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虬,是一个古老文明而又富有现代气息的新型城镇,是高邮市历史最悠久而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乡镇。全镇镇域总面积91.9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4.5万人。龙虬,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十分便捷。
位于高邮市区东北,毗邻城郊,与高邮市经济开发区接壤,西临大运河,南濒澄子河,澄潼河贯穿南北,-公路、高兴东公路、市区环城路在此交汇,至南京、上海仅需2-3小时时,至北京仅需7-8小时。
龙虬庄遗址 龙虬,历史十分悠久,是市内文化名镇。龙虬庄遗址距今7000多年,是江淮东部面积最大,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部落遗址,被列为199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投资500万元开发的“龙虬庄遗址部落村”文化旅游项目,已成为龙虬对外开放的“名片”。镇内的“唐王墩遗址”因唐高祖御马放奔此地而得名,被列为高邮市文物保护单位。
龙虬,是闻名的鱼米之乡,水产重镇。是全省“罗氏沼虾养殖第一镇”,三荡河核心方,被命名为全国罗氏沼虾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和江苏省无公害罗氏沼虾养殖基地。镇内森林覆盖面达23.4%,木材蓄积量25万立方米。
龙虬,是闻名的服装大镇和塑料大镇。主要有服装、塑料、机械、建材等支柱行业,现有服装企业20多家;300多条生产线,8000多名员工,生产各类纺织、针织、羽绒服装。沙龙公司、银河公司等服装企业均有自主经营出口权;产品远销美国、法国、日本、俄罗斯、加拿大、匈牙利、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塑料企业主要生产邮电、通讯等各类管材,广泛应用于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机械类主要有搪瓷机械、制笔机械、内燃机配件、水泵、铸件等。建材类主要有防水材料、木构件包装制品等。
龙虬,是投资者的乐园。热热、好客、朴实的龙虬人,竭诚欢迎国内外朋友到龙虬考察、观光、投资,镇内已规划好一园一带,即龙虬工业园和澄潼线民营经济带,凡来园区投资建设者,享受高邮市的“绿卡”优惠政策。欢迎客商前来投资。
龙虬镇街道一景--龙虬路 龙虬,民风淳朴,百姓勤劳。龙虬人民文化底蕴厚,法律意识强,治安秩序好,令投资者有安全感和宾至如归之感。龙虬镇是江苏省科技进步乡镇、扬州市文明卫生镇、扬州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扬州市计划生育“红旗”乡镇、杨州市双拥模范镇。.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4.5万人 | 91.9平方公里 | 321084101 | 225000 | 0514 | 查看 龙虬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龙虬社区 | ·高邮旅游·高邮特产·高邮十大特产·高邮十景·高邮名人·高邮 | 0 |
---- |
查看 龙虬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张轩社区 | ·高邮旅游·高邮特产·高邮十大特产·高邮十景·高邮名人·高邮 | 0 |
---- |
查看 张轩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红马村 | ·高邮旅游·高邮特产·高邮十大特产·高邮十景·高邮名人·高邮 | 0 |
---- |
查看 红马村谷歌卫星地图 |
兴南村 | ·高邮旅游·高邮特产·高邮十大特产·高邮十景·高邮名人·高邮 | 0 |
---- |
查看 兴南村谷歌卫星地图 |
龙腾村 | ·高邮旅游·高邮特产·高邮十大特产·高邮十景·高邮名人·高邮 | 0 |
---- |
查看 龙腾村谷歌卫星地图 |
兴北村 | ·高邮旅游·高邮特产·高邮十大特产·高邮十景·高邮名人·高邮 | 0 |
---- |
查看 兴北村谷歌卫星地图 |
龙虬庄村 | ·高邮旅游·高邮特产·高邮十大特产·高邮十景·高邮名人·高邮 | 0 |
---- |
查看 龙虬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龙潭村 | ·高邮旅游·高邮特产·高邮十大特产·高邮十景·高邮名人·高邮 | 0 |
---- |
查看 龙潭村谷歌卫星地图 |
大树庵村 | ·高邮旅游·高邮特产·高邮十大特产·高邮十景·高邮名人·高邮 | 0 |
