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坑村,位于蓝田镇的东侧,距镇区0.3公里,全村总面积2.3平方公里,辖有5个自然村,有12个村民小组,1150户,共4450人,主要产业以贸易、运输业为主。
几年来,在蓝田镇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西坑村党支部紧紧围绕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带领全村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创新务实,奋勇争先,深入学习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着力打好“五大战役”、开展“十大竞赛”,各项事务有条不紊顺利进行,村内安定团结,村民安居乐业,村内党建工作和村民日常生活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603100 | 363000 | -- | 查看 西坑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鹤鸣社区 |
鹤鸣社区成立于1999年11月,现有2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8栋,住户724户,常住人口1632人,流动人口105人,辖区单位0个,其中机关单位0个,学校0个,医院0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0个,个体商业网点3个,志愿者队伍正在组建中。 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情况:社区工作人员3名,其中专职党务工作者1名;社区党组织书记谢井凤为初中学历、年龄41岁、性别女,2009年10月参加蓝田镇村(居)主干任前培训;社区党组织书记(兼居委会主任)月薪1000元,其他工作人员月薪900元;社会保障情况为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居委会主任可办社保,其他人员不可办;2007年和2009年,党支部书记谢井凤获蓝田镇优秀0员荣誉称号,2007年党支部委员严益秀获蓝田镇优秀0员荣誉称号。 |
东屿村 |
漳州市龙文区蓝田镇东屿村地处漳州平原中部,东经117.07度,北纬24.07度,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1.4℃,无霜期334天,年平均降雨量1450mm,东至龙文北路,西临九十九湾支流,南靠迎宾路,北接龙文经济开发区,辖区面积1.3万平方公里,一个自然村,现有1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22户,2743人,种植木耳已有近20年历史,是远近闻名食用菌专业村。 东屿村在区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认真贯彻上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会议精神,结合实际上突出了针对性,在形式载体上突出了创造性,在狠抓落实上突出了实效性,找准工作切入点,全面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工作,并取得了较好成效,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受征地影响,食用菌产业有所减少,但特色产品保持不变,农民以外出租地、买地方式经营本业,有较好的经济发展势头,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广,示范性强。 |
圳头村 |
圳头村位于迎宾大道南侧、水仙大道北侧、九十九湾畔。全村总耕地面积300亩,有3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08户,人口3030人,主要产业以木材加工业为主。近几年来,该村党支部、村委会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带领全村人民“奔小康、建新村”,使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村民生活蒸蒸日上。 一、基层组织建设卓有成效。该村狠抓党建凝合力,大抓组织、队伍、制度建设。加强对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注重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工作,大力推行农村三级核心网络建设等工作,健全计生协会、老人协会、治安、环卫等队伍,形成了坚强有力的村领导集体。 二、经济发展稳步推进。该村利用地理、交通优势,鼓励、扶持村民创办企业,现该村以胶合板生产为主,还积极向外投资发展木材加工业,兴办企业。 三、村容村貌改观较大。该村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成立了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亲自负责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充实配备环保人员,加大对环境卫生、乱搭乱建、采沙资源等工作的管理力度,有效地保护了圳头村生态资源;并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对村里的排污水沟和河道进行全面清理,设立垃圾桶和垃圾运输车,有效处理日常垃圾,构建“绿化、净化、亮化、美化”的圳头,切实改善人居环境,保障群众身体健康。 四、乡风文明蔚然成风。该村两委在搞好自身建设的同时注重文明建设,充分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向8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发放80-200元的生活补贴,充分发挥老年人、老年协会在计划生育、殡葬改革、丧事简办,婚事俭办等移风易俗活动中的作用。 |
蔡坂村 |
蔡坂村位于省级风景名胜区--云洞岩山脚下,是龙文区蓝田镇的东大门,迎宾大道从中穿过,北依云洞岩风景区,南临九龙江,交通十分便捷。全村总耕地面积900多亩,有7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主要产业以木材加工、运输业、旅游业、服务业为主。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蔡坂村党总支部,把主要精力放在创新思路和狠抓落实上,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切实为蔡坂经济的高速、持续、和谐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2011年,蔡坂村通过省级省级生态村初审。村党支部、村委会荣获市委、市政府授予“ 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文明村”及“市老人体育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在发展思路上,该村充分发挥紧靠迎宾路、云洞岩、龙文塔、植物园的特殊区位优势,确立了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走农工贸并举的发展道路,目前已形成“一社一品”的经济发展格局。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该村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水泥路,改造排水沟,整治污水塘,硬化空地、巷道,建设云洞岩盐鸡美食城与沈厝新村。云洞岩山脚下呈现出一道新农村建设的亮丽风景线。同时,该村投入大量资金兴建两所小学,定期向80岁以上老人发放生活补贴,充分发挥老年人、老年协会在计划生育、殡葬改革、丧事简办,婚事俭办等移风易俗活动中的作用。在社会事业方面,党支部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新农保等民生工作有序进行。通过深入宣传动员,入户服务,宣传新农保政策的优势和好处,广大村民积极自愿参保。同时,严格执行当前民政工作的各项政策,公正公平完成村低保户、五保户审批更新,做好村残疾人、已婚低保妇女、计生户的社会保障工作,积极争取安居工程,市、区、镇机关及干部挂钩帮扶困难群众工作扎实推进,帮助村民解决实际难题。在创卫工作方面,充实配备环保人员,加大对环境卫生、乱搭乱建、采沙资源等工作的管理力度,有效地保护了蔡坂村生态资源;并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对村里的排污水沟和河道进行全面清理,设立垃圾桶和垃圾运输车,有效处理日常垃圾,构建“绿化、净化、亮化、美化”的安山,切实改善人居环境,保障群众身体健康。 |
