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升社区居委会概况
【行政辖区】东升社区地处泉州市鲤城区东街闹市,由改造后的新片区和未改造的旧片区两大片区组成。东起二郎巷,西至军分区,南接东街,北抵中营下,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社区分布有泉州第一医院、幼儿园、托儿所、老年人文化娱乐中心、茶艺馆、书城、寄车场、家政服务公司、家电维修站等一百多家社区服务网点。常住居民1324户,常住人口2758人,流动人口1280人。
【交通状况】东街、二郎巷、金池巷,庄厝埕、相公巷、公界巷,社区内交通十分便利。
【建筑景观】东升社区内有历史悠久的寺庙2所,相公巷的桂香宫,金池巷的金池庙始建于清光绪年间,至今保留着古代建筑的风貌。
【历史人文】辖区内人才辈出,有旅美世界艺术家大师蔡国强,有现任台湾商会会长杨汶生等杰出人才。
【辖区单位】社区分布有泉州第一医院、刺桐花书城、东方幼儿园等社区服务网点。
【社区风貌】社区先后被市委表彰为“百佳党支部”,被区委表彰为“五个好”居民区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并被确定为市、区两级党建工作联系点,省科普示范社区、省学习型家庭创建示范社区、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邮政编码:362000
联系电话 22798071
地址:鲤城区东街8号区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502004 | 362000 | -- | 查看 东升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梅峰社区 |
梅峰社区居委会概况 【行政辖区】梅峰社区位于鲤城区东北角,土地面积0.39平方公里,设有15个居民小组,总人口3179人。辖区内有二个政府机关(泉州市教育局、泉州市人才交流中心),二所大专院校(泉州师院、福建省广播电视大学泉州分校),二所中学(泉州科技中学、福建省泉州市外国语中学)。 【交通状况】社区处于少林路与城基路交叉处。辖区内学府路贯穿东西,车辆、人员川流不息。 【历史人物】梅峰社区城乡结合部,历史人文辈出,古有罗一峰,近有崇福寺妙月大师,同盟会陈公巡。 【建筑景观】梅峰历史悠久,是一个古社区,文物古迹多,目前尚有崇福寺,一峰书院、执节宫,陈公巡墓。 【基础设施】社区内基础设施齐全、家家户户通水通电、通电话,辖区内健身份所、运动场、图书室、卫生室等文化娱乐设施,丰富了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社区风貌】几年来,社区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促进社区经济建设持续发展,搞好社区规范建设及社区便民服务,健全完善的治安防范体系,有力地推动社区建设不断发展。社区多次被评为省级计生协会,省级先进档案室、区级"无毒害小区"。区级一流计生协会,区级文明单位,区推进平安建设先进单位,区"十佳平安社区",区级平安社区等光荣称号。 邮政编码:362000 联系电话 22784352 地址:鲤城区百枞 |
开元社区 |
开元社区居委会概况 【行政辖区】开元社区居委会地处鲤城区西北部,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总面积5万多平方米,东与新春社区毗邻,西与双塔社区交界,北至西环城,南至鲤中街道交界。现有常住户1050户,总人口数3800多人,暂住人口700多人,分布14个居民小组。 【人文景观】有全国著名的佛教胜地“开元寺”、文化遗迹“蔡清祠”。 【基础设施】社区分布有泉州培元中学、泉州儿童职业发展学院、泉州四中、开智小学、鲤城区第一幼儿园、社区服务网点、社区治安联防站、老人文化娱乐中心、社区托儿所、泉州烟丝厂、衡器厂、家政服务公司、家电维修站十多家,为居民生活提供便捷。 【社区风貌】社区居委会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在共建单位、居民群众、社会贤达人士的关心支持下,社区党支部、居委会紧紧围绕党委的工作大局,突出社区特点、抓好“五个好”支部建设,利用社区资源,搞好社区党建、社区文化、社区治安、社区绿化、社区共建、社区卫生,利用辖区开元寺为社区居民提供晨练地点,有力推动社区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发展,使社区两个精神文明建设上新台阶。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先后被市、区评为先进单位、文明单位和一级达标居委会,并连续三年被街道评为全面工作先进单位。 邮政编码:362000 联系电话 22388936 地址:鲤城区孝感巷45号 |
