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泉州 >> 德化县 >> 水口镇 >> 上湖村

上湖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上湖村谷歌卫星地图)


上湖村简介

  上湖村
  上湖村位于水口镇西部的飞凤山麓,海拔700米,与永泰县交界,有王、林、方、陈、张、吴姓村民254户937人。居住在上湖、竹柄、流乾、白潭4个自然村,有男妇劳动力480人。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有富余劳动力近100人常年外出打工。200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516万元,其中农业产值336万元,工业产值180万元,企业总产值920万元,村财收入5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11元。
  全村土地面积25.04平方公里,其中林地26818亩(其中竹林3396亩),耕地764亩,村民除种植水稻、甘薯等农作物外,毛竹和木材销售收入是本村的主要经济来源。
  上湖蕴藏叶腊石、瓷土等矿产,亟待开采。境内主要山峰——飞凤山,山高水秀,有许多文物及旅游景点。飞凤山顶的仙亭、白谭的樟树、上湖的桦树、竹柄的枫树,树干高大,冬天不落叶,甚为罕见,叹为奇观。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526106 362000 -- 查看 上湖村谷歌卫星地图

上湖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上湖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凤坪村

  凤坪村   凤坪村位于水口镇东北部飞凤山下,海拔650米,与永泰县交界。有黄、林姓氏村民136户524人(其中劳动力240个),分布在山坪、前洋、省地洋3个自然村。   全村土地总面积6.64平方公里,其中林地7999亩,木材蓄积量27000立方米,竹林954亩,果园和油茶林708亩;耕地399亩,主要种植水稻、甘薯等。200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262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73万元,工业产值89万元,企业产值392万元,村财收入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81元。   村有小学1所,小学与村委会合建砖混结构楼房1座,530平方米。   

湖坂村

  湖坂村   湖坂村为水口镇政府所在地,与仙游、永泰县交界,海拔250米。有黄、苏、陈、肖、杨、林、李、涂、张姓氏村民721户2557人,分布于水口、科坑、溪头、涌口、摘锦、谢地、西峰格7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全村土地面积24.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045亩(水田1899亩,旱地146亩),果园5029亩,油茶1260亩,毛竹1824亩。1988年与县林业局合资创建德化县水口湖山林场,面积10103亩。湖坂村文物景观有千年大铁树、岱仙瀑布等。   湖坂村黄姓始祖美山十八公于南宋绍兴三年(公元1133自莆田涵江东里迁入承泽,传至第十五代基开五房,湖坂开基祖四房立斋公于明朝尤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自承泽迁入湖坂建“湖山堂”。   湖坂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湖坂大圳建于1966年,长7公里;文革大圳建于1967年,源头始于岱仙漈途经惊险陡峭的油漏漈;1997年在南岸圳铺设“U”型水槽,全长3.5公里。1983年,兴建湖坂电站,装机250千瓦,2001年技改,装机2000千瓦。1994年,创办竹木加工厂,用地面积2.5亩。1984年建成卫生所综合楼,面积130平方米,1987-1990年兴建水口中心小学教学综合楼,面积1581.48平方米,1996年又扩建教学实验综合楼,面积288.8平方米。1988年,新建村委会办公大楼,面积495.58平方米。   全村有男女劳动力1195个,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有剩余劳动力近700个常年或季节性外出打工。200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2791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786万元,农业产值1005万元;村财收入4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47元。   

亭坑村

  亭坑村   亭坑村位于德化县水口镇北部的飞凤山下,海拔520米,东与永泰县交界。全村现有张、吴、林姓村民219户人口784人,6个村民小组,分别居住在洋中、七房2个自然村落。亭坑村,原有廖、王、林、黄、吴等姓氏。清朝顺治年间,张姓祖先由蕉溪漈上迁到该村,现已成为主要姓氏(占全村人口87.3%);原亭坑行政区辖丘坂、凤坪、前洋等自然村落。1963年间,才划为目前的行政村。   全村土地面积6.3平方公里,其中林地8054亩,耕地面积542亩。村民除靠种植水稻、甘薯外,水果和油茶也是重要的经济来源。由于资源缺乏,人多地少,经济发展较为缓慢。自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有富余劳动力200多个,常年或季节性外出打工,增加村民收入。200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531万元,其中农业产值301万元,工业产值230万元,村企业产值521万元,村财收入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61元。   现有砖混结构小学教学楼1座,面积433平方米。   