---- |
查看 大树庵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东角村 | ·高邮旅游·高邮特产·高邮十大特产·高邮十景·高邮名人·高邮 | 0 |
---- |
查看 东角村谷歌卫星地图 |
强民村 | ·高邮旅游·高邮特产·高邮十大特产·高邮十景·高邮名人·高邮 | 0 |
---- |
查看 强民村谷歌卫星地图 |
陈总兵庄村 | ·高邮旅游·高邮特产·高邮十大特产·高邮十景·高邮名人·高邮 | 0 |
---- |
查看 陈总兵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白马村 | ·高邮旅游·高邮特产·高邮十大特产·高邮十景·高邮名人·高邮 | 0 |
---- |
查看 白马村谷歌卫星地图 |
友谊村 | ·高邮旅游·高邮特产·高邮十大特产·高邮十景·高邮名人·高邮 | 0 |
---- |
查看 友谊村谷歌卫星地图 |
唐高墩村 | ·高邮旅游·高邮特产·高邮十大特产·高邮十景·高邮名人·高邮 | 0 |
---- |
查看 唐高墩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一沟村 | ·高邮旅游·高邮特产·高邮十大特产·高邮十景·高邮名人·高邮 | 0 |
---- |
查看 一沟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高邮街道 |
2013区划调整:高邮镇撤镇设立街道 高邮镇是全国千强镇、江苏百家名镇,素有“秦邮汉郡、苏中要邑”之称,是高邮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镇域总面积56.07平方公里,总人口近15万人,下辖17个行政村和16个社区居委会。 经济总量逐年攀升。2005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9亿元。其中,一产增加值 1.078亿元 、二产增加值6.62亿元、三产增加值4.2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03亿元,成为高邮市首个突破亿元的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6270元。 农业经济稳步推进。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标,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农业经济走上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 形成粮油猪禽渔虾蟹等综合发展的格局。 工业经济迅猛发展。以重点企业为龙头、骨干产品为依托,壮大了电缆、化工、包装、服装等四大支柱产业,05年全镇工业销售29.97亿元。镇工业集中区从2002年开始规划建设,总面积为4558亩,目前已建成二纵五横道路网,入园企业86家,年销售占全镇工业的三分之一,成为全镇工业经济重要增长板块。 建筑规模逐步壮大。依托兴厦集团的带动和幅射,在巩固上海、南京、天津、扬州等老基地的同时,新开辟了青岛、烟台、北京、西安、重庆等市场,05年度施工面积达56.3万m2,并晋升为建筑业一级资质。 第三产业方兴未艾。围绕“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带动大发展”的思路,充分发挥区位和交通优势,以逐步建成了新世纪建材市场、卧龙家俱市场、港澳家俱城、华泰物资交易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 高邮镇人民将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以崭新的姿态,积极打造魅力高邮镇、零障碍高邮镇、诚信高邮镇、平安高邮镇。热忱欢迎国内外客商前来观光考察,投资创业,共创辉煌!. |
高邮经济开发区(马棚街道) |
2013区划调整:马棚镇撤镇设立街道 古镇马棚位于高邮市经济开发区北郊的12.5公里处的高邮湖畔,西倚淮江公路京杭运河,东与龙虬、北与界首、周山相邻。全镇面积37.6平方公里,耕地4万余亩;湖、荡、河、水面近3万亩,辖区五个村民委员会,一个居委会,一个实验林场,人口2.1万人,马棚集镇地处高邮、界首两镇中间,因水陆交通便利,自古就被官府重视,是界首、盂城(高邮)两驿站的养马场,有马便有了马棚,吴三桂的祖辈就在该镇以养马为生。又因京杭大运河在此蜿蜒曲折,故得名马棚湾。 该镇紧紧围绕“富民强镇、和谐发展”的总体思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注重统筹协调发展,突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重点,农民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全镇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社会事业大步推进,新文明建设全面进步,社会稳定和谐。 