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三明 >> 建宁县 >> 溪源乡 >> 都团村

都团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都团村谷歌卫星地图)


都团村简介

  都团村位于建宁县西部,座落于风景秀美的会仙峰脚畔,西与江西省黎川县樟溪乡相邻,相距15公里,东与溪源公路相连,距乡政府所在地7公里。解放初期建宁、黎川、南丰合并为黎南县,其苏维埃政府就设立在都团,因此都团村也是最早的红色革0据地之一。
  [村落与居民]全村总面积1.8平方公里,总人口702人,住户161户,辖5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
  [村风村貌]都村村上坊、下坊两个自然村总100余户人家一均为陈姓,旧社会时外姓小孩抱养到都团的一律改姓陈,否则不予入内。都团村民风纯朴,善良好客,正月有宴神之风俗,农因五月要举行“游五谷菩萨”活动,预示五谷丰登,田禾大熟。
  [历史人文]安石公,都团走出去的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所传他身怀绝技,武艺高强,曾剿灭了当时江西与溪源边界有名的土匪。都团村还出过近代省参议员、建泰两县巡视员。
  [建筑景观]都团村现留有清代家庙祠堂一座,极具旅游参观价值。
  [物产经济]都团村四面毛竹山环抱,笋竹资源丰富,曾被评为三明市“十佳毛竹村”。全村有100多人从事笋产品加工及营销,在上海、江苏、浙江、湖南等省市都设有笋干专营店,清水笋罐头更是远销日本及东南亚。笋竹业是都团村的主要产业之一,另外还盛产水稻种子、烟业、茶叶、矿石等。2012年村财总收入12.2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9729元。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430203 365000 -- 查看 都团村谷歌卫星地图

都团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都团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上坪村

  建宁县溪源乡上坪村建建宁县西北部、东与黄坊乡下坪村接壤,距县城30公里,西与江西省黎川县交界,南邻黄坊乡毛坊村、北连本乡大岭村。   [村落与居民]上坪村辖6个村民小组,155户,总人口635人,面积16786亩,耕地面积1646亩。   [历史人文]上坪村旧属邵武府管辖。这里人杰地灵,历史悠久。全村一“杨”,系杨家将后裔。据杨氏谱载:建国前有130多人在各级为官任职,特别在明、清时最为旺盛,有4位官拜大夫,秀才、举人众多,建国后有81人在省、市、县乡任职,建宁县最早的硕士研究生杨春球就出生在这里。   [建筑景观]上坪村距泰宁大金湖40公里,距世界地质公园30公里,海拨700米,四周群山环抱,形成盆地、两条小溪环绕全村,县水质清澈见底,村中山形独特,似人似神,村口有四家把口、村中有七星伴月,村后有双蚕织茧等独特的地理环境,现有杨氏家届、社主届、古学堂、大夫弟、司马弟、得水园、古香园、五代同堂牌坊等多处古建筑、具有极高历史价值和文化涵养,这里自古学风浓厚、人才辈出,大理学家朱熹曾游驻讲学。   [物产经济]这里盛产毛竹、水稻适宜发展养羊养牛和水电开发和古村落民俗旅游开发。2012年村财总收入25.2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9748元。   

桐荣村

  桐荣村位于溪源乡东北部,北与江西黎川接壤,距县城50公里,东与泰宁县新桥乡交界,村部距乡政府12公里,与本乡东溪村毗邻。   [村落与居民]全村拥有260户,现全村1152人,8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   [村风村貌]村容村貌,卫生整洁,文明乡风、和谐发展、基层组织健全。   [历史沿革]桐荣村属建宁县溪源管辖,群众自治组织有村委会、兵青妇等,1953年前为建宁县桐元区(第四区)后改溪源乡区公所,现在的村民委会当时为乡,1958年改生产大队,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   [物产经济]山林资源丰富、林地面积2270公顷,其中毛竹山1135公顷,有电站2座,可发2500千瓦的水电站,年砍伐毛竹10万根,年产闽笋40万斤,是一个投资笋竹加工的好地方。2012年村财总收入43.5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9748元。   