华新社区 |
华新社区居委会概况 【行政辖区】华新社区地处鲤城区西北角,东起前孝悌巷,西至平水庙,南至后孝悌巷,北至上乘巷。总面积0.28平方公里。常住居民1230户,人数4830人。 【交通状况】华侨新村、前孝悌巷、后孝悌巷、裴巷、平水庙、河岭巷、上乘巷、菜园顶巷、下孝友巷、北山巷。 【历史人文】旅美华人陈守仁豪宅建于华侨新村内。陈守仁家族长期热心慈善事业,其本人为家乡慈善事业的捐款总额已逾千万元,被泉州市政府特别授予“泉州市慈善家”荣誉称号,声名远播。台胞曾亨岱功勋卓著。 【建筑景观】华侨新村为泉州市区高档住宅区,以独栋别墅为主,建筑风格多样,环境幽雅,空气清新,是爱国华侨响应政府号召回国建设家园的明证。社区内建有寺庙2所,历史悠久,惠仁寺始建于1436年,金粟寺建于1377年,至今仍保留着古代建筑的遗迹。 【辖区单位】社区分布有泉州儿童发展职业学院、朝晖小学、双语幼儿园等社区服务网点。辖区内私营企业20家。 【社区建设】社区文化事业日趋进步,拥有老人文化活动中心,内设图书室、阅览室,棋艺室、健身器材等设施,图书室藏书达2000多册,是群众文化娱乐的中心场所。 【社区风貌】社区居委会自成立以来,以提高居民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为目标,以建设优美环境、营造优良秩序、优化服务为突破口,积极开展创建文明社区活动,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居委会连续四届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泉州市文明社区、鲤城区绿化社区。同时,居委会还被授予区综治工作先进单位、区侨联侨务工作先进单位、区平安社区先进单位、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区“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邮政编码:362000 联系电话 22785040 地址:鲤城区华侨新村 |
泉山社区 |
泉山社区居委会概况 【行政辖区】泉山社区地处鲤城区北部,东与梅山社区毗邻,西与华新社区交界,南临东北社区,北依刺桐社区,社区总面积约5.2万平方米,设有20个居民小组,有常住户约1400户,常住人口3700人,暂住人口1100人。 【交通状况】泉山社区交通便捷,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新拓改的北门旅游购物一条街,东通至环城北路,西通环城西路,南与市区中山北路接壤,北依305省道。 【历史人文】历史上人才辈出,曾出过明朝爱国名将俞大猷。现辖区都督第巷是其原来的府第,文胜巷是原来的军队营房,破柴巷是原来的厨房。 【辖区单位】辖区有全国首批重点中专学校----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学校秉承“以人为本、严谨教学”的宗旨,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三年职业中专的教学计划教学,理论和师资并重,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和实验设施齐全,是一所集教学、生活、实训为一体的现代化、信息化、园林化的校园,是求学深造的理想场所。 【建筑景观】泉山社区的主要街道----北门街,是集闽南建筑特色的建筑,还有久负盛名的景点----泉山门、朝天门。辖区内的白耉庙,于明朝永乐8年(公元1410年)建,是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通天宫是宋朝创建,清朝重建,1997年修建,是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社区风貌】社区自2002年整合以来,社区坚持以人为本,从广大居民群众实际需要出发,依托社区多年建设和发展的良好基础,发挥整体综合优势,从党建、社区服务、环境、文化、安全、自治六个方面入手,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和谐社区建设,为社区居民营造一个“服务热心、环境舒心、文化欢心、治安放心、管理称心”的和谐文明社区。先后被评为省科普示范社区、全省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达标单位、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文明社区、市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市法治建设示范社区、市敬老模范社区、市绿色社区、市中心市区交通整治先进单位、市先进基层妇女组织、区“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区文明社区、区社区建设先进单位、区科普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邮政编码:362000 联系电话 22782139 地址:鲤城区北门街100号 |
