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头村位于下宫线两侧,南接梅岭,东邻林中村,全村261户1112人,分4个村民组,党员50名。有耕地面积610亩,其中水田240亩,农地370亩,有山地495亩,水果107亩,养殖面积114亩。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6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09元。牙头村村民以农业、建筑业为主,该村有多支建筑队,搞建筑服务,外出打工较普遍。自主产业不明显。第一产业总收入285万元,第二产业总收入95万元,第三产业总收入83万元。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624103 | 363000 | -- | 查看 牙头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澳头村 |
澳头村位于东溪下游东侧,耕地面积963亩,其中水田750亩,农地213亩,433户1556人,3个村民组,党员55名。农村经济总收入872万元,第一产业657万元,第二产业72万元,第三产业14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90元,澳头村以蔬菜种植业、鱼苗捕捞、销售业、家禽养殖业为主。 |
林中村 |
林中村位于下宫线东侧,南接牙头村,北连西山村,220户870人,分4个村民组,党员39名。有耕地面积674亩,其中水田305亩,农地369亩,山地1140亩,水果240亩,水产养殖面积40亩。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63万元,其中:第一产业167万元,第二产业100万元,第三产业8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05元,林中村民以外出打工为主,有部分搞运输服务,经济水平相对较弱。 |
西山村 |
西山村位于下宫线东侧,东接林中村、西连下寮村,分上西山和下西山两个自然村,6个村民组325户1290人,党员54名。有耕地399亩,其中水田200亩农地199亩,山地834亩,水果438亩,水产养殖面积30亩。2010年经济总收入623万元,其中农业收入300万元,第二产业210万元,第三产业1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85元,西山村村民的外出打工为主,村集体经济较薄弱。 |
下寮村 |
下寮村位于国道324线与下官线交叉口,漳诏高速公路东互通口位于该村境内,全村233户847人,分4个村民组,党员34名。有耕地面积230亩,其中水田110亩,农地120亩,农地120亩,有山地500亩,水果162亩,水产养殖197亩。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06万元,第一产业277万元,第二产业120万元,第三产业1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24元,下寮村地理位置较优越,有多家石材企业,餐饮业落户该村,并有一个加油站,下寮村还是三峡移民安置点。 |
内凤村 |
内凤村位于国道324线北侧,距324线约1公里,有水泥村道直达国道,该村330户1320人4个村民组,党员72名。东依凤山,西南通西浒山前自然村,有耕地750亩,其中,水田650亩农地100亩,山地6251亩,水果3355亩。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47.8万元,其中第一产业415万元,第二产业17万元,第三产业11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77元,内凤村农业资源丰富,红坑渠道经过该村,连接西浒有数百亩的平原,是凤西片粮蔬主产区。是农业产业化的良好基地,冬种农业、反季节农业和林果业发展得比较好,凤山报国寺、金山寺两寺是宗教重要场所、旅游区。 |
外凤村 |
外凤村位于国道324线边,全村550户2170人4个村民组,党员84名。耕地面积745亩,其中水田357亩,农地388亩,山地1508亩,水果550亩,水产养殖面积250亩。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05万元。其中第一产业770万元,第二产业105万元,第三产业1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60元。外凤村以养殖业和服务业为主,沿国道两侧建有商业、服务一条街,高速公路通车后,服务业较为萧条,正处于转型阶段,有一家冷冻厂。 |
甲洲村 |
甲洲村位于东溪下游入海口,全村1720户7200人22个村民组,党员212名。耕地面积3567亩,其中水田2855亩,农地712亩,海涂地8000亩,虾池近2000亩。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736.2万元,其中第一产业5064.2万元,第二产业89.6万元,第三产业582.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37元,甲洲村是桥东重要的渔村之一,以捕捞业和养殖业为主产业,年渔业总产量400吨,渔船300只(含竹排)。 |
桥头村 |
桥头村位于桥东商业街东侧,北倚东溪,南临桥东洋,全村263户885人4个村民组,党员34名。耕地面积420亩,其中水田220万,农地200,山地343亩,水产养殖面积30亩。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35万元,其中第一产业278万元,第二产业150万元,第三产业2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02元,桥头村是镇政府所在地,沿桥东商业街下半段有一定的发展空间。龟山村是桥头村的自然村,三面环溪,龟山竹笋味美价优,但该村交通不便,地势较低,是洪涝多发地,该村如果搬迁改造,可以成为生态旅游观光区。 |
林巷村 |
林巷村位于桥东商业街北侧,东接桥头村,西连林家村,全村550户2279人5个村民组,党员75名。耕地面积1110亩,其中水田660亩,农地450亩,山地774亩,水果527亩,水产养殖80亩。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259.6万元,其中第一产业991.6万元,第二产业702万元户,第三产业5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93元,林巷村以蔬菜粮食和家禽养殖业为主,沿商业街两侧建有商住区,有多家毛织工业、机械维修业落户该村。 |
林家村 |
林家村位于桥东商业业北侧,东接林巷村,西邻桥园,北傍东涨,全村642户2548人11个村民组,党员81名。耕地1153亩,其中水田861亩,农地292亩,山地529亩,水果40亩,水产养殖面积301亩。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239万元,其中第一产业1692万元,第二产业365万元户,第三产业1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32元,林家村以蔬菜粮食和家禽养殖业为主。 |
牙头村 |
牙头村位于下宫线两侧,南接梅岭,东邻林中村,全村261户1112人,分4个村民组,党员50名。有耕地面积610亩,其中水田240亩,农地370亩,有山地495亩,水果107亩,养殖面积114亩。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6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09元。牙头村村民以农业、建筑业为主,该村有多支建筑队,搞建筑服务,外出打工较普遍。自主产业不明显。第一产业总收入285万元,第二产业总收入95万元,第三产业总收入83万元。 |
