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风社区是福建省泉州永春县桃城镇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350525100,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50525。邮政编码为362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95 ,车牌号码为闽C。与张埔社区、桃东社区、桃溪社区、化龙社区、环翠社区、留安社区、榜头社区、南星社区、桃城社区、丰山村、大坪村、长安社区、卧龙社区、济川社区、洛阳村、上沙村、姜莲村、仑山村、外坵村、洋上村、花石社区相邻。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525100 | 362000 | -- | 查看 德风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张埔社区 |
张埔社区位于桃城镇东面,地处永仙公路旁。与济川社区相交连,社区有坑内和坑外两个自然角落。社区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民风纯朴。社区主要农副产品有柑橘、龙眼、水稻等。社区配有小学、职业中专、老年人活动场地等多年以来,村两委坚持以“-”主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富村强民这一工作重心,牢牢抓住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历史机遇,坚持抓班子,带队伍,理清思路,完善制度,优化机制,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格局,促进了全村经济建设和各项公益事业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 |
桃东社区 |
桃东社区地处永春城区中心区域,是桃城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社区东依留安山风景区,与留安、化龙社区相邻;西至环城路,与桃城社区接攮;南傍桃溪人工湖,与桃溪社区以水为界;北至丘湖山、山头山,与卧龙、环翠社区以山为界。社区下设19个居民小组,总人口4065人;辖区内有福龙丽景、桃东新村等自然角落,辖区常住人口17000多人。社区面积约2.2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1403亩;耕地面积64亩。社区内有市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30几家,个体工商户1100多家。社区主要产业为工商贸易业,现已形成以桃东路美食街为主的地方特色一条街。近年来,桃东社区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依法治居,加快社区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齐头并进。2007年度,社区经济总收入达到72.8万元;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新的突破,新华小区荣获省级文明小区示范点、市级绿色小区。社区先后荣获省级明星村、省文明单位、市宽裕型文明村、市普法教育先进单位、市文明单位、拥军模范单位。 |
桃溪社区 |
桃溪社区是福建省泉州永春县桃城镇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350525100,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50525。邮政编码为362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95 ,车牌号码为闽C。与张埔社区、桃东社区、化龙社区、环翠社区、德风社区、留安社区、榜头社区、南星社区、桃城社区、丰山村、大坪村、长安社区、卧龙社区、济川社区、洛阳村、上沙村、姜莲村、仑山村、外坵村、洋上村、花石社区相邻。 |
化龙社区 |
化龙社区位于永春县城东大门,地处永仙公路与三郊线三叉路口,面积1平方多公里。东接长安、剂川社区。西连桃东社区,南临留安社区,北靠长安、卧龙社区,拥有林地1456亩,柑桔园327亩,耕地面积253亩。主要收入为盘活资产,山林、桔园承包,厂房出租等10多万元。常驻人口6000多人(其中外来人口3300多人),分有11个行政小组,组成10个自然村落。社区现有一座3000多平方米的办公综合楼,一座约420平方米的老年协会活动中心,一座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能容纳400多名学生的现代化教学综合楼。有一条约1.5公里亮绿的大路头接,主要有小菜市场、日食杂、餐饮、粮油、美发美容、维修、纱百服装等160多家的商贸个体,成为城东农贸市场集散地。工业方面主要有水泥制品、树脂、陶瓷、纸箱、外贸芦柑包装加工、服装制造、花卉种植等7加企业,解决了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了居民收入。形成一个集农、工、商、贸、住为一体的综合性文明农村区域。自1998年起,多次荣获省、市、县、镇的“五个好党支部”、“文明安全社区”、“宽裕型文明村”、“敬老模范居委会”等光荣称号 |
环翠社区 |