东升社区 |
东升社区居委会概况 【行政辖区】东升社区地处泉州市鲤城区东街闹市,由改造后的新片区和未改造的旧片区两大片区组成。东起二郎巷,西至军分区,南接东街,北抵中营下,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社区分布有泉州第一医院、幼儿园、托儿所、老年人文化娱乐中心、茶艺馆、书城、寄车场、家政服务公司、家电维修站等一百多家社区服务网点。常住居民1324户,常住人口2758人,流动人口1280人。 【交通状况】东街、二郎巷、金池巷,庄厝埕、相公巷、公界巷,社区内交通十分便利。 【建筑景观】东升社区内有历史悠久的寺庙2所,相公巷的桂香宫,金池巷的金池庙始建于清光绪年间,至今保留着古代建筑的风貌。 【历史人文】辖区内人才辈出,有旅美世界艺术家大师蔡国强,有现任台湾商会会长杨汶生等杰出人才。 【辖区单位】社区分布有泉州第一医院、刺桐花书城、东方幼儿园等社区服务网点。 【社区风貌】社区先后被市委表彰为“百佳党支部”,被区委表彰为“五个好”居民区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并被确定为市、区两级党建工作联系点,省科普示范社区、省学习型家庭创建示范社区、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邮政编码:362000 联系电话 22798071 地址:鲤城区东街8号区 |
红梅社区 |
红梅社区居委会概况 【行政辖域】红梅社区地处鲤城区东北部,东至崇福路、西至财贸干校、南至东街、北至学府路。是由红梅居委会和红松居委会合并,占地面积5.9万平方米,其中绿地1.5平方米,社区内有商住楼52幢,常住户1108户,常住人口近4000人,流动人口800多人。 【交通状况】红梅社区交通便捷,北靠省道307线,东临崇福路,南边是繁华热闹市中心东街。 【历史人物】红梅社区与崇福寺相临,崇福寺始建于北宋初年,是宋·清源军节度使陈洪进为其女儿做尼姑建的,现存宋初石塔(应庚塔)、明初铜钟(大洪钟)及保持宋代架式的大雄宝殿。 【辖区单位】辖区内有泉州市社会福利院、红梅幼儿园、红梅军休所、民政大院、泉州市建筑设计院、泉州长安华侨墓园有限公司等。 【社区风貌】红梅社区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以创建文明社区为目标,以“民思我想、民求我应、民需我做”为宗旨,先后组建治安联防队、卫生督导队、计生服务队、志愿者便民利民服务队等服务队伍,设立社区服务中心、托儿所、幼儿园、储蓄所、邮电亭、诊所、停车场、下岗超市、农贸市场等服务场所。开设20多种服务项目,为居民文化娱乐、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等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有些项目走向地域服务,与周边社区居民实现资源共享。以社区服务为龙头,带动社区建设全方位拓展。红梅社区正在努力为社区居民营造一个“服务热心、环境舒心、文化欢心、治安放心、管理称心”的“五心”文明社区。先后被授予绿色社区、三·八红旗集体、第一批泉州市科普示范社区等光荣称号。 邮政编码:362000 联系电话 22780540 地址:鲤城区城基路红梅新村 |
双塔社区 |
双塔社区居委会概况 【行政辖区】双塔社区地处鲤城区西北角,东至西街孝感巷,西至城西路,南至西街北侧,北至新华北路南侧,辖区总面积约0.3平方公里,2002年由原双塔居委会和开西居委会整合组成的,常住户850户,常住人口3000多人,外来流动人口600多人。现居民点新增城西路拓改后的南六区,南七区,别墅区。 【交通状况】本社区交通便捷,与省道305相邻,东面与新华西路相邻,南面与老城区西街交接,西面与泉永路相接,北面与城西路相接。辖区内的孝感巷、小督池、曾井巷、奉圣巷、无尾巷、西门李、库房巷、护厝池、洋楼巷、胡尾巷、胡内巷等纵横交错。 【历史人文】社区与海内外驰名的培元中学,市第一幼儿园相邻,人杰地灵,从东到西的小巷有孝感巷、曾井巷、奉圣巷、无尾巷、九史巷、洋楼巷、胡尾巷、胡内巷、护厝池等都充满浓郁民间传奇色彩。 