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苏省 >>扬州 >> 仪征市 >> 青山镇

青山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青山镇谷歌卫星地图)


青山镇简介

  青山镇地处扬州与南京两市的沿江结合部,是扬州的西大门。地域面积53平方公里,人口2.7万人,辖9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集镇人口占50%,是全国绿化乡镇、江苏省文明镇、江苏省卫生镇、江苏省新型示范小城镇、扬州市平安乡镇和仪征市双文明标兵乡镇。
   青山镇区位优越,交通便捷。青山镇是仪征市的沿江丘陵乡镇,沿江为冲积平原,中北部为丘陵地带。宁通高速公路、沿江高等级公路、长江黄金水道、宁启铁路(镇内建有货站)、西气东输管道(镇区建有分输站)、鲁宁输油管道“六路”过境,东西分别与润扬大桥、-公路和南京长江二桥、宁连高速公路相连,缩短了青山与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的距离,同时青山镇政府网站的开通,又为青山镇与世界各地沟通增添了一条信息高速,是长江三角洲最有发展潜力的处女地之一。镇区东侧有全国最大的内河中转油巷和仪化万吨级集装箱码头,东与仪征化纤城、西与南京化学工业园融为一体,是扬州(仪征)化学工业园的主战场。.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2.7万人 53平方公里 321081101 225000 0514 查看 青山镇谷歌卫星地图

青山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甘草社区 ·仪征旅游·仪征特产·仪征十大特产·仪征十景·仪征名人·仪征 0

----

查看 甘草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中桥社区 ·仪征旅游·仪征特产·仪征十大特产·仪征十景·仪征名人·仪征 0

----

查看 中桥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沿江社区 ·仪征旅游·仪征特产·仪征十大特产·仪征十景·仪征名人·仪征 0

----

查看 沿江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河口社区 ·仪征旅游·仪征特产·仪征十大特产·仪征十景·仪征名人·仪征 0

----

查看 河口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中兴社区 ·仪征旅游·仪征特产·仪征十大特产·仪征十景·仪征名人·仪征 0

----

查看 中兴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龙山社区 ·仪征旅游·仪征特产·仪征十大特产·仪征十景·仪征名人·仪征 0

----

查看 龙山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巴庄社区 ·仪征旅游·仪征特产·仪征十大特产·仪征十景·仪征名人·仪征 0

----

查看 巴庄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砖井村 ·仪征旅游·仪征特产·仪征十大特产·仪征十景·仪征名人·仪征 0

----

查看 砖井村谷歌卫星地图
沙窝村 ·仪征旅游·仪征特产·仪征十大特产·仪征十景·仪征名人·仪征 0

----

查看 沙窝村谷歌卫星地图
滨江村 ·仪征旅游·仪征特产·仪征十大特产·仪征十景·仪征名人·仪征 0

----

查看 滨江村谷歌卫星地图
农歌村 ·仪征旅游·仪征特产·仪征十大特产·仪征十景·仪征名人·仪征 0

----

查看 农歌村谷歌卫星地图
肖山村 ·仪征旅游·仪征特产·仪征十大特产·仪征十景·仪征名人·仪征 0

----

查看 肖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官山村 ·仪征旅游·仪征特产·仪征十大特产·仪征十景·仪征名人·仪征 0

----

查看 官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跃进村 ·仪征旅游·仪征特产·仪征十大特产·仪征十景·仪征名人·仪征 0

