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庭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10年1月18日,社区内配有社区服务中心、物业管理服务公司、医疗服务站、小学、幼儿园、娱乐文体活动场所、大型商场、地下车库等公共配套建筑,生活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现已有常住人口约7500人。社区居委会成立以后,每月一次的全社区环境卫生大整治,使得社区的整体环境卫生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时还形成了长期有效的保洁机制;每月召开一次社区物业工作联系例会,充分利用QQ群平台,针对社区居民的各种有利于社区管理的问题及疑问,充分酝酿,解决协调社区小区事务;每季进行一次社区物业治安联防,并于2010年4月份成立了社区治安巡逻队,设立了“全球眼”监控系统,逐步改善了社区成立前治安状况差、监控系统不完善的现状,基本做到全社区主要区域无监控死角,社区内的治安状况因此变得井然有序,治安刑事案件发案率也有明显的下降;社区还经常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拔河比赛、篮球比赛、登山比赛、优秀电影进社区等等,被上级有关部门评为平安先行社区、平安家庭示范社区、城乡示范社区等。同时,梅庭社区居委会积极摸索社会管理创新的新举措,一是重视服务为先,二是提升文化氛围,三是兼顾管理理念,建立了以梅庭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为基础,物业管理、流动人口、家政服务、青少年活动、志愿者、社工等服务为内容的一个中心N项服务的社区服务管理模式,打造最好的服务就是最好的管理!分三期建立三个居家养老服务站;组建了三只广场舞队伍。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极大地活跃了广大居民的身心及文化生活,提高了社区各种团体的凝聚力,进一步加强了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主人翁责任感。
*数据来源于“世纪之村”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582002 | 362000 | -- | 查看 梅庭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梅青社区 |
梅青社区是福建省泉州晋江市梅岭街道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350582002,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50582。邮政编码为362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95 ,车牌号码为闽C。与梅园社区、竹园社区、梅庭社区、梅山社区、赤西社区、沟头社区、双沟社区、蔡厝社区、三光天社区、竹树下社区、许厝社区、岭山社区、桂山社区相邻。 |
梅园社区 |
晋江市梅岭街道梅园社区位于晋江市世纪大道西侧,面积0.58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126人,流动人口8000多人,辖区内以企事业单位为主,共有65家;社区现有党员24人、社区工作人员6名。自2006年成立以来,社区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以服务企业、居民为重点,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推进和谐社区的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先后获得泉州市“文明社区”,晋江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晋江市“文明社区”、晋江市“平安家庭示范社区”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数据来源于“世纪之村” |
竹园社区 |
