积14851亩,其中林地面积13400亩,竹林面积100亩,果园面积500亩,耕地面积851亩。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于毛竹、柑桔、小吃业等。2011年种植水稻产量175吨,大豆面积100亩,产量0.5吨,柑桔面积500亩,产量260吨,幼林抚育600亩,抚育间伐300亩,成林抚育300亩毛竹采伐0.6万根。2011年村财收入12.34万元,实现农民人均收入7720元。 2011年获得县第十一届文明村称号。  

荷山村

  [荷山村]荷山村是我县革命老区基点村,位于富口镇西北部,距集镇20公里,县城35公里,海拨785米,辖上宝山、横历2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339户, 1437人,党员41人,外出经营小吃110多户。全村共有土地面积33515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9424亩,毛竹林面积9299亩,农田2025亩,生态林9634亩。荷山村有“中央红军村”之称,是闽赣边游击纵队的主要根据地之一,闽赣边地委成立后,以荷山为主要据点,开展了长期的革命工作。现红军遗址有:司令部、作战指挥部、通讯部、造币所、红军医院、红军亭、红军井等。2011年村财收入26.86万元,实现农民人均收入7711元。  

姜后村

  [姜后村]姜后村位于富口镇东部,是我县革命老区基点村,距集镇7.5公里,辖有姜后、伏砂、施厝、岭尾4个自然村(和一个灾后重建点--宝龙新村),6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253户, 1005人,党员43人,外出经营小吃180多户。土地面积11177亩,其中林地面积6191亩,耕地面积1700亩。全村外出经营小吃525人。2011年村财收入79.95万元,实现农民人均收入7687元。   大棚蔬菜种植基地主要由澳洲华侨叶诚贵和台商陈荣福出资,共流转土地面积530亩,涉及农户及单位169户(人),年租金为每亩350斤干谷,流转年限为10年。主要栽培高品味的日本优良天子1号、玉皇顶1号菜椒、迷你黄瓜和苦瓜等。   宝龙新村属沙县2010年“6.13”水灾受灾户安置点之一。规划总占地面积48566.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3467.1平方米,容积率0.9,绿地率达35.6%,以两户一幢三层式构造筑住宅设计户型,户均占地面积80平方米,建筑面积238平方米。小区内设中心公园、卫生所、老人活动中心和运动场所。  

白溪口村

  [白溪口村] 白溪口村是我县革命老区基点村,位于富口镇的东部,距富口集镇2公里,辖白溪口、宝丰、桥头、许坑、姜公畔、兰石、林村、杜坑庵、白灶坪、通门、甲仔、桂山12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556户, 2038人,党员59人,外出经营小吃145户,是富口镇最大的一个行政村,全村土地面积31076亩,其中林地面积23029亩,果园面积1950亩,茶园面积1035亩,茶厂5个,已注册“春雨”牌商标,是富口镇茶叶生产重点村,茶叶畅销全国各地,耕地面积2785亩,种植蔬菜150亩,村民主要收入来源,粮食、茶果、烟叶、小吃业等。2011年村财收入59.26万元,实现农民人均收入7937元。2011年获得县新农村建设示范带动村称号。   宝丰新村系沙县2010年“6.13”灾后重建点,位于富口镇东部,规划总占地面积120亩。新村由村集体“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建设、统一分配”的模式建设,户型美观、结构简洁、道路便捷,绿地率达30.2%,内设中心公园和幼儿园。  

富口村

  [富口村] 富口村是富口镇政府的所在村,是我县革命老区基点村,距县城14公里,辖富口、土桥、居池坑、上畔4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586户, 1987人,党员67人,外出经营小吃156户。总面积23850亩,其中山林面积16276亩,竹林面积614亩,耕地面积2564亩。工业企业主要有竹凉席厂、富达电站,主要产品有竹凉席、水力发电。2011年村财收入82.79万元,实现农民人均收入7526元。  


岩地村特产大全




岩地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