----

查看 跃进村谷歌卫星地图
团结村 ·仪征旅游·仪征特产·仪征十大特产·仪征十景·仪征名人·仪征 0

----

查看 团结村谷歌卫星地图

青山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真州镇

  仪征市真州镇历史悠久,史有“风物淮南第一州”的盛誉,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唐宋时即为华夏著名的工商和园林城。域内文物古迹遗存颇丰,天宁塔始建于唐代,距今1300多年;鼓楼建于明代,为全省仅存的3座鼓楼之一;慧日泉是宋代遗下的著名井泉,苏东坡曾在此汲水写经。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顶端的真州镇,东临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南濒黄金水道长江,与镇江隔江相望,西近六朝古都南京,素有“风物淮南第一洲”的美誉。现为仪征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被列为南京都市的核心层和宁扬城市带中重要的卫星城市与节点城市。全镇总面积77.2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万人。    真州镇由原真州、胥浦、曹山三个乡镇合并而成,现辖有 8 个行政村, 1 个街道办事处, 19 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 83 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 37.3 平方公里、人口 20 万。    真州镇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治安良好,社会稳定,崇尚文教,才俊辈出。作为仪征市城关镇,人口占全市的三分之一,劳动力充裕,每年从全国各地学成归回的大中专毕业生有近千人,市职教中心和工业技校可以为企业提供大量的熟练工、高级工。    2005 年末全镇总人口 18.6 万人,其中非农人口 3.43 万人。社会劳动者人数 6.89 万人,其中农村劳动者 1.17 万人,城镇劳动者 5.72 万人。    位于江苏省中西部119°02-119°22,北纬32°14-32°36之间,属北亚热带季风气侯区,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气侯温暖,四季分明,光热、水高峰基本同季,无霜期较长。 2002年气侯特点:气温持续偏高,冬季偏暖,降水正常,日照偏少,灾害性天气少。年平均气温16.3℃,比常年略高,全年除5月和8月平均气温略偏低外,其余各月平均气温偏高。年降水量1004mm,接近常年平均值。   航运  已建有年吞吐能力200万吨的仪征化纤货运码头、年吞吐能力2000万吨的原油和液体化工原料码头。规划新建扬州港仪征港区,建设5万吨、3万吨、1万吨的液体化工码头和1万吨、2万吨、3.5万吨集装箱和件杂货码头,同时预留大吨位深水泊位岸线。.  

青山镇

  青山镇地处扬州与南京两市的沿江结合部,是扬州的西大门。地域面积53平方公里,人口2.7万人,辖9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集镇人口占50%,是全国绿化乡镇、江苏省文明镇、江苏省卫生镇、江苏省新型示范小城镇、扬州市平安乡镇和仪征市双文明标兵乡镇。    青山镇区位优越,交通便捷。青山镇是仪征市的沿江丘陵乡镇,沿江为冲积平原,中北部为丘陵地带。宁通高速公路、沿江高等级公路、长江黄金水道、宁启铁路(镇内建有货站)、西气东输管道(镇区建有分输站)、鲁宁输油管道“六路”过境,东西分别与润扬大桥、-公路和南京长江二桥、宁连高速公路相连,缩短了青山与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的距离,同时青山镇政府网站的开通,又为青山镇与世界各地沟通增添了一条信息高速,是长江三角洲最有发展潜力的处女地之一。镇区东侧有全国最大的内河中转油巷和仪化万吨级集装箱码头,东与仪征化纤城、西与南京化学工业园融为一体,是扬州(仪征)化学工业园的主战场。.  

新集镇

  新集,历史悠久,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有山有圩、气候温暖湿润的自然生态环境,使我镇的农业已从传统单一型向生态观光型转变。千亩茶园、千亩花木园、千亩板栗园和万亩优质粮基地,将成为投资开发-古韵、乡村风情的最佳生态观光旅游地。   新集,人居环境优美。作为扬州核心辐射区的一员,我镇积极打造“扬州后花园”。近年来,全镇用于集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近亿元,四纵五横交错的集镇框架已经呈现,初步形成了镇西工业生产区、镇东商贸住宅区、镇中公共服务区、镇北生态观光区四大功能片区;扬州西郊花园、扬州逸品西城顺利开盘,销售很旺,近3年来,全镇住宅开发面积都在10000平方米以上;新集中心学校小学部和中学部分别是仪征市乡镇中唯一一所省实验小校和第一所省示范初中。苏果超市、上海联华超市的相继进驻和镇农贸市场的扩建,进一步完善了集镇的功能。   新集,十分重视治安环境建设,连续多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被扬州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安全乡镇”。   新集,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各界朋友的关心和支持。江苏省省委-李源潮、省长-分别专程来新集考察,对新集良好的创业环境和人居环境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汽车工业园(新城镇)

