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花美社区概况
我社区地处国道324线边,东连城东街道西福社区,西靠清源山脉,南接国立华侨大学,北与洛江区万安街道办事处相邻。全社区总面积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70人,流动人口800人左右,设五个居民小组。现社区有工作人员10名,党员28名。辖区范围内有企业11家。2006年预计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622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61亿元,农业产值120万元,居财收入80万元。
社区设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会议、社区事务监督小组、社区调解委员会、计划生育委员会等组织。按照“创理想环境,建和谐家园”的社区精神为指导,成立社区保洁队伍,配备了8名保洁人员,对社区全日制保洁。还成立了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肩负社区治安巡逻的重任,力求为居民创建安定稳定的居住环境。
几年来,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指导下,我社区始终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围绕区委提出的“营造五种环境,推进三大转变”这一工作主线,以开展人居环境大整治为突破口,加快社区建设步伐。抓住浔美工业区、华侨大学征地的有利时机,并充分利用毗邻华侨大学的优势,近年来,社区投入560万元,着力实施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工程,大力整治脏、乱、差,配套完善社区“六个一”设施,使社区的面貌焕然一新。同时,充分利用环境整治盘活出15亩土地,投入600多万元建设学生街1-4号商住楼,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为居财增加收入60万元,有力地促进社区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同时,在文物保护地-施琅墓道碑周边建房建设休闲场所,国求为居民创建良好的居住环境。
近年来,我社区的经济、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取得一定的成绩。先后被区委、区政府评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武装工作先进集体”、“民兵工作先进单位”、“征兵工作先进单位”、“人居环境整治优胜社区”等荣誉称号,2006年被区评为“一流计生协会”及泉州市人民政府评为“文明社区”。
如今,社区外部绿意浓浓,健身路径点辍其间,社区内部设施完善,整洁有序。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本着以人为本,扎实为民服务的精神,带领全体居民群众努力建设一个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和睦相处、朝气蓬勃的新型社区。
法花美社区“六个一”情况说明
社区办公场所:社区主干道边
社区幼儿园:社区居委会边
社区服务站:社区居委会办公楼
停车场:社区天沟边
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社区健身路径边
文体活动室:社区居委会办公楼
法花美社区便民电话:22682380
法花美社区便民信箱:社区办公楼大门前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503005 | 362000 | -- | 查看 法花美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地质社区 |
地质社区概况 地质社区位于泉州市丰泽区新铺街1号,占地面积140亩。辖区内现有居民楼14幢,常住户230户,常住人口712人(常住户口964人),其中在辖区内的单位内的单位职工有242人,离退休人员106人。外来流动人口57人,是集居住、办公、生产、学校、健身娱乐为一体,以福建省闽东南地质大队为主的“单位型”社区。 福建省闽东南地质大队组建于1981年7月,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市城东福厦公路边,隶属于福建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是集矿产地质勘查、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地质灾害评估、矿山开发咨询、各类桩基工程、土石方工程、地形工程测绘、岩矿水质分析、汽车驾驶培训和矿产开发于一体的综合性地勘单位,业务广泛,力量雄厚,成果丰硕。1992年被原地矿部授予“全国找矿功勋单位”称号。 建队20多年来,先后为国家探明稀土、镉、白云岩、硅线石、铸型用石英砂、叶蜡石、玻璃用石英砂、标准砂、绢云母、高岭土、紫砂陶土、饰面用石材、建筑用砂等28种矿产资源。向国家提交了各类地质勘查报告300多份,其中特大型、大型、中型矿床60余处,探明了东山县山只、东山县梧龙、晋江县深沪玻璃用石英砂、铸型用石英砂,福清县动仔叶蜡石,福州市峨嵋叶蜡石、寿宁县白琳饰面用石材等9处特大型矿床,以及一大批大型、中型矿床。有30多个项目获地矿部找矿、勘查、科技成果奖。