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南村位于莆美镇南面,与莆东村相邻,在国道324线和将军大道旁,具有发展潜力,全村702户,共2909人,村两委成员7人,党员61人。主要经济来源以农业、务工为主,水果种植以枇杷为主。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622103 | 363000 | -- | 查看 莆南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宝城社区 |
宝城社区位于莆美镇西北方向,人口1645户,共5962人,社区两委成员14人,党员27人。辖区内道路四通八达,交通便捷,将军大道与陈政路黄金交汇,人流集中、商铺云集,社区内还建有元光小学、城郊法庭、云霄妇幼保健院等单位。目前,社区内已逐步建立起规范整洁的社区服务办公室、社区保障服务站等,还有老人活动中心,供老人休闲、娱乐。随着社区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社区服务领域将不断拓展,竭尽全力,使社区内舒适优雅的居住环境变成社区居民温馨的家园。 |
宝洋社区 |
宝洋社区位于莆美镇北面,地域面积0.8平方公里,人口1315户,5376人,社区两委成员12人,党员32人。社区原属城乡结合部,随着县新行政中心的南移,正逐渐成为县中心地带,配套设施逐步完善。辖区内人口密集,商店众多,并有国土与资源局、顶溪水稻良种场、质监局、市场整顿办、交警支队、农信社主行等单位。 |
绥东社区 |
绥东社区位于莆美镇北面,靠近324国道,交通便利。社区人口3028户,共9084户,两委成员13人,党员20人,主要经济来源以务工和经商为主。绥东社区地处绥东路两旁,有许多临街店面。辖区内还建有漳南水果大市场,是目前莆美镇一个功能定位最明确的批发市场,对水果的采购和分销起了很大的作用,惠及周边农户和群众。 |
绥阳社区 |
绥阳社区位于莆美镇西北方向,人口1321户,共3995人,社区两委成员10人,党员45人。辖区内道路四通八达,交通便捷,绥阳路与宝城路交汇贯通。社区规划良好、环境优美、人流集中、商铺云集,配套设施完善。社区十分重视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建立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未成年人活动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把居民紧紧的吸引在社区组织周围。2012年初,漳州首个社区多功能健身场所——绥阳社区文化体育公园竣工投用,公园投资200多万元,占地15亩,也是漳州首个社区文体公园。2012年社区被评为漳州市第十一届(2009-2011年度)文明社区。 |
中柱村 |
中柱村位于莆美镇东南面,东连绥阳东路,南邻溪畔。全村636户,共2980人,村两委成员9人,党员55人,主要经济来源以打工为主。中柱村十分注重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筹资200多万修砌溪岸,改建露天厕所、公杂地为绿化地等,得到了群众的好评。此外,村里特别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成立了龙舟队,每年的端午节都举行比赛。辖区内还建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华庙,每逢初一十五都举行消灾活动。 |
莆东村 |
莆东村位于莆美镇南面,地处324国道旁,地理环境优越。全村612户,共2525人,村两委成员7人,党员64名。主要经济来源以水果种植、务工为主,全村枇杷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莆东村拥有不少文物古迹,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莆美堡,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南山寺、英济宫等,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莆东村张氏宗祠群被确认为漳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成果之一,列为重点文物保护点。 |
莆南村 |
莆南村位于莆美镇南面,与莆东村相邻,在国道324线和将军大道旁,具有发展潜力,全村702户,共2909人,村两委成员7人,党员61人。主要经济来源以农业、务工为主,水果种植以枇杷为主。 |
莆北村 |
莆北村位于莆美镇南面,毗邻将军大道。全村480户,共1899人,村两委成员7人,党员36人,主要经济来源以务农、打工和种植枇杷为主,全村枇杷种植面积约900多亩。辖区内建有超前规划、高标准建设的云霄英济学校,现有学生1000多人。村内还有建于明朝的城隍宫,目前已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点。 |
莆下村 |
