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内村地处芗城区的中部西侧,胜利西路北侧,东至甘棠村,西连319线国道西,南与永鸿国际公馆接壤,北接北环城路。林内村总面积约1.9平方公里,分为路口、林内、龙塘、良璞四个自然社,全村600多户人家,2300余人,分为12个村民小组。村民经济收入以外出务工为主,村界内有企业20余家,村内道路已基本完成水泥路全覆盖,交通便利。村党支部共有党员44名,支部委员3名,陈顺和同志任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陈志鸿同志任村民委员会主任。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602102 | 363000 | -- | 查看 林内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金瑞社区 |
芝山镇金瑞社区位于胜利西路与金峰南路交接处,包括金峰花园、鑫荣嘉园和悠乐社区等三个小区,约有4000户,12000人。金瑞社区现有6名工作人员,人员分工如下:陈添明,金瑞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主任;周秋萍,金瑞社区副主任;陈玉贤,金瑞社区财务,吴玉萍,金瑞社区计生管理员;郑雅芳,金瑞社区计生管理员;朱琼,金瑞社区网格员。金瑞社区现有1个老人活动中心约120平米,1个室外篮球场及健身路径约700平米。 |
惠民社区 |
惠民社区位于漳州西北边,社区现有惠民花园.绿洲富城.福星公寓和锦鸿西欧御景4个小区。管辖范围内共有118幢,共6650套,可居住19918人,现已入住4912户,现入住人口数为11737人。 |
金永社区 |
金永社区位于芗城区芝山镇东南方向,距镇区0.5公里,东临红星美凯龙、金瑞社区,西至芝山镇政府,南毗九龙江,北靠惠民社区,社区辖区内有永鸿三江城、三湘城、金品花园、正德格林兰庭、联裕凤凰城、毛纺厂宿舍共六个小区,总占地面积320亩。现已入住的主要有:毛纺厂宿舍区、永鸿三江城、三湘城,金品花园,凤凰尚城,居民住宅楼52幢,13间平房,总人口数约8685人,2950户。社区设有计生服务室、老人活动中心、防汛抗洪抢险室、拥有治安志愿者队伍30多人、党员志愿者队伍20多人。社区于2012年7月、8月分别成立芝山镇金永社区居民委员会、芝山镇金永社区党支部。 社区东有金峰大街、南有江滨路、北有大学路、西有惠民路,胜利路从东往西贯穿社区,交通十分便捷。已投入使用的永鸿三江城、三湘城生活小区环境优美,设施完善,配有休闲场所、游泳池、绿化园地、幼儿园、老人活动中心、地下停车场等。 社区委员会成立以来,在区、镇的关心指导下,金永社区本着以人为本,按照示范区的标准,努力做好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社区委员会现有6名成员,分别负责社区党建、综合治理、网格管理、社区文化、民政、计生和社区环境卫生工作等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服务于社区居民和单位,努力实践“-”的重要思想,不断改善社区的卫生条件,丰富社区的文化,创造优美、舒适的社区生活环境。 |
下碑村 |
下碑村系芗城区芝山镇的一个行政村,位于美丽的九龙江衅。东与瑞京村接壤,距城3公里;西与上墩村相怜;南与九龙江连接;北与西洋坪村接壤。村落面积2平方公里左右,现全村人口1300多人,总户数300多户,分为12个村民小组。 下碑村留有清代古民居建筑物,有古井、古廟、土地公廟等。有闻名西乡的舞狮队。舞狮队创建一百多年的历史,人员保持八十多人新旧替补,属较强全的艺术队伍。不管是本村或相憐村,有大的节日或是廟堂开公,都要请狮队去热闹热闹,增加节日的气氛,故此而闻名西乡。 原下碑村社址四面环水,只有一条桥路供村民出入。不管是下田间劳动,或是往城里买卖,都是沿这条路走。一发现盗匪,马上把桥板收起,盗匪就无法进村,村民也就安全了。 下碑村原有水果之乡之称。有整片柑桔园、香蕉园、果蔗园,村民的收入,村民的生活全靠这些水果。近几年来,由于土地被国家征用,这些水果也就消失了,改为第二、第三产业为主,70%的村民都到城里经营水产、海产。城里几乎每个市场都有下碑人在卖海产。 目前,下碑村村两委由六人组成,下碑村党支部书记陈阿强,主持村全面工作,主管人事;下碑村村长陈宗德,主持村委会全面工作,主管财经审批;支委吴建华,负责村建、农业等工作;支委林德成,负责财务、宣传等工作;村委陈建南,负责综治、民兵等工作;村委吴宝玉,负责计生、卫生、妇联等工作。 |
上墩村 |
芝山镇上墩村地处漳州市芗城西郊,城乡结合部,东接下碑村,西临金峰村,南靠九龙江,北与西洋坪村隔路相望。全村总人口1207人,389户,分为6个村民小组,村两委6名(5男1女),现有党员47名。多年来,上墩村的党建、精神文明建设、计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先后被市、区、镇评为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村中现存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南宫庵庙一座、陈氏宗祠一座和杨氏大厝一座。2008年兴建上墩村文体活动中心。曾先后获得市级文明村、省级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2012--2013年我村有两个比较大的项目旧食堂招租项目和综合楼1号店面的招租项目,其中对旧食堂招租项目面向社会进行了公开招投标。严格落实五个要流程,不仅搭建了村民的监督平台,还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 此外,我村便民服务代办点自2012年9月成立以来,已成为一个设施配套齐全的办公场所,为办事群众营造亲切温馨的服务环境,目前代办点代办的事项有1、申请免费避孕节育技术服务,2、申请城乡最低生活保障,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代收,4、上报农村村民危旧房改扩建申请,5、团组织、党组织关系转出转入等。2014年代办点为我村村民代办服务事项89件。 |