梧桥村 |
湘桥村位于国道324线南侧,江滨路北侧,九龙江畔。下辖3个自然村,地域面积500亩,人口3375人,村内主导产业以木材加工为主。湘桥村历史上文化鼎盛,明清时期有多人出任刑部主事、杭州知府等职,村内古厝大宅栉次磷比,文化气息浓厚,是当代书画名家黄稷堂的故里。 几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始终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申报市级生态村的发展目标,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推进了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历年来,湘桥村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成立了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亲自负责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充实配备环保人员,加大对环境卫生、乱搭乱建、采沙资源等工作的管理力度,有效地保护了湘桥村生态资源;并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对村里的排污水沟和河道进行全面清理,设立垃圾桶和垃圾运输车,有效处理日常垃圾,构建“绿化、净化、亮化、美化”的安山,切实改善人居环境,保障群众身体健康。 |
兰田村 |
蓝田村位于国道324线北侧、迎宾大道南侧。全村总耕地面积125亩,有2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990户,人口3570人,党员114人,主要产业以木材加工业为主。村年产值28555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0195元。 近年来,蓝田村党支部、村委会始终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推进了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
湘桥村 |
湘桥村位于国道324线南侧,江滨路北侧,九龙江畔。下辖3个自然村,地域面积500亩,人口3375人,村内主导产业以木材加工为主。湘桥村历史上文化鼎盛,明清时期有多人出任刑部主事、杭州知府等职,村内古厝大宅栉次磷比,文化气息浓厚,是当代书画名家黄稷堂的故里。 几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始终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申报市级生态村的发展目标,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推进了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历年来,湘桥村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成立了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亲自负责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充实配备环保人员,加大对环境卫生、乱搭乱建、采沙资源等工作的管理力度,有效地保护了湘桥村生态资源;并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对村里的排污水沟和河道进行全面清理,设立垃圾桶和垃圾运输车,有效处理日常垃圾,构建“绿化、净化、亮化、美化”的安山,切实改善人居环境,保障群众身体健康。 |
小港村 |
小港村,位于蓝田镇的东南侧,距镇区0.3公里,全村总面积1.3平方公里,辖有4个自然村,有9个村民小组,630户,共2700人,主要产业以家具、运输业为主,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164元。 历年来,小港村党支部、村委会始终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申报市级生态村的发展目标,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推进了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小港村党支部、村委会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生态建设人人参与 绿色生活人人共享”的发展目标,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推进了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小港村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成立了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亲自负责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充实配备环保人员,加大对环境卫生、乱搭乱建、采沙资源等工作的管理力度,有效地保护了小港村生态资源;并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对村里的排污水沟和河道进行全面清理,设立垃圾桶和垃圾运输车,有效处理日常垃圾,构建“绿化、净化、亮化、美化”的小港,切实改善人居环境,保障群众身体健康。 |
西坑村 |
西坑村,位于蓝田镇的东侧,距镇区0.3公里,全村总面积2.3平方公里,辖有5个自然村,有12个村民小组,1150户,共4450人,主要产业以贸易、运输业为主。 几年来,在蓝田镇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西坑村党支部紧紧围绕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带领全村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创新务实,奋勇争先,深入学习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着力打好“五大战役”、开展“十大竞赛”,各项事务有条不紊顺利进行,村内安定团结,村民安居乐业,村内党建工作和村民日常生活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