东山县山只石英砂矿获地质矿产部找矿一等奖。近年来,开展的安溪县铅山铅锌矿,仙游县砺山钼矿,德化县仙公寨金矿,永泰县岭头坪金矿等地质普详查项目取得较好的地质成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近三年来,地质大队党政领导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地矿单位为目标,在创建文明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和综合整治力度,实现了新办公楼的搬迁和老队部大院的环境整治美化,极大地提升了单位的社会形象和文明程度,被泉州市人民政府授予第十届“文明单位” 地质社区共分为3个居民小组,居委会下设精神文明建设、人民调解治保、城市管理协调、社会保障服务、计划生育委员会、社区工作站、社会经济发展中心。 地质社区居委会在丰泽区、华大街道的领导和部署下,结合本社区实际,主要从事各项宣传教育和服务性的工作,与闽东南地质大队联合共建小区。 地质社区在区、街道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在社区职工、居民的共同努力下,自1998年以来,先后被泉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单位”、丰泽区政府授予第二、第三、第四届“文明单位”,华大街道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 |
华大社区 |
华大社区占地面积9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东迄城东前林,西至城东社区新厝头后路;南与城东社区相邻,北至法花美社区相接。华大社区属单位型社区,于2003年4月成立,居委会由原来的东院居委会、西院居委会及南院居委会整合为一个社区居委会,社区管辖范围是华侨大学,即华大东区、西区、南区、新南区四个居民区及北区学生生活区,在校生人数18000多人,常住户1065户,常住人口3755人,流动人口近1200人。 社区以华侨大学优势资源为依托实现了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社区内有银行、附属中学、小学、幼儿园、邮电服务部、医院、超市、餐厅、书店、复印店、洗衣店、美容美发店、自行车维修、停车(库)场、健身(房)器材、运动场等文体服务设施。治安实行24小时的巡逻保安和规范的封闭管理。有7路(起、终点站)、11路、13路、19路、25路、35路等汽车线路,福厦高速公路、铁路在社区前经过。为社区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便利、治安环境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使社区的居民生活在有花草绿地的典雅别致的优美环境之中,享受浓浓的文化生活。 社区计生在2003年度计生半年考核和年终考核名列丰泽区第一名,2004年4月被泉州市政府授予计生1999-2003合格村居,2005年华大社区新南区被丰泽区评为绿色环保小区,2006年8月被泉州市政府授予计生2001-2005合格村居。社区正在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新局面。社区居委会成员5人,居委会主任陈燕。居委会位于华侨大学南区14号楼101-103室,电话:0595-22693749。 相邻链接网http://www.hqu.edu.cn 华大社区“六个一”情况说明 社区办公场所:华大旧南区14#101-103(向华大老干处借用) 社区幼儿园:华侨大学尤梅幼儿园 社区服务站:依托社区居委会办公楼 停车场:华大新南区车库、华大校门口车库、东区车库 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华大南区老年活动中心、东区老年活动中心(依托华侨大学现有场所)(为华侨大学老干处所有) 文体活动室:依托华侨大学大部分文体活动室 华大社区便民电话:22693749 华大社区便民信箱:社区办公场所前 |
法花美社区 |
法花美社区概况 我社区地处国道324线边,东连城东街道西福社区,西靠清源山脉,南接国立华侨大学,北与洛江区万安街道办事处相邻。全社区总面积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70人,流动人口800人左右,设五个居民小组。现社区有工作人员10名,党员28名。辖区范围内有企业11家。2006年预计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622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61亿元,农业产值120万元,居财收入80万元。 社区设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会议、社区事务监督小组、社区调解委员会、计划生育委员会等组织。按照“创理想环境,建和谐家园”的社区精神为指导,成立社区保洁队伍,配备了8名保洁人员,对社区全日制保洁。还成立了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肩负社区治安巡逻的重任,力求为居民创建安定稳定的居住环境。 几年来,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指导下,我社区始终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围绕区委提出的“营造五种环境,推进三大转变”这一工作主线,以开展人居环境大整治为突破口,加快社区建设步伐。