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城区常泰街道上村社区位于鲤城区西北部,东至常泰路,西与南安交界,南靠紫帽山,北接新塘社区。社区总面积约1.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757人,由新宅,常村,石0三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组成。上村在50年代由曙光大队拆出成立上村大队,于2003年村改居时改为上村社区居委会。在紫帽山北面有座对山苏夫人姑庙,是泉州市文保护单位 。
上村社区地处鲤城区西南边,总面积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730多人,外来流动人口1500多人,社区两委成员5人,工作人员6人,居民小组17组。
联系电话 0595-22452050
通信地址:泉州市常泰街道上村社区居委会
邮政编码:362000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502008 | 362000 | -- | 查看 上村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华星社区 |
鲤城区常泰街道华星社区位于鲤城的西部。北邻浮桥街道岐山社区,南接树兜社区,西连锦田社区,东靠金龙街道金柄社区。该境内有花山,称花岩、花与华通,亦呼华岩,后大队范围扩大以华字冠首,再取意为新中华之星。坑柄、蔡塘坑、小锦田四个自然村组成华星村委会。合作化时期,称为华星互助组,原属南安县管辖,1958年划归泉州市江南公社管辖。1984年改为华星村委会。 现有人口约2000余人,450多户,本社区占地面积1.7平方公里。辖华星、蔡塘坑两个自然角落。在上级的政府的领导下,随着高新科技园区项目的推进,华星人秉承闽南人勤劳朴实的作风进入了一轮新的创业热潮。一家家上规模的企业随即产生,据不完全统计辖区内上规模的企业10余家,产值三千多万元,税收上百万。随之安置了社区内富余的劳动力又接纳了外来人口2000余人。医疗保健机构、文体活动场所等一系列共福利事业也随之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质的提高。社区先后被上级政府授于“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社区”等多项荣誉。 华星社区位于常泰街道东北角,面积0.8平方公里,由蔡塘坑、山后傅两个自然村组成,共有10个居民小组,现有人口1700多人,流动人口约190人。社区共有两委成员7名,其中支委3名、居委4名。 联系电话 0595-22478707 通信地址:泉州市常泰街道华星社区居委会 邮政编码:362000 |
新塘社区 |
新塘社区是常泰街道第二大社区,位于鲤城区北部,南面在县路301道旁,东与明新中学接壤,西与仙塘社区交界,北与南安霞美镇西山村交界,距市中心6公里,南邻上村社区距街道办事处1公里。以新塘边村取新塘为村委会名。原属南安县丰州区管辖于1958年划归泉州江南公社,华星联社,后体制下放与仙塘大队在1962年拆开。成立新塘大队。本社区人口有2306人,本社区占地面积有1.68平方公里。新塘社区早在一九六八年就开始生产加工汽车零配件小厂,至今已发展到生产加工汽车配件、工矿机械配件、铸件,厂比较规范的有15家,年产值1.3亿、税金500万元,产品销往国内外各地。 新塘村在一九九一年被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明星村,93年度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村”2000年被市政府命名为“小康村”,2002授予“宽裕型文明村”,市委授予2003年先进基层党组织,区委区政府授予“97-98年文明单位”“98年度创建文明安全单位”“2001年五个好党支部”。新塘旧属南安县丰州管辖,现旅居在海外,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香港、台湾侨胞有300多人,爱国华侨吴纪西,在1936年9月参加马共,1937年参加陈嘉庚领导的华侨筹军委员会和抗日敌后后援会工作,1940年元月在组织救亡抗日运动中被马来西亚警方拘捕驱逐出境,后在上海地下党组织的接应下,于1941年2月参加新四军、任一师一团作战参谋,解放战争时任华东野战军特纵坦克团参谋,三营营长,参加抗美援朝时任坦克二师四团参谋长,1958年任坦克三师参谋长、大校(正师级)0党员,58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1979年离休。老村党支部书记,吴桂林同志在一九九四年四月被省政府授予省劳模光荣称号,村委会主任纪文祥同志在一九八九年十一月被省政府授予先进村委会主任光荣称号。 新塘社区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辖区分为锦丰、寨仔、新塘边、山头四个自然村,13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2283人,总户数624户,外来人口约4000余人。社区共有两委成员9名,其中支委5名、居委4名、交叉任职1名(主任)大专以上学历2名,35周岁以下1名,社区党支部组织党员71名,其中女姓7人,大专以上学历8人,60周岁以上15名,社区在职党员8名。 联系电话 0595-22451616 通信地址:泉州市常泰街道新塘社区居委会 邮政编码:362000 |
华塑社区 |
