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市辖镇。1949年为珥陵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改乡,1985年改镇。位于市境南部,距市区15公里。面积57.6平方公里,人口4.2万。多条公路通达。南北向的丹金溧漕河流经集镇,还有鹤溪河、煤碳河和三陵河。辖双沟、护国、官厅、前蔡、沈甲、积庆、汤庄、石庄、薛庄、新城、张刘、中东、珥西、珥东、扶城、南城、赵塘、联城、中仙、祥里、红庙、联丰、蒋村、神河、黄埝25个村委会和新珥街1个居委会。农产以稻、麦为主,间作棉花、油菜,副业有饲养业、养鱼业、手工业等。镇村企业以纺织、丝绸、针织为主体,包括机械、电子、服装、皮鞋、酿造、塑料制线等10多个行业。.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4.2万人 | 57.6平方公里 | 321181102 | 212000 | 0511 | 查看 珥陵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新珥街社区 | ·丹阳旅游·丹阳特产·丹阳十大特产·丹阳十景·丹阳名人·丹阳 | 0 |
---- |
查看 新珥街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黄埝村 | ·丹阳旅游·丹阳特产·丹阳十大特产·丹阳十景·丹阳名人·丹阳 | 0 |
---- |
查看 黄埝村谷歌卫星地图 |
祥里村 | ·丹阳旅游·丹阳特产·丹阳十大特产·丹阳十景·丹阳名人·丹阳 | 0 |
---- |
查看 祥里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中仙村 | ·丹阳旅游·丹阳特产·丹阳十大特产·丹阳十景·丹阳名人·丹阳 | 0 |
---- |
查看 中仙村谷歌卫星地图 |
扶城村 | ·丹阳旅游·丹阳特产·丹阳十大特产·丹阳十景·丹阳名人·丹阳 | 0 |
---- |
查看 扶城村谷歌卫星地图 |
珥城村 | ·丹阳旅游·丹阳特产·丹阳十大特产·丹阳十景·丹阳名人·丹阳 | 0 |
---- |
查看 珥城村谷歌卫星地图 |
积庆村 | ·丹阳旅游·丹阳特产·丹阳十大特产·丹阳十景·丹阳名人·丹阳 | 0 |
---- |
查看 积庆村谷歌卫星地图 |
护国村 | ·丹阳旅游·丹阳特产·丹阳十大特产·丹阳十景·丹阳名人·丹阳 | 0 |
---- |
查看 护国村谷歌卫星地图 |
大施村 | ·丹阳旅游·丹阳特产·丹阳十大特产·丹阳十景·丹阳名人·丹阳 | 0 |
---- |
查看 大施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丈山村 | ·丹阳旅游·丹阳特产·丹阳十大特产·丹阳十景·丹阳名人·丹阳 | 0 |
---- |
查看 丈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
新庄村 | ·丹阳旅游·丹阳特产·丹阳十大特产·丹阳十景·丹阳名人·丹阳 | 0 |
---- |
查看 新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经济开发区(曲阿街道) |
根据省政府批复文件,丹阳市撤销云阳镇,设立云阳、曲阿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调整后,云阳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面积72.2平方公里,人口17.6万人,管理19个居委会、16个村委会;曲阿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面积179.12平方公里,人口12.4万人,管理15个居委会、22个村委会。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引领全面提升城乡建设水平的意见》、省政府《关于扎实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意见》文件精神,市民政局对丹徒区和丹阳市、句容市区划调整方案进行研究、论证和风险评估,并取得省主管部门认可。 |
司徒镇 |
