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山村
阳山村位于德化县西南边陲,与永春、大田两县相接壤,境内富藏铁、石灰石、瓷土、煤、铅锌等矿产资源。有陈、林姓氏806户3546人,分别居住在洋中、狮嘴、前洋、鸭母分、传格、东坑格、安石坑、大嵛、新田、小湖仔、金竹坑等11个自然村落。
全村土地总面积29.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110亩,林地面积20767亩,竹林面积3100亩,村民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农业、采矿业等。1999年全村农业产值514万元,工业产值4700万元,企业产值6185万元,村财收入1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71元。本村新村建设步伐较快,仅1999年就拆旧建新面积1万多平方米,村民们相继搬入新居。
全村共有党员44人,设党支部、村委会、共青团、妇女、民兵、治保、调解、计生协会等基层组织,辖25个村民小组。现有村部一座603平方米,甲级卫生所一座300平方米,中、小学教学综合楼各一座,面积2732平方米,均为砖混结构,在校学生1023人。现有公职人员196人,其中处级干部2人,科级干部8人。大中专学生278人。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526207 | 362000 | -- | 查看 阳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斜山村 |
斜山村 斜山村位于美湖乡西北部,与阳山、洋田、美湖村和大田县济阳乡毗邻,全村现有陈姓313户1292人,分别居住在后山、中洋、坂面、尾旗、大赛垅、西山、东山格、油德格等8个自然村落。 全村土地总面积7.7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31亩,林地面积3000亩。村民除种水稻、甘薯外,以养殖业为主要经济来源。1999年全村农业产值286万元,工业产值680万元,企业产值900万元,村财收入l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 全村共有党员23人,设有党支部、村委会、共青团、妇女、民兵、治保、调解等基层组织,辖8个村民小组。有砖混结构完小教学楼1座450平方米,在校学生170人。现有公职人员20人,大中专学生15人。 |
阳山村 |
阳山村 阳山村位于德化县西南边陲,与永春、大田两县相接壤,境内富藏铁、石灰石、瓷土、煤、铅锌等矿产资源。有陈、林姓氏806户3546人,分别居住在洋中、狮嘴、前洋、鸭母分、传格、东坑格、安石坑、大嵛、新田、小湖仔、金竹坑等11个自然村落。 全村土地总面积29.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110亩,林地面积20767亩,竹林面积3100亩,村民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农业、采矿业等。1999年全村农业产值514万元,工业产值4700万元,企业产值6185万元,村财收入1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71元。本村新村建设步伐较快,仅1999年就拆旧建新面积1万多平方米,村民们相继搬入新居。 全村共有党员44人,设党支部、村委会、共青团、妇女、民兵、治保、调解、计生协会等基层组织,辖25个村民小组。现有村部一座603平方米,甲级卫生所一座300平方米,中、小学教学综合楼各一座,面积2732平方米,均为砖混结构,在校学生1023人。现有公职人员196人,其中处级干部2人,科级干部8人。大中专学生278人。 |
上漈村 |
上漈村 上漈村位于德化县美湖乡西北部龙湖山下,与大铭乡、春美乡和大田县毗邻,全村林氏祖先于宋孝宗淳熙年间(公元1200年)由杨梅乡开基迁移至本村定居。全村现有林姓403户1786人,分别居住在上漈、水井格、佛墓墘、南钟坑、安照仔等5个自然村落。 全村土地总面积12.5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82亩,竹林、油菜林、果园面积1966亩,林地面积9089亩。村民以种水稻、甘薯、水果、养殖、食用菌和烤烟生产为主要经济来源。1999年全村农业产值436万元,企业产值340万元,村财收入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80元,村中有石拱桥、福成庵、郭山桥亭等文物古迹,还有闻名海内外的佛教圣地龙湖寺,数百年的椿树、古松、樟树等名木古树。 全村现有党员26人,设党支部、村委会、共青团、妇女、民兵、治保、调解、老人协会等基层组织,辖9个村民小组,现有村部一座480平方米,甲级卫生所一座100平方米,教学楼一座670平方米,均为砖混结构,在校学生215人。全村现有公职人员107人。 |
洋田村 |
洋田村 洋田村是美湖乡第二大自然村,与洋坑、美湖、斜山、阳山等村毗邻。有林、许、李、黄、苏、章、徐、吴等姓氏592户2594人,分别居住在东坑子、朝坂、虎秀、桥兜、恒奕、岩头、上田等8个自然村落。 全村土地总面积16.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580亩,林地面积22172亩。村民以种植水稻、甘薯、马铃薯和养猪为主要经济来源,种植德化梨400多亩,毛竹700多亩。1999年全村农业产值636.9万元,工业产值1500万元,企业产值1850万元,村财收入7.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56元。 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全村拥有丰富的瓷土、煤、铁、铅锌等矿产资源和东埔寺等名胜古迹。 新投资创办阳春矿业有限公司,年产值超千万元,德化铁村厂生产前景较好,产值逐年上升,桥兜变电站等企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全村共有党员42人,设党支部、村委会、共青团、妇女、民兵、治保、调解等基层组织,辖14个村民小组。现有村部一座400平方米,新建砖混结构教学楼一座900平方米,在校学生287人。 |