环翠古称白马垄,隶属廿五都,解放后隶属桃城镇。东南与县城连接,西北与五里街毗邻,背靠巍巍大鹏山,面对悠悠桃溪水。辖区总面积2.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00多人,设9个居民小组,党员总数38人。境内有建于南宋绍兴年间的环翠亭,又名万寿亭,南宋理学家朱熹与知县陈知柔曾讲学于此,为永春重点名胜古迹 。现有省级达标中学——永春华侨中学、全国四大名醋之一永春老醋发源地——永春酿造厂等。 环翠人历来以勤劳奋进、尊师重教的淳朴民风闻名遐迩,人文积淀深厚,人才辈出,久而弥众。历代均有士农工商各界出类拔萃人物活跃于海内外。改革开放以来,社区党支部、居委会“两委”班子以开拓务实、开明守信的精神,团结和带领党员、充分发挥地处城郊、信息灵通等优势,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建设齐头并进,已由过去的小农传统产业村发展成为以工商贸易为主体、多元产业并举的新型城郊社区。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及各群团组织都获得过各级先进单位称号。 环翠社区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已基本完成,各项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居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社会秩序安全稳定,已跨入全面建设小康社区的重要发展时期。 环翠社区依靠历代党员和群众建设了美好的今天,环翠社区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
德风社区 |
德风社区是福建省泉州永春县桃城镇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350525100,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50525。邮政编码为362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95 ,车牌号码为闽C。与张埔社区、桃东社区、桃溪社区、化龙社区、环翠社区、留安社区、榜头社区、南星社区、桃城社区、丰山村、大坪村、长安社区、卧龙社区、济川社区、洛阳村、上沙村、姜莲村、仑山村、外坵村、洋上村、花石社区相邻。 |
留安社区 |
桃城镇留安社区地处永春县城东南郊,留安山风景南麓,晋江上游桃溪北畔。社区开基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境内有道教圣地石玉洞,名胜古迹留安塔。历史上曾涌现过北宋晋江王留从效,南宋丞相留正等杰出人物。社区辖10个居民小组,现有总人口1956人。支部现有党员48名。 1992年,县政府首先在社区靠桃溪南畔兴建工业园区。之后,在建设榜德工业园区时,扩建社区靠桃溪东畔为纺织城。先进驻社区的各类工业企业等10多家。今年来,社区两委在对辖区企业提供各种服务的同时,立足居情,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实施劳动力有序转移,发展多种经营,增加集体和群众收入。居民主要从事建筑、经商、劳务、服务等产业。2008年度,社区社会总产值14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7217元,居财年收入16万多元。 社区于200年撤村建居以来,按照新农村的远景规划建设需要,加大精神文明宣传力度,切实提高群众参与创建工作深入人心,形成全民动手,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社区各项基础建设正在配套完善中,逐步优化服务工作企业的有利条件。目前正在计划筹资300玩元,计划再兴建1座综合厂房,招商办厂,壮大社区集体经济。 |
榜头社区 |
榜头社区地处永春县城南郊、永春县榜德工业园区、省道“三郊”公路县城东大门窗口路段。社区共7个居民小组,300户,总人口1090人,现在党员总数34名。社区两季按照新时期、新形势对社区 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高起点、高标准抓好以党支部为核心的群团配套组织建设、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建设,致力打造富强、民主、平安、文明、和谐社区。2008年度社区总产值达到1000万元,人均收入7200元,居财收入45万元。基本实现新农村建设标准化,基本设施配套完善、居住环境整洁优美、居务管理规范化、思想道德建设制度化,民风健康向上、秩序平安的社区。先后被评为全省民主法制示范居、计生协会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宽裕型文明社区、“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先进单位、民兵预备工作先进单位,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学美岭、创五好”典型示范点、新农村建设精品示范居。 |
南星社区 |
桃城镇南星社区地处永春县城南部,距县城约2公里,东与本镇花石社区相邻,西与本镇榜头社区交界,北与桃溪河畔留安社区相望,南边是留安社区山林,南星社区山林至东平镇云美村交接。全社区总户数226户,总人口865人,有6个居民小组,支部现有党员26名。 2001年以来,随着县政府“三郊线”与榜德工业区的开发,我社区于2006年至今兴建工业厂房1幢6层计5700多平方米,2008年完工,现在已投入使用,年收租金18.5万元。社区有芦柑4千多株,年收入3万多元。至2009年起社区经济收入年可望达20多万元。广大居民随着政府建设榜德工业园区和县标准厂房之机,按照新农村的远景规划建设需要,加大精神文明宣传力度,切实提高群众参与创建的知晓率,引导全民参与文明创建实践活动,真正使创建工作深入人心,形成全民动手,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现在大多数进入工厂,通过劳动力转移,有的发展多种经营,大大增加集体和居民收入。 |
桃城社区 |
桃城路文明安全小区位于桃城社区居委会东南部,其范围东起外贸公司、聚荆楼,西至文庙、街心公园,南靠823东路,北接桃城二期新区。小区按县城总体规划建设,是一个集商贸和住宅为一体的小区,总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其中新建53000平方米,共有店面84间,住房348套,总人口1386人。区内有桃城镇中心小学、县外贸公司、县博物馆、高甲剧团等单位,桃城路是永春名优商品一条街。 2002年5月,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小区由桃城社区居委会党员、干部和部分单位干部、小区居民代表参加组建成立了桃城路文明安全小区理事会。制定理事会工作职责、居民文明公约、治安公约、环境卫生公约,同时组建了移风易俗督导队、治安联防队、文明市民学校、环境卫生整治队、妇女文明安全卫生督导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计划生育管理服务队等队伍,在育人、文明、安全、卫生、服务上下功夫,有效地提高小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广泛开展“做文明市民、争文明家庭、创文明商店、建文明安全小区”等系列活动。初步建成一个具有舒适感、安全感、方便和积极向上的文明安全小区,为巩固国家级卫生县城和省文明县城奠定良好的基础。 |
