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漳州 >> 漳浦县 >> 古雷镇 >> 岱仔村

岱仔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岱仔村谷歌卫星地图)


岱仔村简介

  岱仔村半渔半农。滩涂2500亩,主要养殖牡蛎、扇贝、羊栖藻、海带、紫菜。有农地2019亩,主要农作物番薯、花生和芦笋、葱蒜等蔬菜。
  有商店10多家,旅社2家,饭店4家,有台资企业“千翊食品加工有限公司”1家。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623115 363000 -- 查看 岱仔村谷歌卫星地图

岱仔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岱仔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下安村

  下安村位于古雷半岛南端,北隔古雷山南峰(下安岭)与岱仔村交界,南有古雷头山,古雷头山以外为大海(台湾海峡),东临浮头湾,西临东山湾。旧杜古线公路从村中通过,直至半岛的末端古雷头山。安,乃海湾边缘之地,该村在古雷半岛的末端,故称下安,下安海域水深,外有古雷头山挡住风浪,形成天然避风良巷。   经济状况及基础设施   下安海域水深,避风。改革开放后,发展了扇贝、太平洋牡蛎和海带海水吊养业,形成“海上田园”。1999年以来,新发展网箱养鲍业,较“工厂化”的陆上养鲍业省本,且有利于大面积推广,除养殖外,全村还有扇贝和鲍鱼育苗场5家。200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全村仅有农地79亩。种植番薯、蔬菜等。   现有下安码头,供渔船及小吨位货船停靠,专家论证,下安港可建万吨级以上码头多处。   村民用电照明,家用电器逐年增加,今全村电话普及率100%,电视普及率96%,手机普及率60%,摩托车普及率40%,燃气普及率90%,有养殖船只156艘。   小学一所,校园总面积4800平方米,教学楼建筑面积826平方米,有6个班级,学生195人,教师8名。   

古城村

  古城村位于古雷半岛南部,北隔古雷山北峰与龙口村交界,南隔笔架山及古雷山南峰与下安村交界,西邻岱仔村,东临浮头湾。   经济状况及基础设施   古城村以渔为主业,有海上捕捞及定置网作业,产品有剑虾、虾姑、海胆、丁香鱼等,全村有捕捞竹排(电排)300只,耕地816亩,都是农地,以种植葱头为主,其次番薯、花生,有剑虾加工、葱头加工等家庭加工业。有山地900亩,皆造林。   1996年建柏油公路1公里多,自城内古城通杜古线。   饮用水皆靠打井。   户户用电照明,家用电器逐年增加,电视机普及率70%,电话普及率均在80%,手提电话普及率30%,摩托车普及率30%,燃气普及率80%。   小学一所,校园面积5671平方米,校舍面积1940平方米,有12个班级,学生529人,教师18人。   

岱仔村

  岱仔村半渔半农。滩涂2500亩,主要养殖牡蛎、扇贝、羊栖藻、海带、紫菜。有农地2019亩,主要农作物番薯、花生和芦笋、葱蒜等蔬菜。   有商店10多家,旅社2家,饭店4家,有台资企业“千翊食品加工有限公司”1家。   

西寮村

  尚设有西寮社,先是附近村庄的渔民在这里搭寮居住,以便作业,因此处西海岸,故称西寮,后形成村社,遂以“西寮”作为社名,开基祖分别来自古城、岱仔、龙口。   经济状况及基础设施   西寮村以渔为主业,近海捕捞和定置网作业为传统作业,后发展汪海及滩涂养殖,养殖面积2000亩,种类有牡蛎、海带、紫菜等,1994年围垦虾池300亩,对虾、花蛤成为主要的养殖品种。有育苗场两个,分别培育扇贝和太平洋牡蛎苗种,有养殖船96只。   有耕地340亩,都是沙壤地,主要种植番薯、花生及芦笋、葱蒜等蔬菜。山地用于造林。   1999年,由政府补助,村民集资并投劳,建成一条2公长的环村公路。   两寮小学有6个班级,教师10人,学生186人,校舍建筑面积576平方米,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   改革开放以来,渔农业生产体制的本根变革和按市场所济指导生产,社会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生活环境明显改善,户户用电照明,家用电器逐年增加,电视普及率70%,电话普及率95%,手机普及率20%,摩托车普及率20%,燃气普及率80%。   