  新城镇,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带,位于仪征市区东郊,东邻历史文化名城扬州,西接六朝古都南京,南与镇江市隔江相望,被纳入仪征城市建设、扬州“一体两冀”城市战略和南京都市圈核心层总体规划,是宁扬产业走廊中滨江工业重镇。全镇辖13个行政村、3个居民委员会、5.4万人,总面积82平方公里。   新城镇,拥有便捷的交通网络。宁通高速公路、宁启铁路横穿东西,西气东输管道、鲁宁输油管道穿境而过,润扬长江大桥近在咫尺,全国最大的内河中转油港和仪征万吨级集装箱码头位于镇区西侧,东西分别与润扬长江大桥、-公路和南京长江二桥、宁连高速公路相连,是江苏省现代化交通条件密集的区域之一。   新城镇,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江苏仪征经济开发区、扬州(仪征)汽车工业园相拥于内,江苏扬州化学工业园、扬州船舶制造基地紧邻相伴,园区落户有亚洲最大的化纤原料生产基地——仪征化纤公司、上汽集团自主品牌汽车生产基地——上汽股份公司仪征汽车厂、长航集团金陵船舶公司等一批全国知名企业。   新城镇,拥有较快的发展速度。始终坚持“工业强镇”、“项目立镇”的发展战略,依托新城创业园新华工业区和三将工业区,加快项目集聚,加快产业提升,初步形成工业以机械制造、内燃机配件、汽车零部件、包装制品、型材加工、电子仪器、玩具服装、无纺布为主的八大主导产业,建筑业一直走在本地同行前列,农业、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05年,实现GDP8.1亿元、工业产值13亿元、工商税收入20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07元。   新城镇,拥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地理条件优越,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1℃,地壳稳定,无活动构造。自然资源丰富,南部一马平川,北部丘陵连绵,植被茂密,物产丰铙,盛产绿茶、板粟、酥梨、桃、优质稻米以及江蟹、河虾等多种特色农产品。地下贮有丰富的优质矿泉水和大量坭炭。人力资源充足,拥有大量的机械、纺织产业工人,劳动力成本低廉,周边上百所大专院校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生产、经营、管理人才。   新城镇,拥有适宜的人居环境。邻城靠路,是周边城市居民越来越看好的居住首选之地,集镇工业、居住、教育、商业区分布合理,休闲、购物、娱乐、就医条件优越,金融、电信、家政服务功能齐全,绿化、亮化、净化设施完善,镇区绿化覆盖率达35%以上。.  

马集镇

  马集镇地处美丽的扬州古城西郊, 南临宁通高速,旁依仪化公司,泗大线纵贯南北,宁启铁路横穿东西。总面积为 113.5 平方公里,辖 15 个行政村, 1 个居委会,总人口 4.8 万人。现有工业企业 139 个。连续多年获仪征市“文明乡镇”称号。   马集原名马贾洼。抗日战争期间,马集南边十二里岔(岔镇),北边的谢集都设有日伪据点。农民、商贩不敢到敌占区做交易,便将集镇移到这里来。另外,因这里地处龙河、谢集等乡的中心,加上原来逢集的条件,诸如布摊、粮桶、豆腐担子、烧饼炉子、京货担子、杂货摊等买卖活动,很快就发展成为一个露天市场。随着市场不断发展,在集市的荒地上首先由马家、贾家两户砌房造屋,坐地经商,故名马贾集。解放后,靠近集的卢家营成立新民区,去贾改名为马家集,隶属岔镇乡管辖。1960年元月,由原岔镇、恒华两乡合并,成立马集公社。1983年进行行政改革,成立马集乡人民政府。   马集兴起时间虽不长,但历史悠久,有“瑞映福地”的美称。这美名出自于宋代皇帝的金口玉言。相传宋代祥符六年(1013年),京城建造玉清昭应宫,要塑玉皇、圣祖、太祖(赵匡胤)、太宗四尊圣像。有人向真宗赵恒启奏:建安军(仪征原制名)东北小山出现王气,可在那里熔造圣像。真宗准旨冶炼铸造金像时,天空有青鸾、白凤盘绕飞翔,于是就在山上造青鸾、白凤两个亭子。从此,“二亭山”沿叫至今。   二亭山四座金像造好以后,真宗又派宰相级-来迎接。迎接仪式极为隆重,单装载-、道徒、内侍、乐队和旗伞等舟船就有千艘。沿途州官县吏要出城十里迎拜。京城禁止用刑两日、禁止屠宰七天。皇帝亲自率领文武百官迎接。金像在玉清昭应宫供奉起来以后,满朝文武,同声称赞圣像威严,因为冶炼艺术高超,四座金像仪容极像四圣,故真宗很高兴,下旨在冶炼的地方建天庆仪真观,将建安军晋升为真州,并赐造圣像之地马集为“瑞映福地”。   宋时马集二亭山是游览胜地,因为有青鸾、白凤亭、仪真观(后叫西宫),许多文人墨客慕名来游,宁韩世忠之孙南宁真州知府韩梃有《游仪真观》诗:   堤边柳绿巧藏鸦,麦拢风高燕子斜。   莫道春归无觅处,小桃犹有数枝花。   自宋以后,明·清时,仪征及其周围兴建了大批园林。在马集镇境内,现蔡湖村一带,那时这里属巴祠乡,有座很大的园林,叫朴园。那里是大盐商巴光诰家的宗祠。.  