泉州华侨塑料厂及其附属生活区华塑社区(以下简称社区)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泉州市人民政府为了解决华侨难民的工作与生活所建,社区居委会与原泉州华侨塑料厂厂区完全隔离,现塑料厂因经营不善倒闭,厂区土地使用权也已拍卖。社区生活区土地总面积32607平方米(合49.91亩),其中已在一九九八年归口鲤城区教育局作为华塑小学用地约1660平方米,其他还有华塑幼儿园一座、社区办公场所、住宅楼15幢,396户居民,常住人口1280人。居民以60年由印尼排华时归国安置及78年由越南驱赶时归国的华侨居多,此外还有部分从新加坡、泰国、菲律宾、老挝、缅甸、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归国华侨,社区经济来源是由菜市场管理费和生活区内一些店面租金为主,月收入约4000元,主要支出是:办公室办公用品、社区物业维护修善、环境卫生、绿化与公共建设和老年人活动中心费用等。 华塑社区系常泰街道最小的一个社区,位于县道301线旁。本社区人口有1128人。因当地有个华塑厂,原是国家的归侨安置单位,社区居民大多数是归侨和侨眷,故名华塑村委会。华塑厂原是国家的归侨安置单位,社区居民大多数是归侨和侨眷,一九六零年回国的印尼归侨和一九七八年的越南归侨为主,其他的还有新加坡、柬埔寨、缅甸等国家的归侨。因此华塑社区有"小联合国"之美称。 联系电话 0595-22459692 通信地址:泉州市常泰街道华塑社区居委会 邮政编码:362000 |
下店社区 |
下店社区地处常泰街道北麓,位于紫帽山麓,辖区南北面临308国道,晋江南高、低渠横贯,地理位置独特,交通便捷,辖区总面积2.48平方公里,常住居民565户,总人口1997人,分设11个居民小组,由田洋、下店、下部、亭上四个自然村组成,支部现有党员45名,社区工作人员7名。 下店是闽南著名侨乡,海外乡亲遍及世界各地。无论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时期,下店村民和爱国华侨都为中国的解放及下店社区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里曾是0特委辜仲钊、左明亮、颜嘉祥等同志革命工作过的地方。目前,明新学校董事会,明新华侨医院、明新华侨中学、明新中心小学,下店幼儿园系二十世纪泗水同盟会《明新阅书报社》一脉相承的延续,明新福利楼基金,紫帽山灵宝堂基金、蒋育仁奖学助学基金更是得到了无数下店村民的赞誉。改革开放以来,下店社区在区委、区政府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把握发展主题,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有力地推动社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辖区现有规模以上企业20多家,其中产值上亿元4家,安置社区劳力1600余人,接纳外来劳工3000余人。社区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辖区基础配套设施日臻完善。文体活动场所,社区服务网络,医疗保健机构等一应俱全。几年来先后荣获市“五个好”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宽裕型文明村”、“敬劳模范村”、“泉州市文明社区”等先进单位及区“先进党支部”、“党建工作”、“人民调解”、“综治”等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下店社区位于常泰街道南边,辖区面积1.25平方公里。社区由下店、下部、亭上、田洋四个自然村组成,有11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1892人,外来人口3850人。社区居民主要从事汽车配件生产和销售,是远近闻名的汽配之乡。 联系电话 0595-22450711 通信地址:泉州市常泰街道下店社区居委会 邮政编码:362000 |
树兜社区 |
树兜社区地处常泰街道东隅,位于紫帽山麓,辖区南北面临301县道、308县道,晋江南高、低渠横贯,地理位置独特,交通便捷,辖区总面积2.5平方公里,常住居民712户,总人口2524人,分设16个居民小组,由顶厝、四架、西埕、上塘,楼下5个自然村组成,支部现有党员65名,社区工作人员8名。树兜是闽南著名侨乡,海外乡亲遍及世界各地。无论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时期,树兜村民和爱国华侨都为中国的解放及树兜社区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里曾是0特委辜仲钊、左明亮、颜嘉祥等同志革命工作过的地方。目前,明新学校董事会,明新华侨医院、明新华侨中学、明新中心小学,明新中小幼儿园系二十世纪泗水同盟会《明新阅书报社》一脉相承的延续,明新福利楼基金,紫帽山灵宝堂基金、蒋育仁奖学助学基金更是得到了无数树兜村民的赞誉。 树兜社区地处常泰街道,南临县道308、北接301县道,晋江南高、低渠横贯,地理位置独特,交通便捷,辖区总面积2.5平方公里,常住居民712户,总人口2523人,分设17个居民小组,由顶厝、四架、西埕、上塘、楼下5个自然村组成。党员58名,工作人员9名。现有企业49家,安置社区劳力1300余人,接纳外来劳工3000余人。 联系电话 0595-22454017 通信地址:泉州市常泰街道树兜社区居委会 邮政编码:362000 |
锦田社区 |