莆下村位于莆美镇南面,东临324国道,西与将军大道毗邻,交通便利,是莆美镇人民政府及县新行政中心主体所在地。全村676户,共2850人,村两委成员7人,党员54人,主要经济来源以种植枇杷、农作物为主,枇杷种植面积约1500多亩。村内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建有2层200多平方米的老人活动中心,供老人休闲、娱乐。村部旁还设有文化广场,给村民提供了很好的跳舞、健身场所。 |
前涂村 |
前涂村位于莆美镇南面,东与324国道相邻、西与莆南村相接。全村480户,共1810人,山地面积4000多亩,耕地面积450多亩。村两委成员7人,党员41人,主要经济来源以种植枇杷、杨桃、龙眼等水果为主。前涂村十分注重村内的文化阵地建设,在村部专门建立了农家书屋,内有藏书1000余册供群众借阅,被评为了县级优秀文化书屋示范点。 |
上坑村 |
上坑村,于2006年划归云陵工业开发区管辖,耕地面积1400亩,山地面积3200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2371.1万元。现有615户,总人口2600人,12个村民小组,目前村两委干部10人。一个党支部,党员60名,其中1名预备党员。近年来,由于区内规划建设及工业经济发展的需要,被征用土地2560亩。2012年被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称号。 |
山美村 |
山美村位于莆美镇东面,324国道旁。全村422户,共1688人,耕地面积250多亩。村两委成员7人,党员41人,主要经济来源以务农、打工为主。辖区内规划有“阳下工业区山美小区”,现已有恒博光电、华翰明光电、汇泰木业等多家企业落户小区。近来,莆美镇进一步加大对山美小区基础设施等投资力度,加快征地进度,促进南云机械、派科汽配、云新纸业等几个项目早日在小区落户投产。 |
阳下村 |
阳下村位于云霄县莆美镇,是革命老区村。全村1150户,共4868人。村两委成员14人,党员72人。现有大众兴纺织公司、信隆科技公司等一些企业落户在辖区内,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以务农、打工为主。阳下村十分重视教育及文化建设。如:村里多方筹资建成了阳霞小学新校区,发动社会有识之士捐资600多万成立了教育基金,为孩子们配备了优质的教育资源;由村民自发组成的腰鼓队、龙舟队是阳下村响应文化建设的结晶,他们在传统节日、节假日定期举行活动,给群众送上丰盛的精神文化大餐。 |
向北村 |
向北村位于莆美镇东北方向,与阳下村、佳兜村相邻。全村308户,共1460人,地域面积900多亩,耕地面积400多亩,村两委成员5人,党员32人,主要经济来源以农作物为主,盛产甘蔗、地瓜。村内环境优美,乡风文明,辖区内有多家米粉加工、花生榨油等家庭作坊,还办有一家雨伞加工厂。 |
狮山村 |
狮山村,属水库移民村。现有265户,总人口1005人,辖天鹅、建益、狮山、大路4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村两委干部7人,一个党支部,共20名党员。2006年,由莆美镇划归开发区管辖,在建厦深高铁云霄客运站紧挨村西边,地理优势十分明显。先后建设了占地4亩,建筑面积550㎡的村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休闲公园。由于近年来开发建设需要被征用耕地、山地面积共420亩,2012年被确认为省级小康库区示范村、市级村容整洁示范绿色村庄创建村。 |
高塘村 |
高塘村位于莆美镇北面,地域广阔,下辖5个自然村。全村912户,共3645人,村两委10 人,党员43人,主要经济来源以务农为主。高塘村是天地会创始人郑开的故居,属城乡结合部,随着县域范围的不断扩大,高塘村的发展前景广阔,规划中的县新妇幼保健院就在其辖区范围内。 |
后汤村 |
后汤村位于莆美镇东北面,地处云漳路与绥阳路交汇处,承接云霄商业中心辐射,人口集中,商铺云集。全村682户,2593人,村两委成员8人,党员58人,主要经济来源以经商、务工为主。后汤村是典型的“城中村”,辖区内有长途汽车站,外来人口相对密集,临街店面以经营餐馆、小超市、理发店、服装店等为主。辖区内还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灵风寺、献宝山烈士陵园,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思成堂等。 后汤村与中柱村、宝城社区、宝洋社区、绥东社区、莆东村、莆南村、莆北村、莆下村、前涂村、上坑村、山美村、阳下村、绥阳社区、向北村、狮山村、高塘村、前埔村、宝树村、演武亭村、双溪口村、大埔村、马山村、下径村、树洞村、益宝山村、三东村、佳兜村相邻。 |
前埔村 |
前埔村位于莆美镇北面,在宝城路侧,属城乡结合部,交通便利。全村460户,共2050人,村两委成员8人,党员54人,主要经济来源以经商、务工为主。辖区内人流集中、商店众多,配套设施齐全。村里还有建有一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下营将军庙,原为开漳将士下营驻地,唐嗣圣元年(684)建庙于此,供奉开漳圣王陈元光,成为首祀陈元光的官庙 前埔村与中柱村、宝城社区、宝洋社区、绥东社区、莆东村、莆南村、莆北村、莆下村、前涂村、上坑村、山美村、阳下村、绥阳社区、向北村、狮山村、高塘村、后汤村、宝树村、演武亭村、双溪口村、大埔村、马山村、下径村、树洞村、益宝山村、三东村、佳兜村相邻。 |