甘棠村 |
甘棠村,位于芗城区芝山镇西南方向,北临林内村,南靠北环城路,距镇区0.8公里左右。由甘棠、山美、油记、龙奎四个自然村组成。甘棠村设有1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09户,总人口数2670人,外来人口2000多人。本村劳动力共计2104人,以第二及第三产业为主要经济来源,人均年收入达3000元。多年来,经过村两委的不懈努力,村主要交通基本实现水泥硬化,村民喝上了干净放心的自来水、看上了清晰的有线电视,各种乡村基础配套设施较为完备。甘棠村重视教育事业,村里拥有一所属于自己的油记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达100%,在各级部门及教师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下,为我市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学子。 甘棠村龙奎庵庙历史悠久,门前大榕树盘旋犹如一条巨龙,一飞冲天,庵内有一乾隆二十六年的牌匾,一座黄氏宗祠,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四个自然村都庵庙前建有戏台、老人活动中心,当夕阳西下是,村中老人们就自发来到庵前榕树下打打牌或是泡一壶茶,或是自弹自唱一曲,一副悠闲自在的现代农村生活。随着城市进程不断发展,创卫工作力度的加快,甘棠村也在悄然变化,村主干道变得宽敞整洁,池塘水质清澈明亮,成为鱼儿的自由天地;改建后的公厕美观干净,垃圾箱分布合理,清扫及时有序,呈现出一派祥和、文明的农家生活环境。 |
谢溪头村 |
谢溪头村,地处漳州西门,距漳州城区7公里、镇区3.5公里。东临上坂村,西靠九龙江,南接前山村,北毗天宝珠里村。319国道纵贯全村,交通便捷,总面积1000亩,因部分耕地开发区被征用,现有沿江耕地200亩,山地面积和居住面积约400亩。2011年总人口1326人,354户。全村以工商业为主,人均年收入达到6000元。村中保存有“谢氏家庙”1座,另外村门口的“慈德宫”堪称经典,受到上级宗教领导和宗亲一致好评。 1996年,村投入120多万元新建谢溪头小学教学楼,学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达100%(因市教育局等相关部门要求,2011年该小学已经改为开智学校)。1999年,投入38万元扩建九龙江防洪堤和防汛道路。2003年,谢溪头村被评为漳州市巾帼科技致富示范村荣誉称号。2004年,投入34万元修建800多米村道水泥路。是年,谢溪头养猪场被评为“福建省无公害农产品生猪基地”。2005年,村投入10万余元,新建老人活动中心。2009年、2010年每年投资近2万元清理三条排水沟,2011年投入约10万元对南洋底、坑尾350米进行砖砌,在排水沟的治理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11年8月,村安置地行政办公及生活配套房正式启动, 总建筑面积16500平方米,总预算2400万元,是谢溪头村有史以来投资额最大的项目,截止2012年8月已封顶。至2012年,全村从事水果营销的青壮年有100多人,遍及全国10多个省市,华通果业责任有限公司在浙江嘉兴市经营水果批发,年营销额达亿元。个私企业隆顺彩印有限公司、信峰塑料制造有限公司等成为芝山镇的规模企业。 |
前山村 |
芝山镇前山村地处漳州市芗城区西郊城乡结合部,距镇区2.7公里,东靠上坂村,西邻九龙江,南接渡头村,北毗谢溪头村。全村总人口1534人,下辖七个村民小组,现有村两委7名,党员48名,现村中保存有“前山胡氏大宗”祖祠一座。该村主要经济来源以工商业、第三产业为主,村财政平均年收入32.7万元,人均年收入6328元。村中落户企业有信华食品漳州有限公司、雅歌乐器有限公司、玉丰乐器有限公司、隆升体育用品、宝达混凝土有限公司等。前山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漳州市第十届、十一届市级文明村单位、市妇联示范点、市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市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站、市农村农民体育工作示范站等荣誉称号。 |
林内村 |
林内村地处芗城区的中部西侧,胜利西路北侧,东至甘棠村,西连319线国道西,南与永鸿国际公馆接壤,北接北环城路。林内村总面积约1.9平方公里,分为路口、林内、龙塘、良璞四个自然社,全村600多户人家,2300余人,分为12个村民小组。村民经济收入以外出务工为主,村界内有企业20余家,村内道路已基本完成水泥路全覆盖,交通便利。村党支部共有党员44名,支部委员3名,陈顺和同志任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陈志鸿同志任村民委员会主任。 |
西院村 |
西院村,位于芗城区芝山镇东南方向,距镇区0.5公里,东靠上墩,西临康山,南接九龙江,北毗漳州市毛纺织厂,总面积180亩,下辖西瑶、院内两个自然村,四个村民小组,村两委成员6名,现有党员32名。总人口有1117人,290户,现为李、杨等姓氏所居。本村劳动力共计832人,以第三产业为主要经济来源,人均年收入达7800元。建于1980年的红旗小学,占地面积6600平方米,现有在校师生350人。多年来,经过村两委的不懈努力,村主要交通基本实现水泥硬化,村民喝上了干净放心的自来水、看上了清晰的有线电视,各种乡村基础配套设施较为完备,连续多次获得“先进基层党支部”、“芗城区文明村”、“优秀单位”、“区级卫生单位”、“文明信用村”等荣誉。 |
