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坊村是罗坊乡的第一大行政村,地处罗坊乡政府所在地,距永安县城92公里,东与掩桑村交界,南邻溪源村,西靠清流县,北连吴坊村。
【村落与居民】全村山林面积3.13万亩。现全村人口923人,234户,辖1个自然村(丰山源),6个村民小组。
【村风村貌】罗坊村旧属清流县管辖,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表初划归永安县,梦溪河穿境而过,乡政府及部门、单位、集镇都设在本村。村内街道平坦、宽阔,民风朴实。
【建筑景观】罗坊村留有清代古民居4座,尤以罗姓祠堂较为壮观,古雕刻及时对联清晰,百年古井,仍常流不断,舞梦江龙、赏花灯、玩铁技是罗坊人正月的传统习俗,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梦江龙”被誉为永安第一龙。
【物产经济】罗坊村有毛竹林3600亩,耕地1600亩,芦柑等果树500亩,年养鸭5万只,加工腊鸭2万只。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481203 | 365000 | -- | 查看 罗坊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盘兰村 |
盘兰村位于罗坊乡西南部,距罗坊乡政府所在地20公里。与连城、清流接壤,海拔1080米,是罗坊乡最偏远的高山村。全村4个村民小组,94户,397人。辖区总面积18583亩,其中耕地面积788亩,(其中:水田610亩,旱地178亩),林业用地面积9634亩(不含国有林山场),其中生态公益林2024亩,商品林7610亩,在商品林中,竹林4392亩,人均11.35亩,用材林2749亩,自留山469亩。 【村风村貌】盘兰村村民民风纯朴,友善勤劳,素有互相帮助的传统,比如谁家盖房子,全村各家各户都会派一个家庭劳力帮忙,直至房子竣工;谁家遇难,全村各家各户都会主动出钱出物资助让他度过难关。 【历史人文】盘兰村原属清流县沙芜区琴兰乡管辖,1954年4月从清流县沙芜区琴兰乡划规永安市罗坊乡管辖至今。盘兰村姓氏有二:钟姓和上官姓。钟姓约明朝后期迁入,始祖钟朝三(钟祖六),原住长汀南山钟福村,曾旅居永安青水、大陶口等处,后来到此地定居繁衍,因崇敬祖先,故取地名叫“盘兰”(注:盘、兰、钟、雷均系畲族),后裔至今已十八代:上官姓,其祖先原系清流官坊村人,因随娘到盘兰,被钟祖六收养,成人后自立成家,按上官氏宗系。 【建筑景观】盘兰寨,是全村的祖房,又是过去防御外敌入侵的工事。址选孤峰而建,四面陡峭,拾阶独路,易守难攻。占地约540㎡,寨墙体用块石垒成,墙体最厚处达2M,墙四周设有了望孔和射击孔。寨始建于明末,2001年重修。 【物产经济】盘兰村主要土特产有:松茸、佛手瓜、笋干。 一、松茸,本地叫“鸡肫菇”,又叫“肥屍菇”。松茸是邻近乡村少有的野生菇种。既是入口上乘美素佳肴,又是山中稀少重要名贵药材。产品主要销往日本等国家。全村村民每年平均松茸纯收入达7万元余元,收采松茸最多户年可达近万元。 二、佛手瓜,当地称“合掌瓜”。依靠当地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无须特别管理,让其自然生长,但还是藤壮叶茂瓜大挂瓜多。由于受交通制约,虽然瓜大肉嫩味甜,但还是没有形成商品往外消售,农户吃不完就把它当作饲料喂猪。欢迎有识之士前来开办种瓜基地和推消佛手瓜商品。 三、 笋干。这里有做闽笋干的传统,每年可出产笋干660余担(花年竹 ,不分大小年),所生产的笋干笋短、肉厚、块大、色泽鲜黄,品质上乘,誉享八闽。1979年闽、粤、赣三省举办三省商品展销会,罗坊乡供销社在展销会中选用我村的笋干代表罗坊乡的商品在展销会上被组委会评为金奖。 |
溪源村 |