花石社区 |
花石社区是福建省泉州永春县桃城镇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350525100,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50525。邮政编码为362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95 ,车牌号码为闽C。与张埔社区、桃东社区、桃溪社区、化龙社区、环翠社区、德风社区、留安社区、榜头社区、南星社区、桃城社区、丰山村、大坪村、长安社区、卧龙社区、济川社区、洛阳村、上沙村、姜莲村、仑山村、外坵村、洋上村相邻。 |
长安社区 |
长安社区位于永春县城东郊,与化龙、张埔、卧龙、丰山村相邻。社区东侧有永春职业中专学校,西有永春师范,村部门口是永春特殊教育学校。到县城仅2公里左右。 村落村民:长安社区面积4800亩,其中耕地面积780亩,山地面积2300亩,有3个自然村落12个村民小组。在籍422户。1705人,453户,5个党小组,党员73人。 长安村民主要有蔡氏、邱氏两姓,另外还有林、郑、李、陈、王六姓。 长安境内有一县级风景区著名古刹圣地——永春县桃城镇大帽山天禄岩古刹,天禄岩寺始建于南宋初期,岩寺内有一座来自缅甸的白玉观音雕像约5.4米,重约30吨(是福建省最大尊的观音神像),另有着一株罕见的桂花树,已有八百多年树龄,可谓阅尽人间沧桑。 长安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属于桃城镇的经济薄弱村,通过社区干部的努力下和各级政府的支持下,筹建了社区工业楼(现已建3层),以改变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到2011年社区居财收入已增至6万多元了。几年来,通过努力社区主要干道和各自然角落道道已经全面铺设水泥路面,2011年社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道路两旁实施了亮化工程建设。 |
卧龙社区 |
卧龙社区位于桃城镇北端,与县城相距4公里,有幼儿园1所小学一1所。地处与桃东社区、化龙社区相接。内有下埔头、龙滚、新辽、石门头、石卒洋自然角落。多年以来,村两委坚持以“-”主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富村强民这一工作重心,牢牢抓住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历史机遇,坚持抓班子,带队伍,理清思路,完善制度,优化机制,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格局,促进了全村经济建设和各项公益事业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向前推进 |
济川社区 |
济川社区地处桃城镇东部,属于城乡结合部,县道永仙公路贯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全社区土地面积2平方公里,共有13个居民小组总人口2256人,社区党支部现有党员58人,其中社区两委党员7人。社区年收入达75万元。居委会设在枕头桥永仙公路边。社区内有分为乙甲、尧口、桥亭、格头、格脚等。济川社区居委会以济川桥命名,解放前(初)为第四区,1955年为罗口里,1958年公社化时期后为丰川大队,1984年改为济川村委会,2002年改为济川社区居委会。社区内有幼儿园1所,水库1座。境内主山峰有先锋寨。名胜古迹有庙宇曼松奄、下宫宫,历史人物有林诗必。村路连接永仙公路。 济川社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学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强县富民、提速进位”发展目标,“奋力发展特色山地经济,加快建设宜居侨乡”的战略定位和“解放思想、提档升级、项目带动、超常发展、改善民生”的工作思路,以“项目建设推进年”和“环境建设年”为重点。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我社区充分发挥基层支部的核心作用和社区班子的先行模范,把发展社区经济作为第一要务。立足居情、制定规划,不断增强班子队伍建设,着力社区经济的发展,大胆开阔集体财源,实现济川新跨越。 |
大坪村 |
大坪村古称“大鹏村”位于永春县城北部脊背的大鹏山上,因“鹏”与“坪”谐音演变为大坪村。村地处桃城北侧,距县城5公里,总面积3.5平方面公里,分为4个自然角落,即大坪,吾坪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大坪新村,长安安置区;共有6个村民小组。现有245户,人数852人,党员23人,村两委成员6人。大坪村生态环境良好,村现有芦柑面积1500亩,二级稀有林油杉木50亩,生态保护林1050亩,目前正申报省生态环境保护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本村的一大特色。村内空气清新,景色迷人,名胜古迹令人神往,自然景观遍布。 |
洛阳村 |
洛阳村位于永春县东北部的玳瑁山下,距县城3.5公里,属桃城镇辖区内的一个平原小山村,是一个有着革命光荣传统老区村。本村东与东平镇东山村交界,西至本镇张埔村,南接金交椅山,北邻本镇丰山村,东西宽约850m,南北长约400m。现有总人口937人,258户,有9个村民小组,分布于五个自然角落,通村公路及角落路共4公里,已进行水泥硬化3.5公里,完成78%,全村现有土地面积2975亩,其中耕地483亩,园地425亩,山地1695亩,大部份村民以经营种植业和饲养业为主,全村现有种植柑桔560多亩,其他水果50多亩。2008年洛阳村确定为省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百村示范”联系点,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村认真制定经济发展、新村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规划。 |