金峰村 |
芗城区芝山镇金峰村地处漳州市芗城西郊,城乡结合部,村落与居民村落总面积2.1平方公里,全村总人口1540人,412户。下辖一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村两委7名,现有党员54名。村财年收入30多万元,固定资产1009多万元,年人均纯收入5280多元。近年来,金峰村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开展以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为目标,以“和谐文明、全面发展”为主题,以“讲文明、树新风、优环境、促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 一是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村党支部紧紧扭住发展第一要务,大力发展村集体企业和扶持个私企业发展,引导村民发展第二、三产业。目前,村私营企业有8家,年纳税额200多万元,为本村及周边村的解决剩余劳力500多人,既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又有效地促进辖区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是大力开展各项工作。自全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活动开展以来,村党支部、村委会因地制宜,从2006年-2011年期间,先后投入50余万元,全力抓好环境整治,着力创造优良的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使得村容村貌大为改善。金峰村的党建、精神文明建设、计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先后被市、区、镇评为先进单位等荣誉。 |
上坂村 |
上坂村位于芗城区芝山镇西北方向,距镇区1.2公里,东靠林内村,西临前山村,南接渡头村,北毗金峰二道。总面积800亩,其中耕地面积200亩,由铁塘社、上坂社、三厝社等三个自然村组成。2012年总人口1905人,485户,党员45名。村里主要发展工业与第三产业,人均年收入达到6480元。村中保存有“陈氏家庙”、“柯氏家庙”、“王氏家庙”等祖祠三座。 1995年,投入约200万元兴建上坂小学,后于2011、年改建成为芝山镇中心小学。2009年投入约29万元修缮铁塘社村道,2012年再次投入约30万元改建芝山镇中心小学前的校道。至2012年,村中落后的企业有雅歌乐器、玉丰乐器、大西洋食品、华东机电、天彩工贸、天棋美术、安达电子、元泰电子、祥得木业、长安汽车、金众汽车等20余家。 1999年,上坂村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漳州市教育‘两基’工作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2005-2007年度,被区委区政府授予“文明村”的荣誉称号;2003 -2011年多次被芝山镇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
渡头村 |
渡头村位于芗城区芝山镇西北方向,距镇区1.5公里,东靠金峰大道,西临九龙江,南接康山村,北毗前山村,总面积1200亩,其中耕地面积650亩,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2012年全村总人口数1508人,452户,其中有党员36人,村民代表36人。村主要发展第三产业,人均年收入达7800元。至2012年,村中落户企业有三川钢管、金日电源有限公司、新鑫润家具有限公司,金三角食品有限公司等。 渡头村保存有漳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渡头威惠庙”1座和“覆船山古遗迹”1处,保存有古代寨堡“日升楼”1座、明嘉靖间“大明寿官陈时泰陵墓”1座及“渡头陈氏宗祠”1座。 2008-2009年度,渡头村被授予漳州市文明信用村。 2009年度,渡头村被授予漳州市农村农民体育示范村。 2009-2011年度,渡头村被授予漳州市芗城区文明单位。 2010-2012年度,渡头村被授予漳州市芗城区先进基层党组织。 |
康山村 |
康山村位于芗城区芝山镇东南方向,东靠金峰,南接九龙江,北毗林内村,西临渡头村,由康山、七姓、岭下三个自然村组成,总面积1500亩。2011年全村总人口1987人。我村利用区位优势,鼓励村民发展第三产业,村内外来人员2000多人,村民收入主要以工商业为主,1996年,兴建康山小学,在校师生270人。 村中保存有漳州市级保护单位“七姓佛祖庵”1座、“康山元真宫”1座,保存有“康山林氏宗祠“1座。 康山村位于芗城区芝山镇东南方向,东靠金峰,南接九龙江,北毗林内村,西临渡头村,由康山、七姓、岭下三个自然村组成,总面积1500亩。2011年全村总人口1987人。我村利用区位优势,鼓励村民发展第三产业,村内外来人员2000多人,村民收入主要以工商业为主,1996年,兴建康山小学,在校师生270人。 村中保存有漳州市级保护单位“七姓佛祖庵”1座、“康山元真宫”1座,保存有“康山林氏宗祠“1座。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