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泉州 >> 洛江区 >> 双阳街道 >> 坪山社区

坪山社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坪山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坪山社区简介

  坪山社区旧属晋江县管辖,古称福建省泉州市北门外四十一都古镇村,因闽南话谐音称为许店村,村中南北横穿一路为晋北经鹏山岭往泉州的必经之路。1960年双阳华侨农场建场为晋江双阳华侨农场鹏山管理区,辖许店归侨聚居及侨眷居住地,岭脚、洪厝、下辽、后坑尾等五个自然村,1998年双阳建镇分成现今坪山社区原许店和新岭社区。明、清代属晋江县四十一都。民国年间为晋江县河市区福岭保,解放初为晋江县三区团结乡。其中小部分属三区前埭乡。一九五七年倂入朝阳耕作区。双阳华侨农场建场后始为坪山管区。1998年双阳建镇时分为坪山和新岭。2005年为坪山社区。【人口、土地面积】:社区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多亩,果林1750亩左右,社区人口790人,268户。【概况】: 1、地理概况:位于双阳街道驻地南面1公里,三面环山,北面较宽阔,地势南高北低,沟壑、溪流、池沼众多。与新岭社区岭脚自然村接壤,距坪山岭隧道公路400米,交通便捷,东面为双阳工业园区,西面为象征双阳母亲山的-山,境内有-山、朋山岭、青阳室,山腰、山上种植龙眼,以农果结合为主。 2、建筑景观:坪山社区现有古庙宇一座,名为古镇宫,原旧村落范围约1平方公里。辖区南面有鹏山岭古石阶路,是早年人们过往晋北、泉州两地的必经之路。石牌坊(清代建)半岭观音庙(明朝隆庆年间建)及岭顶运使宫(相传为美丽丰富的泉州民间故事陈三五娘的陈三之兄陈运使之宫庙,现尚存遗址)西面的青阳室已列入泉州文物及文化遗产保护的陈三书房。 3、物产经济:社区农业经济以龙眼生产经营为主。【下级政区】:许店、坪山、阳光花园城。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504002 362000 -- 查看 坪山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坪山社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坪山社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前洋社区

  【地名含义】:据称该社区前面小溪两侧的平坦地带,在宋,元时期为一片汪洋,故取其义名之:“前洋”。下辖自然村名:董厝:居民皆姓董,而称之“董厝”。张厝:因西部居民以姓张为主,而名之张厝。叶厝:因南部居民以姓叶为主,而称之叶厝。   【历史沿革】:明、清为晋江县四十一都。民国时期称晋江县河市区前洋保,建国初为晋江县三区前埭乡。1960年双阳建场后始称前洋管区至今。有莲村、张厝、叶厝、董厝、高厝、苏厝、花埭、吕厝、下炉九个自然村。2005年至今命名为前洋社区居委会,现有董厝、莲村、张厝、叶厝四个居民小组。   【人口、土地面积】:社区面积2.5平方公里,社区人口1774人。   【概况】: 1、地理概况:前洋社区位于双阳街道东北地基,东与万虹公路,万亩工业园,西与亲峰社区邻居,南与新南社区,北与新阳社区接近,距离双阳街道办事处1.5公里。 2、建筑景观:本社区现有古民居建筑8座,景观资源尤其丰富,古井等特色建筑独具魅力,至今已有400年之久,于2006年期间有部分修建。 3、村风村貌:本社区居民以争创文明居民,树立风尚,以创业为已任,以社区为家,创建卫生工作,积极主动参与,村容村貌建设日渐井然。   【下级政区】:董厝、莲村、张厝、叶厝。  