锦田社区是鲤城区常泰街道第一大社区,位于鲤城区西部在紫帽山北麓,晋江南岸,东向古雷山,西接金溪水闸南渠,山清水秀、英才辈出。锦田社区旧属南安县管辖,旧称福建南安县修文里二都大锦田乡。元朝南安县司训(-)傅基孙公是开闽始祖傅实公的14世孙,从丰州桃源乡迁来大锦田乡。繁衍至今已有680多年,其间族人又相继迁居山后、圳后、溪口、玉田等地,人丁近万,后称锦田社区。解放前隶属南安县岐山乡华岩保,土改后属南安县丰州区(九区)华岩乡,1958年划入泉州市属江南公社,与华星、新塘、仙塘合并为华星联社,1959年撤消联社,与华星村合为华星大队,1961年由华星大队折出自建为锦田大队,1984年为锦田村委会。本社区的人口有2207人,本社区占地面积有1.5平方公里。 常泰街道锦田社区,位于常泰街道西北面,与南安霞美镇西山村毗邻,社区占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13个居民小组,580户,常住人口共2220人,社区两委成员6人,党员62人,居民代表60人,居委会下属机构有老人会、计生协会等,有卫生所2个,社区集体企业1个,上税私营企业5个,2006年居财收入80万元,社区居民人均收入7500元。 联系电话 0595-22453685 通信地址:泉州常泰街道锦田社区居委会 邮政编码:362000 |
仙塘社区 |
仙塘社区位于常泰街道北面,东接新塘社区,西连南安市四黄村,南临上村社区,北靠南安市西山村。1949年建国后划分为南安县第九区华岩乡仙塘村,于1953年改为南安县丰州区幸福乡仙塘村,于1958年8月划人泉州市命名为泉州市江南乡华星大队,于1961年体制下放后,为泉州江南乡仙塘大队,村委会驻地在仙塘村。本社区人口有2052人,本社区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距市中心11公里。4路、40路公交车均可到达,交通方便。仙塘社区在70至80年代开始爱国华侨吴世钟、吴家镜就开始对家乡进行多方面的捐款,包括村干道、田间线路等,90年代至今,又先后立建了居委会办公楼、仙塘小学、社区隘门等多项益民的大事,深受广大居民的尊敬与爱戴。 仙塘社区地处鲤城区西北片,南至县道301线,西北与南安交界,东与新塘社区接壤。面积约1.5平方公里,辖区内设居民小组26个,人口2429人,其中常住人口2037人,外来人口392人,社区“两委”成员7人,党员47人。辖区内规模以上民营企业4家,各种配件加工点10家,居财收入30多万元。 联系电话 0595-22451080 通信地址:泉州市常泰街道仙塘社区居委会 邮政编码:362000 |
上村社区 |
鲤城区常泰街道上村社区位于鲤城区西北部,东至常泰路,西与南安交界,南靠紫帽山,北接新塘社区。社区总面积约1.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757人,由新宅,常村,石0三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组成。上村在50年代由曙光大队拆出成立上村大队,于2003年村改居时改为上村社区居委会。在紫帽山北面有座对山苏夫人姑庙,是泉州市文保护单位 。 上村社区地处鲤城区西南边,总面积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730多人,外来流动人口1500多人,社区两委成员5人,工作人员6人,居民小组17组。 联系电话 0595-22452050 通信地址:泉州市常泰街道上村社区居委会 邮政编码:362000 |
路边社区 |
路边社区地处鲤城区省道308中段,南临紫帽山,交通便利。辖区所属面积为0.2平方公里,由路边、下宅、东宅三个自然村组成,总户数227户,总人口874人,社区党员37人。辖区拥有较大规模企业9家,主要以汽配、加工业为主,年生产总值达9500万元。社区自成立以来,坚持“以民为先,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社区党建为龙头,以社区服务为重点,以社区文化为载体,始终把满足社区居民的各类需求作为社区工作的重心,整个社区呈现出居民祥和安乐,环境整洁舒适,社会秩序井然的良好氛围。社区工作成绩显著,先后被评为“泉州宽裕型文明居”、“创建文明安全小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计生合格村”、“计生先进单位”、“先进妇代会”、“计生协会先进单位”等。 路边社区由三个居民小组构成,全社区常住人口864人,总户数224户,党员人数32人,外来人口近千人;辖区内入住企业18家,居民家庭式作坊10户,店铺45间,从业人员近两千人;各类运输车辆15辆,社区居民外出经商达53户,近130人次。 联系电话 0595-22450810 通信地址:泉州市常泰街道路边社区居委会 邮政编码:362000 |
五星社区 |
五星社区位于常泰街道东部,东边为金龙街道古店社区,西边为树兜社区,南面与路边社区相邻,北靠华星社区。县道301线和南高渠、南低渠横穿社区。象征五星红旗之意,故取名五星社区居委会。解放后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到人民公社一直就以五星这个光荣称号为名(象征五星红旗)。常泰街道于二OO六年九月经泉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同时成立五星社区居委会。 包括下官、西坑、斗南三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地在斗南。五星社区居委会于2003年5月因实行“镇改街、村改居”由原五星村委会改为居委会,位于常泰街道东部,东边为金龙街道古店社区,西边为树兜社区,南面与路边社区相邻,北靠华星社区。县道301线和南高渠、南低渠横穿社区... 五星社区位于常泰街道东部,有8个居民小组,面积1.2平方公里,人口3788人,其中外来人口2000人,社区两委成员7人,支部党员61人,居民代表61人。目前有企业2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家。 联系电话 0595-22454630 通信地址:泉州市常泰街道五星社区居委会 邮政编码:362000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