溪雅村 |
溪雅村位于东溪东侧,与桥园相连,全村耕地面积1190亩,其中水田1137亩,农地53亩,全村715户3376人11个村民组,党员102名。水产养殖273亩。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93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2800万元,第二产业500万元,第三产业6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417元,溪雅村以蔬菜种植和鱼苗销售业为主,该村有优久的鱼苗养殖和销售传统经验,仅此一项年创收入上千万元。 |
洪洲村 |
洪洲村位于桥东镇最南端,南临大埕湾,全村1270户5190人15个村民组,党员103名。耕地面积1704亩,其中水田580亩,农地1124亩,山地1047亩,海涂地2100亩,水产养殖4615亩。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447万元,其中第一产业4277万元,第二产业20万元,第三产业1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72元,洪洲村以捕捞业和养殖业为主,全村有渔船40多只,年渔业收入3797万元。 |
西沈村 |
西沈村位于国道324线南侧,695户3063人6组,党员87名。耕地面积1380亩,其中水田959亩,农地421亩,山地3499亩,水果560亩。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31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1360万元,第二产业358万元,第三产业59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77元,西沈村以蔬菜种植业为主业,蔬菜基地面积600亩,年产蔬菜1500吨。 |
西浒村 |
西浒村位于国道324线南侧,与西沈相连,全村670户2695人7个组,党员70名。耕地面积1141亩,其中水田914亩,农地227亩,山地3807亩,水果465亩。2010年总收入1055万元,第一产业877万元,第二产业88万元,第三产业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96元。 |
村东村 |
村东村位于国道324线北侧,全村798户3121人17个组,党员124名。养殖面积30亩,耕地面积1305亩,其中水田660亩,农地645亩,山地5465亩,水果625亩。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810万元,第一闰业925万元,第二产业450万元,第三产业435万元,人均纯收入6047元,蔬菜基地1000亩,年产蔬菜2000吨。 |
村中村 |
村中村位于国道324线北侧,与村东、村中相邻,全村670户2700人11个村民组,党员128名。耕地面积1200亩,其中水田700亩,农地500亩。山地3998亩,水果1910亩,水产养殖100亩。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854万元,其中第一产业1307万元,第二产业280万元,第三产业26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12元,村中村村民以蔬菜种植业为主,是韭菜主产地,有村中村蔬菜协会、红坑蔬菜合作社等二个专业组织。蔬菜基地面积千亩,年产蔬菜1万吨。 |
村西村 |
村西村与村中相邻,全村451户1957人13个村民组,党员63名。有耕地面积870亩,其中水田400亩,农地470亩。山地3843亩,水果800亩,水产养殖200亩。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189万元,其中第一产业754万元,第二产业220万元,第三产业215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5258万元。蔬菜基地面积450亩,年产蔬菜1000吨。 |
仙塘村 |
仙塘村位于城铁路两侧,北接南山,南连含英村,全村1380户5850人,24个村民组,党员148名。耕地面积3465亩,其中水田1900亩,农地1565亩,山地4656亩,水果940亩,海涂地800亩,养殖面积844亩。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214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8180万元,第二产业1551万元,第三产业24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76元,该村以海水养殖业和采石加工服务业为主产业。 |
含英村 |
含英村位于城铁路两侧,北与仙塘为邻,南连桥东东西霞两村,全村1020户4430人27个村民组,党员95名。耕地面积1951亩,其中水田1143亩,农地808亩,山地12082亩,水果830亩,海涂地6000亩,水产养殖596亩。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28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4405万元,第二产业120万元,第三产业75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96万元,含英村以鱼苗等海水养殖为主产业。 |
西霞村 |
西霞村位于城铁路两侧,与广东接壤,全村375户1575人6个村民组,党员34名。耕地面积564亩,其中水田308亩,农地256亩,山地2123亩,水果320亩,水产养殖140亩。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49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1150万元,第二产业30万元,第三产业3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89元。 |
东霞村 |
东霞村位于城铁路东侧,全村300户1130人6个村民组,党员43名。耕地面积550亩,其中水田224亩,农地326亩,山地788亩,水果30亩,水产养殖180亩。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24万元,其中第一产业438万元,第二产业40万元,第三产业24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13元。 |
桥园村 |
桥园村座落在诏安县城东郊,与县城仅一桥之隔,距离桥东镇政府1公里,面积1.5平方公里。全村总人口3393人,870户,共5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耕地807亩,淡水养殖130亩。村设党总支部,下设4个分支部,党员210名,村两委干部8人。桥园村依托桥园市场,以商业、服务业为主产业,桥园市场所交易额上亿元。桥东中学、邮政、金融等众多机构位于该村,是全镇最繁华的区域,特色餐饮业也名躁一时。2011年全村社会总产值1.2亿元,村财收入1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934元。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