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泉州 >> 德化县 >> 龙浔镇 >> 园丁新村社区

园丁新村社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园丁新村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园丁新村社区简介

  园丁新村
  园丁新村位于龙浔镇西部,省道305线坪埔段的北侧,土地面积0.02118平方公里,共建有10幢大楼计252套,建筑面积38000平方米(其中65%为市优工程),1999年末有住户252户约1100人,全为教师及其家属。
  园丁新村系县委、县政府为解决教师住房困难问题,于1996年7月由县教育局牵头在丁溪村征地筹建,政府拨出100万元用于征地补助,1998年底工程全部竣工交付使用。1999年11月29日,县政府以德政[1999]356号文批准成立园丁新村居委会,目前,已成立党支部,园丁新村居委会被列为文明安全小区创建单位之一,已初步实现绿化、美化,可实行封闭式管理。居委会尚未正式挂牌。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526101 362000 -- 查看 园丁新村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园丁新村社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园丁新村社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园丁新村社区

  园丁新村   园丁新村位于龙浔镇西部,省道305线坪埔段的北侧,土地面积0.02118平方公里,共建有10幢大楼计252套,建筑面积38000平方米(其中65%为市优工程),1999年末有住户252户约1100人,全为教师及其家属。   园丁新村系县委、县政府为解决教师住房困难问题,于1996年7月由县教育局牵头在丁溪村征地筹建,政府拨出100万元用于征地补助,1998年底工程全部竣工交付使用。1999年11月29日,县政府以德政[1999]356号文批准成立园丁新村居委会,目前,已成立党支部,园丁新村居委会被列为文明安全小区创建单位之一,已初步实现绿化、美化,可实行封闭式管理。居委会尚未正式挂牌。   

龙鹏社区

  龙鹏街   龙鹏街位于龙浔镇北部的浔南路西段,东至丁溪桥头,西与丁溪村毗邻,南与湖前街连接,北与浔中镇凤池街隔溪相望。龙鹏街居委会成立于1986年,辖龙鹏、云尾、湖前、上岩等街区。1996年龙鹏街分设龙鹏、湖前两个居委会,龙鹏辖龙鹏街、西门、云尾、许厝等城区。1999年末共有1090户3466人,辖5个居民小组,有0党员42名,均属非农业人口。1999年,共有工业企业17家、商业企业301家,工业产值2300万元,企业产值1.4l亿元,街道财政收入18.56万元,人均纯收入4570元。   辖区内有必德陶瓷有限公司、自来水厂、泉州市汽运总公司德化公司、林业实业公司、烟草公司、土产公司、果品公司、人寿保险公司、农机公司、陶瓷公司等。交通、服务等第三产业较发达。   龙鹏街的市政设施较完善,市容市貌不断取得新变化。精神文明工作取得良好效果,连续多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单位,1999年被县政府授予计划生育“三无”街称号,适龄儿童入学率100%。该街集中了许多陶瓷销售商店,被称为德化陶瓷一条街。   龙鹏街居委会新建有办公楼一座380平方米,建立安全文明片区1个,设立市民文明学校1所。1998年,为进一步加强片区内的治安管理和创卫工作的力度,组织成立了龙鹏治安岗和卫生工作督导队,确保了片区的安全稳定和文明卫生。   

南门社区

  南门街   南门街位于龙浔镇北部的浔南路中段,属德化县城繁华地段之一。东与兴南街相连,西与龙鹏、丁墘连接,南与金锁毗邻、北与浔中镇凤池街隔溪相望。1996年从兴南街分设成立。1999年末有667户2081人,辖3个居民小组,有0党员16名,分别住在南门、毕石山、南集、双渔等街区,均属非农业人口。1999年,共有工业企业21家,商业企业160家,工业产值1281万元,企业产值1.05亿元,居委会财政收入13.8l万元,人均纯收入5439元。   南门辖区内有百货公司、劳动服务公司、电影公司、德化工商银行。主要市政设施有儿童乐园、电影院、工人活动中心、德化陶瓷展览城、南门农贸市场。南门街是全县土特产品、农贸产品的主要集散地,摊位1100多个,商贸活动十分活跃,属县城的黄金地段。   南门的交通四通八达,服务、饮食、运输等第三产业兴隆。人口流动量大,通讯便捷,市政管理较为规范化。   该居委会有办公场所60多平方米。设有党支部、居委会、共青团、妇联、民兵、老年人协会、计生协会、治保、调解等组织,设有安全文明片区理事会、市民文明学校和南门地下停车场、南门治安岗。   

