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泉州 >> 鲤城区 >> 海滨街道 >> 涂门社区

涂门社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涂门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涂门社区简介

  涂门社区
  
  
  【行政辖区】社区总面积约0.288平方公里,东与讲武巷相邻、百源路交界,西至中山中路,南与临江街道天祥社区交界,北靠海清社区。共有28个居民小组,商住楼18幢和居民住宅两部分组成,常住户787户,常住人口2269人,流动人口约911人。
  【办公场所】社区办公场所位于涂门灵慈街246号,建筑面积约80平方米左右,建于1995年,不属社区固定资产(向鲤城开发综合公司承租)。
  【社区班子】社区共有两委成员7名,其中支委5名,居委6名,交叉任职4名;社区党组织党员52名,其中女性29名,大专以上学历16名,60周岁以上21名;入党申请人1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社区在职党员6名。
  【社区风貌】 目前社区内有文庙广场以及保存较为完好的泉州府文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观西台吴氏大宗祠、祖吕苏、庄际昌大宗祠等3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庙在唐中叶始建于衙城,称“鲁司寇庙”,五代改为“宣圣庙”,北宋太平兴国初(976-981)迁建今址。
  【辖区单位】 社区是一个集文化教育、商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繁荣街区。主要单位有市对台办、总商会、泉州市府文庙管理处、泉州南音东团、第二中心小学及新育幼儿园、海滨幼儿园、中闽百汇购物有限公司、捷龙超市、越洋图书城、隆泰凯伟有限公司、储蓄所、布料批发市场等单位。
  【社区经济】社区集体居财收入40万左右,居财收入主要来源是房产出租。
  【社区党建】启动“54321”计划,深化理论进社区;探索建立商贸街区党组织,在街道党委的指导下,利用涂门街商贸繁荣的优势,对涂门街区经营者、业主、从业者党员进行了全面的摸底,并在此基础上,成立泉州市捷龙购物广场有限公司党支部、并配合街道成立涂门商贸党总支。在商贸街区做好发展党员工作,首先将海滨、新育两家民办幼儿园的老师纳入培养视线,引导“两新”组织、商贸企业人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为党注入新鲜血液,以党建推动涂门“三优街”、“百店千柜无假货一条街”的创建。
  【获得荣誉】近几年来,社区先后被评为省级“科普示范社区”、市级“文明社区”、“ 2006至2010年一流社区计生协会”、“全市协会工作先进集体”、“海峡健身俱乐部杯”泉州首届广场舞大赛优秀奖、区级“先进基层党单位”、“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502001 362000 -- 查看 涂门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涂门社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涂门社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水门社区

  水门社区         【行政辖区】社区总面积约0.28平方公里,东至中山南路西侧,西至新华路一堡路口以东、南至金刚巷北侧、北至新门街南二幢。共有37个居民小组,常住户 1180 户,常住人口3416人,流动人口15/0 人   【办公场所】社区办公场所位于泉州市鲤城区新门街上帝宫巷21号,建筑面积210平方米,建于2003年,属于社区固定资产。   【社区班子】社区共有两委成员8名,其中支委7名,居委8名,交叉任职6名,女性8名,大专以上学历1名,40周岁以下1名;社区党组织党员85名,其中女性38名,大专以上学历23名,60周岁以上38名;入党申请人1名,入党积极分子1名,2007年10月发展党员1名,现重点发展对象0名,社区在职党员7名。   【社区风貌】水门之名来自泉州城的南薰门。元朝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泉州郡守契玉立南拓罗城以就翼城,在今水门巷竹街三义庙前建筑南薰门,以通晋江,俗称水门,巷因门名。社区地理位置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宋至明中期管理对外往来,贸易的政府机构“福建市舶司”就在社区内的竹街、洪厝山、马坂巷、水沟一带,至今留下舶司库巷、上帝宫巷及水仙宫。市舶司遗址、永潮宫成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辖区单位】社区内驻有海滨办事处、海滨派出所、鲤城区环卫所、开智小学、市区中心幼儿园、邮政储蓄所、皮件一厂、人民电器厂、第二衡器厂、付食品厂等单位。   【社区经济】社区集体居财收入12万元,主要来源是固定资产出租,群众人均年收入约7000左右元。   【社区党建】一是以“爱心”聚“民心”,开辟社区党建新路子。针对社区中下岗失业人员相对集中,老年人、残疾人和低保对象较多的实际情况,支部把社区党建向社区共建延伸,党员干部积极带头,发动居民群众深入开展献爱心、送温暖、做奉献的社会互助活动。二是以“爱心”暖“民心”,增强社区党建新成效。党支部以创设“爱心超市”为抓手,坚持为贫困群众办实事,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制定援助方案,因人而异地开展援助工作。三是以“爱心”正“民心”,提高社区党建新水平。社区支部大力营造扶贫携弱、互助互爱的浓厚社会风气。   【获得荣誉】2002年社区整合以来,先后被评为福建省 “科普示范社区”、泉州市“社区建设示范社区”、“ 巾帼文明示范岗”、“ 敬老模范社区居委会”、“ 职工帮扶站先进单位”、“ 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及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 ‘五个好’社区党组织”“文明社区”、“ 计生工作先进单位”等省、市、区三十多项荣誉称号。   