竹园社区位于晋江市梅岭街道,由竹园小区、福隆花园、宝龙金色花园三个小区组成,东至和平北路,西至市移动通讯大楼边世纪大道,南至竹树下社区、竹园工业区、赤西社区,北至江滨公园,双沟环岛,土地面积 242亩,现有居民1567户,3739人,全部建成后预计入住人口可达7500人。其中竹园小区土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113805 m 2 ,共有商业住房768套,现已入住居民650户,1927人,预计全部入住后人口可达3000人;福隆花园土地面积38亩,建筑面积51980 m 2 ,共有商业住房196套,沿街商铺123间,现已入住居民176户,531人,预计全部入住后人口可达1000人;宝龙金色花园土地面积104亩,建筑面积140600 m 2 ,共有商业住房1076套,沿街商铺214间,现已入住居民741户,1281人,预计建成后入住人口可达3500人。社区内还配有物业管理中心、医疗服务站、垃圾中转站、幼儿园、商场、车库等公共配套建筑,道路、照明、水电、管道燃气、通讯、自动报警系统和电视闭路监控网等配套设施十分完善,是一个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管理一流的现代居住型社区。另外,辖区内拥有竹园实验幼儿园,以及两家五星级酒店为宝龙大酒店和荣誉国际酒店。 竹园社区居委会成立于 2006年2月28日,办公场所设在竹园小区26幢208室。在街道和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竹园社区居委会坚持党的-精神和"-"重要思想作为社区工作行动指南,本着"为居民服务、靠居民参与,让居民满意"的宗旨,以提高社区服务管理水平为主要目标,围绕建设现代文明社区的总体要求,以社区党建为核心,以创星级社区为载体,以社区服务为重点,推进社区建设,创建有特色的、新型和谐社区。 社区居委会履行“六位一体”的工作任务,立足于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治安、社区环境以及社区文明建设六大层面,为加强社区的民主建设,充分发挥群众自治组织和各群众团体的作用,坚持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新路子,充分发挥社区的整体功能,全方位为辖区居民服务。 *数据来源于“世纪之村” |
梅庭社区 |
梅庭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10年1月18日,社区内配有社区服务中心、物业管理服务公司、医疗服务站、小学、幼儿园、娱乐文体活动场所、大型商场、地下车库等公共配套建筑,生活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现已有常住人口约7500人。社区居委会成立以后,每月一次的全社区环境卫生大整治,使得社区的整体环境卫生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时还形成了长期有效的保洁机制;每月召开一次社区物业工作联系例会,充分利用QQ群平台,针对社区居民的各种有利于社区管理的问题及疑问,充分酝酿,解决协调社区小区事务;每季进行一次社区物业治安联防,并于2010年4月份成立了社区治安巡逻队,设立了“全球眼”监控系统,逐步改善了社区成立前治安状况差、监控系统不完善的现状,基本做到全社区主要区域无监控死角,社区内的治安状况因此变得井然有序,治安刑事案件发案率也有明显的下降;社区还经常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拔河比赛、篮球比赛、登山比赛、优秀电影进社区等等,被上级有关部门评为平安先行社区、平安家庭示范社区、城乡示范社区等。同时,梅庭社区居委会积极摸索社会管理创新的新举措,一是重视服务为先,二是提升文化氛围,三是兼顾管理理念,建立了以梅庭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为基础,物业管理、流动人口、家政服务、青少年活动、志愿者、社工等服务为内容的一个中心N项服务的社区服务管理模式,打造最好的服务就是最好的管理!分三期建立三个居家养老服务站;组建了三只广场舞队伍。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极大地活跃了广大居民的身心及文化生活,提高了社区各种团体的凝聚力,进一步加强了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主人翁责任感。 *数据来源于“世纪之村” |
梅山社区 |
梅山社区位于晋江市区中心地,是晋江市委所在地。梅山社区现有人口1730人,562户,10个居民小组,分布于蔡厝、后塘、后塘街、后崎、轩内,隘门头、孙厝头、大石脚、凤美山、三角内等10个自然村及梅山新村之中。 梅山社区的前身是晋江县青阳镇梅山居委会,于1978年5月从原青阳镇梅山大队农、居分家后拆出。2004年12月因撤镇改街道,村(居)改社区,而成为晋江市梅岭街道14个社区之一。 梅山社区居委会1993年被晋江市人民政府授予“一级居委会”;1997年被0晋江市委、晋江市人民政府授予“宽裕型小康村”。 *数据来源于“世纪之村” |