龙口村

  龙口村位于古雷半岛南部,北邻半湖村,南隔古雷山北峰与岱仔、古城二村交界,东临浮头湾,西邻西寮村,并临东山湾,新村古线公路从村境经过。   经济状况与基础设施   龙口村有滩涂2000亩,农地921亩,滩涂和浅海用于养殖牡蛎、海带、扇贝、鲍鱼、对虾等,有养殖船30只。耕地用于种植芦笋、番薯、花生等。山地用于造林及种少量果树。   家家用电照明,家用电器逐年增加,电视普及率70%,电话普及率80%,手机普及率30%,摩托车普及率30%,燃气普及率80%。   龙口小学于1995年新建新校舍,校园面积366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有7胩班级,教师11人,学生308人。   

半湖村

  半湖村位于古雷半岛中部,地势平坦,北与陂内村接壤,南与龙口村交界,东与杏仔村为邻并临浮头湾,西临东山湾,新旧杜古线公路从村境通过,   经济状况   半湖村以农业为主,有农地1030亩,以沙壤地为多,农作物有番薯、花生以及芦笋、葱蒜、萝卜等蔬菜。农业用水多用打井取水。芦笋外销旺盛时期,经济比较活跃,本村滩涂少,因此水产养殖业也较少,有养殖船30只,是古雷镇内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的村,200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000元,低于全镇平均水平。   杜古线经过村境,1982年通输电线路,全村均用电照明,2001年电视普及率50%,电话普及率70%,手提电话普及率20%,摩托车普及率20%,饮用水靠打井,燃气普及率60%。   小学一所,校园面积4800平方米,校舍面积1220平方米,设有7个班级,学生280人,教师11人。   

杏仔村

  杏仔村位于古雷半岛中南部东侧突出部,东临浮头湾,与菜屿列岛相望,北靠防护林带,南邻坡内村,西邻油沃村,有乡村公路通油澳与杜古线公路相接,新杜古线从村境经过。   经济情况及基础设施   杏仔村以海洋捕捞为主业,兼有浅海养殖业,农业居次要地位。捕捞及养殖产品有鱼、虾、蟹、鳗等。有农地1069亩,主要农产品有番薯、花生、芦笋、蔬菜。陆岛渔业码头在正建设中,以方便杏仔渔港—沙洲岛汽船停靠。   1982年架通输电线路,户户用电照明,家用电器逐步增加,电视普及率90%,电话普及率90%,手机普及率40%,摩托车普及率30%,燃气普及率80%,有养殖船305只。   杏仔小学校园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50平方米,现在教师18人,有9个班级,学生385人。   

坡内村

  陂内村位于古雷半岛中部,南邻半湖村,北邻油澳村,东邻杏仔村,西临东山湾,杜古线公路从村境经过。   经济状况及基础设施   陂内村以农为主业,渔业为辅,有耕地819亩,全是农地,主要农作物番薯、花生和芦笋、葱蒜等蔬菜。有滩涂800亩,浅海和滩涂养殖种类有牡蛎、对虾、花蛤、海带等。   优质硅砂矿蕴藏丰富,2000年,厦门明达玻璃厂在村庄附后近防沙建选矿厂,经筛选后的硅砂从汕尾5千吨码头运厦门炼制玻璃。   陂内小学校园面积1900平方米,新校舍建于1996年,建筑面积684平方米,开设6个班,有教师9人,学生198人。   杜古线公路通过村境,1982年架通输电线路,户户有照明,家用电器逐年增加,现电视普及率达60%以上,程控电话300多门,普及率80%,手提电话普及率30%摩托车普及率20%,燃气普及率70%,有养殖船10只。   