宝树村 |
宝树村位于莆美镇北面,全村953户,共4256人,田地和土地共有7550亩,村两委成员15人,党员94人,主要经济来源以种植枇杷、蔬菜、经商为主。宝树村属城乡结合部,人口密集,外来人口较多。辖区内建有宝树小学及老人活动中心,随着县新行政中心的南移,宝树村将成为新的县城中心区。另外,村里拥有山地6000多亩,其中2000多亩作为蕉坑枇杷种植基地,并成立了农民合作社,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机制,年产值达900多万。 |
演武亭村 |
演武亭村位于莆美镇西面,全村302户,共1301人,地域面积2平方公里,村两委成员8人,党员37人,主要经济来源以务工为主。旅游产业是村里的一大特色,闻名遐迩的将军山风景区就坐落于辖区内,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陈政墓,以及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普贤寺、天地会遗迹下普庵等;漳州首家按国际五星级标准兴建的云顶温泉大酒店也建在辖区内,酒店依山傍水,环境幽雅,集温泉、客房、会议、餐饮、娱乐为一体,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大量游客;烧窑鸡是村里的特色美食,是游客到云霄必吃的一道本地菜。 |
双溪口村 |
双溪口村位于莆美镇东北方向,324国道旁。全村456户,共1874人,地域面积1.5平方公里,村两委成员7人,党员48人,主要经济来源以服务业为主。双溪口村对全村的300多亩土地进行统一规划,开发了商贸、商住区,引办了益恒大酒店、豪锦汽贸等38家企业,大大提高了村财、群众的收入;新建了3600平方米的小学宿舍以及老人活动中心,使村里的公益事业和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小学教育成绩连续十几年排在全区前两名。2012年村党支部被评为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
大埔村 |
大埔村,辖大埔、溪墘两个自然村,沈海高速常山出口处位于该村。总耕地面积500亩,山地面积1550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869.2万元。近年来被征用土地600亩,现有372户,总人口1602人,9个村民小组。2011年积极引办第一家村办企业“奥尔辉光电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高频电子变压器、电感、磁环、开关电源等电子类产品。 |
马山村 |
马山村,位于云霄县南部,2006年经过整合从莆美镇划归云陵工业开发区管辖,现有786户,总人口3197人。辖马山、荷仔埔两个自然村,32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4800亩,山地面积1000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1873.6万元。324线国道贯穿全村,沈海高速常山出口处距村500米,沪深高铁云霄客运站、货运站均设在本村,省级重点文物保护明朝林太史陵园坐落在村西北面。近年来,被征用土地4200亩,积极引办“七星光电”“创意钢构”“明豪光电”等3家村级企业。省级重点项目“汉晶光电”、漳州市十大竞赛城市综合体竞赛项目“福建彩龙光电物流城”落户马山村。 马山村2006年被评为云霄县支持工业发展示范村,2007年被评为云霄县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单位,2008年被评为云霄县先进党支部和市级绿色示范村,2009年被评为漳州市精神文明单位、云霄县家园清洁示范村,2010—2011年被评为云霄县先进基层党组织、村级引办光电企业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12年被云陵工业开发区管委会授予安全生产管理先进单位称号,2012年被确定为漳州市第四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近年来,马山村党支部、村委会大胆探索,创新工作思路,加大力度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基础建设、民生工程等各项农村农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2012年,马山村被确定“漳州市第四批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2013年被漳州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富美乡村”示范村。两年来,马山村坚持以“经济实力更加强大、城乡面貌更加优美、社会发展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幸福”为主线,在探索和实践中,高要求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高标准抓村庄规划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将马山村打造成经济实力强、农民收入多、村庄环境美、社会保障全、和谐氛围浓,具有本地特色的社会主义富美新农村。 