溪源村系永安市罗坊乡的一个行政村,地处乡所在地南部,距乡政府5.2公里,东与岳地村交界,南与连城县相连,西与清流县相接。 【村落与居民】 村落面积1.8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达506人,110户,辖2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全村拥有耕地水田面积713亩,山林面积31124亩,是全乡山林面积和毛竹林面积较大的村。 【村风村貌】 溪源村属永安市管辖。村庄座落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中。村中并有一条似如蛟龙的溪流直通罗坊乡。本村被列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村和示范村。2006年度被永安市评为新农村建设工作整治村第二名,还被评为永安市林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建筑景观】 溪源村现留有古代建筑物好几处。其中土楼最具有独特的魅力。形状成长方形,共三层,四周墙壁80余公分,顶层四周有许多小窗,底层只有一个楼门,门厚度有15公分,内面有一口古井。这土楼之所以如此的坚固,据说是当时用来防卫匪盗之袭击。还有祠堂、开山祖房,还留下一根魏魏耸立的石柱桅杆,我村有一大坪也因此而命名为桅杆坪。 【物产经济】 溪源村拥有毛竹林13470亩,每年鲜笋、笋干销售量可达50余万斤;毛竹销售总量足有90余万根,产值达130多万元。还有水果、农产品等销售量,我村是个物产丰富的经济大村。 |
岳地村 |
岳地村系永安市罗坊乡第二高山行政村,位于永安西南部,距县城76公里,东与连城大洋塘接壤,西与掩桑村交界,北与坪坑村交界,南与溪源村交界,距乡所在地27公里。 【村落与居民】 村落面积11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218多人,46户,2个村民小组。 【物产经济】 拥有山林面积16200亩,其中毛竹林面积7400亩,是所在辖区毛竹林人均最多的村,耕地面积320亩,年人均收入5000多元,年产毛竹30万根,笋干1.5万斤。 |
坪坑村 |
坪坑村位于罗坊乡的东南部,距永安市城关88公里,东邻本乡半村村,西邻本乡岳地村,南与连城县姑田镇下余村交界,北邻左拔村,海拔900米,是隶属罗坊乡的一个高山村。 【村落与居民】 坪坑村全村共有69户,278人,3个村民小组,辖区有耕地面积439亩,山林地面积17815亩,其中毛竹林面积7225亩,人均拥有毛竹林面积26亩,是罗坊乡毛竹大村之一。 【村风村貌】 坪坑村民风纯朴,村民勤劳致富,曾荣获“三明市小康村”、“三明市第一高山村”、“永安市文明村”等称号。 【历史人文】 坪坑村原属清流县沙芜区左拔乡管辖,1954年划归永安市罗坊乡管辖至今。坪坑村村民只有一个姓氏,为罗姓,属客家人。明朝时,迁到此地定居繁衍。 【建筑景观】 坪坑村现有仿清代建筑隆兴庵一座,为典型的雕刻木制结构庵堂,是祭拜祖先、供神的场所。 【物产经济】 坪坑村以毛竹为主导产业,年产竹30余万根,生产笋干1万余斤。近年来,大力推广毛竹高产高效经营,开竹山便道60余公里,兴办竹业加工,提高了毛竹附加值,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欢迎行业朋友来投资共办竹业加工企业。另一产业是小水电产业,坪坑村水利资源丰富,现已建有电站2个,装机容量960KW,其中坪坑电站装机800KW是村财收入的主要来源。小水电资源的开发前景广阔,欢迎各界朋友来投资。 |
桂仁村 |
桂仁村距乡所在地25公里,离永安城68.1公里,总面积20.24平方公里,海拔815米,辖区内与桥头、掩桑、半村、左拔相连。全村现有人口275人,56户,2个村民小组,村落呈集团状分布皆马姓。 【历史人文】 桂仁原属半村的一个自然村,1984年10月独立成行政村。旧称“黾盈岭”,1951年更名“桂仁”。桂仁村于清朝康熙元年(1622)从清流县南山村五朗公-,次女妣张九娘生三子“武善、春孙、福权”皆迁清流县梦里(内梦、当时属清流县1959(内梦)乡划永安管辖)武善迁张地,福权居溪源、贵孙居桂仁村成为扶风郡基祖。 【物产经济】 境内椟以毛竹、茶叶收入为主。桂仁村资源丰富,林茂竹香、林地面积36790亩,竹林面积约5000多亩,耕地面积295亩,分布在低温荫郁的山间。由于地势较高空气湿润常年云雾缭绕,特别适宜茶叶种植。与安溪正感德茶叶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建成有200亩的茶叶基地。 |
左拔村 |
