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泉州 >> 安溪县 >> 湖上乡 >> 横坪村

横坪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横坪村谷歌卫星地图)


横坪村简介

  原称凤腾,俗称横坪。1982年6月成立横坪畲族村,原先与盛富村合并一个村,也曾经与飞新村合为一个村,由于全村都是少数民族,又与其他两个村相距较远,后来才成立横坪畲族村。全村分为四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527亩,其中耕地面积152亩,山地面积1375亩,人口605人。横坪村位于湖上乡的一个偏僻角落,村民主要是靠茶叶收入和外出务工。横坪村为鲁族主要聚居地,村民主要为蓝姓。  横坪村与湖新村、黄武村、格头村、沙堤村、飞新村、飞亚村、长林村、上路村、盛富村、湖上村、雪山村、珍地村相邻。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524202 362000 -- 查看 横坪村谷歌卫星地图

横坪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横坪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湖新村

  湖新村位于安溪县湖头镇横山村福井埔,2011年4月29日新成立自然村,现有人口888人,199户,五个村民小组,现配套班子成员五人,全村占有面积约一百三十几亩,村民收入以茶叶经营、务工为主。    全村共有党员10名,预备党员2名,在村党支部和村两委的团结带领下大力发展经济,全面提升种茶、制茶水平,配合乡区规划,整治农村卫生环境,发展农村文化活动,建设文明繁荣的新农村。   

黄武村

  黄武地名原系“皇道”,历史早期已有一条大道从安溪直通永春一都、大田县、永垵的石路,历史记载间称皇道,黄武由此而得名。1949年属剑斗十二区管辖,1958年至1960年加入飞新公社,1961年至1984年并入湖头人民公社,1984年由湖上乡管辖,2000年泉州市市长施永康在我村奔小康的现场会上,授予我村革命老区的光荣称号。全村面积5平方公里,人口2000人。五个生产村民小组,分布在树林内、前溪坂、虾角溪三个自然村里。  

格头村

  武曲、下寨原与黄武村合并一个村,于1982年6月新拆村取名格头村。明、清属修仁乡来苏里,民国三十五年属八社乡沙上保,1952年属第十二区盛富乡,1958年成立湖头公社盛富大队,1984年改为湖头乡盛富村委会,1987年从湖头乡析出,成立湖上乡格头村委会。人口865人,面积1900亩。1992年格头村多方集资,建成二屋钢筋水泥教育楼,2000年仍通格头至盛富公路水泥路,2008年修通格头至飞新公路水泥路硬化建设,现格头村已造建森林500余亩,生态茶园400余亩,成为自然村之一。  

沙堤村

  原称沙犁,因笔误为沙堤,将错就错,沿用至今。民国期间与黄武、上路、沙堤合为沙上乡,1959年设为湖头公社沙堤大队,1984年改为湖头乡沙堤村委会,1987年湖上乡政府成立,改为湖上乡沙堤村委会。沙堤村全村1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230人。面积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0亩,茶园2千多亩。   

飞新村

  原与飞亚村统称为飞鸦乡。传说从前要建昭灵宫时,需动用邻村古墓,在迁墓时,飞出三只小乌鸦,故取名“飞鸦”,当时人们在追三只小乌鸦时,只抓到一只并且弄伤了脚,后来墓主的后裔0了一个跛脚进士,所以俗称“悲鸦”。1951年土改时,飞鸦辖长林的山桐、飞亚口、半岭、崇峰、新桥,取飞鸦的飞,新桥的新,合叫飞新。飞新村全村总人口3247人,625户,22个村民小组。全村土地面积4800亩,其中山地面积3500亩,茶园面积1200亩。    飞新村经济主要以茶叶为主、主要种植铁观音。历山茶仙、三好茶博会茶叶生态基地坐落我村。   

飞亚村

  飞亚村在乡政府驻地东北7.7公里处,海拔410米。原称飞鸦口,亦称飞鸦外,与飞新同一个村,后析出为独立村,谐音改飞亚村。飞亚村总面积15平方公里,共有人口1400多人,人口居住分布于土楼、福卿、岭脚、当埔四个自然角落,17个村民小组。村委会设在岭脚,辖5个自然村。村民主要为李、林、卢、陈姓,海拔438米。茶叶是飞亚村的支柱产业。清朝前是原始森林地带,是野兽和鸟类的良好居所,故称飞鸦口。1961年归湖头人民公社管辖时,因飞鸦口词义不美,而“鸦”又与“亚”近音,遂改名为飞亚,飞亚故而得名。    据传,该地昭灵宫庙址原为长坑衡阳苏氏一座祖墓。当时,苏氏三个媳妇均患病医治无效,到此地求神拜佛,并许愿,若愈愿将墓地捐出一把雨伞大的面积作为建宫用地,果得病愈。择地建宫时,正好太阳将下山,雨伞的影子倾斜将其祖墓全部遮住,苏姓只好把祖墓迁走。动土时,墓中飞出三只乌鸦,栖于樟树,不停地悲啼。宫庙建成后便称悲鸦宫,村以悲鸦命名,后人感此名不雅,其宫改为昭灵宫,村称飞鸦。   