海清社区

  海清社区         【行政辖区】社区总面积约0.38平方公里,东与百源路相邻,西与新门社区交界,南临涂门社区,北靠和平社区,共有49个居民小组,商住楼30幢,常住户1100户,常住人口3890人,流动人口约500人。   【办公场所】社区办公场所位于庄府巷27号,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建于98年,属于社区固定资产。   【社区班子】社区共有两委成员7名,其中支委5名,居委7名,交叉任职5名,女性4名,大专以上学历3名,35周岁以下2名;社区党组织党员89名,其中女性38名,大专以上学历27名,60周岁以上43名;入党申请人3名,入党积极分子1名,社区在职党员6名。   【社区风貌】1、天主教传入泉州位于元代,随后历代兴衰不定。辖区内花巷天主教堂建于1926年,占地面积155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钟楼高28米,可容纳1000多人举行宗教仪式、接待海内外大大小小的朝圣团。天主教堂慢慢成为泉州对外一个文化交流窗口,也为海西文化建设增添光彩。   2、位于打锡街北侧扶卿巷内有一座称观口黄的古厝,是清朝咸丰时期兵部侍郎黄宗汉的故居。黄宗汉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有计谋有功劳。咸丰四年二月初二,咸丰皇帝赐于“忠勤正直”四个大字被刻于石碑留千古芳名赞颂。在光绪三年,黄宗汉的侄子又捐6600多两白银修缮泉州郡试院(当时称考棚),封通奉天夫军功,立石碑颂扬。   【辖区单位】有泉州市政府、鲤城区行政服务、泉州酒店、华侨大厦等机关企事业单位。   【社区经济】社区集体居财收入28.5万元,主要来源是固定资产出租。   【社区党建】1、提高社区党建工作的规范化水平。按照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工作责任要求抓规范化,党员活动室内的上墙内容,抓好支部的各项制度建设,规范党建资料。2、开展社区党员联动服务。成立了5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参与联动服务的党员18人,为社区群众提供生活、就业、学习、法律、医疗等服务热线队伍。3、在全体党员中开展 “敬廉崇洁、知荣明耻、争当文明市民”系列活动。在党的生日,我们在泉州酒店举办文艺活动及庆“七一”座谈会和党风廉政讲座。4、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党务公示、居务公开、居民听证会制度,落实财务收支公开管理措施,提高居级自治组织的民主管理和监督水平,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获得荣誉】社区由原来的新华、海清两个居委会于2002年5月整合而成。2002年以来,社区以党建工作为载体,以构造文明和谐社区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为核心,努力实现“海滨奋争先、海清求突破”战略。整合后先后荣获“福建省科普示范社区”、“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先进单位”、“市综治先进单位”、“区政治综治先进单位”、“区绿色社区”、“区关心下一代先进单位”、“区十佳平安社区”等省、市、区20多项荣誉称号。目前海清社区正以创建环境舒心、服务热心、文化欢心、办事称心、治安放心、人情融洽、尊老爱幼、布局合理的温馨家园为目标,努力争创省级社区建设示范社区。   