左拔村系永安市罗坊乡的一个行政村,位于罗坊乡中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6公里,与本乡的桥头村、掩桑村、坪坑村、岳地村、半村村、桂仁村交界。 【村落与居民】村落面积13.5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达409人,96户,共3个村民小组。 【村风村貌】左拔村是一个较多姓氏杂居的村居,以罗姓、吴姓人口居多,但村居民风纯朴,勤劳善良,邻里和睦,村民和平相处,村中一条小溪潺潺流过,四周苍翠竹山青翠欲滴,正是一个“邻里和睦鱼得水,村容秀丽燕衔泥”和美的村庄。 【历史人文】左拔村旧属清流县管辖,1951年有过建制清流县左拔乡,1957年冬合并为罗坊乡。左拔村最早是由罗姓人于唐朝中叶迁入,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罗坊乡最早迁入定居的村。1982年省人民政府授予左拔村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先进单位”。历史名人-龙为闽粤第六军三师营长,后任汀州府司令。 【物产经济】左拔村拥有全乡最好的毛竹山7500余亩,人均拥有18亩竹山,是全乡率先实行毛竹低产改造的村,现亩产高的可达1500余元。全村拥有果园300余亩,还种植高级食用菌——竹荪。 |
半地村 |
半地村距罗坊乡21公里,距永安市城区66公里,北部距安砂镇苔茹村21公里,南与罗坊乡坪坑村交界,西邻左拔村,北桂仁村,东洪田镇桑溪村,属罗坊乡高山村。交通道路是罗坊乡通往永安的主干线,又是安砂通往小陶与连城方向要道。交通十分方便。 【村落与居民】 半村全村有四个自然村,有罗家山、古桐坑、高水口、界头,四个村民小组,88户,人口386人,永安市国营采育场,由1958年迁入我村从事砍伐育林,全村耕地面积448亩,山林面积32700亩,其中毛竹林4478亩,人均毛竹林12亩,果树393亩,人均1.1亩。 【村风村貌】 半村现有长2公里、宽5.5米的水泥道路,全村基本实现小康生活,实现了路灯亮化、自来水入户,界头公路的开通。半村民风纯朴、勤劳致富。 【历史人文】 半村原属清流县沙芜区左拔乡,由1954年划好永安市罗坊乡管辖至今,半村村有四大姓氏,为余姓、赖姓、官姓、罗姓,属客家人。 【物产经济】 半村村以种养为主导业,山上养羊1000多头,种植水果,毛竹面积4478亩,年产毛竹10万,大力推广毛竹高效经营,开发竹山便道,兴办竹业加工厂,年生产加工毛竹40万根,生产竹凉席、香心竹胶。提高了毛竹附加值,利用水利资源优势,现有电站3座,总装机1000千瓦,是村财收入主要来源。半村是一个交通便利、林业、水利资源丰富的村,欢迎各界朋友前来投资办厂。 |
掩桑村 |
掩桑村系福建省永安市罗坊乡的第三大行政村,位于永安市的西南部,罗坊乡的中南部,东与左拔村交界,南与岳地村为界,西与溪源村,北与罗坊村及吴坊村交界。有一条通往罗坊乡政府所在地的水泥路6.8公里。各自然村有公路相通,距市区97公里。座落在省级山峰大丰山的脚部。 【村风村貌】 全村面积3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有676人,151户,辖内2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文明风尚年年保持良好。2006被评为市级“平安村”先进单位。 【建筑景观】掩桑村旧属清流县管辖旧称福建省清流县梦里乡三维坊。解放后划为永安县管辖。现保留清代古民居建筑10多座,古民居“三雕”景观资源尤其丰富。林落有大型房屋祠堂。房屋、柱、栏等雕刻极其美观。被命名为“东方的香格里拉”。有清代的大型横扁。有清代取得进土、贡生、中将府等名人。最有特色的是大理石的雕刻景观。在清代就已开出长达5米的石条,高达10米。八祖件组成的石杆,有大小石狮等。实为美丽壮观。石材还可望大面积开发。 【物产经济】 掩桑村农业以水稻、烟叶为主。副产业有木材、竹子、柑桔、桃子、茶叶。是全市的一个木材、竹子、柑桔出产的大村。 |
桥头村 |