在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我村结合高铁经济、工业经济、旅游经济,明确了“123,齐步走”策略,即第一产业是生活保障,第二产业是重点发展,第三产业是试水突破,三大产业起步并行,多管齐下,相辅相成。2013年,全村农业产值达到3900万元,工业总产值达1260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450万元,同比增长125 %,人均收入达到12500元,同比增长18%,基本实现了“经济实力更加强大”的目标。主要措施是以枇杷、甘蔗、荔枝、龙眼等特色农业为基础,加大村引办光电企业增资扩产力度,积极引导服务业转变。目前,我村共有3家村引办企业,其中“明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主要生产LED贴片、插件、室内照明产品。2013年,该公司计划投资300万元增资扩产,计划增加的6条生产线机器及其配套设施已全部安装到位,该司10条生产线全部有序运行生产。该企业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村每年税收分成可收入75万元,企业效益显著提高。经过积极争取协商,马山村委会可享受在建村引办企业,投资15亿元的“彩龙光电物流城”所产生在开发区税收的20%分成。我村每年税收分成可达25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同时我村还在进一步采取措施致力盘活市场优势,试水第三产业,突出高铁特色、七星山风景区旅游特色,发展工业区流动人口房屋出租、休闲娱乐、酒店餐饮等配套,促进农民增收。 2013年,马山村投入5086万元开展五个“富美乡村”的示范项目建设,得益于市、县、开发区以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各级领导协同各相关部门到我村现场办公,提出宝贵的指导意见和实际帮助,各级各部门形成了“责任齐抓共管,项目遍地开花”的良好局面。目前,“富美乡村”示范建设已竣工的两个项目分别是太师公公园扩建提升工程和村引办光电企业增资扩产;新村部暨文化科技中心占地8亩,总建筑面积1534平方米,主体工程已竣工,正在进行室内装修及配套绿化工程,预计于6月初可投入使用;马山大道拆迁建设已完成土方挖填、平整50万立方米,工程队已进驻现场,开展基础建设;马山水上公园建设已争取中央项目资金570万元,完成河道清淤、拓宽及排洪沟1300米长三面砌墙工程,橡胶坝基础配套正在施工中;村内环境整治共拆除旱厕、禽舍等230间,乱搭盖55处,完成巷道硬化1630米,安装LED路灯96盏,环村道绿化1420米,实现硬化、亮化、绿化;柑园埔安置小区(Ⅰ)投资45万元,硬化巷道3200平方米,铺设排污管600米;投资75万元正在硬化交通亭至安置(Ⅰ)旧村道600米(含排洪沟铺设);投入25万元整治“山顶”戏台及菜市场环境卫生;设置固定垃圾桶50只,聘请7名卫生保洁队员,形成了“自家卫生自家搞,公共卫生人人保”的良好氛围,全面实现村庄净化。 |
下径村 |
下径村,辖下径、大坂墘两个自然村,耕地总面积800亩,山地面积6000亩,现有276户,总人口1176人,5个村民小组,。全市特色产业园区竞赛项目“漳州光电职业技术学院”落户下径村。 |
树洞村 |
树洞村,辖树洞和一个移民村,耕地面积720亩,山地面积5560亩,1273.2万元。现有248户,总人口1098人,7个村民小组,村两委干部6名,一个党支部,党员39名,其中2名预备党员。于2010年被授予“先进妇代会”称号,2011年获得先进党支部称号。 |
益宝山村 |
益宝山村,辖益宝山、大兴楼两个自然村,总耕地面积1200亩,山地面积1100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1073.8万元。现有234户,总人口1088人, 8个村民小组。 |
三东村 |
三东村,辖东阳、东城、东安3个自然村,耕地面积520亩,山地面积600亩,现有190户,总人口780人,3个村民小组,村两委干部6人。一个党支部,23名党员。在“疏港公路”及“光电学院”建设中,被征用土地152亩。2012年被确认为县级村容整洁重点村。 三东村与中柱村、宝城社区、宝洋社区、绥东社区、莆东村、莆南村、莆北村、莆下村、前涂村、上坑村、山美村、阳下村、绥阳社区、向北村、狮山村、高塘村、后汤村、前埔村、宝树村、演武亭村、双溪口村、大埔村、马山村、下径村、树洞村、益宝山村、佳兜村相邻。 |
佳兜村 |
佳兜村位于莆美镇东南面,与阳下村、向北村相邻。全村256户,共1127人,耕地面积286亩。村两委成员5人,党员17人,主要经济来源以农作物为主。佳兜村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是省级绿化示范村,辖区内还建有县污水处理厂,全镇的生活污水集中由污水管网排到这里处理。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