新阳社区

  [人口、土地面积]:社区面积2.4平方公里,社区人口1490多人,340多户,十个居民小组。   [概况]: 1、地理概况:新阳社区居委会是泉州市洛江区双阳街道办事处所辖。位于泉州城北朋山岭后,东临洛阳江畔,西依双阳工业区和行政机关所在地——双阳街道办事处,南邻前洋社区居委会,北靠著名绿色开发区,即泉美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离市中心大约十三公里。 2、村风村貌:在上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社区居委会“两委”带领居民共同拼搏,全社区面貌有了很大改变。除占厝、下炉两个自然村待迁外,其他自然村的村道都铺设了有三至四米宽的水泥路五公里,利用部分路边种上花草优化周边环境,并架设路灯方便居民夜间行走。建了一座320平方米的两层楼房作为居委会办公场所和方便居民的医疗所;高厝建了一座300平方米的两层楼房的老人活动中心,仕林坑也建了一座270平方米的两层楼房的老人活动综合用地;两个篮球场;增设两套老年人健身活动器材,为老年人提供了老有所乐的活动场地;全社区居民新盖楼房近三百座,有的还建起了别墅式的豪华住宅;全社区有线电视、电话入户率分别为90%和85%;两幢工业楼正在施建中,它将是今后社区主要经济收入的支柱。几年来社区“两委”曾受到上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的表彰,曾多次获得市委、市政府计划生育合格村,区委、区政府授予人口和计生工作先进单位,区政府授予村民自治合格村,省计生协会授予先进单位,区委、区政府授予平安社区的先进单位,区委组织部授予五好党支部,区政府、区人武授予先进民兵营,区妇联授予妇女平安之家等称号。 3、建筑景观:全社区(下炉除外)自清末至解放前,民房、庙宇惨遭匪徒焚毁,村民四处逃生,一九三六年平息后村民相继返乡重建家园。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才有前面所述的风貌,清秀壮观的“四境高地宫”和“仕林坑过桥宫”均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复建的。 4、历史人文:许金荣(原名许壬 )缅甸归侨,抗日战争时期回国参加抗日,解放后曾在中联部任职,担任过云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华侨大学副校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等职务。一九八四年四月二十八日因公殉职。许天佑:香港警务司警长。许玉英:全国许氏百名女强人之一,泉州市宏毅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全群许氏宗亲联谊会名誉会长。郑宝珠:多次参加全国、亚洲以及全球的残运会,是位著名的三铁运动健将,数次获得世界级金牌。 5、物产和经济:新阳社区原是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种有水稻、大小麦、地瓜等粮食作物,果树龙眼为副产品。二OO三年之前年年完成国家的征购任务。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大部份水田、农地、山林被国家征用,现80%以上的劳动力依靠外出打工作为家庭的经济收入,有能力开工厂办企业的为甚微。   [下级政区]:仕林坑、高厝、下炉、占厝。   

新峰社区

  新峰社区地处东南部,距离街道办事处0.8公里,距离洛江区政府10公里,处于洛江区中部,属于《惠女水库》库区社区。总面积4.5万平方米。全社区分成2个居民小组(新村组、梧峰坡组),总户数238户,常住人口816人,几年来,社区不断努力提高文明创建工作水平,先后获得区“文明社区”“平安社区”“省人民调解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新岭社区

  【地名含义】:朋山岭和新风,因得名新岭村,2005年改为新岭社区,故名为新岭。   【历史沿革】:1958年公社化,洪厝大际,1961年由洪厝大际改为坪山管区,1998年改为新岭村,2005年又改新岭社区。   【人口、土地面积】:社区面积1.5平方公里,社区人口1531多人,472户,辖四个居民小组。   【概况】: 1、地理概况:新岭社区是泉州市洛江区双阳办事处第三大社区位于洛江区北部,在秀丽的大-山脚,福厦高速铁路,泉三高速公路面往社区四个自然村,南面洪厝,岭脚居民小组,万虹公路,东面新南社区,西面后坑尾;旧路南面是下辽,新岭社区,福厦高速公路,安置小区,东面后坑尾。朋山岭隧道一、二洞直通大泉州市区。南3公里连接清源山名胜风景区,距办事处1公里,距洛江区政府6公里。 2、村风村貌:新岭社区2004年度被泉州市评为宽裕型文明社区2007年被评为平安社区。 3、物产经济:盛产龙眼。   【下级政区】:岭脚自然村、洪厝自然村、下辽自然村、后坑尾自然村。  

新南社区

  【历史沿革】:新南社区旧属晋江县泉州府四十一都层山岭后村里玉叶组。白叶村始于明朝崇祯17年1628年由河南光州入闽定居就南社区玉叶,子孙繁衍不息。   【人口、土地面积】:社区面积2.5平方公里,社区人口1400多人。   【概况】: 1、地理概况:洛江区双阳街道办事处行政社区,位于双阳东部,在风景秀丽的清源山下,东与阳江河畔接轨,距航空旅游城1公里,西与清源山相邻,距清源山风景区2公里,北面海都企业为邻居,距名胜古迹的仙公山11公里,南与塘西工业区并肩,距国道324线2公里,距泉州古城10公里。 2、物产经济:农业以春秋水稻为主,四季有:地瓜、宇头、花生、香焦、箩卜、荔枝、龙眼。 3、建筑景观:社区有清代古民建筑18座,古石雕壁画,景观资源丰富,名佛寺三座,1963年修建的新南新田水库容量为126万立方米,可灌输双阳农田。社区里洛江科技大厦、电子制衣厂、鞋业、高楼大厦一座座拔地而起。   【下级政区】:新尾、昔仔前、笏石、新田、白叶、共五个小组。  