新门社区

  新门社区         【行政辖区】社区总面积约0.5平方公里,辖区东起中山中路,西至源和堂,南以笋浯溪为界,北与鲤中街道对接。共有58个居民小组,商住楼48幢,常住户1173户,常住人口4438人,流动人口约1235人。   【办公场所】社区办公活动场所七个一:1、社区办公场所位于新门街芳草园南8幢二楼面积200平方米,2、社区服务站位于新门街芳草园南8幢夹层,面积250平方米,3、社区幼托所位于新门街南14及北3幢,面积300平方米,4、社区多功能活动室位于金鱼巷北8幢夹层,面积120平方米,5、社区综治服务室位于新门街芳草园南8幢西侧,面积40平方米,6、社区卫生服务站位于北7幢,面积160平方米,7、户外活动广场位于新门街芳草园,面积约800平方米。   【社区班子】社区共有两委成员7名,其中支委6名,居委7名,交叉任职6名,女性4名,大专以上学历3名,35周岁以下1名;社区党组织党员66名,其中女性27名,大专以上学历12名,60周岁以上32名;入党申请人1名,入党积极分子0名,重点发展对象0名,社区在职党员7名。   【社区风貌】社区内芳草园历史上是清代水门提督施琅将军的私家园林。据载,距今三百余年的清康熙年间,靖海候施琅将军在泉州以“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的诗文意境,在泉州城内精心营造了“春”“夏”“秋”“冬”四大私家园林,构造精美,是园林典范。其中春园又称芳草园。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泉州市政府在芳草园遗址上建造了解放后泉州惟一综合性公园——青年乐园,文革期间被毁。1997年市政府复建“芳草园”,园内有崇正书院、“三洲芳草”牌坊、涵碧亭等景点,形成“城市山林”的独特景观,是旧城区人们休闲、娱乐的一处好场所。   【辖区单位】社区主要事业、企业单位有泉州市委、市组织部、市政工程管理处、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市梨园剧团、鲤城区教育局、区国税局、区工商局中区工商所、新门菜市场、新华都、名门时尚购物一条街。   【社区经济】社区集体居财收入17万元,主要来源是固定资产出租,群众人均年收入1.8万元左右。   【社区党建】社区党员活动室、党员电教室、党员楼幢活动小组、党员楼幢党校,成立社区共建联建单位创先争优各项活动,并每年召开党建联建创新工作座谈会,“三方联建”共建单位座谈会,社区党建联席会成员单位党员座谈会。   【获得荣誉】荣获2005年度省级“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达标单位”、2003年度省级“科普示范社区”、2008-2010年度市级“文明社区”称号、市级“社区建设示范社区”、鲤城区“先进基层党组织”、鲤城区“无毒社区”等光荣称号。   