赤西社区 |
赤西前身是从原名清属廿十九都震西乡迁居而来。张氏开基始祖张公正叟原来聚居于深巷沟,所居乡里名震西,因受恶蚁侵害,即迁居于同辖区内的赤西。据传,该地古时土地贫瘠,居民生活较为困苦。居住地辖区原称“震西”边沿辖区为“赤西”,其乡里名彼有传说来历,现社区居委会以所辖自然村赤西为名。 震西宋为永宁乡和风里管辖。明、清属二十九都。民国33年(1944年)属青阳乡狮沟保。建国后,1956年属池店区苏厝乡;1959年属苏厝公社赤西大队;1961年划属陈埭公社赤西大队;1984年属陈埭镇赤西村委会;2003年11月从陈埭析出划归梅岭街道为赤西社区居委会。 赤西社区位于晋江市区中心地带,晋江市泉安中路、和平北路环保整个社区。赤西社区的房屋均坐东向西,晋江市内沟河贯穿社区之中,致社区一分为二,分为前乡、后乡两部分,中以一桥联接,而后习惯性分为三个选区为角落。与风景如画的江滨公园为畔,溪流连接一脉。社区主要道路金兴路、中兴路、松溪路、新兴路、内沟河两侧为江滨路,路面已铺设水泥路,连接泉安中路、和平北路、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距泉州市区8公里,50分钟左右可达围头、石湖码头,距福厦高铁晋江火车站12公里,车程约需20分钟,距福厦高速公路5公里,车程约需6分钟;距晋江机场3公里,车程约需4分钟。与相邻的晋江邮电大楼(国际荣誉酒店)江滨公园、宝龙金色家园交相辉映,是晋江市区难寻的商住宝地。以宝龙大酒店为"龙"头,商业店面约一公里多,九十年代初以来,就有商业店面经营“建材一条街”之称。 赤西社区面积约为0.8平方公里,现社区人口1900余人,住户以张氏为主,500余户,分为11居民小组,不包括明、清时期徒迁江西上饶、南安洪濑、同安大澄岛及早期远离故乡的港、澳、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 张氏总堂号为“清河衍派”,祖先从磁灶-搬迁而来,清朝张慎和、张慎德兄弟高中举人,张元晟高中文魁。社区中的“震西祠堂”始建年代久远,历经沧桑,多次修复,楹联代表作为:“金鑑家声远,清河世泽长”。是正叟后裔张氏子民谒祖的主要场所。 赤西人自古聪慧、勤劳朴实、善做生意,历代以传统手工制作“米粉”为业,其香、韧、质优口感好,由于经济发展转型,传统米粉家庭作坊制作厂家仅剩无几,赤西米粉有待发展,更显珍贵。 赤西社区是新建基督教青阳堂所在地址,辖区里的教育设置有公营一所小学,一所幼儿园;一所私营幼儿园。 *数据来源于“世纪之村” |
沟头社区 |
沟头社区位于晋江市区中心,东与陈埭镇村落连接,西至蔡厝社区,南至青华社区,北至赤西社区。全社区户籍人口为1350人,还有远离家乡往菲律宾、新加坡、台湾、香港、澳门谋生数百人。外来人口近千人之多。全社区面积为0.5平方公里,南北平衡贯穿着泉安中路、和平北路,中间贯穿着内沟河,东西有石鼓路、社区灵溪路,交叉形成三横二纵的交通网络,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十分便捷。区域内可称为商贸、商住区,经营建材行业为主。沟头社区有历史悠久的“砖瓦制造”特产,品质优雅,由于工艺精巧,远销东南亚、菲律宾、台湾等地,俗语流传着“沟头烧瓦硐”之称。由于开放改革净化机场,故彻底清除。社区内有幼儿园、小学、老人健身、农贸市场,初成规模。沟头社区半距内既有市重点中学,二级医院,15分钟汽车到达机场。全社区道路95%以上实现水泥硬化,全社区覆盖路灯,环境卫生专人管理,日趋净化。市区公共汽车即等即有,人们生活日益提高,和谐社区,人民安居乐业。 *数据来源于“世纪之村” |
双沟社区 |
双沟社区属于晋江市梅岭街道管辖区域,位于晋江通往泉州的毕竟之路,社区由草田尾、下坂、加沙、陈塘、泽沟等5个自然村组成,总人口达5000多人,村容村貌整洁,社区基础设施完善。我社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世纪大道与泉安中路横贯我社区,为我社区提供了非常便利的交通环境,我社区前临江滨公园,后临九十九溪及晋江市生态公园。 改革开放以来,我社区紧随着党的思想发展经济,并发展起一些生产加工型企业,拥有爱奇、温克王、金鼠王等规模企业,对促进我社区居民的就业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我社区邻近国际荣誉酒店及宝龙酒店两个五星级酒店,生活娱乐设施便利。这些为我社区提供了非常良好的生活环境。 *数据来源于“世纪之村” |
蔡厝社区 |