农业:以科技农业、规模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为切入点,充分利用“两湖一潭”的自然资源,全面提升水生动植物、养殖(种植)经济效益,着力打造农业品牌。(水生植物茨菇10000亩、特种水产养殖10000亩、西湖围网养殖10000亩)。 工业:以服装、化工、机械制造、箱包鞋、电线电缆为主。全镇各类企业74个,列统企业5家,05年生产总量同比增长35%,从业人员8000多人。 招商引资:05年实际利用民资14000万元,新增注册资本3200万元,引进项目企业11个。 园区建设:位于集镇北侧,规划面积1500亩,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滚动发展”的方针,目前,园内水电、通迅容量充足,路林管网设施完整,2万多平方米标准化厂房,正艳装待嫁,已入园企业10多家。 成长的马棚正在大步开创“十一五”,真诚期望各位朋友关注马棚、了解马棚、走进马棚、投资马棚,与马棚人民携手合作,分享无限商机,共创美好未来!. |
龙虬镇 |
龙虬,是一个古老文明而又富有现代气息的新型城镇,是高邮市历史最悠久而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乡镇。全镇镇域总面积91.9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4.5万人。龙虬,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十分便捷。 位于高邮市区东北,毗邻城郊,与高邮市经济开发区接壤,西临大运河,南濒澄子河,澄潼河贯穿南北,-公路、高兴东公路、市区环城路在此交汇,至南京、上海仅需2-3小时时,至北京仅需7-8小时。 龙虬庄遗址 龙虬,历史十分悠久,是市内文化名镇。龙虬庄遗址距今7000多年,是江淮东部面积最大,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部落遗址,被列为199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投资500万元开发的“龙虬庄遗址部落村”文化旅游项目,已成为龙虬对外开放的“名片”。镇内的“唐王墩遗址”因唐高祖御马放奔此地而得名,被列为高邮市文物保护单位。 龙虬,是闻名的鱼米之乡,水产重镇。是全省“罗氏沼虾养殖第一镇”,三荡河核心方,被命名为全国罗氏沼虾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和江苏省无公害罗氏沼虾养殖基地。镇内森林覆盖面达23.4%,木材蓄积量25万立方米。 龙虬,是闻名的服装大镇和塑料大镇。主要有服装、塑料、机械、建材等支柱行业,现有服装企业20多家;300多条生产线,8000多名员工,生产各类纺织、针织、羽绒服装。沙龙公司、银河公司等服装企业均有自主经营出口权;产品远销美国、法国、日本、俄罗斯、加拿大、匈牙利、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塑料企业主要生产邮电、通讯等各类管材,广泛应用于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机械类主要有搪瓷机械、制笔机械、内燃机配件、水泵、铸件等。建材类主要有防水材料、木构件包装制品等。 龙虬,是投资者的乐园。热热、好客、朴实的龙虬人,竭诚欢迎国内外朋友到龙虬考察、观光、投资,镇内已规划好一园一带,即龙虬工业园和澄潼线民营经济带,凡来园区投资建设者,享受高邮市的“绿卡”优惠政策。欢迎客商前来投资。 龙虬镇街道一景--龙虬路 龙虬,民风淳朴,百姓勤劳。龙虬人民文化底蕴厚,法律意识强,治安秩序好,令投资者有安全感和宾至如归之感。龙虬镇是江苏省科技进步乡镇、扬州市文明卫生镇、扬州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扬州市计划生育“红旗”乡镇、杨州市双拥模范镇。. |
城南经济新区(车逻镇) |