笋浯社区

  笋浯社区         【行政辖区】笋浯社区地处晋江中下游北岸、泉州市区西南部,隶属于泉州市鲤城区海滨街道办事处。笋浯社区东临笋浯溪,西临晋江中下游河道,南至顺济大桥土地后,北与乌墩白水营交界。辖区总面积约1.34平方公里,共有39个居民小组,常住户1568户,常住人口5365人。   【办公场所】社区办公场所位于鲤城区浯江路1号,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建于1991年,属于社区集体资产。   【社区班子】社区共有两委成员8名,其中支委4名,居委7名,交叉任职3名,女性3名,大专以上学历5名,35周岁以下4名;社区党组织现有党员112名,其中女性38名,大专以上学历34名,60周岁以上51名;入党申请人3名,入党积极分子1名,社区在职党员11名。   【社区风貌】笋浯社区秉承人本主义理念,按照城市社区改革、发展、创新的要求,在全区率先实现由城乡村民向城市居民的转变的基础上,围绕构建幸福和谐笋浯这一目标,着力形成经济发展有序、服务功能完善、居住环境舒适、治安秩序良好、文化教育繁荣、管理手段先进、人际关系融洽、自治参与广泛的和谐社区发展态势。   【辖区单位】社区驻有五建、农资、工商、劳动局等企事业单位。   【社区经济】社区集体资产以笋浯社区办公大楼、笋浯工业小区、笋浯小学、笋江商贸大厦和新华桥头、宫后路、临彰等多处旧厂房为主体构成,社区经济收入以集体资产租金收入为主,年经济收入约140万元。辖区内有工商企业50多家,个体商业网点600多个,实现年工商总税1500多万元。居民年平均收入1.2万元左右。   【历史人文】笋浯社区系由原笋浯村委会于2002年5月改制而来,由菜洲、金山、旧美厝等自然村组成。笋浯又名菜洲,“菜洲”原叫“蔡公洲”,据传是明末一蔡姓-因不得意辞官退隐在此居住,因普通话蔡与菜同音,后人称“菜公洲”,简称菜洲。   【建筑景观】防洪堤历史人文景观墙雕画美丽壮观,更有三里多长的沿江景观漫道和1000多亩的江滨公园和龙眼果林区。   【社区党建】一是不断健全社区党建工作机制,逐步健全完善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社区共建理事会、党员活动站、党支部和党员公开承诺等制度,形成社区三级联创和共建工作机制,构筑社区成员单位、党员干部和群众共同参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扎实开展党员联动服务活动。通过开展岗位练兵、岗位技能竞赛、优质服务评比、党员认岗、评选“先锋党员”等活动,积极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三是以服务群众和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为重点,实施生活、就学、就业、医疗、安居五大工程,开展面向社区各类困难群体、残疾人和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打造助民利民惠民工程。四是构建民主、开放、规范的党务公开工作机制。建立“民情走访机制”,深入了解社情民意,畅通民意表达渠道。积极搭建党群沟通联系平台,建立了6个党务公开联系点及“社情民情互动日”制度,努力实现宣传、交流、沟通、服务四项功能。五是建立关爱党员长效机制。成立社区党员关怀中心,筹集设立党员专项资金,建立党员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制度。   【获得荣誉】近几年来,社区先后荣获福建省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达标单位、市级 “科普示范社区”、区级“五个好”社区党组织、区级文明安全片区、无毒害小区、平安社区、“平安家庭”示范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东鲁社区

  东鲁社区         【行政辖区】社区总面积约0.28平方公里,东至温陵路内沟河与丰泽区交界,西至灶仔巷与海滨街道涂门社区相接、南至华联大厦与临江街道相邻、北与涂门街为界。共有50个居民小组,商住楼45幢及8条小街巷的平屋,常住户1392户,常住人口 4138人,流动人口约1615人。   【办公场所】社区办公场所位于泉州市鲤城区涂门街棋盘园司棋阁201室,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建于1997年,属于社区固定资产。   【社区班子】社区共有两委成员7名,其中支委5名,居委3名,交叉任职5名,女性6名,大专以上学历1名,35周岁以下1名;社区党组织党员59名,其中女性26名,大专以上学历15名,60周岁以上26名;入党申请人1名,入党积极分子1名,社区在职党员7名。   【社区风貌】辖区建筑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泉州宋元时期的繁荣景象。一个园----棋盘园、一个寺----释迦寺、二个宫----龙会宫、灵慈宫。八条巷----宣武巷、金狮巷、惠义巷、傅厝巷、后山巷、东鲁巷、灶仔巷、灵慈新巷。整个辖区为元代阿拉伯人蒲寿庚府第遗址。东鲁巷释迦寺原为蒲寿庚府第书房一隅遗址,明代创为一小庵,万历年间(1573-1620年)宰相李廷机(九我泉州人)因其女许婚未嫁,矢志到此庵静修,相国为贞烈小姐出家建此寺。棋盘园相传是一副用真人下棋的棋盘。   【辖区单位】社区内驻有泉州市公路局、泉州市汽车运输总公司、第二公交公司、泉州市公证处、泉州市立成小学等单位。   【社区经济】社区集体居财收入18.3万元,主要来源是固定资产出租,群众人均年收入27447元。   【社区党建】近年来,东鲁社区党支部深入开展党务公开工作,在原有党务公开的基础上,创新“树干式”党员中心联系户公开渠道,彻底改变以橱窗及会议公布的单一方式,把该公开的内容通过党员中心户传达到本组的党员中,并通过党员传达到群众中。同时,党员中心户还及时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有效地建立了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渠道,有效激发党民的参与热情,确保党员、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真正落到实处。   首先,以前党务公开以公布于橱窗内为主,接受公众监督。但是由于群众的参与意识不是很强,各自都要忙于自己的工作,真正有去橱窗那边查看党务公开的人数比例不高。其次,公示于橱窗里面的内容,虽然是按照上面规定该公开的都公开了,但是不一定全是群众所感兴趣的内容。鉴于此,我居创新出一种“树干式”党员联系中心户的公开渠道,即把本社区的59名党员根据常住地域实际分成6个小组,每组人数不等,常住分别由5名有威望的老党员担任中心户,空挂的党员由1名支委负责。每逢有党务公开的内容或者比较敏感的问题,除了按照传统的方式公开与橱窗公开栏外,我们还把该内容由中心户传达到本组的党员中,并要求每位党员要把该内容辐射到相应的党民中去。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一个该公开的内容就很快地置身于群众的视野之中,更真实、更快捷地接受群众的监督。同时,这些党员中心户和党员还兼任另外一个重要的任务,他们要把基层所反馈的内容收集上来,这样党支部就能很快掌握群众对哪些问题比较感兴趣,对哪些问题有看法。通过这样的一个“树干式”的公开渠道,创建了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有效模式,民主管理,党民的参政热情高涨,自治意识明显增强,自治能力得到了提高,较好地发挥了主人翁作用。   【获得荣誉】近几年来,东鲁社区先后被评为“全国协会工作先进单位”、“省级巾帼文明标兵岗”、“省级科普示范社区”、“全省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单位、“市级文明社区”、市级“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居)”、“市巾帼文明岗”、被市委、市政府授予计划生育合格村(居)。   