司徒镇(原司徒、河阳、全州三镇合一)位于南京市东郊—“中国眼镜生产基地”丹阳市西郊,是全国闻名的“眼镜之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优势明显,沪宁高速、312国道,122省道、丹西公路、丹伏公路穿境而过。2005年底建成的沪宁高速公路河阳互通,更使司徒成为沪宁线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全镇总面积121.13平方公里,人口6.2万,辖24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委会。 一、工业概况 近年来,司徒镇经济快速发展,目前全镇工业经济已形成眼镜特色产业为主导,轻纺、化工、线缆、车圈等产业为主体的发展格局。2005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1亿元,工业销售收入21亿元,利税17860万元,财政收入8889万元。 [眼镜]全镇拥有眼镜企业近400余家,树脂片、镜架、隐形眼镜等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中东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万新、东方、海昌、宇洲、金目、江南、视悦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眼镜规模企业。近年来,眼镜产业以品牌提升和技术创新为先导,发展急剧迅速。2005年实现产业内销售7.85亿元、工业增加值2.76亿元、利税7850万元,眼镜产业占全镇经济总量的分额达到了37%。特别是2005年底时“万新”光学更是喜获国家工商总局颁发的眼镜业惟一的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化工] 化工是司徒的传统产业,双阳化工、万隆化工、化工十厂、有机玻璃厂、市化工厂、合成化工厂都曾有过辉煌的历史。目前化工业坚持走精细化工之路,江苏省双阳化工有限公司不断加大技改投入,实现产品升级,2004年销售突破亿元大关,跨入名企之列。丹阳市化工厂主要产品为丁苯胶乳,自2004年投产以来,销售逐年翻番,2005年实现销售近7000万元,万隆化工有限公司是2004年利用闲置资产引进的企业,该厂在稳定产销的同时,充分注重新产品研发,今年销售额有望突破亿元大关。 [线缆] 线缆是司徒镇一大信息产业,该镇的“河阳牌”电线、电缆,以质量和信誉闻名全国,产品远销各大省市。2005年投资500余万元,建成的现代化标准厂房,使生产布局更加合理、现代、规范,特别是今年自主研发了新产品铜包铝线,预计两年内该厂可跨入亿元企业之列。市特种电缆厂生产的“千僖牌”线缆,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国际标准,为镇江地区供电系统指定使用产品。. |
延陵镇 |
延陵镇地处美丽富饶的江南大地,位于金坛、丹徒、丹阳三县(市)交界,已具有2300多年的历史。全镇所辖5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镇域总面积31.8KM2,总人口2.3余万,其中集镇面积6KM2,人口0.6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千年古镇处处呈现出百业俱兴、生机盎然的勃勃景象,工业、农业、集镇建设长足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成绩斐然,为快速发展的延陵创造新的业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几年来,按照“振奋精神、乘势而上、协调发展、全面崛起”的总体要求,着力实施 “开放兴镇、项目立镇、商贸旺镇”三大战略,以艰苦创业、锐意创新、奋力创优的“三创”精神为动力,以改造精神状态、改善经济状况、改变城乡面貌的“三改”目标为追求,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到目前为止,1.5平方公里的镇工业小区“五通一平”已基本到位,新办企业30余家,逐步形成以服装、化工、包装、眼镜、造纸、五金阀门、高压软管为主的支柱产业;2003年,全镇GDP、工业销售和财政收入均增长50%以上;全年协议利用外资近800万美元,实际利用350万美元;特色农业稻鸭共作面积突破2000亩,被国家农业部授予“稻鸭共作技术定点基地”、“优质无公害大米定点生产基地”,“嘉贤”大米和“季丰”中华绒螯蟹获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在本镇就业达600余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围绕丹西路的集镇总体规划已完成修编,长1.6公里、宽33米的引资大道已建成通车,集镇框架基本搭就。. |
珥陵镇 |