刘集镇

  刘集镇位于仪征市中北部,地处扬州市西郊13公里处,区位优势明显,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优美,交通十分便利。扬冶线植入腹地,曹圩线贯穿南北,北接扬天线,南至宁通高速公路,东至润扬大桥,距离宁启铁路仅有5公里,是仪征中后山区通向扬州的门户,素有“扬州后花园”之美誉。全镇2000年由原刘集、古井两乡合并而成,辐员96平方公里,人口4.5万,辖2个居委会、17个行政村。2004年全镇实现GDP3.66亿元,财政收入155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653元。    刘集镇历史悠久,传说盘古王正是于此处开天辟地,其神斧落下的一点尘土便形成了一座座小山包,以白羊山、盘古山最为著名。近年发掘的500余座秦汉墓葬更有力地佐证了刘集的古代文明史。刘集更是一座新型的山镇,境内农业生产稳定,工业经济活跃,商贸流通发达,人民安居乐业。未来的刘集更是以科技兴镇、产业升级、外引内联、稳农强工、旅游突破、带动三产、保护生态为发展战略的农业大镇、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新镇。    1999年9月,省农林厅正式批准设立的扬州西郊森林公园是苏北最大的森林公园,占地467公顷,是刘集这块版图上可资骄傲的绿色宝库。该园位于刘集镇西南部的白羊山,属大别山余脉,山体浑厚,线条圆润,森林面积覆盖率82%,岗平坡缓,植被丰富,气候温润,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有着优美传说的白龙池更是久旱不涸、久雨不溢。.  

陈集镇

  陈集镇坐落在江淮分水岭上,位于苏皖两省交界处,地处仪征市北部中后山区,总面积81.65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1个街道办事处、4个街道居委会,人口38728人。镇域内333省道纵贯南北,扬冶线公路横穿东西,得交通之便,享商贸之利。    陈集是一个历史古镇。原名大唐村,宋、元时改名为孟家岗,明初,因官封监察御史、云南巡按的陈琰曾居于此,遂改名陈御史集,又称陈家集。陈集原属江都县,清雍正九年(1731年),分江都置甘泉县,从此时至清末陈集一直属甘泉县。因陈集地理位置适中,地当扬州通六合、天长官道,往来车马不断,甘泉县移上官巡检司于此,管辖扬州西山的十三集,江(都)甘(泉)食盐总店又设于此,负责经销扬州西北乡十三集的食盐,陈集逐渐发展成为西山十三集之首。陈集镇是扬州西部的重镇,历史因其商贸繁荣而素有“西山小扬州”之称。清朝林溥《西山小记》有诗形容:“西山自古擅风流,乔木森森棨戟修。甲第极多商贾盛,由来人说小扬州。”    陈集是一个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陈集是八路军湖西办事处所在地,同时,也是淮南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仪征县第一届县委就诞生在此;甘泉县抗日民主政府、0甘泉县委和甘泉县地方抗日武装甘泉支队也诞生在陈集。    陈集是一个新型集镇。改革开放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陈集镇党委、政府团结和带领全镇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拼搏,锐意进取,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现已成为仪征市中后山区的金融财税中心、司法服务中心、文化教育中心、商业贸易中心、医药卫生中心、交通邮电中心和菜鹅基地。1999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撤消陈集乡设立陈集镇,2000年4月区划调整时,将原高集乡的9个行政村并入,2004年划出2个村,陈集镇的历史由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大仪镇

  大仪镇位于江苏省仪征市北部,地处两省( 江苏、安徽)四市、区(仪征市、邗江区、高邮市、天长市) 交界处。东临历史文化名城扬州16公里,毗邻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旁依宁启铁路,省际扬天、省级邮仪(泗大)公路纵横交汇于镇域。全镇总面积107.6平方公里,总人口5.25万人。1997年7月被列为江苏省重点中心集镇,是江苏省命名的“省新型示范小城镇”。   大仪镇历史文化悠久。大仪镇古名陵宣镇,史载南宋名将韩世忠大败金兵于此,举行盛大庆功仪式,故改称大仪。境内有青墩、殷墩古文化遗址。历史上因其区位独特,交通便利,商贸繁荣,自古就有扬州西乡十三集之首的美誉。《嘉靖维扬志》记载,宋时江都县有三个建制镇,大仪即是基中之一,是扬州以西的政治中心。大仪工商业十分兴盛,明清时期的牛市与徐州、丹阳并称江苏三大牛市,最高交易量超万头。风味独特的大仪牛肉、全牛宴成了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的饮食文化。   承继千年古镇文明历史,洋溢着改革开放时代气息的大仪镇,是投资者兴业的福地,创业的旺地,人居的佳境。我们热忱欢迎世界各国朋友,港澳台同胞及海内外客商来大仪考察、指导、投资兴业,在各个领域广泛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大仪人将满怀真情厚意迎接您的到来。.  

