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三明 >> 泰宁县 >> 梅口乡 >> 廖元村

廖元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廖元村谷歌卫星地图)


廖元村简介

  廖元村是地处泰宁县金湖下游,距乡政府所在地10公里,共有廖元、湖边、定尾、大山、焦家岭、邓家戈、官庄七个自然村,辖13个村民小组,共317户1211人,党员38人,其中女党员7人。全村拥有山林总面积3.45万亩(公益林1.7万亩),耕地面积2106亩。2011年实现村财收入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401元。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毛竹和油茶是我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建立毛竹丰产示范基地4000余亩,油茶示范片1000余亩。廖元石蛙养殖基地完成建设,组建了富民石蛙养殖专业合作社;近年来,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新农村建设及农业基础建设有大改观,全村安装路灯150余盏, 在定屋安置6.18受灾户6户,进城购买安置房6户,在湖边新建护坡40米、篮球场一座;完成下居洋、大山两个小组旧宅基地复垦项目,新增耕地22.4亩,完成村境内毛竹山机耕路建设20公里,新建灌溉水渠3015米,烟基项目道路硬化100米,新建下居洋排污沟100米。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429203 365000 -- 查看 廖元村谷歌卫星地图

廖元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廖元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廖元村

  廖元村是地处泰宁县金湖下游,距乡政府所在地10公里,共有廖元、湖边、定尾、大山、焦家岭、邓家戈、官庄七个自然村,辖13个村民小组,共317户1211人,党员38人,其中女党员7人。全村拥有山林总面积3.45万亩(公益林1.7万亩),耕地面积2106亩。2011年实现村财收入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401元。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毛竹和油茶是我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建立毛竹丰产示范基地4000余亩,油茶示范片1000余亩。廖元石蛙养殖基地完成建设,组建了富民石蛙养殖专业合作社;近年来,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新农村建设及农业基础建设有大改观,全村安装路灯150余盏, 在定屋安置6.18受灾户6户,进城购买安置房6户,在湖边新建护坡40米、篮球场一座;完成下居洋、大山两个小组旧宅基地复垦项目,新增耕地22.4亩,完成村境内毛竹山机耕路建设20公里,新建灌溉水渠3015米,烟基项目道路硬化100米,新建下居洋排污沟100米。   

茜元村

  茜元村位于梅口乡西部大金湖畔,东与梅口村交界,南与廖元村相邻,西同茅店村接壤,北与大金湖相望,距泰宁县城41公里,距集镇所在地20公里,下设5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共193户684人,党员24人。全村耕地面积1042亩,山林总面积24103亩(公益林8032亩)。2011年村财收入2.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216元。特色产业发展:茜元村发展以销售笋制品及竹子为主的毛竹产业,全村拥有竹山5000余亩,已初具规模并成为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2012年全村种植烟叶120亩,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其中发展百亩种植大户1户;积极发展特色养殖,养殖土鸡7500余只,已出栏4000余只。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下茜元、邹家际两个小组旧宅基地复垦工作,新增耕地18亩,增收约1.8万元;新建1200立方米灌溉蓄水池1座、护栏水坝1座、灌溉渠2条1200米、田间道路2条。  

茅店村

  茅店村是梅口乡最为边远的行政村,也是池潭水库移民搬迁村,位于梅口乡西部,距集镇20余公里,东与茜元村相连,西与建宁县接壤,全村辖区面积13.1平方公里,共有三个村民小组75户,279人,党员 人。拥有耕地面积145亩,山林面积1.8万余亩,竹山2000余亩。2011年村财收入13.1元,农民人均收入5779元。茅店村受2005年“6.16”和2008年冰灾影响,有一大部分的村民陆续搬迁至县城居住,主要以外出打工为生。另有24户搬迁至集镇茅店新村集中建房居住。近年来,茅店村投入50余万元完成进村道路硬化500余米,安装路灯12盏。今年,投入12万元完成新村房前屋后整治项目;计划新建村部,总投资30余万元,目前完成招投标,已开始动工建设。  

梅口村

  梅口乡梅口村地处美丽的“金湖”之畔,距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辖3个村民小组86户325人,党员23人。拥有耕地面积321亩,山林面积15222亩(其中生态公益林13960亩),2011年村财收入9万元(村财固定收入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24元。1979年池潭水库建库以来,整村搬迁,全村均为移民,90%的农户在大金湖渔业股份有限公司从事渔业工作。1997年部份村民搬至黄家坊及单面街,2008年实施梅二、主中二次搬迁工程,搬迁至江坑。近年来,梅口村村貌有明显改善,完成了小区主道及进户路硬化6000平方米,铺设排水沟1200米,地下涵管150米,新修护坡50米,建栅栏280米,建设污水处理池一个,铺设自来水管道2500米,绿化2200平方米。完成黄家坊灾毁旧村复垦面积18.33亩,为全乡土地复垦面积最大。   