西街孝感巷相传在明朝的时候,此巷住一穷秀才朱鉴和母亲、妻子过着贫困生活。朱鉴夫妇事母至孝,忍饥缩食,让母亲吃饱穿暖,事感一侠客,夜投金锭襄助,被失金者诬告为盗,朱以天赐辨,知府审慎后,判给朱家,侠客知情乘夜再投金锭,知府认定孝感天帝,申奏朝廷,敕立“孝感动天”的牌坊。后朱鉴中举成名,官拜御史。从此,人们就为此巷起名为孝感巷。 曾井巷:在曾井巷内有一口井,相传宋代曾从龙之母,临产浣衣该井边,急产之下,娩出于井盘,后来,庆元年间,曾从龙得中状元,建府第巷内,井在巷内粉墙下,后人为纪念曾从龙,刻石曰“状元井”,竖立于井壁上,故名曾井巷,一九九八年被定为市级保护文物。 【社区风貌】社区有老年人协会,老年人体育协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妇联,侨联,科协,残联等,文化教育事业日趋进步,拥有多处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和文体活动场所,内设有图书室,阅览室、棋艺室、健身室,图书室内有图书1000多册,是居民群众娱乐健身的好去处。此外,社区还拥有法律咨询,计生医疗保健咨询及送粮油,液化气上门,水电安装维修等数十个项目的100多名志愿者,工作人员提供便民利民服务。社区先后多次被评为市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计生工作合格居委会,敬老模范居委会,平安社区,基层综治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经济普查先进单位,档案工作先进单位等。 邮政编码:362000 联系电话 22376559 地址:鲤城区曾井巷65号 |
新春社区 |
新春社区居委会概况 【行政辖区】新春社区居委会是2002年由新街、新春两个居委会整合为一的。社区居委会辖区总面积0.36平方公里,1236户,3915人,流动人口446人,分5个自然点,22个居民小组. 【交通情况】新春社区地处鲤城区北部,东靠中山北路,南以古城西街为界,西临开元古刹,北有中山公园。由西街以北有台魁巷、裴巷、新街等三条贯穿全社区长巷,再有炉下埕、清军驿、镇抚司、土堀等四条小巷横穿东西。 【建筑景观】泉之郡城,有北楼并美于武昌南楼,唐欧阳詹宋王十朋赏为文记之,岁久楼圯,元至元九年建成威远楼,以踵北楼之前徽,一九六九年毁,一九八七年重建,复壮名城之观瞻。现为泉州市文物胜迹陈列馆,名人的书画经常在威远楼展出。 台魁巷奇仕宫路亭地处泉州市旧城区开元寺保护片区内,建筑历史悠久,明代泉州状元庄际昌为该宫题“雁塔钟灵”的匾额,希望泉州能出更多的宰相(台)和状元(魁),路亭夏能乘凉,阴能避雨,行能歇脚,是鲤城区仅有保存的路亭。清光绪乙酉年修建至今已有一百二十年。辖区小城隍巷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乾隆十七年〈晋江城隍庙〉建筑保存完整,以古复古进行重修对外开放。 明代中期史氏二十一世祖由浙江徒居福建泉州,一世二房公史寒泉,住泉州城内西街,其后裔史朝宜,明嘉靖年进士,授按祭使,建大方伯府第于西街头,后改为泉州史姓大宗祠。史继偕明万历进士、历官光禄大夫、礼部尚书、太子太师文渊阁大学士,其府规模宏大,在史氏大宗祠右侧(现西街26号)。 【教育、文化、娱乐】辖区内泉州六中是所完全中学,具有优良的传统和光辉的历史。刚过九十华诞,培养无数人才,分布海内外,校内有市区建筑较早的室内体育馆。泉州幼师附属幼儿园是省、市重点的幼儿早期教育名校。 集健身、文化、娱乐的中山公园,这里绿树成荫,清晨的空气更是清新,市民来这里晨练、下棋、闲聊。大型的泉州影剧院上演电影、名剧、音乐会,向民众提供了身临其境的视听享受。 社区有图书室、科普专柜,藏书3000多本,依托树人书店建立文化站,免费为居民群众提供阅读。中山公园内有泉州市最大的“泉州书城”供市民选读。辖区内有两处10米多长的科普和综合教育画廊,在主要的街巷设立4处固定宣传栏,结合中心任务,出版法律、精神文明、计生、综治、健康教育等宣传。 辖区有医疗所7家、药店、餐饮服务业、商店、储蓄所、旅社、停车场、书店、报刊亭等较为齐全的社区服务设施。 【社区风貌】社区以党支部为领导核心,居委会具体实施区域行政管理事务,成立有社区妇联、科学技术协会、计生协会、老人协会、综治协会、社区侨联、社区劳动保障站、社区工会、共青团、民兵等群团组织,积极开展共驻共建,资源共享,被区委、区政府授予文明社区先进单位。 邮政编码:362000 联系电话 22386055 地址:鲤城区台魁巷11号 |
西湖社区 |