车逻,相传由秦始皇南巡御驾幸临此地而得名,位于高邮市区南7公里,东与卸甲镇、八桥镇接壤,南与江都市邵伯镇毗邻,西临京杭大运河,北接鸭业园区、高邮镇。全镇总面积56.4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41万亩,水面0.89万亩;人口3.45万,镇区常驻人口1.82万,下辖13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 车逻镇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地处长江三角洲,位于江苏沿江经济开发带的北侧,东临-,西傍京杭运河,北接高邮市区大外环,省道淮江一级公路纵贯全镇南北。-公路西接线——车樊路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北上京城,南下上海、广州、-的距离,距离宁启铁路扬州火车站40公里。域内公路四通八达,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区位优势尤为显现。 车逻镇境内河湖交错,资源蕴藏丰富,镇西碧波荡漾的高邮湖是江苏省第三大淡水湖,盛产60多种鱼、虾、蟹、蔬菜、芦苇等动植物。 2005年,全镇实现经济总量11.425亿元,同比增长25.9%。其中:工业8.2亿元,同比增长36.4%,农业增加值7158万元,建筑业1.32亿元,同比增长17.8%,三产增加值1.195亿元,同比增长20.2%。财政收入2157万元,可用财力达到1350万元,全镇人均纯收入5000元,同比增长10%。. |
汤庄镇 |
2013区划调整:将原汤庄和汉留合并设立新的汤庄镇 高邮市辖镇。1950年建东屏、陵溪、海溪乡,1958年合并为汤庄公社,1983年改乡,1996年建镇。位于市境东南部,距市府40公里。面积31.5平方公里,人口1.7万。汤庄公路连接兴盐公路,澄子河及斜丰港河纵贯境内。辖汤庄、连高家、余东、余西、缦阳、草里、五坝、韩家、王家、周刘、立新、叶家、联谊、南邱、解家、顺利、汤庄渔业、汤庄农技站18个村委会。以农业及养殖业为主,棉花及水产养殖比较发达。尤以鱼、虾、蟹等特种水产出名。企业产品有标准件、汽车配件、液压机械、空调机等。曾出土过古莲子化石,鹿角等。. |
卸甲镇 |
2013区划调整:将原卸甲和八桥合并设立新的卸甲镇 高邮市辖镇。以唐代薛仁贵征东于此地卸甲休整而得名。市蚕桑生产重点基地。1956年建卸甲乡,1958年改公社,1968年更名东风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4年建镇。位于市境东南部,距市府16公里。面积50平方公里,人口2.4万。邮汉公路贯穿东西,飞达公路和张一沟河贯穿南北。辖卸甲、陈庄、虎头、柏家、南龙、南徐、北徐、西徐、金庄、郭楼、一平、红英、张邵、北戴、潘杨、新杨、新光、大庵、陶家、许庄、渔业21个村委会和东风居委会。以农业和蚕桑生产为主。企业有金飞达和金铸城两个集团,以生产电动工具为主。. |
三垛镇 |
2013区划调整:将原三垛和司徒合并设立新的三垛镇 三垛镇位于高邮城东,面积113.76平方公里,人口6.3万人,其中集镇常住人口近2万,是高邮东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 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三垛有史可考1800余年,因南朝梁简文帝之子武宁郡王之割封地而驰名,也因北宋婉约派词宗秦观(字少游)之故里而出名,又因南宋民族英雄岳飞在此抗金“三战三捷”而得名。 水陆交通便捷发达。距-公路12公里,省道高兴东公路、安大公路、三樊公路、国家南水北调引水干道三阳河、西贯京杭大运河的北澄子河等在集镇纵横交汇,形成了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 农业资源富有丰饶。适宜的气候、肥沃的土壤、丰富的水源,造就出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初步形成了以特水养殖、良种繁育、商品粮生产三大国资项目为主的特色产业。少游牌罗氏沼虾、黑旋风牌黑大豆、银珠牌稻米等一批绿色产品走出国门,声名远扬。 园区建设特色明显。被列为扬州市乡镇重点工业园区的三垛工业集中区,座落于省道高兴东公路三垛绕镇段两侧,园区占地2726亩,现有企业30余家,纺织服装、消防器材、钢构建材、五金机电、农副产品加工等为园区主导产业。今年1-9月份实现产值8.56亿元,销售8.3亿元,利税3000多万元。 经济建设欣欣向荣。改革开放以来,全镇经济融入大生产、大流通、大循环、大市场之中,农业调整成效显著,工业经济蓬勃发展,私营经济异军突起,建筑大军勇闯全国,集镇面貌日新月异,商贸活动辐射周边,投资环境日益改善,为三垛赢来了“历史名镇、工业重镇、农业大镇、建筑强镇、文明新镇”的美誉。 这是一片充满希望的投资热土,这是一片孕育商机的创业宝地,欢迎八方朋友来此投资兴业。. |
甘垛镇 |