水际村

  水际村地处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核心景区——金湖之畔,是老区基点村和库区移民村,同时又是省、市、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精品村。距城区10公里,共有4个村民小组133户516人,拥有耕地面积260亩、水域面积8000亩、山林面积2.04万亩。2011年,实现村财收入60.3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0414元。曾先后荣获“全国团中央先进基层组织”,“国家级生态村”、“创全国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文明村”、“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被誉为“三明旅游第一村”。2005年以来,水际村依托丰富的水域资源和地理区位优势,走出了一条以下坊、店上发展住宿、餐饮、娱乐业为主,江坑、风洞发展餐饮、购物业为主的旅游助农、旅游兴农、旅游富农的路子,先后组建成立了家庭旅馆、游船、渔业三大产业协会。目前,全村现已拥有家庭旅馆68家、农家饭庄10家、造船厂2家、游船公司4家、旅行社5家、食品加工企业1家、商业购物网点2个,豪华游船29艘、快艇19艘,渔业股份105股,仅2011年以旅游为主的相关产业总产值达2700万元,比增30%,村集体收入68.2万元,比增17.6%;全村100%的农户及80%的劳动力从事旅游业,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9824元。此外,全村农户100%实现通电、通广播电视,移动、联通、小灵通等通信信号村组覆盖面100%;100%村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90%农户建有别墅型住宅,40%农户开通互联网,30%农户有私家轿车。  

大洋村

  梅口乡大洋村位于梅口乡西北部,距泰宁县城15公里,距梅口集镇5公里,全村辖区面积50.5平方公里,七个村民小组共有229户913人,党员33人。全村耕地面积1346亩,山林面积2.59余万亩。2011年村财收入29.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979元。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全村今年种植烟叶150多亩,烟叶总收入52.5余万元,种植水稻 亩。农民经济来源主要是农业,达整年收入的90%。村两委结合新农村建设,全力推进村庄亮化、美化工程。全村100%完成通组道路硬化,投入8万元安装路灯70盏。2012年投入32万元完成张坑道路硬化1000余米。完成旧村复垦8.47亩。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已发放垃圾车1辆,垃圾箱10个,计划新建垃圾池8个  

麦坑村

  梅口乡麦坑村地处梅口乡西南部,地属库东,距集镇 公里,系1979年池潭水库建设由原弋口大队搬迁而组建的行政村。麦坑村既是老区基点村,又是移民村,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171户,648人,党员 人;拥有耕地面积530亩,其中90%以上是山垅田,人均耕地不足0.9亩;山林面积1.5万亩(其中公益林面积5400亩);2011年村财收入2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10元。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全村主要以种植水稻、烟叶为主,2012年种植烟叶 亩,实现全村单价 万元;建立“两高一优”毛竹基地200余亩,种植茶叶 亩。近年来,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新农村建设有大改观,完成进村主道路面硬化2.7公里;完成东西垒、茶地两个村民小组整体搬迁;投资 万元,完成龚家地组道路硬化600米,安装路灯 盏。总投资 万元,完成茶地宅基地复垦12.34亩,新建茶地田间道路 米;结合小流域治理项目,完成际上至龚家地竹林道路建设,完成龚家地水渠建设500米。招商引资方面,积极引进金色湖生态茶叶有限公司,种植茶叶200余亩、银杏300余亩。  

拥坑村

  拥坑村位于梅口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20公里,耕地面积1357亩,山林面积9936亩,辖8个村民小组,220户863人,全村有党员46人,女党员10人。2011年全村总产值达860万元,村财收入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28元。目前,我村按照乡集镇规划进行建设。一是高起点规划。为高水准打造梅口休闲小镇,我们聘请了华侨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对梅口乡集镇整体改造进行规划,就集镇符号、节点小品、休闲广场、河滨公园等提出了具体规划,进一步明晰集镇发展定位,提高集镇建设品位和文化内涵。二是高要求建设。本着“实用、精致、休闲”等原则,高要求建设集镇。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从解决老百姓最关注的民生问题着手,目前已完成310米防洪堤建设,正着手对集镇街道、路灯、市民休闲广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健全集镇卫生保洁制度、完善环卫设施,确保梅口保持整洁形象。三是高质量经营。进一步梳理、盘活乡政府土地、厂房等资产,积极同原上级直属站所沟通,以拆迁、收储等形式,将位于集镇中心地段的闲置办公楼、仓库逐步收回,作为集镇建设储备用地,同时也可通过土地出让开发等方式为集镇建设筹集资金。四是高标准管理。为强化集镇管理,我乡建立了集镇城管监察工作组,形成了集镇管理模式。集镇管理人员主要负责对环境卫生检查,绿化植被修剪,农贸市场、墟场秩序维持等,进一步提升集镇功能。  

谢家坪村

  谢家坪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也是库区移民村,地处梅口乡东部,距集镇1公里。辖区面积4.8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其中3个为库区移民小组,全村共有173户610人,党员33人,其中女党员8人。拥有土地面积4909亩,其中耕地面积681亩,山林面积4228亩。2011年村财收入1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96元。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村里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烟叶、水稻和外出务工。2012年种全村烟叶面积178亩,收购烟叶2.05万公斤,产值57.7余万元,粮食总产量260吨;外出务工人员150多人。近年来,先后投入资金 余万元,完成机耕路4000余米、排灌沟渠2000余米、道路硬化1200余米,防洪堤310米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新农村建设亮化工程,完成路灯安装30余盏;完成4个村组的饮用水工程,新建了候车亭及篮球场;旧村复垦方面,完成全村50余亩水毁耕地及朱林15亩宅基地复垦工作,实现了村耕地增加,农民增收。积极开展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目前已完成污水处理池的立体部分,下一步将进行管网铺设、垃圾池和垃圾中转站建设、绿化等工作。在9月份全面完成下梅路建设征地工作,补贴已全部发放到位。  


廖元村特产大全




廖元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