丹阳市辖镇。1949年为珥陵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改乡,1985年改镇。位于市境南部,距市区15公里。面积57.6平方公里,人口4.2万。多条公路通达。南北向的丹金溧漕河流经集镇,还有鹤溪河、煤碳河和三陵河。辖双沟、护国、官厅、前蔡、沈甲、积庆、汤庄、石庄、薛庄、新城、张刘、中东、珥西、珥东、扶城、南城、赵塘、联城、中仙、祥里、红庙、联丰、蒋村、神河、黄埝25个村委会和新珥街1个居委会。农产以稻、麦为主,间作棉花、油菜,副业有饲养业、养鱼业、手工业等。镇村企业以纺织、丝绸、针织为主体,包括机械、电子、服装、皮鞋、酿造、塑料制线等10多个行业。. |
导墅镇 |
丹阳市辖镇。1949年为导墅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85年改镇。位于市境东南部,距市区17公里。面积46.5平方公里,人口3.8万。多条公路过境。境内有越渎河、煤碳河等。辖葛家、长巷、和巷、葩桥、白基、东邮、桑园、小华、蔡庄、导墅、西村、东泊、大华、后庄、蔡巷、黄伦、西庄、前庄、下琴、长沟、留干、瀛庄、蔡东23个村委会和新征路1个居委会。农产以稻、麦为主。副业有河蚌、鱼、螃蟹、虾等养殖。镇办企业38家,村办企业130多家,个体经营300余家,中外合资企业9家,外资企业1家,以机械制造、化工、床上用品、电梯配件、皮革箱包等为主。有“箱包之乡”美誉。现代著名教育家匡亚明为此地人。. |
皇塘镇 |
皇塘镇位于丹阳市东南部,介于武进市、金坛市、丹阳市三市交界处,是江苏省重点中心镇之一,距沪宁高速公路、常州机场15公里,离大港港口30公里,340省道贯穿全境,交通极为便利。全镇面积45.6平方公里。辖有17们行政村,1个居委会,2个渔场,住户9377户,人口3.08万,镇区建成面积5.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万。 皇塘是丹阳市工业重镇。工业门类发展为精细化工、床上用品、新型建材、药用玻璃、机械工具、环保产品、包装印刷、电子等八大门类,创办省级企业集团4家,中外合资企业16家,独资企业5家,被评为“江苏省发展乡镇企业先进乡镇“。创出了“堂皇”、“高格”,“丹凤“、“中彩”、“皇马“、“金象”、“绿苑”等一批在海内外市场上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已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一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三家,被国家科技部命名为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2002年,全镇实现工业销售13.2亿元,技改投入11601万元,GDP7.005亿元,利税7000万元,出口创汇563.33万美元,农民人均收入4456元。 皇塘是农业大镇,有耕地3.1万亩,年粮食总产量22235吨,水面7000亩,水产品产量2198吨.年出栏生猪3万余头。初步形成了以优质稻麦生产为主体,经济作物为特色,特种养殖为重点的种养协调发展新格局。 皇塘是文明新镇。该镇是“江苏省群众文化先进乡镇”计划生育工作连年被上级评为先进;全镇文明户率达91.9%;社会治安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尊老爱幼,拥军优属蔚然成风,从1995年开始连续六年获得“江苏省文明镇”称号,连续七年获得镇江市“双拥模范镇”称号。 皇塘是现代化小城镇是省政府首批命名的222家重点中心镇之一,拥有1.2万KW热电厂,日产3万吨的自来水厂。创建了镇江市“移动电话镇”,改建了340省道皇塘段,加快了集镇美化,亮化,绿化和现代化进程。该镇正着力实施“科技兴镇,外向强镇,环境造镇,民资旺镇”四大经济发展战略,以更低的成本,更满意的服务,更丰厚的回报拥抱投资者。. |
吕城镇 |
|
陵口镇 |
丹阳市辖镇。1949年建陵口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85年改镇。位于市境东部,距市区府9公里。面积39.2平方公里,人口2.8万。京杭大运河、沪宁铁路纵贯镇境,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过境。辖潘家、卢家、新陵、陵口、基庄、庙段、肇巷、陆家、煦庄、张东、奔沟、新庙、胡良、王庄、孔家、乐善、留墅、倪家、李村、东旺20个村委会和陵口桥1个居委会。农产以稻、麦为主,盛产红、白萝卜。工业有皮鞋、塑料、轻纺、五金电器、机械制造等行业,建有华东皮鞋城。古迹有南朝石刻、天禄麒麟,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访仙镇 |