楚尾村

  楚尾村位于溪源乡南大门,距县城24公里,南与泰宁县大田乡交界,距泰宁县城32公里,西与本县黄坊乡接壤,现有耕地面积1471亩,山地面积2830亩,其中毛竹面积7100亩。   [村落与居民]全村分布8个自然村,14个小组,1501人,357户。   [村风村貌]民风纯朴,人民勤劳善良。2001年度被三明市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99年至2000年被县人大授予先进集体。   [建筑景观]楚尾村现留有古民居建筑2座,村落中祠堂、古井、老街、旧巷与民谣、龙舞、庙会交融出村落独特的魅力。福德亭一座。庵堂一座为旗峰殿,座落与黄坊乡交界的高山上,规模较大,历史悠久,雄伟壮观,吸引了大量游客。   [物产经济]以烟叶、毛竹、笋干、小水电开发,养殖等产业为主。烟叶是楚尾村的主导产业,种植面积达1600亩。2001年被省里评为烟叶种植示范基地,是全县种烟大村。现拥有大坑口电站一座。2012年村财总收入达47.6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9853元。   

蒋坊村

  蒋坊村系溪源乡平原村、属武夷山脉,建宁县溪源乡管辖位于溪源乡政府下游,距乡政府2公里,距建宁县城32公里,距双旻山峰10公里,羊头山峰5公里,东与鲇坑村接壤,西与上坪村接壤南与楚尾村接壤,北与乡政府接壤,村落与居民村落面积1.3公里,现全村216户,863人,村民小组11个,自然村10个,土地面积1950顷,山地面积808顷,林地面积6508顷,耕地面积1758顷。   [村容村貌]村民自治组织健全、水、电、路、电视、电话、学校齐全、卫生整洁、遵纪守法、社会和谐、多年连续被县、乡授予文明村。   [历史人文]蒋坊旧属邵武府、建宁县辖、蒋坊村黄氏姓占80%,由邵武和平迁居建宁县溪源乡至今有1058年,至今流传、赫赫有名,并悬挂遗相在建宁县溪口毛泽东纪念馆的黄原昌乃系今我蒋坊村之人,登永乐乙未进士,为文武双全三品之官,户部寺郎,建宁县四位进士中、官职最大一位、黄原昌戒马一生,忠秉极国、无私无畏、清正廉洁、参战越冠、维边安宁、功勋卓著、声名远扬。   [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状况]蒋坊村以农为主,农业设施良好,辖内有科技推广示范片1100多顷、种烟制量特色产业,农田、路、沟、渠、灌溉设施齐全,能发展高优农业的良好条件,溪流养鸭、竹山养羊、养鸡有较好基础条件,2012年村财总收入达40.3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为9815元。   

都团村

  都团村位于建宁县西部,座落于风景秀美的会仙峰脚畔,西与江西省黎川县樟溪乡相邻,相距15公里,东与溪源公路相连,距乡政府所在地7公里。解放初期建宁、黎川、南丰合并为黎南县,其苏维埃政府就设立在都团,因此都团村也是最早的红色革0据地之一。   [村落与居民]全村总面积1.8平方公里,总人口702人,住户161户,辖5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   [村风村貌]都村村上坊、下坊两个自然村总100余户人家一均为陈姓,旧社会时外姓小孩抱养到都团的一律改姓陈,否则不予入内。都团村民风纯朴,善良好客,正月有宴神之风俗,农因五月要举行“游五谷菩萨”活动,预示五谷丰登,田禾大熟。   [历史人文]安石公,都团走出去的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所传他身怀绝技,武艺高强,曾剿灭了当时江西与溪源边界有名的土匪。都团村还出过近代省参议员、建泰两县巡视员。   [建筑景观]都团村现留有清代家庙祠堂一座,极具旅游参观价值。   [物产经济]都团村四面毛竹山环抱,笋竹资源丰富,曾被评为三明市“十佳毛竹村”。全村有100多人从事笋产品加工及营销,在上海、江苏、浙江、湖南等省市都设有笋干专营店,清水笋罐头更是远销日本及东南亚。笋竹业是都团村的主要产业之一,另外还盛产水稻种子、烟业、茶叶、矿石等。2012年村财总收入12.2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9729元。   