西湖社区居委会概况 【地理位置】西湖社区位于国家级园林风景名胜区清源山南侧,与秀丽的西湖公园、泉州水上乐园毗邻,地理位置优越,空气清新,环境宜人。 【行政辖区】社区总占地面积469亩,由盛荣苑(一、二期)、湖滨花苑、联成花苑、星湖苑、金利来花苑、西湖花园、西湖别墅区等多个居住小区组成,共有住宅楼75座,商品套房2503套,别墅109座。总人口数达1.7万多人。 【交通状况】社区东侧邻市区主干线泉山路,西侧临市区主干线新华北路,南侧临市区主干线北环城路,北侧临市区主干线西湖街,交通便捷。 【配套设施】社区内配套设施齐全,布局合理,秩序井然,社区风尚良好,居民区内主干道硬化率达100%,道路设置路牌并安装路灯,社区拥有200多平方米的美观整洁的办公用房,并有多个集学习、娱乐、休闲、健身、生态于一体的文化休闲花园。社区服务网络完善,网点布局合理,有银行、卫生服务站和中介服务机构等;教育设施配套,社区风尚良好,设有市重点小学西隅小学、市民学校、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幼儿园等。 【社区风貌】 社区本着为民办实事的宗旨,大力开展人居环境大整治,努力改善居住环境,为社区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活空间。关心、慰问社区困难户,支助特困户的住房建设。为社区群众提供卫生保洁、计生医疗、治安保卫的服务。社区还组织志愿者队伍、文艺队伍,社区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使其形成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社区还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安全小区、省级文明社区、省级花园式单位、省五四红旗团(总)支部、市“五四红旗团支部”、市第六届-民共建活动先进单位、市级优秀社区(责任区)警务室、市级“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市级“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市绿色社区、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区级“无毒害小区”、区级先进基层团组织、区级文明单位、区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区级“三八”红旗集体、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区级计划生育协会先进单位、区级“先进民兵营”、区级政法、综治工作先进单位、鲤城区“先进基层团组织”、区级“三八”红旗集体、区级“无毒社区”、区级“科普工作先进单位”、区计生协会先进单位、区推进平安建设先进单位、区“十佳平安社区”、区级“平安社区”等。 邮政编码:362000 联系电话 22777965 地址:鲤城区西湖小区 |
东北社区 |
东北社区居委会概况 【行政辖区】东北社区地处鲤城区中心市区,是开元街道办事处机关所在地,东与东升社区相邻,西与新春社区交界,南临东街,北依泉山、梅山社区。社区总面积约0.35平方公里,设有17个居民小组,有常住户约1420户,常住人口4021人,暂住人口581人。 【交通状况】东北社区交通便捷,地理优势十分明显,以钟楼为中心,中山北路与新拓改的北门旅游购物一条街相连接,以及旧城改造后的东街一条大道,并有县后街、模范巷、大城隍、马鞍山、新厝巷、彩笔巷、江厝池8条小街巷。 【历史人文】历史上人才辈出,古有韩琦,今有台胞、金门同胞联谊会长、心血管专家林应望先生,以及美籍华人、电子信息教授欧阳钟辉先生等。 【辖区单位】辖区分布着各级党政、军、警机关有:福建省泉州军分区、福建医大附二院、泉州市-、泉州气象台、泉州市实验小学、泉州市进修学校、泉州市医药研究所、鲤城区总工会、鲤城区第二幼儿园等单位。特别是泉州市实验小学、秉承“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的宗旨、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教学计划教学,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和实验设施齐全,是一所教学现代化、信息化、园林化的校园,是求学的摇篮。 【建筑景观】东北社区主要街道---东街、中山北路二条大道,是集闽南建筑特色的地方建筑。 【社区风貌】先后被街道、区、市评为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先进单位、鲤城区评为民政工作先进单位和社区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泉州市评为计划生育合格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民政工作先进单位。 邮政编码:362000 联系电话 22781349 地址:鲤城区县后街新兴公寓B-201室 |