抓住浔美工业区、华侨大学征地的有利时机,并充分利用毗邻华侨大学的优势,近年来,社区投入560万元,着力实施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工程,大力整治脏、乱、差,配套完善社区“六个一”设施,使社区的面貌焕然一新。同时,充分利用环境整治盘活出15亩土地,投入600多万元建设学生街1-4号商住楼,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为居财增加收入60万元,有力地促进社区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同时,在文物保护地-施琅墓道碑周边建房建设休闲场所,国求为居民创建良好的居住环境。 近年来,我社区的经济、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取得一定的成绩。先后被区委、区政府评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武装工作先进集体”、“民兵工作先进单位”、“征兵工作先进单位”、“人居环境整治优胜社区”等荣誉称号,2006年被区评为“一流计生协会”及泉州市人民政府评为“文明社区”。 如今,社区外部绿意浓浓,健身路径点辍其间,社区内部设施完善,整洁有序。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本着以人为本,扎实为民服务的精神,带领全体居民群众努力建设一个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和睦相处、朝气蓬勃的新型社区。 法花美社区“六个一”情况说明 社区办公场所:社区主干道边 社区幼儿园:社区居委会边 社区服务站:社区居委会办公楼 停车场:社区天沟边 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社区健身路径边 文体活动室:社区居委会办公楼 法花美社区便民电话:22682380 法花美社区便民信箱:社区办公楼大门前 |
城东社区 |
城东社区概况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城东社区位于泉州市丰泽区东北部324国道189公里处(福厦公路从社区的城东与前林两小组间穿过),距市区6公里,是华大街道办事处所在地。东北方与华侨大学为邻,西及西北方以群山同清源风景区毗美,东及东南方与浔美工业开发区相连,南方隔水与南埔工业小区相望;有泉州东汽东站、三处公交停靠站,距火车站及高速公路入口处均在1公里处,交通十分方便。 [村落与居民]:城东社区由城东、后路、前林、碗窑、新厝头等五个自然村(8个居民小组)组成,属背山临海的丘陵地带,面积5.25平方公里,住户510家,常住人口1900多人;企业28家,商业网点16家,流动人口4000多人;区内现有医疗机构4家;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各一所,每年有近20名青年考入大学,社区孩子入学率100%。 [村风村貌]:城东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在“以人为本、服务居民、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社区精神指导下,构建了社区经济、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等管理体系,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实现共享资源,2003年以来社区投入1500多万元,建设三幢工业楼、铺设主次干道路、架接路灯、建设老人活动中心、健身路径、篮球场等设施。同时为社区居民群众提供阅报栏,图书室,健身房等文化体育场所,丰富了社区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大大提高了社区居民素质,加快和谐社会的发展步伐,社区经济建设及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曾荣获过市级五年计生合格社区、先进基层妇女组织;区级文明单位、人居环境大整治先进单位、创卫工作先进单位、先进民兵营;街道经济先进单位、综治先进单位等。社区2006年工农业总产值为3.5亿元,其中工业产值3.465亿元,居民人均收入7270元,居财收入150万元。 [历史人文]:城东社区的前身是城东村,明清时属晋江三十八都。古福泉大路从城东与后路村两小组之间穿过。明代嘉靖年间以前,海港直达后路双坑口,宋代开创的古碗窑所生产的瓷器,就是从这条溪港装船,发运各省及出口东南亚各地,古时此地的交通就十分发达。入住城东村的魏三良,是唐初名相魏征的二十五代孙,于元朝后期开发城东村。明朝嘉靖三十八年,城东有一批无名英雄,参与琯头抗击倭寇、保家卫乡的战斗而壮烈牺牲,后由官府举行公祭。清康熙十七年,还出了一位平吴三桂反叛的英雄魏士曾,后被康熙帝追赠为守备,又加赠左都督,当时在泉州府有立牌坊旌表。后路、碗窑两村,尚有宋代古碗窑遗址和元朝魏氏入泉始祖魏九朗祖墓被列为市级保护文物。 [区内景观]:社区内,在清源山主峰东侧的南岭东南处,有一面积35平方米的“仙家室”(由三块高过二米外的竖石,以鼎足之势在大石台上,托住一块重达近百吨的巨石,其底部有向内凹陷纹理),也称“仙吊石”。传说此石室是五代时紫霄真人谭峭初到泉州时的修真之处;在“仙家室”西南方,有一由山石天然成形的佛龛称“仙姑龛”,据传是古代山民奉祀勤仙姑入山施药救人的圣地。山上景观秀丽,移步换景,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物产经济]本地区地理环境优越,山地资源丰富,适合亚热带植物种植,盛产龙眼。龙眼果肉鲜美,可以制作龙眼罐头,而龙眼干远销全国各地。 |
