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漳州 >> 漳浦县 >> 赤湖镇 >> 前张村

前张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前张村谷歌卫星地图)


前张村简介

  前张村全村有水田1682亩,农地1605亩,一片山坡地。主要农产品稻谷、花生、番薯、水果。人年均纯收入2077元。20世纪60年代已通电照明,现电视基本普及,电话普及率70%。
  民国时期有国民学校(初小)所,学生25人。现有完全小学二所,一为前张小学,建筑面积987平方米,学生257人,教师5人;一为杨美石小学,建筑面积738平方米,设6班,学生203人,教师5人。全村有大专毕业生17人,在校大专生18人,中专生90多人。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623103 363000 -- 查看 前张村谷歌卫星地图

前张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前张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半石村

  半石村全村耕地2120亩,其中水田820亩,农地1300亩,以种植水稻、芦笋、香蕉、番薯、大葱及其他蔬菜为主。有山林2000亩,低丘地种龙眼、荔枝等果树。淡水养鱼40亩。养猪场一个,常年养猪500多头,有从事运输的手扶拖拉机10辆。有机砖厂一座。外出做工者500多人。   全村以电灯照明,饮用井水,电话普及率95%,电视普及率90%,有手机500支。建村道长4.5公里,宽8米。   村卫生所一所,小学一所,1995年建新校舍。全村有大中专毕业生40人。   

前湖村

  前村背依丘陵,面向海域,全村有耕地1340亩,其中水田380亩,农地960亩,并有山坡地和滩涂,村民半农半渔,萧厝、安角二社几乎是全渔业村。稻米不够自给,大部分购用商品粮。种植龙眼、桃、李等果树500亩。淡水养鱼50亩,海水养殖30亩。有从事浅海捕捞的渔船140艘,从业劳力420人。有定置渔网。有渔产品加工场12处。处出做工者36人,劳务输出20人。有从事运输的三轮车200辆,年人均纯收入3200元。   村民饮用井水。20世纪80年代开始通电照明,现电视普及率85%,电话普及率95%。   村建20米宽的海滨村道长3千米及村内2条总长1800米宽5米的机耕路。   前湖小学,校园面积6950平方米。建筑面积1151平方米,设10班级,学5和409人,教师14人,全村有大专毕业及在学生42人,研究生1人。   

亭里村

  亭里村全村有水田610亩,旱地2200亩,皆沙质土壤,以种植蔬菜为主。沿海营造防护林带1万亩。滩涂养殖600亩。渔业定置网60多槽。有从事运输的手扶拖拉机23辆。外出做工者400多人。全村年人均纯收入3500元。   将军澳有硅砂选矿场一家。有台资“神舟”造船有限公司一家。   全村饮用井水。20世纪60年人已通电照明,现电视机普及率95%,安装电话机560多部,普及率80%。   亭里小学校园面积6907平方米,于1995年建新校舍,建筑面积1905平方米,设10多班级,附设幼儿班一班,共有学生433人,教师14人。   

保安村

  保安村全村有水田1200亩,农地1800亩,山坡地数百亩。过去,水田都种水稻,农地种番薯、小麦及杂粮。现在有1100亩水田种植香蕉,1400亩农地种植龙眼果树。山坡地大都已开垦种植荔枝、龙眼、桃、李等果树。村民年人均纯收入2800元。电视普及率95%,电话普及率75%。   修建祖祠为老人活动室。   保安小学,校园面积7817平方米,建筑面积1513平方米,设11班级,学生411人,教师13人。   

南峰村

  南峰村全村有耕地2780亩(其中水田1700亩,农地1080亩),并有可供开发的山地。主要农产品稻谷、花生、番薯、蔬菜、桃李香蕉等水果。村边公路旁形成季节性李果市场,晋江、汕头等地商客驾车来购,每年十多万斤。   一部分村民外出做工或经商。村民已由温饱奔向小康,一座座楼房陆续涌现,电话机、电视机逐渐普及。   南峰小学,校园面积5410平方米,1994年由陈志谟之子瑞和、孙建中献款建教学楼一座,现建筑面积1532平方米,设9班级,学生317人,教师9人。   在此之前,陈志谟于1990年在赤湖建达志中学的同时,献款10万元人民币修建南峰陈氏祖祠,辟为老人活动中心。   

月屿村

  月屿村全村共有耕地3200亩左右,其中水田1500亩,农地1700亩。全属沙质地,其中约570亩各植水稻、番薯及杂粮,430亩左右种植蔬菜。海边有大片沙荒地,造林700亩。有村办农场400亩,专门培植高优蔬菜出口。有虾池300亩。又有淡水养殖场150亩。   个私经济有服装厂1家,厂房用地10亩。有从事输运的客车3辆,手扶拖拉机60辆,机板车2辆。硅砂选矿厂1家,有装载机及推土机各一部。有房屋建筑工5伙。有公路建筑工1伙。村民外出做工者500多人,外出经营饮食店者10多人,外出为人开车者10多人,出外从事蔬菜营销者50多人。   20世纪80年代通电照明。现电视普及率95%,电话普及率75%。   村中形成一条街道,有各类商店十多家。有医疗所一所,村部建办公大楼,郑氏祖祠修建利用为老人活动中心。   月屿小学,校园面积7441平方米,建筑面积2438平方米,建13班级,学生600多人,教师19人。幼儿园2班,学生100多人,教师4人。   