前埭社区

  【地名含义】:前埭社区位于洛阳江边,因靠近洛阳江海埭边而得名。   【历史沿革】:五十年代隶属晋江县,六十年代属省管全民所有制,九十年代改镇街道。   【人口、土地面积】:社区面积3.2平方公里,社区人口1911人,510多户,辖3个自然村,5个居民小组。   【概况】: 1、地理概况:前埭社区位于双阳街道东南部,东与洛阳江边相邻,西与前洋社区为邻,北与河市吾宅相连,南与新南社区为邻,并与宏益电子工业园相连。 2、历史人文: 何氏始祖、何观兰等。 3、建筑景观:有古松古民居建设“三雕”景观丰富。 4、物产经济:龙眼资源,鲜国及果干两大类。  

朝阳社区

  【地名含义】:“朝阳”意即“向着太阳”,是解放初期划分耕作区时取名为朝阳。 【历史沿革】:明、清时期为晋江县四十一都,民国年间属晋江县河市区福岺保。解放初为晋江县三区团结乡,后改为朝阳耕作区。1960年加入双阳华侨农场,始称“朝阳管区”。1998年农场改制建镇后,更名为“朝阳村”,2005年更改为“朝阳社区”。【人口、土地面积】:社区面积4平方公里,社区人口1992人,总户数位544户。 【概况】: 1、地理概况:朝阳社区位于洛江双阳街道的西北部距镇区1公里,距洛江区4公里左右。东与新阳社区仕林坑交界,北与河市接壤,南与街道行政中心交接,西面环山。 2、村风村貌:田洋村坐落与大洋山下,三面青山环绕实属盆地,风景秀丽。朝阳社区林木茂盛,群山环绕,自然风景十分优美壮观,美如画。 3、建筑景观:顶塘北山一块形似鹰哥,本地自石称为鹰哥石,宅仔坑北山地名叶虎俺,形似石老钟,自古称为石钟,该石钟常发出一种钟的声音,回荡整个山谷,所以本地叫此石为石钟。 4、物产经济:经济以农果结合为主,耕地786亩,林地1214亩。罗、马、河公路从东部穿过。有医疗室卫生设施。 【下辖自然村落】:下坝仔、梧峰、田中央、宅仔坑、前山尾、顶塘、田洋、小溪。【辖区内企业】:泉美园艺有限公司、春生堂酒业、佳泰数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美格兰体育用品公司,鑫源电器有限公司,金秋家园等知名企业。【社区建设规划】:社区有后续发展用地40亩,行政用地10亩。后续发展用地40亩将由政府牵头按招拍挂方式进行开发建设,10亩行政用地由社区出资投建多功能社区行政服务中心综合楼。社区现有党员52名,其中女党员12人。全社区计生二女户52对,社区老人协会正开展居家养老活动,全社区60岁以上老人230人。西环路.福滨街贯穿全社区。  

阳江社区

  【历史沿革】:明、清时期为晋江县四十一都。民国年间属晋江县河市区前埭保,解放初为晋江县三区前埭乡,后并入梧宅耕作区。1960年双阳建场后,划入双阳,称:“阳江管区”,管区驻地埭北。1998年拆场建镇,划为“阳江居委会”和前埭村。现有阳江社区划分为三个自然村,一是池透组,二是埭北归侨组,三是田寮归侨组。    【人口与土地】:社区面积1.13平方公里(总面积1700亩,其中耕地850亩,果林30亩),社区人口407人,114户,以农为主。    【概况】: 1、地理概况:位于农场驻地东南4.3公里处,赤崎山东麓洛阳江之西,属双阳街道办事处管辖,位于洛阳江西畔,离双阳街道约7公里,面临洛江背倚青山的自然景观,享有小香港之称。 2、建筑景观:社区前洛阳江海堤绿化防洪水,南有塘西开发新区;妈祖宫源流于湄州,属“三雕”古民厝建筑,宫后有千年古榕,四季常青供居民避暑纳凉。    【下级政区】埭北池透、埭北侨队、田寮归侨队。   【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分布有:社区警务室、老人活动娱乐中心、健身活动场所   【群众自治组织】社区以党支部为领导核心,居委会具体实施区域行政管理事务,成立有社区综治协会、计生协会、老人协会、社区妇联、社区劳动保障站、共青团、民兵营等10余个群团组织,这些群团组织在社区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共驻共建,资源共享。   