金山社区

  金山社区         【行政辖区】社区总面积约0.35平方公里,位于泉州市区中南部,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投建之居民小区。共有107个居民小组,商住楼116幢,常住户2350户,常住人口6870人,流动人口1900人。   【办公场所】社区办公场所位于金山新村内北18幢边,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建于1993年,属于社区固定资产。   【社区班子】社区共有两委成员9名,其中党委委员7名,居委9名,交叉任职4名,女性4名;社区党委下设四个党支部(金山社区行政党支部、金山社区北区党支部、金山社区南区党支部、腾达衣袋党支部),党员121名,其中女性41名,大专以上学历31名,60周岁以上70名;入党申请人1名,入党积极分子1名,社区在职党员8名。   【社区风貌】作为全国社区建设的一面旗帜,海滨街道金山社区坚持“为群众服务、靠群众参与、让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辖区各方力量和全体居民的积极参与下,以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温馨和谐的居家环境、别具匠心的特色服务、卓然扎实的工作成效,深深地感染着每一到过金山的人,同样也激励和鼓舞着每一位金山人。在这里,更有一群老当益壮、老有所为,活跃在社区每个角落的老年人,他们热爱生活,呵护社区,关注和支持社区的各项事业,默默奉献光和热。   【辖区单位】社区内驻有泉州七中、艺术小学、市直机关金山幼儿园、苗苗托儿所各一所;市安全局、市老干局、市老干活动中心、市司法局、市农业局等12家省、市、区机关事业单位;是一个集文化教育、娱乐休闲、医疗购物为一体,科教文卫普及、道德建设规范、功能配套齐全的现代文明生活小区。   【社区经济】社区居委会根据社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立足社区的工作实际,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经,尽力盘活资产,搞好社区服务,增加社区经济收入,社区居财收入37万元。   【社区党建】在全市率先建立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把社区内13个较有影响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起来,共驻共建、齐头并进。建立“二榜、二队、三卡”党员管理制度,有效加强了对社区党员8小时外的监督和管理,形成了“联动式”的社区党建横向联系机制。建立推行社区党楼幢管理模式,把535名社区的各类党员,按楼幢分为25个党员楼幢联络小组,组织开展学习活动,联系结对帮扶,开展社区服务等,进一步完善了社区党建工作网络,增强了社区党建活力。   【获得荣誉】2001年社区整合以来,社区党组织先后被评为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泉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鲤城区“五个好”党支部,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金山社区获全国“文明社区”、“文化先进社区”、“青年文明社区”、“老年星光之家”、全国社区志愿联络点省级文明社区、科普示范社区、先进档案室等81项国家、省、市、区荣誉称号。   