八逞村

  八逞村   八逞村位于水口镇西北部戴帽山下,与湖坂、樟镜、祥光村毗邻。有许、廖、王、翁、李、吕、蔡、林、黄、陈姓氏421户1464人。分别居住在许厝、蔗宅、王厝、新仔乾、湖仔顶、吾岭、月平洋7个自然村落。   全村土地面积8.3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345亩,林地9765亩(其中竹林、油茶林2900亩)。村民除种植水稻、甘薯外,水果、养猪是主要的经济来源。200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585万元,其中农业产值567万元,工业产值18万元,企业产值462万元,村财收入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00元。   许氏祖先于明朝尤历(公元1573年)年间从安溪感德开基迁移八逞许厝,其他姓氏也先后到八逞定居。有秀丽独特的仙妈古山峰,仙女停歇等奇景,数百年枫树、古松。   八逞村现有村部1座250平方米,甲级卫生所1座100平方米,小学教学楼1座557平方米,均是砖混结构。   

梨坑村

  梨坑村   梨坑村位于水口镇东南的石牛山麓,四面群山环绕,山峰秀丽,形态各异,有金鸡伏虎岩、小瀑布、百年桂花树、石牛山生态旅游景点。分为5个村民小组,有黄、乐姓氏村民184户644人。   全村土地总面积3.8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47亩,林地3794亩(其中竹林1626亩)。村民除种植水稻、甘薯外,外出打工是本村主要的经济收入。   全村有男女劳动力265个,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富余的劳动力常年或季节性外出打工。200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352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33万元,工业产值119万元,村财收入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52元。   梨坑村乐姓祖先于北宋时期迁居到梨坑,后有邹、谢、程、黄姓先后到梨坑定居。   1943年5月,地下党员毛票以打铁为掩护来到梨坑一带组织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后省委机关转移至坂里牛寮沟,毛票也在梨坑村组织地下游击队。梨坑村98%以上的老年人参加过反蒋抗日斗争,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是省定老区基点村。   

承泽村

  承泽村   承泽村位于石牛山西北麓,原是一片森林。宋建炎年间,有苏、张、林、余、郑、丘、杨、严九姓氏居住,开山种黍、植粟为生,故称番宅。绍兴年间,黄氏祖先自莆田迁徙至此居住,并建黄氏祖祠“美山堂”。明嘉年间,黄氏文人认为“番宅”二字顾俗,遂改名为承泽,并延续至今。   全村土地总面积5.5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6399亩,耕地面积397亩。村民以种植水稻、甘薯为主,木材、毛竹、水果以及养殖业的收入也成为村民重要的经济来源。200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79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76万元,工业产值3万元,村财收入6.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25元。   全村130户467人,分别居住在中心村、溪东和溪西3个自然村落。   承泽村山川秀丽,地灵人杰,历代文物古迹众多,其中较著名的有“济美桥”、“真武亭”、“隘门”、灵龟、古桂村、黄氏祖祠——“美山堂”等,均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可开发为石牛山风景区景点。   

村场村

榜上村

  榜上村   榜上村位于水口镇东南,石牛山麓,海拔1000多米,是个风景秀丽的村庄。周边与昆坂、南埕等村交界。有黄姓村民167户579人。   全村土地总面积19.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94亩,林地面积26504亩(其中果园530亩、毛竹林2534亩)。村民以种植水稻、甘薯为主。主要经济来源为农业和林业,以及外出打工等收入。全村劳动力261个,除耕作责任田外,有150个常年或季节性外出打工。200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416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84万元,工业产值232万元,企业总产值553万元是,村财收入26.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00元。   榜上村黄氏祖先于北宋(1023-1063),由兴化黄石迁居此地。到南宋绍兴时,其后裔黄必玉与闽清九都章道人交友,后章拜必玉为父。章因行善修行而得道,将榜上原有十八姓一统姓黄,并繁衍延续至今。   榜上是德化著名风景区——石牛山名胜风景区、岱仙瀑布所在地,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其中,石牛山海拔1782米,历来以峰险、石怪、树奇、洞幽而闻名。山中名刹石壶殿是闽台两地的道教圣地,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游客。   