南山社区

  【地名含义】:一说,因为南面有清源山,世称“南山”沿用至今。另一说,因该村处在双阳之南,且多山,故称:“南山”。南山管区所在地设在此。   【历史沿革】:明、清时期为晋江县四十一都,部份村庄属四十都。民国年间为晋江县河市区,新南保。解放初为晋江县三区前埭乡,后并入朝阳耕作区。1960年双阳建场后,始称:“南山管区”。有南山、南山归侨村、新田、白叶、室仔前、笏石、新尾、洋普、官园头、虎跳桥十个自然村。公社化期间曾与新田、新尾合为新南大队,1962年接侨后称南山管区,1998年改为南山社区。   【人口、土地面积】:社区面积2.5平方公里,社区人口908人共290户。   【概况】: 1、地理概况:东与阳江新城接壤、西延至泉州电视塔下、南北均与新南社区交接。 2、建筑景观:社区新建的安置区有56座小洋楼和4栋侨居楼形成一个新农村建筑群,还有原南山小组现还保存着三座闽南风格的古大厝。 3、物产经济:社区主要的农场品有龙眼、波箩密、榴莲果等物产。 4、村风村貌:社区内有洋普、官园头、归侨集居小区和南山自然村四个居民点合称的两个居民小组,其中有476人是印尼归国华侨及其侨眷,归侨居民至今还保存着异国风情的生活习惯。南山社区居住着近500名归国华侨和侨眷,她们至今还保留印尼的生活习惯,大部分居民的通用语言还是以印尼话为主,她们能歌善舞,创有一番异国风情,著名的印尼小吃店和印尼糕点在社区到处可见。   【下级政区】:南山小组、归侨居民小组。  

坪山社区

  坪山社区旧属晋江县管辖,古称福建省泉州市北门外四十一都古镇村,因闽南话谐音称为许店村,村中南北横穿一路为晋北经鹏山岭往泉州的必经之路。1960年双阳华侨农场建场为晋江双阳华侨农场鹏山管理区,辖许店归侨聚居及侨眷居住地,岭脚、洪厝、下辽、后坑尾等五个自然村,1998年双阳建镇分成现今坪山社区原许店和新岭社区。明、清代属晋江县四十一都。民国年间为晋江县河市区福岭保,解放初为晋江县三区团结乡。其中小部分属三区前埭乡。一九五七年倂入朝阳耕作区。双阳华侨农场建场后始为坪山管区。1998年双阳建镇时分为坪山和新岭。2005年为坪山社区。【人口、土地面积】:社区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多亩,果林1750亩左右,社区人口790人,268户。【概况】: 1、地理概况:位于双阳街道驻地南面1公里,三面环山,北面较宽阔,地势南高北低,沟壑、溪流、池沼众多。与新岭社区岭脚自然村接壤,距坪山岭隧道公路400米,交通便捷,东面为双阳工业园区,西面为象征双阳母亲山的-山,境内有-山、朋山岭、青阳室,山腰、山上种植龙眼,以农果结合为主。 2、建筑景观:坪山社区现有古庙宇一座,名为古镇宫,原旧村落范围约1平方公里。辖区南面有鹏山岭古石阶路,是早年人们过往晋北、泉州两地的必经之路。石牌坊(清代建)半岭观音庙(明朝隆庆年间建)及岭顶运使宫(相传为美丽丰富的泉州民间故事陈三五娘的陈三之兄陈运使之宫庙,现尚存遗址)西面的青阳室已列入泉州文物及文化遗产保护的陈三书房。 3、物产经济:社区农业经济以龙眼生产经营为主。【下级政区】:许店、坪山、阳光花园城。  

阳山社区

  双阳阳山社区地处双阳街道办事处中心地带。辖吕埔,祥光物业小区和阳山三个居民区,区域面积3.4万平方米,是归侨、侨眷主要的生活区,常住人口2400多人。是一个新兴的居民社区。   几年来,在双阳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始终坚持高举-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落实“-”重要思想,认真贯彻党的-精神紧紧围绕党工委的工作大局,突出城市社区特点,利用社区资源,搞好社区党建、社区文化、社区治安、社区绿化、社区卫生等工作。目前建成社区服务中心、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社区图书馆、社区青年活动中心、社区托儿所和便民停车场,根据不同对象、不同项目、不同要求分别给予无偿、低偿和有偿相结合的服务方式,满足社区各个阶层要求,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共同目标。   


坪山社区特产大全




坪山社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