高2013区划调整:将原甘垛和横泾合并设立新的甘垛镇 邮市甘垛镇地处长江三角洲,位于江苏沿江经济开放带的北侧,-公路、宁靖盐高速公路和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高兴东一级公路穿境而过。甘垛镇总面积88平方公里,耕地6.7万亩,水产2.3万亩,人口近4万人,辖18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甘垛镇交通便捷、环境优美、资源丰富,目前,全镇各行各业正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市属驻甘垛镇单位工商、国税、地税共拥有固定资产300多万元,投资2000多万元的甘垛1l万伏变电所已投入运行,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提出“工业旨镇、农民增收、社会稳定”工作思路,并实施集镇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两大战略,积极打造经济建设的硬环境。在两个文明建设上,效果也非常明显,公安,卫生,文化、农电、邮电,国土管理,普法、广电等部门工作都荣获市先进称号,自来水普及率达100%以上,有线电视、程控电话普及率达95%以上,电信宽带网普及率达60%以上。 紧紧围绕“用农民的钱造农民的城”的工作思路,多元化投入,96年以来共累计投入1亿多元铺设了集镇水泥路面和中心街道, 架设了镇标雕塑,建成了环镇公路,日产5000吨台来水厂正式投入使用,新建了中小学含英楼、朝晖搂、谷雨楼,春雨楼和成教楼、幼儿教学楼,规划了住宅小区、工业园区,商贸区、农业科技示范区,实现了“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的创建目标,形成了风格独特、规划合理,环境优美新型小城镇的模式。 立足于农副工一齐抓,一、二,三产项目一齐上,农业方面突出特色项目,培植了稻田养殖,良种繁育、特水养殖和棉 花生产四大基地,1996年稻田养殖被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稻田养殖示范区,1997年被省农林厅评为全省稻田养殖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棉花丰产示范方荣获省二等奖,1997年棉花丰产方皮棉理论产量在扬州市领导工程竞赛中名列第一。占地150亩的柏林庄园,以盛产品种优良的葡萄闻名,庄园内管理有序,环境优美。 在第二产业上,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以及全民创业的热潮,甘垛镇的工业发展已进入裂变过程,工业经济指标每年以二位数的速度增长,一批千万元以上的项目纷纷落户甘垛镇,并形成了以机械化工、纺织服装、农付产品加工三大特色产业,江苏金宝电工有限公司年产值2亿元,生产漆包线;扬州科意达机械厂年产值5千万元,生产煤矿液压机械;扬州鸿信生物制品厂年产值5千万元,生产葡萄糖盐酸盐。. |
界首镇 |
高邮市辖镇。1949年建界首镇,1956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5年复建镇。位于市境北部、京杭运河东岸,距市府25公里。面积54平方公里,人口3.5万。淮(阴)江(都)、界(首)临(泽)公路过境,紧依京杭大运河东岸,运河口岸设有2000吨位码头。辖六安、王胡、郭河、张任、利民、品祚、郑墩、大昌、安幸、王家河、德标、柏木桥、应龙、福兴、胡桥、宏祥、新安、二里铺、龙翔、如祯、永安、颜庄、三官、维兴、仓都、曹塘、副业27个村委会和四新、向阳、甓湖3个居委会。以农业和种养业为主。农作物有稻、麦、棉花、蚕桑、薄菏、油菜等。重点企业产品有系列钢瓶、塑料、彩印、电磁线,压电原件、印刷、制衣、五金、针织、食品加工等。著名传统特产有“陈西楼五香茶干”。明初设置界首驿及巡检司,设有护国寺。. |
周山镇 |
当你穿行-公路时,你会看到一颗闪耀在苏中平原上的新星---高邮市周山镇,她地处苏北里下河平原,环境优越风光秀丽,物产丰富,气候温润,四季分明。素以“鱼米之乡”、“蚕桑之乡”而著称;有一望无际的稻田麦浪让您赏心悦目;有成千土万亩鱼塘、虾塘让你流连忘返:还有国家级万亩林场让您心旷神怡;更有炊烟袅袅、号声阵阵让您返朴归真,这里的一切是那么的自然纯朴,充满着水乡风情和人文亲情。 改革开放以来,周山人民抢抓机遇,谋求发展,使这块热土焕发出勃勃生机。许多宾客商贾流连于这里的田园风光,倾情于这里的无限商机,醉心于这里的“亲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氛围,纷纷来此投资兴业.品鉴着成功的喜悦。 良好的地理优势:西傍京杭大运河和国道淮扬公路,南临高兴东高速公路,北接界临沙公路,-公路穿境而过.水陆交通较为便捷。健全的服务机构。金融、邮政、电信、保险、税务、工商、公安等都设有驻镇机构,医院、宾馆、中小学校、文化中心等部门齐全,商场、农贸市场等货源充足.品种多样。较好的投资环境。镇区范围有2.6平方公里,预留可用耕地2000亩,已初步形成四大区域,即工业区、金融服务区、教育园区和居民住宅区;镇里有11万伏变电所和3.5万伏变电所各一座;有2万门电信交换机;自来水厂3家;水、电、路设施配套齐全,投资环境逐步优化。全新的服务方式。我们将秉承亲商、富商意识,为投资者诚信服务, “不对外来投资者说不”,公开承诺“四包”:手续包办理,问题包解决,矛盾包协调,服务包满意。进一步树立亲商理念、双赢理念、诚信理念,提高工作效率,创造宽松优惠的政策环境、高效优质的服务环境、平等公正的法治环境,真正做到你投资、我服务,您有难、我帮助,您赚钱、我保护。 朋友们,这里虽没有城市的繁华,也没有他方的富庶,但有着独特的魅力。当您打开这个网页的时候,或许您会发现这片热土正是您孜孜以求、开创伟业的理想家园。淳朴热情、勤劳智慧的周山人民热忱欢迎海内外朋友和企业来周山投资兴业,共创新世纪灿烂美好的明天。. |