梅山社区 |
梅山社区居委会概况 【行政辖区】梅山社区东靠红梅新村、西至模范巷、南接二郎巷、北连执节巷,总面积0.35平方公里。由原来梅山、小山、梅石等居委会整合而成,现有常住户1511户,常住人口5003人,流动人口人1079人,分为30个小组。 【交通状况】二郎巷、二郎后街、中营下、相公巷、广平仓、水心亭、米仓巷、大城隍口、大城隍后、百枞、模范巷、执节巷、一峰书、小山新村、五脚亭、蜂尾埔、崇福寺后、梅花池等18条小街巷。连接东街、学府路两条大街。 【历史人文】梅山社区辖区内有崇福寺、大城隍庙、同莲寺、二郎庙、广平仓宫等寺庙。崇福寺建于北宋年间,是泉州佛教三大丛林之一,泉州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建于宋嘉佑年间,是泉州历史悠久的道教场所。“小山丛竹”书院是泉州文化遗迹。 【辖区单位】社区内有市委党校、市财贸行政干校、泉州师范附属小学、市第三医院、鲤城区新村小学、开元派出所等单位。 【社区建设】社区文化事业日趋进步,拥有老人文化活动中心,内设图书室、阅览室,棋艺室、健身器材等设施,图书室藏书达1500多册,是群众文化娱乐的中心场所。搞好以社区服务为龙头的各种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坚持服务于居民共驻共建的原则,有效合理地利用社区成员单位的资源达成共享,社区的成员单位、市委党校、财贸干校、附小、新村小学等为居民群众提供晨练文艺活动场所,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人口学校教育、电脑会计培训、第三医院为社区群众提供免费心理健康咨询。 【社区风貌】社区居委会自成立以来,以提高居民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为目标,以建设优美环境、营造优良秩序、优化服务为突破口,积极开展创建文明社区活动,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先后被评为“泉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泉州市社区建设示范社区” 、“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计生合格村”;被鲤城区评为“计生先进单位”、“鲤城区文明社区单位”、“综治工作先进单位”、学习“-”重要思想先进单位,“鲤城区敬老模范居委会”,被妇女联合会评为“帼国社区”,被街道评为“全面工作先进单位”、“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综治工作先进单位”、“经济工作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邮政编码:362000 联系电话 22785247 地址:鲤城区小山新村 |
刺桐社区 |
刺桐社区居委会概况 【行政辖区】 刺桐社区地处鲤城区北隅。东与梅峰社区毗邻,西与泉山社区交界,南临梅山社区,北倚305省道与丰泽区接壤。 社区面积0.24平方公里,社区人口1468户4682人,暂住人口986人,辖区分为20个居民小组。 【历史人文】辖内有著名遗址一峰书院和梅石书院。明朝嘉靖8年(1529年),巡按御史聂豹、福建提学副使郭持平等人,把净真庙改为一峰书院,以纪念泉州提举市舶使罗化(号一峰,明成化二年高中状元)。此前,罗一峰先生在此地讲学,以授师徒,他学识渊博,高风亮节,令人敬佩。史料为证,一峰书院历来名师云集,师资实力极为雄厚。清朝乾隆15年(1750年),一峰书院在梅石古迹处,又有“梅石开、状元来”的谶语,时人在一峰书院处重建梅石书院。清朝末年泉州举人曾遒有“片石梅喷异香”的诗句,是英才辈出,桃李芬芳的写照。 【建筑景观】 刺桐社区由古民居和商住楼寓混合型住宅区。古民居群落中有庙宇、祠堂、古井、老巷、庙会和新兴的住宅楼寓交融出村落独特的魅力。 【社区风貌】 社区两个文明建设蓬勃发展,成效显著。先后被授予:鲤城区文明安全先进单位;鲤城区先进居委会;鲤城区先进住宅小区;鲤城区绿色社区;鲤城区社区建设先进单位;泉州市文明安全先进单位;泉州市文明安全小区;泉州市文明单位;泉州市园林式住宅小区;福建省绿化红旗单位;福建省模范居委会。 邮政编码:362000 联系电话 22783100 通信地址:鲤城区刺桐新村52幢边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