丹阳市辖镇。1957年为访仙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设乡,1986年改镇。位于市境东北部,距市区15公里。面积23平方公里,人口3.4万。丹吕公路、访高公路过境。沪宁高速公路通达镇南。九曲河可行船北至长江,西至京杭运河。辖庵东、后册、独山、船舱、肖家、前册、集翔、三年、西茆、东苑、虞河、孙家、竹林、访山、房东、龙泉、晓丽桥、访南、永丰、官庄20个村委会和访仙桥1个居委会。农产以稻、麦为主,间作油菜、山芋。副业有蚕、鱼、蚌养殖等。工业有制锁、缫丝、灯具、窗纱、服装、丝织等行业。. |
界牌镇 |
界牌镇位于丹阳市东北部,地处长江之滨,地理位置为北纬32度03分,东经119度25分。现有13个行政村,1个场圃,三个居委会,全镇面积23.5平方公里,本地2.1万余人,外来人口1万余人。 界牌地域属永丰乡,民国23年(1934年)建为乡,民国37年废,新中国成立初复置乡,1954年再废,1961年将新桥人民公社分置界牌、新桥两公社,1983年改为界牌乡,1985年撤乡建镇,为界牌镇。 界牌地处我国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无霜期220天左右,境内年均气温15摄氏度,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其次为东风,年均日照数达2163小时,年降水量1002毫升,气候适宜,雨热同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土资源的时空配合较好,境内江河沟通,地表水量丰富,外来水量充足,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界牌镇交通便利, 距丹阳28.5公里,122省道与丹阳相边,20分钟便可到达,距常州飞机场18公里,镇江大港20公里,沪宁高速16公里。 界牌镇地处长江下游沿江经济开发带,南与常州市接壤,西与新桥毗临,东北与扬中市隔江相望,处于宁、镇、扬经济区苏、锡、常经济区的结合部,是处在江苏省最发达地区的腹部,直接受两个地区的辐射,现今,农业以稻麦为主,林副业以水产养殖为主,工业以经营灯具、摩托车配件、塑料化工和路灯四大类为主,其中以灯具驰名全国。. |
丹北镇 |
2014年,经省政府、市政府批准,镇江丹阳沿江埤城、后巷、新桥三镇合并成立丹北镇。 丹阳市辖镇。1958年置埤城公社,1983年改乡,1986年改镇。位于市境东北部,距市区18公里。面积34.2平方公里,人口2.2万。多条公路过境,北部边境内有太平河直通长江,境内还有跃进河、越岭河、友谊河等。辖镇北、镇西、镇东、镇南、常兴、西沟荡、林常、丁家坝、洪家埭、荣星、勤丰、东白龙、东巨、丁家庄、常麓、邹家、西巨、下祁、林丰、白龙寺、王巷、尧巷、倪巷23个村委会和镇中路1个居委会。农产以稻、麦为主,间作大豆、油菜、山芋。副业以养蚕、养鱼为主。矿石、药材等资源丰富,主要有陶土、斧劈石、石灰石、白云石和药材明党参、丹参、半夏等50多种。工业以机械、印刷、纺织、电子、造纸、化工、铝箔、服装等为主要行业,有中外合资企业16家。古迹有齐前庆帝郁林王肖昭之墓,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高新区(云阳街道) |
根据省政府批复文件,丹阳市撤销云阳镇,设立云阳、曲阿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调整后,云阳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面积72.2平方公里,人口17.6万人,管理19个居委会、16个村委会;曲阿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面积179.12平方公里,人口12.4万人,管理15个居委会、22个村委会。 丹阳市辖镇。市府驻地。唐、宋、元、明、清五朝县治大都设于此。1949年设城镇,1986年丹凤乡并入更名云阳镇。位于市境中部偏西北。面积23.8平方公里,人口10.4万。沪宁铁路、312国道过境,多条公路通达。京杭运河、丹金溧漕河、九曲河、香草河、简渎河交汇于此。辖城东、城南、城北、石城、九房、蒋甲、迈村、李甲、汤甲、何甲10个村委会和南门外、沈家桥、前庙巷、东门、东门外、新民中路、燕子巷、老北门、观音山、华南新村、凤凰新村、车站、化肥路、阜阳新村、人民桥、云阳桥、海会、全福路、新北门、新马路、河滨新村、水上、老西门、新西门、谷口街、公园新村、新民西路、四牌楼、白云街、北草巷、文明巷、南门内、凤美新村、东河路、太阳城、金宛、向阳、华南二村38个居委会。农产以稻、麦为主。工业有机械加工、建材、纺织、制鞋、服装加工等行业。先后和日本、菲律宾、台湾、香港等地客商建成合资企业12家。古迹有唐代中和钟,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