临泽镇 |
2013区划调整:将原临泽和周巷合并设立新的临泽镇 临泽镇隶属于江苏省高邮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古城扬州东北隅,高邮、宝应、兴化三县(市)交界处。下辖18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1个水产养殖场,237个村(居)民小组。区域面积118.1平方公里,总人口6.7万人。 (一)人文历史 临泽之名缘于地处沼泽腹地,以秦王子婴命名的子婴河横贯境内东流入海。南宋时,临泽享誉高邮三大镇之首,与镇江金山寺媲美的安乐寺名僧辈出,其古刹遗迹至今尚存。临泽自古人杰地灵,商贾云集,素有“广陵小扬州”之美称。在古代文化和现代文明的辉映下,这里人才辈出,现客居大中城市、活跃在军政工商学界的成功人士达数百人。发展中的临泽处处呈现着政通人和、各业俱兴的大好局面。 (二)自然条件 1、气候:临泽位于北纬32°47′,东经119°25′,地处江淮平原南端,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平均风速3.6米/秒,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降雨1030毫米,年平均气压1016毫巴,年平均相对湿度70%,无霜期217天,年均日照2208小时。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光充足、无霜期长等特点。 2、地质:临泽镇境内土地平坦,地面标高一般在2-—3.3米之间(青岛标高)。土质主要为粘土,土层较厚,地耐压力8吨/平方米,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一般建筑无需打桩。 3、水文:正常设计水位1.4米,最低设计水位1米,最高洪水位3.6米,防洪标准采用百年一遇水位4米。 (三)经济状况 1、工业:现有各类企业256家,其中外资企业4家,私营企业109家,个体企业143家,生产100多种工业产品,初步形成了鞋业、服装、橡胶、包装、墙体材料、照明器材等工业产业。以维扬、天宇、华信鞋业为代表的一批制鞋企业年产值3.2亿元,以华信服装、卧龙为代表的一批服装企业,年加工产值5000多万元,外贸出口势头强劲,年外贸出0货值1200万美元,鞋业、服装等产品拥有自营出口权。 2、农业:我镇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为里下河地区标准的“鱼米之乡”。全镇耕地面积7万亩,水产面积4万亩,粮食总产5万吨,油料总产4000吨,水产品总产量4万吨,林业覆盖率达15%。镇域内,农田方整,阡陌交通,林网稠密,水利设施配套,农业生产水平较高,机械作业能力较强。. |
高邮高新区(送桥镇) |
2013区划调整:将原郭集、天山、送桥三镇合并设立新的送桥镇 高邮市辖镇。1956年为送驾乡,1958年归属菱塘公社,1959年建送桥公社,1983改送桥乡,1986年建镇。位于市境西部,距市府19公里。面积47平方公里,人口2.6万。辖黄圩、小园、常集、尤家、万庄、明庄、李古、送桥、双墩、平牌、东方红、徐桥、李桥、张公渡、马桥、戴庄、农技站17个村委会和送桥居委会。以农业和养殖业为主,属高邮市定点养猪生产基地,年出栏生猪总量占高邮市市场的60%,特种水产饲养量占高邮市市场的30%。1992年被扬州市政府定点为蜂乳食品生产基地。. |
菱塘回族乡 |
早在元朝时期,菱塘就有回民定居,此地被称作“回回湾”。相传700多年前阿拉伯人普哈丁来扬州传教时,菱塘即有300多回民在此依山傍水生活,世代生息,繁衍了数千子孙,并建设了清真寺,作为本地和邻近县市穆斯林宗教活动的中心场所。现座落在菱塘回民集居地清真村的老清真寺,曾三易其址,但至今保存完好。据历史记载,寺内现存一颗已有300余年的银杏树和近百年的金桂、银桂各一株,还保存着世代相传的大明宣德年号的铜香炉两只,堪称历史文物。1989年11月,沙特阿拉伯等海湾五国驻华使节及夫人专程来到菱塘回族乡参观访问,在该寺做了虔诚的礼拜。为了方便集镇回民宗教生活,1995年投入180万元在菱塘镇兴建了我国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新清真寺,与清真村老清真寺形成南北呼应,大大方便和活跃了全乡以及邻近县、市穆斯林的宗教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