南埔社区 |
南埔社区概况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南埔社区系泉州市丰泽区华大街道下属社区,位于泉州东门外五公里处,324国道西南侧,毗邻高等学府华侨大学,东至浔美工业开发区,西北临清源山风景区,西临新铺社区,北至城东社区,总面积3平方公里。有居民小组6个。辖区内有企业41家,住户251户,常住人口1034人,流动人口9548人,社区党员43名,社区工作人员16名,其中两委成员7名。 [社区风貌]几年来,南埔社区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改善居住环境,不断完善社区功能,先后兴建了老人活动中心、幼托所、功德堂、安息堂、篮球场、图书室、龙眼公园和休闲活动场所、便民停车场等一批配套设施。辖区内道路硬化率达80%,绿化面积10000多平方米。组建了社区志愿者服务队、治安巡逻队、卫生保洁队、绿化管护队等专兼职服务队伍,主动为居民开展服务。社区建设初具规模,已逐步成为一个管理规范有序、治安秩序良好、环境整洁优美、生活便利舒适、道路通畅快捷,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的新型社区。曾荣获市第四届(2002-2003年度)文明社区、社区关工委被市关工委评为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区级综治工作先进单位、区级民主法制示范社区、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人居环境整治优胜社区、区级计生先进单位、区级一流计生协会、社区建设先进单位、区级创卫工作先进单位、区级工会工作先进单位、区级先进民兵营等多项荣誉称号,被区委列为创建市级示范社区建设创建单位、文明市民学校示范点。 [物产经济]南埔社区居民大部分收入来自于房租收入、出外务工及龙眼经济作物。 泉州市丰泽区华大街道南埔社区 负责人电话 22682216 邮 编 362011 |
新铺社区 |
新铺社区概况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新铺社区位于古城泉州东北郊,距中心市区5公里,东至南埔社区,西至清源山东南麓,南与城东街道为邻,北和华侨大学相望,隶属于泉州市丰泽区华大街道办事处。 【村落与居民】新铺社区处背山临海的丘陵地带,面积约2平方公里,为一个自然村,四个居民小组,200多户,常住人口860多人,现有企业5家流动人口400多人,辖区驻有闽东南地质大队,泉州市-强制戒毒所,草邦水库管理站等单位。 【村风村貌】新铺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在“团结、诚信、勤奋、创新”的社区精神指导下,积极开展社区工作,1998年以来,在旧村改造、人居环境大整治工作中,努力改善居民的居住生活环境,不断完善社区功能,投入资金600多万元。先后兴建了社区办公楼、老年活动中心、福寿堂、安息堂、篮球场、掷地球场、健身路径、健身房、戏台、图书室、阅报栏、小公园便民停车场、治安岗等基础配套设施。社区主次干道路面硬化率近100%,绿化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已成为一个管理有序、治安秩序井然、环境整洁优美、生活便利舒适、道路通畅快捷、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的新型社区、社区2006年工农业产业产值2000多万元。其中企业产值1900多万元居民人均收入6120元,居财收入23万。获得省、市级文明村,省市级计生合格村,市级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市级 “-”学教活动先进集体,市级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历史人文】新铺社区的前身为新铺村,2003年村改社区。明清时隶属晋江三十七都凤迹铺,泉洛古驿道贯穿全境。宋元时海港直达坝行口(草帮水库内)。社区现有妈祖宫(始建年代不祥)、七里庵、五代开闽王陵、梁克家墓遗址及脍灸人口的民间传说。有德济庵和连理生韩琦、梁丞相与五虎朝金狮等传奇故事及古树名木。 【建筑景观】社区现在建筑全是单家独院别墅式的楼房,家家整洁,户户明亮,社区道路两边鲜花盛开,绿意盎然,一人民日报社记者采访时感叹社区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优于中等以上城市”。 【物产经济】社区地理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山地资源丰富,适宜于亚热带植物的种植,已列为清源山的公益林管护区,社区近300亩的龙眼园,其龙眼鲜果、龙眼干远销全国各地市场,是馈赠亲朋好友的上乘佳果和礼品。 新铺社区“六个一”情况说明 社区办公场所:新铺社区上园路 社区幼儿园:社区办公楼一楼 社区服务站:依托在社区居委会办公楼 停车场:地质围墙对面 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社区上园路 文体活动室:挂靠老人活动中心 新铺社区便民电话:22684841 新铺社区便民信箱:社区办公楼大门前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