后湖村

  后湖村全村有耕地2970亩,并有大片山坡地。现种植香蕉300亩,占水田总面积的94%,水稻成为次要作物。山坡大都已开发种植荔枝、龙眼、桃、李、杨梅等果树。   后湖有丰富的绿辉岩矿藏,正在开发利用。   村修建两条水泥路面道路,全长1600多米,可通汽车。1999年完成电网改造,今电视、电话机基本普及。   新村在建设中。   后湖小学原名赤水小学,利用赤水祖祠为教室中,校园面积9560平方米,1985年改名后湖小学,在旧村委会旁建平房校舍,建筑面积500平方米,1996年投资120多万元在雀山脚建新教学楼,用地9560平方米,现建筑面积2336平方米,设15班级,学生649人,教师26人。1997年10月为省教委评为农村示范小学。   

前张村

  前张村全村有水田1682亩,农地1605亩,一片山坡地。主要农产品稻谷、花生、番薯、水果。人年均纯收入2077元。20世纪60年代已通电照明,现电视基本普及,电话普及率70%。   民国时期有国民学校(初小)所,学生25人。现有完全小学二所,一为前张小学,建筑面积987平方米,学生257人,教师5人;一为杨美石小学,建筑面积738平方米,设6班,学生203人,教师5人。全村有大专毕业生17人,在校大专生18人,中专生90多人。   

西潘村

  西潘村全村有耕地4173亩,大部分为水田。主要农产品稻米、花生、番薯、蔬菜、萝卜籽。村民历来农业兼营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并有萝卜籽专业户6家,民国时期有米粉作坊18家、花生油作坊1家,萝卜籽远销至广东、台湾、南洋。现在除上述农产品外,并开山种果,桃、李、荔枝的经济收入不亚于水稻。   农业以外的个私经济有木材加工厂6家,煤炭加工业1家,有推土地机一部,菜籽店6家。建筑业26伙,石料加工业40多人,从事运输的B型车4辆、三轮车3辆、手扶拖拉机8辆,建材门市1家,日杂小店15家,蔬菜购销业2家。   1955年建小水库一座,1989年建石坡一座,改善了农田水利条件。生活用水靠水井。1980年通电照明,现电视机、电话、摩托车基本普及。30%村民建新楼房,公路两旁建商住两用房十多座。   村部建办公楼,并有计生服务站、医疗室等,庄氏祠堂修建老人活动室。   西潘小学校园面积7436平方米,于1995年建新校舍,建筑面积1170平方米,设8班级,学生275人,教师9人。   

山油村

  山油村全村有耕地1178亩,其中水田800多亩,并有适宜种果的山地坡地约千亩。水田本来都种水稻,现在只小部分种稻,大部分种香蕉;农地、山坡种桃、李、荔枝、龙眼等果树,粮食不足自给。村民在赤湖开发区办石料厂1家,在本村从事水果营销8家,外出做工80人,外出经商10人,全村年人均纯收入3000元,   全村饮用井水。2000年通电照明,电视普及率50%,电话普及率80%。   山油小学,校园面积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84平方米,设6班,学生209人,教师8人。   

西城村

  西城村全村有耕地1903亩,其中水田817亩,农地1086亩,主要种植水稻、花生、番薯,近来发展荔枝、龙眼、李等果园。   改革开放以来兴办服装厂5家,容纳250人就业,产品销漳州转销各地。采石场10家,石板材加工厂3家,产品输出日本、新加坡等国,以青石板为最畅销。有从事运输的货车25辆、机板车15辆、手扶拖拉机15辆。在村中开日用品、食杂小店者40家,摊贩50多户。从事水果购销者2家。外出从事海水养殖者6户,外出做工者200多人。   村民饮用井水。户户用电灯照明,电视普及率90%,电话普及率75%,有手机400支。   村道(土路)扩宽至10.4米,长800米。   有村医疗所一所。   赤湖镇中心小学设在本村,校园面积7440平方米。1997年建新校舍,建筑面积2540平方米。设17班级,学生634人,教师45人。   

东城村

  东城村全村耕地3200亩,其中水田2300亩,农地900亩。主要农产品稻米、番薯、花生、芦笋、大葱及其他蔬菜。   有外资蔬菜冷冻加工厂2家。有村民所办石板材厂6家,服装厂1家。有从事运输的客车1辆,机板车13辆,手扶拖拉机30辆。在本村开店经商者50家,从事饮食业者10家。海水养殖2户。外出做工者350人,劳务输出7人。村民饮用井水。供电情况正常,每户皆以电灯照明,电视普及率80%,电话普及率70%,有手机600支。   有医疗所一所。   建村道5条,共2500米,其中水泥路面长1000米,宽10米。   东城小学,校园面积7166平方米,1996年建新校舍,建筑面积2491平方米,设15班级,学生622人,教师28人。   

北桥村

  北桥村全村有耕地1200亩,其中水田700亩,农地500亩,并有可供开发的山地。从前,村民以务农为主,虽有街市,并不繁荣。民国时期有几家“油车”,收购花生榨油,运销厦门转输各地。现在,适合于沙地生产的花生仍是赤湖一带沿海地区的主要产品之一,有大量花生在北桥交易,转销外地。   改革开放以后,有很多劳动外出做工或经商。一些外出者回乡办厂,有几家服装厂,产品销往北京、广州、汕头、晋江等地。1990年镇政府主持扩建东大街,并建亲的贸易市场,村民经营工商业者越来越多,现在,全村有50%劳动力在本地及外出做工或经商。农业继续发展,荒山都末节发种果,已届盛产期的有桃李300多亩,龙眼、荔枝500多亩。   很多村民在街边建商住两用的楼房。电视已经普及,电话普及率90%。村部建办公大楼。   北桥小学,校园面积8765平方米。1996年建新校舍,现建筑面2181平方米,设20班级,学生934人,教师37人。   


前张村特产大全




前张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