月塘镇

  月塘镇位于两省(苏、皖)三市(区)(仪征、天长、六合)交界处,地处仪征生态板块核心区,是扬州市重点中心镇之一。西接省会南京六合区金牛湖度假区,东连名城扬州,南临仪征城区,北与安徽省天长市接壤。区域面积148平方公里,下辖20个行政村, 502个村民小组,3个街道社区,1个场圃,总户数1.6万户,人口5.8万人。月塘因水月寺内潭中映月而得名,其历史可追溯到汉,明隆庆年间有区域记载,清道光年间有具体标识。是江苏著名的革命老区、扬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罗炳辉、陶勇、魏然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工作过,是新四军北上后仪征县首届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   

仪化社区管理中心

  仪化社区管理中心  

滨江新城

  滨江新城位于市区东部,北至宁通公路,东抵天宁大道,南达长江,西到石桥河、仪扬河一线,规划用地面积约12.4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区域内基础设施齐全,功能完善。   作为城市新中心,滨江新城规划充分彰显“临水、滨江”特色,展现“亲水、生态、健康、活力”风貌,以“功能完备、配套齐全、环境生态、宜居乐业”为目标,依托枕江襟水的独特资源,着力打造集行政办公、商务、文化体育、居住为一体的生态型滨江新城。   基础设施方面:建设了功能完善的路网系统,真州东路、解放东路、国民路、红旗路、沿江高等级公路横贯东西;天宁大道、建安路、八一路、东园南路、江城路连接南北。建成了东园公园、五一公园、仪扬河龙舟赛区,基本建成红旗河滨水体育公园。其中,仪扬河龙舟赛区作为省级龙舟赛固定赛点,已连续成功举办多次。   公共配套方面:仪征综合体育馆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7万㎡,建成后将作为2018年江苏省运动会棒垒球、跆拳道比赛的主场馆。中医院、妇保院合并异地新建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5.6万㎡,设置床位480张,项目按绿色建筑二星级设计。实验中学东区校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4万㎡,已建成使用。    三产服务业方面:宝能城市广场项目商业总投资约15亿元,包含大型购物广场、特色文化商业街区、Loft公寓、写字楼等。晶崴国际大酒店项目总投资约4.2亿元,建有西餐厅、宴会厅、多功能会议室、健身房等,已建成使用。奥克伍德酒店项目总投资约4.5亿元,为酒店式公寓。农贸市场项目占计划总投资约3.2亿元,建成后为综合性一站式标准化农贸市场。东区游乐场项目总投资约1.2亿元,已建成运营。同时,滨江新城区域内先后吸引了碧桂园、帝景蓝湾、东方曼哈顿、玫瑰园、东亚御璟湾、宝能、晶崴公馆、奥林匹克东院、和景印象城、晟泰一品等项目落户。  

经济开发区

  十二圩办事处成立于2005年2月,拥有人口近5万人,其中外来人口2.2万人,面积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3万亩。现有八个行政村,两个场圃一个社区。十二圩境域横跨仪征市滨江新城和仪征经济开发区。滨江新城规划12.4平方公里,其中6.8平方公里在我办境内,未来,十二圩将作为城市副中心发展。2005年,仪征经济开发区挥师东进,十二圩成为其前沿阵地,产业以船舶、新兴、科教三大主导产业发展方向。  

枣林湾度假区

  铜山办事处成立于2007年5月11日,办公地点坐落在苏中第一峰的铜山脚下(海拔149.7米),辖区内包括2个场圃(市园艺试验场、市试验林场),8个行政村(由原马集镇的枣林、红光、程营、前进、铜山、野山等6个村与原青山镇的安墩、长山等2个村),总人口2.8万,总面积68.76平方千米。地处仪征西侧丘陵山区,与城区紧密相连。东距扬州城9千米,南临328国道,距南京城60千米,与南京市六合区毗邻,境内有十里绵延起伏的长山和独特稀有红砂堆积而成的红山,有2条仪征市主要河流过境,还有红山体育公园、省级森林公园和10座小Ⅱ型以上水库。   铜山办事处主要承载服务枣林湾生态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任务,担负着区域内社会事务管理和维护区域社会稳定的职能。   


青山镇特产大全




青山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