湖前社区

  湖前街   湖前街是龙浔镇政府所在地,东连南门街、北连龙鹏街、丁溪村,南与丁墘毗邻。湖前原属龙鹏街,1996年分设成立湖前居委会,辖湖前整个商隹区。1999年末有人口601户1932人,有0党员17名,辖4个居民小组。   湖前商住区是1988年开始动工兴建的,商住区的土地属国营德化农场和丁溪村。商住区内有德化第三中学、财产保险公司、中国银行德化支行、德化移动通信分公司、德化邮件收投公司、地税局等。主要的街道有湖中路、湖心路、龙湖路、湖前街等。   湖前居委会有办公楼一座660平方米,居委会组织机构健全,设有安全文明片区理事会和市民文明学校。1999年工业产值1831万元,企业产值6693万元,居委会财政收入8.74万元,人均纯收入4366元。   1998年,湖前是全县治安整治的重点单位。建立了治安联防队,实行24小时治安巡逻,整个街区被高市、县评为治安先进单位。   

兴南社区

  兴南街   兴南街位于龙浔镇的东南部,浔南路中段。主要的区域有路尾巷、塔雁商园、塔雁街、三角街、寨头新村等。东连浔东街,西接南门街,南与丁墘、宝美两村毗邻,北与浔中镇富东街隔溪相望。1999年末有1520户4830人,辖5个居民小组,均属非农业人口。   辖区内属德化最为繁华的商贸区,商店林立,超级市场也多集中在此,塔雁商园是全县最大的服装鞋帽市场,1999年,工业产值4688万元,企业产值1.963亿元,居委会财政收入6.46万元,人均纯收入5520元。   近几年来,兴南街针对外来人口多,人流量大,旧街改造基本完工的状况,组织建立兴南街安全文明片区,大力开展文明服务、文明经商、文明卫生居民等系列活动,筹集资金建设塔雁商园园林绿化区等一批示范点,使该区的环境更为优美。   兴南居委会有60多平方米的办公场所,拥有3个面街店面,1个较大型规范化的停车场,文化活动较为活跃,建立了文化技术学校、居民文明学校、南音协会,组织居民开展经常性南音演唱、文化知识教育和文明卫生教育,丰富了居民的文化教育生活。兴南街的交通、通讯十分发达,居民生活水平较高,是经济较为繁荣发达的村(居)之一。   

金锁新村

  金锁新村   金锁新村位于龙浔镇的东南部,因建于宝美村境内的金锁形地界而得名。金锁新村的居民大部分来自龙门滩水库库区移民。1999年末有261户935人,有0党员14名。主要姓氏为许、徐、邹等。   金锁居民由于都来自农村,大部分从事陶瓷、运输、小商贸等行业。1999年共有工业企业12家、商业企业38家,工业产值986万元,企业产值2086万元,新村财政收入13.16万元,人均纯收入3840元。   金锁居委会有办公楼一座约240平方米,初级小学l座,砖混结构教学楼一座720平方米。居委会机构健全,区内设有市民文明学校、老年人学校和文明片区理事会、治安岗等。   近几年来,居委会针对现实情况,组织居民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扩大对外联系,鼓励居民发展第三产业,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浔东街村

  浔东街   浔东街位于龙浔镇东部的浔南路东段。主要的街区有龙南路、龙东路、程田寺格、龙南农贸市场、塔雁街、凤林路。东连宝美村,西接兴南街,南与德新街毗邻,北与浔中镇富东街隔浐溪相望。1999年末有1077户3553人,辖有5个居民小组,0党员32名,均属非农业人口。   浔东辖区属德化东大路开发区的一部分,居委会是1996年从德新街划分出去新组建的,区域内的第三产业较为发达,是县城休闲娱乐的重要区域。1999年,有工业企业23家,工业产值2085万元,企业产值1.32亿元,居委会财政收入7.16万元,人均纯收入4997元。   街道居委会组织机构健全,居委会现有办公场所180平方米。区域内有外贸大厦、陶瓷博物馆、龙门滩引水工程办事处、东方大厦等建筑群。   近几年来,浔东着重抓好第三产业的发展,组织居民大力发展餐饮、加工等服务行业,取得了较大成效,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德新街村