桥头村系永安市罗坊乡的一个行政村,位于罗坊乡东北部,距乡政府5公里。与本乡的左拔村、桂仁村、掩双村、吴坊村等交界。辖区有梦溪河流过,注入安砂水库。小罗线公路贯穿全村,交通便利。 【村落与居民】 全村共有212户,938人,10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村,拥有山林面积25080亩,竹林面积4475亩,耕地面积1754亩,农民主要以农田种植为主。 【村风村貌】 桥头村是一个较多姓氏杂居的村居,以林姓、陈姓人口居多,但村居民风纯朴,勤劳善良,邻里和睦,梦溪河流经全村,是一个秀美的村庄。 【历史人文】 桥头村原属清流县管辖,1958年划归永安管辖至今,属客家人。 【物产经济】 桥头村以烟叶、竹业、种植业为主导产业。近年来,大力推广毛竹高效经营,开设竹山便道,兴办竹业加工厂。全村拥有果园420余亩。桥头村水利资源丰富,现已有5座电站,装机容量近3000千瓦时,水电资源的前景广阔,欢迎各界朋友来投资兴业。 |
吴坊村 |
吴坊村系三明市(地区)永安市罗坊乡第三大行政村,位于永安市西部,海拔420米,距市区93公里,东与掩桑村交界至掩桑村6公里,西与清流赖坊乡南山村交界至赖坊乡20公里,南距罗坊乡政府所在地1公里,北与清流沙芜乡洞口村交界至沙芜乡20公里,村内有梦溪河从南至北流向。 【村落与居民】村落面积10.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262亩,林地13961亩。现全村人口655人,147户,辖区内2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 【村风村貌】吴坊村每年农历正月13-15日村理事会组织群众举行民间文化活动,迎龙灯、台戏环村-。所过之处,鞭炮连声、焰火辉煌。当地群众邀请邻近乡村亲朋好友前来观赏。 【历史人文】吴坊村旧属清流县管辖。旧称清流县梦里乡第四都(今罗坊乡吴坊村)。南宋时期,吴廷灌任漳州府澄海县儒学教谕,后升广东南雄府学教授;吴仕郎公任左军都督通经教授。文武邑庠生辈出。后有变术士吴华一;大力士吴志昂;大财公冶炼白银开辟清邑最丘良田两丘,单季可收2万余斤稻谷;现有民间艺人吴松儒,生于1933年,现年75岁,以画生涯,独具风格,曾在粤、闽、浙等地闻名,偏精山水画,可说艺、林、诗、书、画俱全。其画销往港澳、印度等地。 【建筑景观】吴坊村原有南宋时期古老建筑闽山古寺一座,占地1800平方米,共计80余间,千柱落地,内有戏台、雅座、走马楼,巧匠精工构造,雕刻玲珑,堂煌富丽。清朝时属汀州府八县之最。鼎盛时期古寺住有300余僧人,内祀黄公圣君、观音阁、闽山寺大殿,三个菩萨,寺内香火盛旺,至民国末期败落仅剩3人,距寺南向百余米处,村口有屋桥(庵桥)一座,全长24米,宽5米,共有12间、48柱。每年农历六月初一圣旦庙会隆重,轰动邻县商客众多,物资交流之所。据清流县档案记载。长征红军先后到此过10次,最后1930年12月毛泽东等领导过此桥休息,红旗插在吴坊。孙中山废除科举后,罗坊乡第一所中心学校名曰:新民学校曾在此培养学生52名。闽山寺后于文革被毁,现于1995年重建,仿古创今,落成于1997年。屋桥也于2007年春重建。界内原有防匪寨一座,太平寨一座,碉堡2座。楼堡一座,四面有城池,墙厚3米,墙外四周有巡逻道,堡内有两楼30余间,占地面积900余平方米。由于多年失修,现已废除。 【物产经济】当地农民以种植烟叶、水稻为主导产业,还有种植茶果和养牧业,界内可开发水电资源400余千瓦,现已开发水电站200千瓦,有丰富的稀土、石英石矿产资源。山上有丰富的林木、竹子等。盛产红菇、香菇等名贵山珍,笋干、竹、木制品畅销全国各地。 |
罗坊村 |
罗坊村是罗坊乡的第一大行政村,地处罗坊乡政府所在地,距永安县城92公里,东与掩桑村交界,南邻溪源村,西靠清流县,北连吴坊村。 【村落与居民】全村山林面积3.13万亩。现全村人口923人,234户,辖1个自然村(丰山源),6个村民小组。 【村风村貌】罗坊村旧属清流县管辖,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表初划归永安县,梦溪河穿境而过,乡政府及部门、单位、集镇都设在本村。村内街道平坦、宽阔,民风朴实。 【建筑景观】罗坊村留有清代古民居4座,尤以罗姓祠堂较为壮观,古雕刻及时对联清晰,百年古井,仍常流不断,舞梦江龙、赏花灯、玩铁技是罗坊人正月的传统习俗,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梦江龙”被誉为永安第一龙。 【物产经济】罗坊村有毛竹林3600亩,耕地1600亩,芦柑等果树500亩,年养鸭5万只,加工腊鸭2万只。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