淳湖村

  淳湖村   淳湖村位于德化县水口镇东北部太华山麓,东南与永泰县相邻,北方与尤溪县交界,西与本县杨梅乡胡枫林相邻。四处群山围绕,风光秀丽,海拔800米。   全村共有412户1574人,郑为主要姓氏,祖先于元朝(公元1063年)由仙游坂迁入,陈姓2户由龙浔镇高阳村迁入,分别居住淳湖、湖头亭、秘程、盖山4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全村土地总面积34.76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43311亩,果园1688亩,竹林1458亩。耕地面积1290亩。村民除种植水稻、甘薯、水果外,林业及矿产是该村主要的经济支柱。矿产资源丰富,黄金品位、储量名列全县前茅。   全村有男、女劳动力775个。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有富余劳动力200多个,其中近100个常年从事矿业生产,别有100多个出外承包矿产开采及其他工程。200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678万元,其中农业产值616万元,工业产值1062万元,企业总产值4512万元,村财收入67.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152元。   村有寄宿制完小1所,综合教学楼1座,面积1300平方米。有村部1座,甲级卫生所1座,还有名胜古迹——湖山桥亭、天后宫、一级保护植物巍石樟树。   

祥光村

  祥光村   祥光村位于水口镇西北角,与湖坂、八逞、丘坂村、南埕镇蟠龙村毗邻。有江、张、王、陈、周姓的村民共422户1520人,分别居住在祥光、湖村2个自然村落,9个村民小组。   全村土地面积17.1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426亩,林地21787亩(其中竹林1999亩,果园2109亩)。村民除靠种植水稻、甘薯外,养殖和水果方面收入也是主要经济来源。由于地处海拔700米的丘陵山地,基础设施不完善,经济发展缓慢。   全村有男、女劳动力720个,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有富余劳动力550个常年或季节性外出打工。2004年工农业产值788万元,其中农业产值533万元,工业产值255万元,企业总产值707万元,村财收入2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62元。   祥光村江姓祖先于南宋末年期间从江西开基到厦门定居,明朝初年从厦门迁居祥光。后有王、周、张、陈姓先后到祥光定居。   村有小学1所,砖混结构教学楼1座,面积500平方米。   

昆坂村

  昆坂村   昆坂村位于水口镇东南的石牛山麓,与仙游、永泰县交界。有黄、陈、毛、邹姓的村民261户946人,分别居住在南山、昆山、坂里、乾头、梅岭头5个自然村。昆坂村毛姓祖先于北宋时期从泉州后塘开基到昆坂,后有黄、陈、邹姓先后到昆坂定居。   全村土地面积3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15亩,林地46666亩(其中竹林5222亩)。村民除靠种植水稻、甘薯外,毛竹的收入是该村的主要经济来源。由于村处海拔900米的丘陵山地,基础设施不完善,经济发展缓慢。昆坂四面群山环绕,山峰秀丽,形态各异,有石牛山生态资源保护林1万亩。   全村有劳动力423个,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有富余劳动力近300个常年或季节性外出打工。200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759万元,其中农业产值341万元,工业产值418万元,企业总产值891万元,村财收入44.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29元。   村有寄宿制小学1所,砖混结构教学楼1座,面积420平方米,土木结构生活区510平方米。   1944年3月,0福建省委机关及所属的武装力量从永泰青溪移驻昆坂村坂里牛寮沟,建立革0据地,领导全省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当时昆坂村98%的老一辈都为革命斗争的胜利作出过积极的贡献,解放后享受政治生活津贴的“五老”人员91人,是省定老区基点村。   

毛厝村

  毛厝村   毛厝村位于德化县水口镇东北部的石牛山北麓,南与仙游、永泰等县交界。有毛、黄、梁、叶姓氏的村民235户812人,5个村民小组分别居住毛厝、北山2个自然村落。毛氏祖先于北宋年间从莆田涵江迁入毛厝,后有黄、梁、叶先后到毛厝定居。   全村土地总面积9.1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11752亩(其中竹林1859亩),耕地面积641亩。村民历来以种植水稻、甘薯为主,兼营林业。由于地理条件较为恶劣,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较差,经济发展缓慢。   全村有劳动力430个。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有富余劳动力100多个常年或季节性外出打工。200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65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76万元,工业产值374万元,企业总产值565万元,村财收入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68元。   村有砖混结构村部1座,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   毛厝村地处仙游、德化、永泰、尤溪县交通要道,山高林密、道路崎岖,是我地下党和游击队活动的重要根据地。1941年,黄国璋等在毛厝开展革命斗争。1942年,毛厝建立第一个党支部,毛票、毛才兄弟及毛保定等参加地下党和游击队组织。全村人民为了支持革命斗争,省吃俭用,给游击队送饭送菜。许多人自告奋勇当地下交通员、接头户,受尽-严刑拷打,宁死不屈。毛票母亲、兄弟惨遭重刑,身致重残,早年去世。毛票故居“岐山堂”,原是0地下党组织办公的地方,现已成为革命历史纪念地。毛厝是省定老区基点村之一。   