  德新街   德新街位于龙浔镇的东部,浔南路东段。东连浔东街、西连兴南街、南接宝美村、北与浔东街毗邻。主要的区域有龙南路、凤林路、德新街、凤塔、后埔林等。1999年末有1240户4460人,辖5个居民小组,有0党员45名,均属非农业人口。   德新街以从事陶瓷及第三产业为主,工业企业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1999年,工业企业30家,商业企业272家,工业产值4123万元,企业产值1.49亿元,居委会财政收入6.27万元,人均纯收入5187元。   区域内有德化电力公司、农业银行、人民银行、德化有线视台、三角街农贸市场单位等。文化教育较为发达,德化实验小学、德化实验幼儿园、育英幼儿园、县广播电视事业局等文化教育机构均在区域内,有力地推动了德新街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设有南音协会和老人活动组织,居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多采。   德新街居委会座落在程洋街,有办公场所60平方米,街道居委会组织机构齐全。近几年来,委会组织居民创办经济实体,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断推出瓷雕新工艺,商品经济得到较大发展,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丁溪村

  丁溪村   丁溪位于龙浔镇的西部,东南分别与英山、龙鹏街、丁墘村毗邻,北与浔中镇世科村、凤池街居委会相连,西与浔中镇土坂村连接。有陈、李、黄、许、郑、王等姓氏,1999年末有1115户4064人,辖18个村民小组,现有0党员55名。分别居住在坪埔、许厝、圳仔口、湖前、小溪、官路下等自然村,有坪埔塔等文物古迹。   全村土地面积6.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07亩,林地4632亩,果园772亩。丁溪是德化禽畜、蔬菜生产基地,建有千羽家禽基地和农贸交易市场,村民以陶瓷、建筑、瓷土加工、商贸、运输等业为主,以种植蔬菜,养殖禽畜为辅助产业。村内有小溪工业小区、坪埔工业小区、德化长途汽车站,有工业企业83家、商业企业170家,建筑工程公司1家,村级企业有德化县丁溪建筑公司、丁溪宾馆等。1999年农业产值523万元,工业产值2.26亿元,企业产值2.76亿元,村财政收入61.9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48元。   丁溪是革命老区基点村。该村有村部一座1300平方米、甲级卫生所1所,完全小学1所,初级小学1所,在校学生1280人。   

大坂村

  大坂村   大坂位于龙浔镇的南部。东与高阳相邻,西与英山相连,南与丁墘连接,北与永春县苏坑乡毗邻。有陈、苏、郑姓氏,1999年末有348户1259人,辖8个村民小组,有0党员20名,分别住在黄坑桥、官田洋、乌石坂、横头格、爱门格等自然村落。   全村土地面积3.9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00亩、林地4115亩。村民除种植水稻、养殖家畜外,主要的经济收入是搞建筑、做瓷工等。1999年,农业总产值325万元,工业产值160万元,企业产值1487万元,村财政收入3.0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260元。   有村部一座120平方米,卫生所1所,完全小学1所,现有学生240多人。   

丁墘村

  丁墘村   丁墘位于龙浔镇的南部,东与宝美村相连,南与高阳、大坂毗邻,西连丁溪、英山,北与湖前门居委会相接。有陈、黄、张、李、许等姓氏,1999年末有1240户4720人,辖20个村民小组,有0党员62名,分别住在大洋、霞田、德备、毕石、罗昌洋、埔尾洋、墨苑、山猪坡等自然村落,有大卿宫等古迹。   全村土地总面积6.3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50亩、林地4812亩。丁墘是德化蔬菜基生产地之一,种植各类蔬菜450亩,村民以从事陶瓷、建筑、运输、饮食、服务业为主,以种植水稻、蔬菜,养殖家禽家畜为辅助产业。村内有省级民营科技陶瓷园区和南环工业区,国道305线进城大道贯穿村内,现有各类工业企业110家,商业企业181家,1999年,农业产值620万元、工业产值2.42亿元,企业产值2.67亿元,村财政收入16.5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44元。   丁墘是革命老区基点村。德化县第一个0地下党支部于1927年在该村的一所初级小学内成立,该村有村部一座120平方米,卫生所1所,完全小学l所,初小l所,在校生1200多人。   