长林村

  长林村村名取自长坪和茶林仑两个村落名各一字,为长林。明、清属修仁乡来苏里,民国三十五年属八社乡长举保,1952年属第十二区沙上乡,1958年成立湖头公社飞新大队,1961年与飞新村拆开改湖头公社长林生产大队,1984年改为湖头乡长林村委会,1987年改属湖上乡长林村委会。总人口1012人,面积2520亩,耕地面积480亩,茶园1608亩,山地2048亩。   

上路村

  因位于黄武村下黄杜的上方,故原称上黄杜。明、清属修仁乡来苏里,民国三十五年属八社乡盛富保,1952年属第十二区盛富乡,1958年成立湖头公社上路大队,1984年改为湖上乡上路村委会,1987年从湖头乡析出,成立湖上乡上路村委会。1958年省道经过我村,现为324县道,本村民于1996年修建月星祖宇两座,供平常迎神祭拜之用,1985年修建庵堂一座,内供奉黑面祖师公,康大元帅等神,1996年翻建三层教育综合楼,现有茶园面积1000亩左右,其中300亩为生态茶园。全村人口1750人,面积314.46公顷。  

盛富村

  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钟氏先祖钟德府从汀州府上杭县白沙里黄蕉坑徙居此地,兴建祖祠,因地形如“称形”,故名称(秤)厝。后感其名不雅,由谐音改为盛富。盛富村是安溪北线最大的畲族聚居地,本村先祖从长汀上杭移居至今有500多年,历史以来人才辈出。明、清属修仁乡来苏里。民国三十五年属八社乡盛富保。1952年属第十二区盛富乡。1958年成立湖头公社盛富大队。1984年改为湖头乡盛富居委会。1988年从湖头乡析出,成立湖上乡盛富村委会。全村面积约8平方公里。现有3900多人,24个村民小组,8个自然角落。  

横坪村

  原称凤腾,俗称横坪。1982年6月成立横坪畲族村,原先与盛富村合并一个村,也曾经与飞新村合为一个村,由于全村都是少数民族,又与其他两个村相距较远,后来才成立横坪畲族村。全村分为四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527亩,其中耕地面积152亩,山地面积1375亩,人口605人。横坪村位于湖上乡的一个偏僻角落,村民主要是靠茶叶收入和外出务工。横坪村为鲁族主要聚居地,村民主要为蓝姓。  横坪村与湖新村、黄武村、格头村、沙堤村、飞新村、飞亚村、长林村、上路村、盛富村、湖上村、雪山村、珍地村相邻。  

湖上村

  湖上村位于安溪县中北部、离县城45公里。因地处湖头之上,故名。1949年属剑斗十二区管辖。1958年至1960年加入飞新公社。1961年至1984年拼入湖头人民公社。1984年由湖上乡管辖。湖上村是内外安溪的分水岭,全村3969多个人口。二十三个村民小组,分布在高边桥、大坑、旗头尾、龛脚、中心点等自然角落。湖上村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雨水充足、土壤以黄土为主,盛产铁观音茶叶,特别是旗头尾角落,被茶商们美称“感德高山”。面积20平方公里。  

雪山村

  雪山村最高山峰“四大尖山”,笔直挺立,海拔900多米,全村皆可望收,以前半年积雪是一道自然景观。村里常有银白的结冰,气候寒冷,故命名为雪山。明、清属修仁乡来苏里,民国三十五年属八社乡湖珍保,1952年属十二区湖珍乡,1958年成立湖头公社雪山大队,1984年改为湖头乡雪山村委会,1987年从湖头公社析出,成立湖上乡雪山村委会。雪山村全村总人口3186人,815户,19个村民小组,分布在三个自然角落,党员65人。面积7000平方公里,山地面积6500亩,其中林地5450亩,茶园500亩。  

珍地村

  珍地村隶属安溪县湖上乡,在乡政府驻地南5.5公里处,五阆山北麓,海拔745米。东邻湖头镇,南毗尚卿乡,西连长坑乡。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大多山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全村人口约3450人。村委会设在水尾角落,辖15个自然村。“珍地”前俗称“陈治”,指陈姓人居住。后来何姓人迁入,陈姓人逐渐消亡,故现全村皆何姓。因为土地较少比较珍贵,又有丰富的石灰石矿、煤矿、铁矿等资源。珍地人为维持生活在很早以前就掌握了煅烧石灰的工艺,并赖此以谋生,遂更名为“珍地”。改革开放以后,珍地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自然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基础设施的完善,给全村群众的家庭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带来了质的飞跃。目前全村主要产业工业有石灰石矿、铁矿、石灰厂、矿石粉加工厂等,农业有茶业,养殖业、畜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文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横坪村特产大全




横坪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