丘坂村

  丘坂村   丘坂村位于水口镇西北部飞凤山下,涌溪下游,有黄、王、林、陈姓的村民共176户683人,分别居住在不洛坂、甘坂、下楼坂、0寨、院前坂、长下坂、租坂、桃园8个自然村落。黄姓祖先于宋朝年间,由承泽美山堂开基到丘坂,林、王、陈姓也先后到丘坂定居。   全村土地面积10.18平方公里,其中林地14126亩,耕地388亩,果园970亩。村民靠种植水稻、甘薯、马铃薯外,水果的收入也是重要的经济来源。由于地处沿溪地段,四面群山环绕,山峰秀丽,水资源丰富。   全村有劳动力366个。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有富余劳动力近50个,常年或季节性外出打工。200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712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29万元,工业产值483万元,企业总产值865万元,村财收入1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45元。   村有寄宿制小学1所,砖混结构教学楼1座,面积380平方米。砖混结构村部及生活区1座100平方米。   

樟镜村

  樟镜村   樟镜村位于水口镇西南隅,东临村场村,西接南埕镇连山、蟠龙村,北为八逞村,南与南埕镇望洋村交界,四周环山,海拔400-700米,气候温暖,交通方便。   全村有林、吴、苏、胡、刘等五姓村,分别居住在草埔、加四行、肥靴垢、岐坪、半岭等个自然村落,10个村民小组,共372户1331人。其中林氏村民于明朝弘治五年由国宝北斗口迁入;吴氏由尤邑三十五都龙门洞葛竹洋迁入;岐坪胡添进在明朝成化二年间,由尤邑都过迁入。   全村土地10.83平方公里,其中林地12857亩(其中油茶林1650亩、毛竹林2818亩,松木幼林2000亩),耕地面积1229亩。全村有劳动力665个。村民种植粮食作物外,还种柑桔、李等水果。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后,富余劳动力长期或农闲时在外经商或打工。200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821万元,其中农业产值452万元,工业产值369万元,企业总产值825万元,村财收入17.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692元。   村有砖泥结构村部1座700平方米,建有卫生所。   

久住村

  久住村   久住村地处德化县水口镇东北部银瓶山麓,海拔550米左右,距离县城70公里。全村共有村民475户1706人,分别居住在祖厝堀、后田堀、年冬洋、城林头、平地洋、下路洋、焦坑、倒来山、长厅、洋仔坑10个自然村落。   全村土地面积33.2平方公里,其中有林地43105亩(其中竹林3045亩,果园1731多亩),耕地1355亩。久住双溪环绕,山青水秀,其中有银瓶岐山生态保护林1万多亩,有树龄达500年以上、胸径排列全县第二的樟树王。   全村有劳动力802个,村民主要靠水稻、甘薯种植及养殖业、毛竹、油茶等收入。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有剩余劳动力200多个常年或季节性外出打工。200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939万元,其中农业产值667万元,工业产值272万元,企业总产值896万元,村财收入23.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955元。   久住林姓占大多数,其祖先于宋绍圣四年(1097年)从永泰县洑口开基到久住村双溪口。现有陈、张、游、梁、周、黄、杨、连等姓。解放前,村行政名为久信保,除现在的10个自然村落外,还包括上湖村的竹柄、上湖、白潭3个自然村落,当时600多人口。1957年进行行政区域划分时将竹柄、白潭、上湖3个自然村落划归上湖村管辖。   该村有寄宿制完小1所,砖混结构教学楼1座,面积800平方米。   1944年,0福建省委机关及所属的武装力量从永泰青溪移驻昆坂时,在久住村建立通往尤溪地下交通线联络点,有二十多人先后参加闽中游击队,为革命斗争的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上湖村

  上湖村   上湖村位于水口镇西部的飞凤山麓,海拔700米,与永泰县交界,有王、林、方、陈、张、吴姓村民254户937人。居住在上湖、竹柄、流乾、白潭4个自然村,有男妇劳动力480人。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有富余劳动力近100人常年外出打工。200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516万元,其中农业产值336万元,工业产值180万元,企业总产值920万元,村财收入5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11元。   全村土地面积25.04平方公里,其中林地26818亩(其中竹林3396亩),耕地764亩,村民除种植水稻、甘薯等农作物外,毛竹和木材销售收入是本村的主要经济来源。   上湖蕴藏叶腊石、瓷土等矿产,亟待开采。境内主要山峰——飞凤山,山高水秀,有许多文物及旅游景点。飞凤山顶的仙亭、白谭的樟树、上湖的桦树、竹柄的枫树,树干高大,冬天不落叶,甚为罕见,叹为奇观。   


上湖村特产大全




上湖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