小湖村 |
小湖村 小湖村是美湖乡政府所在地,与上岸、洋坑、美湖等村毗邻。该村刘氏祖先于明嘉靖年间从大田科山开基迁移小湖洋中里,其他姓氏先后定居在此。有刘、林、郑、陈、易、廖、章、郭、许姓氏461户1954人,分别居住在洋中里、石崛、后里垅、烘底、东坑里、后头坂、溪坂、坑园坂等8个自然村落。 全村土地总面积5.3l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85亩,林地面积3700亩,果园面积85l亩,村民以种植水稻、甘薯、蔬菜、马铃薯等经济作物为主。杂交水稻制种、食用菌生产、养猪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1999年全村农业产值696.6万元,企业产值1095万元,村财收入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71元。因村民小农意识较强,信息闭塞,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现有千年樟树王一株,风景独特,闻名遐尔。 全村共有党员35人,设有党支部、村委会、共青团、妇女、民兵、治保、调解等基层组织,辖14个村民小组。现有砖木结构村部一座170平方米,砖混结构教学楼一座540平方米,在校学生310人。全村现有公职人员53人,在校大中专学生25人。 |
洋坑村 |
洋坑村 洋坑村地处美湖乡东南部,与吉岭、洋田、小湖等村毗邻。全村现有许姓376户1508人,分别居住在盖德洋、顶洋、祖厝堀、田仔头、松柏坪、许坑仑、赤土仑等7个自然村落。 全村土地总面积8.7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12亩,林地面积25310亩,村民以种植粮食为主,60%的劳动力外出劳务。1999年全村农业产值443.5万元,工业产值800万元,企业产值180万元,村财收入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06元,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发展缓慢。 在清朝期间,该村成立了一支以太极拳表演为主的狮队,现存有花鼓队、大鼓队、车鼓队、南音等文娱民间组织,在逢年过节时经常进行表演。 全村共有党员30人,其中女党员4人。设有党支部、村委会、共青团、妇女、民兵、治保、调解等基层组织,辖9个村民小组。新建校舍一座,现有在校学生153人,1999年拓宽改造村道25公里,现在各个村落都通了公路。全村现有公职人员40人,大中专学生35人。 |
上岸村 |
上岸村 上岸村位于美湖乡东北部,东邻赤水镇吉岭村,西邻小湖村,南连赤水镇永嘉村,北接大铭乡联春村。地势较为平坦,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全村有许、吴两姓207户889人,分别居住在会龙桥、科山、锦阳等3个村落。 全村土地总面积3.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3亩,其中水田483亩,旱地20亩;林地面积4391亩。村民以种植水稻、甘薯、蔬菜、水果和养猪为主要经济来源,有近一半以上劳动力外出劳务从事各种行业。1999年全村农业产值246万元,企业产值150万元,村财收入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38元。 全村共有党员25名,设有党支部,村委会、共青团、妇女、民兵、治保、调解等基层组织,辖6个村民小组,现有一座200平方米土木结构的村部,一座450平方米砖混结构的小学教学楼,在校学生118人。全村现有公职人员38人,其中副处级干部3人,科级干部8人,大中专学生32人。 |
美湖村 |
美湖村 美湖村位于德化县的西北部,西与大田县济阳乡大乾村相邻,东隔小湖村,北邻大铭乡联春村,南接洋田村。全村林氏祖先于宋孝宗淳熙年间(公元1200年),由杨梅乡开基移至本村定居,其他姓氏先后到美湖村定居。现有林、李、陈、许、张等姓氏513户 2302人。分别居住在许尾墘、洋楼、后坪、山富、山斗、后房、德坂洋、过山后、苏园等9个自然村。 全村土地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9l亩,林地面积19571亩。村民以水稻、甘薯、水果、养殖、食用菌、烤烟等为主要的经济来源。1999年全村农业产值997万元,工业产值142万元,企业产值365万元,村财收入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81元。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发展速度较为缓慢。村中有石拱桥、双溪庵、福隆庵、水尾宫等文物古迹,有数棵百年的樟树。 全村现有党员42人,设有党支部、村委会、共青团、妇女、民兵、治保、调解、老人协会等基层组织,辖14个村民小组。有村部、甲级卫生所一座280平方米,中心小学教学楼一座1200平方米,均为砖混结构,在校学生418人。全村现有公职人员113人。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