油沃村

  油澳村位于古雷半岛中部,北与古雷村河边自然村相接,南与陂内村寮仔自然村相接,东临浮头湾,西临东山湾,新、旧杜古线公路都从村境经过。   经济状况及基本设施   油澳东西两边临海,东边的浮头湾为捕捞区,以定置网作业为主。西边的东山湾潮间带有滩涂5000亩,为浅海及滩涂养殖区,以养殖紫菜、海带、牡蛎为主,耕地658亩农地,主要种植番薯和芦笋、葱蒜等各种蔬菜。2000年人均纯收入3100元。   新、旧杜古线公路经过村境。1985年架通输电线路。户户用电照明,电视普及率80%及电话普及率80%,家用电器逐步增加,摩托车普及率30%,手提电话普及率30%,大部分家庭饮用水靠打井,燃气普及率80%,有养殖船126只。   油澳小学占地8亩,校舍二层楼房。有7个班级,教师11人,学生310人。   

古雷村

  古雷村位于古雷半岛中部,北邻下堀村,南邻油澳村,东临浮头湾(后江,西临东山湾(前江)新、旧杜古线公路都从村境通过。   经济情况   后江海滩为鲍鱼养殖区,与下堀鲍鱼养殖场相连,面积1600亩,前江海滩为牡蛎、海带养殖区,面积2000亩。全村有农地1098亩,主要作物有芦笋、番薯、花生等。有商业及服务业多家,包括百货、食品商店。摄影、修配、加工、理发等服务行业,分布在东林自然村杜古线公路两侧。   家家户户用电照明,电视普及率60%以上,程控电话普及率95%,手机普及率20%,摩托车普及率30%,燃气普及率80%,有养殖船36只。   基础设施   地处杜古线公路的中点。镇政府、卫生院、邮电局、公路站、农村信用社、镇中学、中心小学均设在本村,形成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雷中学,学校占地面积22979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074平方米,设24班级,学生1100人,教师70人。古雷中心小学校园面积14530平方米。1999年重建校舍,建筑面积2070平方米。有12个班级,教师25人,学生464人。   

下堀村

  下堀村半渔半农,有耕地1272亩,其中水田72亩,农地1200亩。前江有滩涂1500亩,主要养殖牡蛎、对虾、泥蚶,并有一养鳗场。后江沙滩建有鲍鱼养殖场,其中规模较大的是“漳州金海咸水养殖有限公司”的鲍鱼养殖场。主要农作物有番薯、黄豆、花生和芦笋、葱蒜等蔬菜。有一个葱头加工场,经营油炸葱头片内外销,已有小批量出口日本。  

港口村

  港口村位于古雷镇北部,北邻西林村,南邻下堀村,东临浮头湾(俗称后江),西临东山湾(俗称前江),新杜古线公路从村境通过。村自建简易公路与杜古线连接,并连通西田及后江。   经济状况   港口村以农业为主,渔农为辅。有耕地2969亩,其中水田640亩,农地2329亩,沙滩林地3000亩,主要农作物为番薯、芦笋、葱蒜、蔬菜和西瓜。有涂滩2000亩,主要养殖牡蛎、对虾、花蛤、泥蚶。村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用电照明,家庭电视要普及率60%,程控电话普及率70%,摩托车普及率40%,燃气普及率80%,养殖船56只。   

西林村

  林村是古雷镇最北的一村,北与杜浔北坂村交界,南与港口村为邻,东临浮头湾,西临东山湾,旧杜古线公路从村境通过。   经济状况   有浅海涂滩4800亩,原以养殖翡翠贻为主,已改为吊养牡蛎为主,养殖面积2000亩,此外有对虾、泥蚶等。耕地1317亩,其中水田100亩,农地1217亩,沙滩林地3000亩,农作物有番薯,花生和芦笋、葱蒜等各类蔬菜。   农农以电灯照明,电视普及率75%。1994年通程控电话,现有电话机500多部,普及率达80%以上,摩托车普及率50%,燃气普及率80%,养殖船76只。   


岱仔村特产大全




岱仔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