蔡厝社区系晋江市梅岭街道的行政社区,位于晋江市区中心,泉安中路西侧,北与竹树下社区接壤,南与梅青社区三角内接壤,西与桂山社区接壤。社区面积1.2平方公里,现社区人口达1532人,275户,3个居民小组。蔡厝社区原属青阳镇管辖,旧称青阳五店市,蔡厝社区始祖于唐咸通三年(公元860年)蔡一翁,名辉,字用明入闽,蔡辉出游泉南青阳山,见这儿山清水秀,物产丰富,便在这儿定居下来,至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蔡厝社区自入闽至今踊现出多名历史名人,有宋朝蔡次傅,官封太常少师,明代有礼部主事,理学大家蔡清,按察布政司蔡克廉,抗日名将,原十九路军军长蔡延锴,现有台湾首富蔡万霖家族等。蔡厝社区历史悠久,“乡贤祠”“石鼓庙”被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尤其是“石鼓庙”,中外驰名,常年香火不断,每年的庙会,“石鼓庙”成为闽南高甲戏汇演的大舞台,演戏时间长达一百多天,四面八方的乡亲都涌来观看,在菲律宾、台湾、新加坡等国家均有“石鼓庙”分炉,每年均有台湾同胞信徒自发组团来竭进香,为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数据来源于“世纪之村” |
三光天社区 |
三光天社区位于晋江梅岭街道的西北部,地理位置优越,周围公路四通八达。社区人口为2155人,分布在三个自然村,分别是三光天、锦塘、霞塘。经济支柱主要是侨资,侨居海外的华侨1000多人,旅居在菲律宾、新加坡、香港、加拿大等不同国家和地区,是泉州著名的侨乡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相当规模的现代化的乡村经济,是典型的社会主义新型乡村。社区今日之欣欣向荣、生机勃勃,与该村的华侨的爱乡之心密不可分,其中尤以教育为甚。乡侨们以其深远和睿智,深谋远虑,为浇灌家乡未来的希望之花,倾尽心血。该社区的平山中学首期由庄长泰、庄杰文共同捐资建设,后来由庄长泰先后投资1千多万元建成。其间庄长泰受到福建侨务办积极表彰,庄杰华先生捐建了平山小学及平山雪娥幼儿园,是家乡教育建设力量的中流砥柱。而今,还有更多的人准备为家乡教育贡献自己的心血:曾江苏正筹备投资礼堂,庄炳生、庄金耀大力支持教育。有此赤子,是三光天之福,是孩子之幸。若将在现代化的激流中奋勇前进的三光天社区,比成一艘船,爱乡华侨的拳拳善心便是那不竭的动力,而社区“两委”就是那舵手,引领着这艘船驶向光明的彼岸。“两委”在充分学习及领悟党和政府的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以后,对社区实行科学的,人性化的管理。针对村里的需要帮助-,“两委”组织成立了爱心援助站,社区“两委”每年都会拿出数万元,不定期的对-进行访问及发放慰问品。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在四川地震发生后,“两委”在第一时间号召、带动村民为灾区人民捐款。最后,社区筹得赈灾款20129元。支部52名党员,其中5位捐赠1000元以上,连特殊党费共12950元,深刻地诠释了“大爱无疆”的含义。针对村中的老年人,“两委”主持创立了社区的老年人协会。协会成立以来,非常重视领导班子的建设。在村“两委”的关心支持下,推举张子店为协会会长,黄水沟为协会的副会长共同领导。在村“两委”的领导下,老年人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发挥余热,为社区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老人们对村里及修建水泥路募捐,以自己的丰富阅历教育下一代等。老而不衷,有所作为,也让老人这一群体充分体现自我存在的价值,生活更加地充实、丰富多彩。老人协会的发展和壮大,除了“两委”的支持和领导,还得到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老协在加建三楼的健身活动中心时,海内外侨胞、企事业单位都纷纷捐助支持,如侨胞黄金盾先生2万元,蔡庆(非毛)先生2万元,曾仁富先生5000元;企业章位如明伟公司张子店2万元、群兴、群英包装公司俞振兴、俞振庆、俞振阳先生各捐1万元,本村两委村民曾和平、黄水江各捐2000元。海外侨胞们的关心支持如同雨露,滋润了三光天社区群众的心田;“两委”的科学领导是社区发展不变的方向;社区人民的共同努力、同心同德赋予了社区蓬勃的生命力。走过三光天社区,透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明亮曙光,我们仿佛能看到一个更为朝气、文明向上、兴旺发达的社区沐浴在新世界的灿烂阳光里。 *数据来源于“世纪之村” |
竹树下社区 |