上沙村 |
一、地理位置: 上沙村地处永春县城关东北部,距离县城六公里,东与东平镇东山村交界,西长安社区交界,南与洛阳交界,北与姜莲村交界,南北高差较大,全村总面积3.3平方公里。 二、人口数量及分布: 居住分散,全村分为1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22户,总人口1065人,分布自然角落:八斗、龙跤沙、草垅仔、亭岭。 三、山林耕地面积及主要产业: 全村有山地森林3690亩,耕地面积765亩,种植芦柑及其它经济林1250亩,森林覆盖率达73.4%。 |
姜莲村 |
姜莲村,海拔500多米,距离县城中心10公里。全村总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1183人。今年来,我镇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山水名城、特色乡镇、美丽乡村”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部署,谋划生成姜莲美丽乡村创建项目,列入全县十个“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项目之一,围绕美丽乡村“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建设目标,计划总投资737万元,实施“治污、美化、绿化、创新、致富、和谐”六大工程,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初步显现“田园风貌型美丽乡村”魅力。 |
仑山村 |
仑山村位于县城的东北部,距离县城13公里,建设中的莆永高速公路贯穿境内。现有常住人口1558人,分为11个生产小组,‘仑头.山上.火烧桥.南坪头‘4个角落。现有党员45名,村两委5名。全村主要农副产品有水稻.柑橘.茶叶等,其中田地1700亩.茶园320亩.柑园850亩。已建的仑山小学.幼儿园.华侨纪念堂及多处村民休闲活动场所。本村四面环山,地理位置优越,自然风光优美,有菩秀寨等景点。 近年来,仑山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面推行’168‘党建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类组织和各支队伍的积极作用,将建设新农村的建设全面推进,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仑山村正紧紧围绕建设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的目标,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结合村宅基地复垦项目建设,大力实施环境提升工程,项目带动工程,创业增收工程,乡风培育工程,配套改革工程,努力建设全市.全县领先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
外坵村 |
外坵村地处永春县城北角,是一个山顶村,三个自然角落。人口2380人,共有16个生产组。现有村两委7人。2008年是县2233工程的整治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完成“六图一书”的中心村规划。 外坵村与张埔社区、桃东社区、桃溪社区、化龙社区、环翠社区、德风社区、留安社区、榜头社区、南星社区、桃城社区、丰山村、大坪村、长安社区、卧龙社区、济川社区、洛阳村、上沙村、姜莲村、仑山村、洋上村、花石社区相邻。 |
洋上村 |
洋上村位于桃城镇北端,距离县城13公里的一个山村。四面环山与外坵村相连,我村地理位置优越,民风纯朴;我村配有小学、老年人活动中心等;我村主要农副产品有芦柑、水稻、地瓜等;多年以来,村两委坚持以“-”主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富村强民这一工作重心,牢牢抓住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历史机遇,坚持抓班子,带队伍,理清思路,完善制度,优化机制,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格局,促进了全村经济建设和各项公益事业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向前推进,全面达到并超过泉州市宽裕型小康村标准,“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
丰山村 |
丰山村地处玳瑁山下。县城东北方3公里处,东与洛阳村交界,西至本镇长安社区,南接张埔社区。北临上沙村,属桃城镇的一个平原小山村,全村面积2.5平方公里,人口987人 ,256户,4大角落,8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土地面积2850亩。其中耕地面积378亩,园地425亩,山林地2047亩,大部分村民以种植芦柑‘水稻和养殖业为主,芦柑种植和生猪饲养是本村的特色产业。全村现有芦柑果园500多亩,养猪场30多亩,35座,猪存栏数达到4000多头,是市沼气建设示范村,村集体收入2006年不足1万元,属村级财源建设薄弱村,2007年经过发展,集体经济创建猪——沼——果基地等建设达到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2007年达到5230元,2008年达到6260元,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 丰山村自2006年以来先后获得‘省级卫生村”,’省平安家庭建设示范村”,“市计生合格先进单位”“市沼气建设示范村”,“县农业农村工作先进单位”,“县五个好党支部”,“县计生工作计生单位”等称号 。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