鲇坑村

  鲇坑村系三明市建宁县溪源乡第二大行政村,位于建宁县东北部,在风景秀丽的武夷山脉双旻峰之下的楚溪河畔,东与东溪村毗邻,西与泰宁接壤,南与楚尾村、蒋坊村相连,距县城30公里,北与乡所在地溪源村相邻。   [村落与居民]总面积32平方公里,全村现有农业人口1117人,246户,辖9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   [历史人文]鲇坑村1953年前属建宁县桐元区(第四区)后改溪源区公所,现在的村委会当时为乡,58年后改生产大队,84年至今改村民委员会。   鲇坑村是24个革命老区基点村之一,1932年11月建立鲇坑乡苏维埃政权,成立农会,亦卫队,少先队妇代会等组织,仅“围剿”斗争中就有21人参加红军和游击队。   [建筑景观]鲇坑村有建宁境内风景秀丽的双旻峰,通住此峰的道间有座古老的寺庙“祥云庵”,是历代文人墨客避暑休闲的好去处,此外还有与泰宁县新桥乡毗邻的清和庵和村所在地的道教圣地“五龙观”。   [物产经济]鲇坑村地域较广,全村共有林地面积15970亩,耕地面积2115亩,其中毛竹山12740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2005年被三明市委、市政府评为“竹业开发十佳乡(镇)村”。经济的发展,各项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有效得到改善,现有村部文化中心一座,建筑面积960平方米,小学教学楼1座,建筑面积720平方米,村级出资、农民义务投工投劳铺设通住自然村的水泥道路有4.2公里,全村党建、综治、共青妇的各项工作在全县也较为出色,2004-2005年被0建宁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2年村财收入达48.4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9785元。   

大岭村

  大岭村位于溪源乡西部,北与江西黎川交界,群山环绕,山清水秀,距县城38公里,村部距离乡政府所在地4公里。   [村落与居民]村居面积1.2平方公里地,现全村人口436人,4个自然村。   [建筑景观人文历史]大岭村有一特殊的传统节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一的糯糍节,这一天比过年还热闹,各家各户喜迎四方来客吃糯糍庆祝节日。这一天,村里特有的舞蹈-傩舞,也格外引人注目,他们一身穿奇异服装,面罩“牛鬼蛇神”面具,伴着锣鼓笙箫,跳着富有地方特色民俗傩舞,在村大街小巷巡回演出。2012年村财总收入12.6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9656元。   

东溪村

  东溪村位于溪源乡北部,环绕在秀丽的牙口山牙际河之间,北与江西黎川接壤,距县城37公里,东与泰宁县新桥交界,距乡政府所在地2公里,   [村落与居民]村居面积1.6平方公里,现全村户数212户,人口878人,6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   [村风村貌]有特别文明村风及县级评定的文明村。   [历史人文]东溪村属建宁县管辖,群众自治组织有村委会、兵青妇等,1953年前为建宁县桐元区(第四区)后改溪源区公所。现在的村民委员会当时为乡,1958年改生产大队,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黄氏姓族黄家坊人黄昌永乐年间任知县,黄昌任知县无私无畏、清正廉洁、忠秉报国、功勋卓著,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百姓。   [建筑景观]东溪村里树坵古屋建成于清末年代,至今保存完好,且居住六户人家,大门上横梁雕刻龙凤飞舞,中厅柱是用乌里木雕刻的鸟语花香图案,地面用河卵石铺设有一个天龙八挂,可用于练功运气武术等活动,屋后花台有几十棵千年红豆杉、乌里木等名贵树枝。   [物产经济]毛竹资源丰富,有一座可发2000千瓦的水电站,黄家坊组有清水笋罐头厂一家,钻石岭罐头厂一家,东溪罐头厂一家,是一个笋业营销加工村。2012年村财收入40.9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9784元。   

溪源村

  溪源村系三明市建宁县溪源乡政府所在地是溪源乡政治文化中心,位于建宁县东北部,在风景秀丽的武夷山脉双旻峰之下的楚溪河畔,东与东溪村毗邻,南与鲇坑村、蒋坊村相连,距县城30公里,北与大岭村、都团村相邻。   [村落与居民]总面积32平方公里,全村现有农业人口799人,193户,辖7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   [历史人文]溪源村1953年前属建宁县桐元区(第四区)后改溪源区公所,现在的村委会当时为乡,58年后改生产大队,84年至今改村民委员会。   溪源村是24个革命老区基点村之一,1932年11月建立溪源乡苏维埃政权,成立农会,亦卫队,少先队妇代会等组织。   [建筑景观]溪源村有建宁境内风景秀丽的双旻峰,通住此峰的道间有座古老的寺庙“祥云庵”,是历代文人墨客避暑休闲的好去处。   [物产经济]溪源村地域较广,全村共有林地面积8456亩,耕地面积1248亩,其中毛竹山1200亩,集镇商贸活跃,是溪源特产“明笋”的集散地,现拥有闽赣省际笋业市场一座。2012年村财总收入3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9800元。   


都团村特产大全




都团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