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三明 >> 建宁县 >> 伊家乡 >> 笔架村

笔架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笔架村谷歌卫星地图)


笔架村简介

  笔架村距县城36公里,距伊家乡政府所在地9公里,与宁化县安远乡东桥村、红山村、后溪村毗邻。作为革命老区基点村,该村涌现了以陈纲、陈品行、陈真元、肖怀女、柯邦环、陈远荣等为代表的一批革命先烈,其中陈纲同志是黄埔军校首期学员,参加过平定军阀叛乱,1925年6月参加广州各界市民支援上海“五卅”运动、反对帝国主义的--时,在“沙基惨案”中牺牲。这些革命先烈的后裔至今还生活在这块红土地上。
   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分笔架、高岭2个自然村,共358户、1458人,其中党员36人、劳动力702人、外出620人。全村耕地面积1402亩,人均不足1亩,且75%为坑垄排上梯田;山地面积1.2万亩,其中毛竹林700亩、油茶林1200亩、果山120亩;平均海拔546米,基础设施落后,耕作主要靠肩挑背扛,劳动强度大、效益低,是典型的高山村。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430201 365000 -- 查看 笔架村谷歌卫星地图

笔架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笔架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隘上村

  隘上村地处建宁县南部,距县城36公里,与宁化县安远乡、本县均口镇交界,是革命老区;辖区内干线公路6.5公里已经硬化,全村辖区6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农户358户人口1538人,劳动力706人,文化结构小学、初中程度居多,全村共有党员47人,村两委干部7人,全村拥有耕地1586亩,人均耕地1亩,竹林木面积1100亩,户均3亩,辖区内建有小二型水库1座。2013年工农业总产值达1034万元,村财政收入达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220元,比上年增1110元,全村实现“五通”,目前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第三产业为辅,主要生产项目有:烟叶、粮食、烟后稻制种、水果、莲子、畜禽和水产养殖。全村现有从事第三产业365人,其中外出务工230人,个体工商户10户,种养大户5户,已有近90%的农户住上砖混结构房屋,125户农户新建沼气池,计划生育连续四年保持合格村水平,计生协会连续5年保持一流村。  

笔架村

  笔架村距县城36公里,距伊家乡政府所在地9公里,与宁化县安远乡东桥村、红山村、后溪村毗邻。作为革命老区基点村,该村涌现了以陈纲、陈品行、陈真元、肖怀女、柯邦环、陈远荣等为代表的一批革命先烈,其中陈纲同志是黄埔军校首期学员,参加过平定军阀叛乱,1925年6月参加广州各界市民支援上海“五卅”运动、反对帝国主义的--时,在“沙基惨案”中牺牲。这些革命先烈的后裔至今还生活在这块红土地上。    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分笔架、高岭2个自然村,共358户、1458人,其中党员36人、劳动力702人、外出620人。全村耕地面积1402亩,人均不足1亩,且75%为坑垄排上梯田;山地面积1.2万亩,其中毛竹林700亩、油茶林1200亩、果山120亩;平均海拔546米,基础设施落后,耕作主要靠肩挑背扛,劳动强度大、效益低,是典型的高山村。   

东风村

  东风村地处伊家乡西南部,与黄埠乡 山下村毗邻,村部所在地距离乡政府约5公里,是个典型的山区村,也是我县革命老区基点村:在中央苏区时期,天井平(东风) 隶 属 澜溪区西坑乡苏维埃政府领导下的革命基点村,曾 全面实行土地改革。全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16个自然村,共有农户379户,人口1553人,其中:党员28名。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608亩,其中:水田面积1346亩,山地面积13107亩,其中:毛竹面积1553亩,果园面积500多亩,油茶面积1668亩。目前产业结构以农业种植水稻、莲子为主。  

双坑村

  双坑村地处伊家乡西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约10公里,与黄埠乡毗邻。是革命老区基点村,全村辖有11个村民小组,分散居住在6个自然村,共有农户375户,人口1518人,全村支部党员28人。全村耕地面积1312亩,山林面积1.8万亩,果园面积300亩,油茶山500亩。2012年农民人均收入7250元,目前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第三产业为辅。主要生产项目有粮食、莲籽、毛竹、烟叶、水果、油茶、畜牧水产养殖等。改革开放以来,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基本实现了,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话、通电视。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益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陈家村

  陈家村是革命老区村之一,地处伊家乡西北部与黄埠乡毗邻。距乡政村所在地10公里,是伊家乡最边远偏僻的一个贫困行政村,全村辖有8个村民小组,分散居住在四个自然村。全村共有267户,1067个人口。经过今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产生村两委干部6人,村委3人(女委员1人)有党员27人,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75万亩,其中毛竹林面积6000亩,果山面积550亩,油菜林面积650亩,本村的主导产业主要靠毛竹林,莲子,油茶。其次靠部分的阳面水稻田种植粮食,莲子。2011年全村人均收入5810元,村财收入仅1万元。改革开放以来,新农村不断推进,基本是现了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电话。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沙洲村

  沙洲村位于伊家乡西北部,东与兰溪村相临,南与陈家村交界,西与黄埠乡竹薮村连接,北与里心镇双溪村滩角村相通。全村辖有257户,1057个人口,分布于8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共有水耕地面积1530 亩,森林面积2.6万亩,到2012年其中毛禾竹7000亩,果山1060亩,商品材基地7000亩。毛竹、制种、烤烟正成为村财增收群众致富的支柱产业。2011年人均纯收入7160元。我村于2012年挤出两万多元建立毛竹示范片,预计到2015年我村毛竹林将突破万亩,是我村村民在山地资源方面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也将成为伊家乡毛竹林产业基地。现在全村文化素质逐渐提高,但因地理条件差,村财近几年都为零,所以在基础设施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   

兰溪村

  兰溪村地处伊家乡北部,与均口镇、溪口镇毗邻,距乡镇府所在地5公里,距县城22公里,属贫困老区村。    [村落与村民 ] 全村辖有15个村民小组,分散居住在21个自然村。全村共有448户,1846人口,现有村干部6人、大学生村官1人、党员39名。    [村风村貌]兰溪村围绕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争创文明村,先后被市评为2009-2011年度文明村、第十届县级文明村、2009年度与2010年度县级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全村有博士生3名,硕士研究生11名,大学本科生数十名,被我县评为学子之村。    [物产经济]兰溪村是伊家乡第二大村,全村现有耕地面积2772亩,山林面积3.3万亩,其中毛竹林面积1000亩,果山面积2500亩,油茶林面积950亩,生态公益林面积1.1万亩。本村现有主导产业烟叶、粮食、莲子、水果、笋竹和养殖业。2011年全村人均收入7055元,村财收入6万元,烟叶、油茶、毛竹是本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   

伊家村

  伊家村位于闽西北山区建宁县伊家乡政府所在地,村部海拔400米,全村21个村民小组,28个自然村,728户,2995人口。有0党员52人,全村林地面积22629亩,耕地面积3351亩,其中竹林1600亩,果林1600亩,2011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988万元,农民纯收入5259元,村财政收入8万元。产业结构以农为主,第三产业为辅。主要项目有:粮食、烤烟、制种、莲子、黄花梨、毛竹、茶油、食用菌、畜牧业生产等。近年来伊家村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文教卫生等公益事业日趋发展,群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治安稳定,群众安居乐业,人才辈出,全村大专以上人才450余人,分布在各行各业,国家建设的各条战线上。  


笔架村特产大全




笔架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