英山村

  英山村   英山位于龙浔镇的西北部,东与大坂、丁墘相连,西与盖德乡下寮村相接,南与丁溪及浔中镇的土坂村相邻,北与永春县苏坑乡毗邻,国道305线贯穿全境,是德化对外的主要通道。全村有李、林等姓氏,1999年末有950户3715人,分20个村民小组,有0党员66名,分别居住在英山、大山、霞坂、洋田、芹山等自然村落。   全村土地面积9.2l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965亩,林地8443亩,茶果园1782亩,办有英山茶场、英山禽畜养殖场。农业以种植水稻等农作物为主,村民以做工以及从事服务、运输等为主业。村内建有英山工业小区,1999年,农业总产值903万元,工业产值1453万元,企业产值4213万元,村财政收入40.8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52元。   英山村是市级农村新村建设示范点,现已成为全县农村建设的示范先进村。有村部一座700平方米,甲级卫生所1所,完全小学1所,初级小学1所,在校学生900多人。村内建有德化石龙水泥有限公司,设有德化县车辆通行费征收管理站。   

高阳村

  高阳村   高阳,又名高蔡。位于龙浔镇的东南部,距县城4.5公里,分别与宝美村、丁墘村、大坂村、三班镇蔡径村、永春县苏坑乡嵩山村毗邻。有陈、单、卢、危、李、章、张、庄、易、池等姓氏,1999年末有1080户4330人,辖21个村民小组,有0党员71人。分别居住在外高阳、内洋、大坪格、单厝、金厝烘、后湖、长林、后田、佳福、铺仔、过路池等自然村落,海拔在600~650米之间,气候宜人。有金城寨、金城池等古迹。   全村土地面积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646亩、林地面积8729亩。高阳是德化蔬菜、畜牧生产基地之一,村民除种植水稻等农作物外,70%的劳动力均到城关做工。1999年,农业产值825万元、工业产值858万元,企业产值3858万元,村财政收入26.5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66元。   高阳是革命老区基点村。1973年通简易公路;1997年在全县率先建成第一条乡村水泥公路。有1座270平方米的村部,甲级卫生所1所,农村卫生医疗点2个,有完全小学2所、初级小学1所,在校学生876人。   

宝美村

  宝美村   宝美村位于浐溪南岸、龙浔镇东部,分别与高阳村、丁墘村、浔东居委会、浔中镇隆泰村、三班镇蔡径村毗邻。原属浔中公社浔中大队,1985年浔中大队以浐溪为界划分为2个行政村,溪南岸为宝美村,1997年,浔中、龙浔两镇行政区域调整,宝美村划归龙浔管辖。   全村土地总面积6.0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33亩,林地4162亩。有苏、陈、李、郑、王、张、吕、裴、林等姓氏,1999年末有1067户4430人,分别居住在草埔尾、南门坂、后埔林、圳股、后井、岭兜等自然村落。因地处城郊,城郊型经济特色尤为突出,村民均以陶瓷、商贸、运输、加工及饮食服务产业为主,农业所占比例很小。1999年,工业产值10.03亿元,农业产值415万元,村财政收入149.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652元,居全县前列。以户计算,电话普及率87%,摩托车拥有率67%,轿车拥有率4%,有线电视普及率98%。   全村有0党员88名,设党总支1个,支部3个,辖17个居民小组。有村部一座1200平方,甲级卫生所一座100平方米,全日制完全小学一所3600平方米,中心幼儿园一所860平方米,在校学生1380人,龙浔学区中心小学就建在宝美村内。   1986年以来,陆续建设了南门、塔雁、三角街、浔东路、德新街、浔南路、凤林路、双渔、凤塔、毕石山、南集等商住区和城区主干道。1999年,西至外贸厦、东至东头桥、南至南环路的宝美新街建设全展开,南环、东环2大工业区已具规模,区内开企业30多家。   宝美村是全县陶瓷生产的重要基地。区内共有陶瓷、纸箱、树脂、腊艺等工业企业135家,商业191家,1999年企业产值达10.63亿元,从1988年起连续11年被省、市、县政府评为乡镇企业先进单位。全村共有6家企业集团,其中有全省十佳企业之一的佳美集团公司。   


园丁新村社区特产大全




园丁新村社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