竹树下社区位于晋江市区北部,东以泉安中路为界,西至凤竹工业园区,世纪大道穿区而过,南与蔡厝社区接壤,北至双龙路江滨公园,辖区范围1.1平方公里。泉安大道、世纪大道、双龙路环区构成便捷的交通。风景秀丽,环境优雅的竹园小区、福隆花园、宝龙花园、城市晶典、江滨公园为社区装扮得更加艳丽多姿。社区现有常住人口2602人,外来人口约5000人。经过时代的变迁居民已告别了传统的田园生活,他们放下锄头进入市场和工厂,社区现有上规模的各种企业38家,经营范围包括针织漂染、汽车配件、电子零件、纸业包装、服装鞋帽等。这是一个非常富有现代气息的社区,排列整齐美丽状观的高楼大厦集聚,处处是宽畅的水泥大道,五星级酒店、大型超市、各类商务酒店及餐饮企业云集,小轿车、公共交车穿梭,所有这一切为社区居民的衣、食、住、行提供了家门前的方便。社区凤竹小学、凤竹幼儿园孩子们天真活泼,老人活动中心里的老人们幸福安康,社区池塘边的百米健身路及汽排球场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休闲、健身的好去处。经过社区两委及居民的共同努力我社区已逐渐完成从农村向城市发展的道路,成为宽裕、和谐的文明村。 *数据来源于“世纪之村” |
许厝社区 |
许厝社区位于晋江市梅岭街道,成立于2004年,由许厝、后圳坑、崎山三个自然村组成,现有居民500多户,2400多人。许厝社区内配有医疗服务站、垃圾中转站等公共配套建筑,道路、照明、水电、通讯、自动报警系统和电视闭路监控网等配套设施十分完善,是一个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管理一流的现代居住型社区。在一个这么舒适的环境下,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使得社区建设硕果累累,许厝社区先后获得“福建省平安家庭先进示范社区”、“晋江市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先进单位”、“晋江市卫生先进社区”、“晋江市12315消费维权优秀服务点”等荣誉称号。 *数据来源于“世纪之村” |
岭山社区 |
岭山社区系晋江市梅岭街道的一个行政社区,由上、下岭二个自然村组成,位于晋江市区内,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东处世纪大道,西处市西环主道,南有迎宾路,北有九号公路,中有嘉华路,岭赖路贯穿社区中心,5分钟可到达泉州晋江机场,30分钟可到达泉州火车站,以及深沪港、围头港。 岭山社区现有500亩的范围,全社区常住人口有2080人,为516户,分为7个居民小组,还有早期远离故乡的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 岭山历史悠久,于永乐公元(1403-1424年)开基属泉州南门外二十八都万石池店保,后改青阳梅峰保。解放后,54年为罗山乡,融村普照大队,58年-为人民公社〈社址青阳旧源和堂,63年改为青阳乡岭山大队,(共上岭、下岭、许厝、崎山、后圳坑5个自然村组成),84年(原有的岭山大队分为上、下岭二个自然村)改为青阳镇岭山村公所〉,2003年改为梅岭街道岭山社区居委会至现在。 下岭自然村:现保留部分明朝永乐年的陈氏宗祠,(后在1992年翻修)以及古庙内奉的“三太子”和“求雨大水公”陈真人,此庙称为“雇源宫”,它神威显赫,驱邪扶正,善办是非“,历经沧桑。此庙现已重建,神灵应验,香火绵延不断,神灵远传港澳同胞,特别是台湾同胞还组团前来进香。 上岭自然村于万历公元1573年入居,于乾隆1736年开建凤山境梅岭宫保生大帝,同年开建凤山南岳宫,梅岭宫经多次修缮,于81年再次修缮扩大至今。南岳宫也多次修缮,至88年重建扩建,至2003年12月被市土地储备中心征用为现在的市残联,直至2008年戊子年三月修缮成为凤山南岳宫。 社区内的土特产主要以水果为主,盛产龙眼、杨梅等水果。早在80年被列为晋江县龙眼基地200亩和万棵龙眼基地。现于市政工程建设需要征用有150亩。 *数据来源于“世纪之村” |
桂山社区 |
历史沿革 与人文建国后,1950年属青阳公社桂山村,1962年桂山村、梅峯村合并为青阳公社梅山大队,1990年青阳公社梅山大队拆出青阳镇桂山村、梅青村、梅山居委会,2002年转为梅岭街道桂山社区居民委员会。 角落与居民区域面积2平方公里。辖5个自然角落:有后塘、后塘街、后崎、轩内、隘门头,下有17个居民小组,全社区人口3412人,881户,旅居海外侨亲有3500多人,外来人口1000多人。 社区风貌桂山社区现有角落之间小路及大路都铺设水泥路面,家家都安装自来水,主要大路面商用住宅、民用住宅、工业住宅都比较规范,社区都按制定的村规民约总则计划进行,全体社区居民都积极朝着小康生活水平,走共同富裕道路继续奋斗,为建设一个平安和谐新的桂山社区而贡献每一个人的力量。 社区内设施、文化生活、企事业单位社区内有桂山老人活动中心,桂山文化体育活动中心,晋江市希信小学,桂山桂华幼儿园。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