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漳州 >> 诏安县 >> 秀篆镇 >> 北坑村

北坑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北坑村谷歌卫星地图)


北坑村简介

  北坑村是位于秀篆镇西面,犁峰山下,离镇区有2公里,全村总人口有3278人,山地面积5400多亩,耕地面积850亩,全村有党员53人,14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村,村民主要收入以外出打工为主,部份在家的以茶叶、青梅、柿子以及种稻田为收入。在上级党委、政府带领下,不断开展学习先进,争创文明,构建和谐新气象。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624108 363000 -- 查看 北坑村谷歌卫星地图

北坑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北坑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注湖村

  注湖村是位于秀篆镇比较偏远的一个贫困小山村,全村总人口有863人,山地面积8000多亩,耕地面积300多亩,全村有党员16人,5个村民小组,村支部3人,村委2人,村民主要收入以外出打工为主,部份在家的以茶叶、青梅、柿子以及养殖能繁母猪为收入。  

石东村

  石东村是位于秀篆镇比较偏远的一个贫困山村,离镇区有12公里,是饶、和、埔革0据地,在当时也造就一批老红军、游击队员、接头户等“五老”人员。全村总人口有1671人,山地面积2000多亩,耕地面积620亩,全村有党员22人,9个村民小组,村民主要收入以外出打工为主,部份在家的以茶叶、青梅、柿子以及养殖能繁母猪为收入。 近年来,石东村在上级政府大力扶持下,村两委领导班子团结向上,党员队伍不断壮大,交通、卫生、环境不断改变,村容村貌日新月异。  

乾东村

  乾东村是位于秀篆镇东部,离镇区有10公里,与革命老区村石东村接壤,全村总人口有1792人,山地面积7000多亩,耕地面积500多亩,全村有党员22人,10个村民小组,3个自然村,村民主要收入以外出打工为主,部份在家的以茶叶、青梅、柿子、稻田以及养殖能繁母猪为收入。  

青龙山村

  青龙山村是位于秀篆镇比较偏远的一个贫困山村,离镇区有7公里,西临河美村,东面与乾东村接壤,这里青山绿水,风景秀丽,民风淳朴。全村总人口有4807人,山地面积15000多亩,耕地面积930亩,全村有党员43人,5个村民小组,村民主要收入以外出打工为主,部份在家的以茶叶、青梅、柿子以及种植稻田为收入。  

北坑村

  北坑村是位于秀篆镇西面,犁峰山下,离镇区有2公里,全村总人口有3278人,山地面积5400多亩,耕地面积850亩,全村有党员53人,14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村,村民主要收入以外出打工为主,部份在家的以茶叶、青梅、柿子以及种稻田为收入。在上级党委、政府带领下,不断开展学习先进,争创文明,构建和谐新气象。  

顶安村

  顶安村是位于秀篆镇西面,北临北坑村,西临广东省饶平县,是革命老区村,全村总人口有3849人,山地面积10000多亩,耕地面积980亩,全村有党员34人,13个村民小组,村民主要收入以外出打工为主,部份在家的以茶叶、种稻谷收入。近年来,顶安村在上级政府大力扶持下,村两委领导班子团结向上,党员队伍不断壮大,交通、卫生、环境不断改变,村容村貌日新月异。  

陈龙村

  陈龙村是位于秀篆镇镇区中心,土地少,人口多,是全镇人口最多的一个村,全村总人口有6714人,全村有党员44人,32个小组,共有23个自然村,山地面积多亩,耕地面积1600多亩,村民主要收入以外出打工为主,部份在家的以茶叶、青梅、柿子以及养殖能繁母猪为收入。历史悠久,乡风文明,有多座土楼,生灵人畜、集楼而居,现规模较大保留较完整的土楼有龙潭楼、光裕楼、长源楼、东泰楼等,这些土楼建筑独特,近年来吸引了不少学者、建筑师前来参观。  

寨坪村

  寨坪村是位于秀篆镇连接霞葛镇之间的霞秀路旁,交通便利,离镇区只有2公里,全村总人口有3807人,山地面积1300多亩,耕地面积860亩,全村有党员42人,15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村。村民主要收入以外出打工为主,部份在家的以茶叶、青梅、柿子以及养殖能繁母猪为收入。村里大规模种植各种经济作物:玉米、毛豆、金瓜上百亩。 寨坪村与注湖村、石东村、乾东村、青龙山村、北坑村、顶安村、陈龙村、河美村、礤岭村、彩山村、埔坪村、上洋村相邻。  

河美村

  秀篆镇地处诏安县西北部,民间有句俗语说:中国有个西藏,诏安有个秀篆。河美村是进秀篆第一村,距县城62公里,与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建饶镇山水相连,全村绿化面积达到98%以上,是福建省生态村。河美村村人杰地灵,秀篆镇两河汇于该村。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744户,3166人,0员40人,全村均吕姓氏。全村总面积15.58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15418亩,水田面积1298亩,村民2010年均纯收入6000多元。   河美村人民敢于闯荡、勇于拼搏。早在明朝中期,河美人民就飘洋过海,迁徙到台,繁衍生活。明末清初,大批的秀篆人聚群、聚族、聚兄弟迁移到台湾的台北、桃园、宜兰、基隆、彰化等地。据了解,从河美到台湾的后裔有吕氏3—4万人。在历、现届台湾政坛主要领导人、军界、财界等都有秀篆后裔在执掌。河美村与台湾渊源密切,每年都有台胞组团回乡寻根谒祖。   

礤岭村

  礤岭村是秀篆镇第一个村,离镇区有10公里,全村总人口有1562人,山地面积多亩,耕地面积亩,全村有党员人,个村民小组,全村主要经济收入靠种田、蜜柚、茶叶收入,茶叶主要以八仙茶为主,共种植亩。  

彩山村

  彩山村是秀篆镇比较一个贫困的山村,离镇区有5公里,彩山村是革命老区村,全村总人口有1834人,7个自然村山地面积4000多亩,耕地面积500亩,全村有党员22人,村支部人员3个,村委3个(其中一个是交叉任职)。2008年8月份省公安厅到彩山村挂点,为村主干道硬化了水泥3.5公里、新建教学楼和村部办公楼、造福工程整体搬迁5个自然村,并进行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使彩山村缺水区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村民主要经济来源靠种蜜柚、茶叶、耕种稻谷、外出务工。  

埔坪村

  埔坪村是秀篆镇第三大行政村,全村总人口有4770人,山地面积13000多亩,耕地面积1385亩,全村有党员40人,23个村民小组,全村分为五大片区,分别是:凤江片区、发里片区、砰石片区、陈坑片区、三城片区。村民主要收入以外出打工为主,部份在家的以做米粉、茶叶、青梅、柿子以及种植责任田为收入。其中以发里片区游氏兄弟生产的米粉,采用传统的手工制造工艺,是秀篆乡亲外出探亲访友必带佳品。  

上洋村

  上洋村是位于秀篆镇最偏远的一个贫困山村,离镇区有18公里,全村总人口有657人,山地面积5800多亩,耕地面积480亩,其中水田320亩,旱地160亩。全村有党员16人,5个村民小组,全村有400多人口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主要以种植茶叶、地瓜生产地瓜粉为收入。茶叶以白芽奇兰为主。  


北坑村特产大全




北坑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