涂门社区

  涂门社区         【行政辖区】社区总面积约0.288平方公里,东与讲武巷相邻、百源路交界,西至中山中路,南与临江街道天祥社区交界,北靠海清社区。共有28个居民小组,商住楼18幢和居民住宅两部分组成,常住户787户,常住人口2269人,流动人口约911人。   【办公场所】社区办公场所位于涂门灵慈街246号,建筑面积约80平方米左右,建于1995年,不属社区固定资产(向鲤城开发综合公司承租)。   【社区班子】社区共有两委成员7名,其中支委5名,居委6名,交叉任职4名;社区党组织党员52名,其中女性29名,大专以上学历16名,60周岁以上21名;入党申请人1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社区在职党员6名。   【社区风貌】 目前社区内有文庙广场以及保存较为完好的泉州府文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观西台吴氏大宗祠、祖吕苏、庄际昌大宗祠等3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庙在唐中叶始建于衙城,称“鲁司寇庙”,五代改为“宣圣庙”,北宋太平兴国初(976-981)迁建今址。   【辖区单位】 社区是一个集文化教育、商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繁荣街区。主要单位有市对台办、总商会、泉州市府文庙管理处、泉州南音东团、第二中心小学及新育幼儿园、海滨幼儿园、中闽百汇购物有限公司、捷龙超市、越洋图书城、隆泰凯伟有限公司、储蓄所、布料批发市场等单位。   【社区经济】社区集体居财收入40万左右,居财收入主要来源是房产出租。   【社区党建】启动“54321”计划,深化理论进社区;探索建立商贸街区党组织,在街道党委的指导下,利用涂门街商贸繁荣的优势,对涂门街区经营者、业主、从业者党员进行了全面的摸底,并在此基础上,成立泉州市捷龙购物广场有限公司党支部、并配合街道成立涂门商贸党总支。在商贸街区做好发展党员工作,首先将海滨、新育两家民办幼儿园的老师纳入培养视线,引导“两新”组织、商贸企业人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为党注入新鲜血液,以党建推动涂门“三优街”、“百店千柜无假货一条街”的创建。   【获得荣誉】近几年来,社区先后被评为省级“科普示范社区”、市级“文明社区”、“ 2006至2010年一流社区计生协会”、“全市协会工作先进集体”、“海峡健身俱乐部杯”泉州首届广场舞大赛优秀奖、区级“先进基层党单位”、“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金洲社区

  金洲社区         【行政辖区】社区总面积约0.312平方公里,辖区江滨北路两个新建住宅小区(“江滨豪园”、滨江花园城),共有住房1126套,商店419间,规划居住人口约5500人。目前,入住户为533户,常住人口约1890人,社区东至金洲街,南至笋吾溪,西邻江滨北路,北至加油站,交通便捷,风景秀丽,是宜居的优美环境。   【办公场所】社区办公场所位暂住于滨江售楼部内。   【社区班子】社区共有两委成员7名,其中支委3名,居委5名,交叉任职3名,女性9名,大专以上学历2名,35周岁以下3名;社区党组织党员9名,其中女性6名,大专以上学历6名,入党积极分子1名,社区在职党员5名。   【社区风貌】江岸第一排,零距离独享,1500米豪迈江景,大泉州唯一的城市景观别墅,与繁华中心仅一之隔。近自然且近繁华,鱼翅熊掌兼得,独处江滨大道与堤后路的清净,一出行则左右逢源,四面八达。新华南路、义全街、泉秀路、江滨大道更是直通三桥,到每处繁华都只需几秒钟的时间…   【辖区单位】福建石油有限公司滨江加油站。   【社区经济】社区新成立,目前集体居财收入0万元。   【社区党建】以:“立足新起点;谋划新发展”,建设新社区为主题,以“一个目标,两个提高,三个发展”为载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推进社区各项工作健康发展,一是不断健全社区党建工作机制。以社区建设,服务群众为主题,党员干部和群众共同参与,资源共享。二是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创文明社区、平安社区为载体,“让家园更温馨”为主题,召开党员、居民代表座谈会,听取群众意见与建设社区党员积极参加,献计献策,形式多样,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园。   【获得荣誉】金洲社区成立于2009年10月,于2010年被评为鲤城区“文明社区”、荣誉称号。   


涂门社区特产大全




涂门社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