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漳州 >> 长泰县 >> 枋洋镇 >> 科山村

科山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科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科山村简介

  
   枋洋镇科山村是漳州历史上唯一状元林震的故里,现尚存状元祖屋地基、状元井、状元读书处等古迹,民间有关状元林震的故事也广为流传,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科山村生态环境优美,拥有上千亩的盛林园现代花卉基地、300多亩的格林美提子园、状元祖居地周边特有的“状元蜜桔”几百亩,风味独特、果肉甘甜,成为市场-货、几百亩的铁观音茶园,1000多亩利用山泉水养殖的名贵淡水鱼“中华倒刺鲃”,也可开发休闲垂钓项目。状元故里旅游开发项目已列入长泰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拟与长泰县天柱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马洋溪漂流配套开发成状元故里乡村生态旅游。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625103 363000 -- 查看 科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科山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科山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尚吉村

  尚吉村是枋洋革命老区基点村,也是县级文明村和县“四旁绿化”重点村。全村现有面积2880平方公里,共4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600户,人口2200人。尚吉村地处龙津江上游的一个丘陵地带,四面环山,北有仙洞坑山,南有红山,西有德高仑山,东有马尾山。最高海拔达1053米,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全年无霜期328天,全年日照时数达2000小时,多年平均降雨量1612mm,多年平均径流深935mm。常年风向,春夏季为东南风,冬季东北风,每年6——9月份有台风经过,但一般不会造成严重损失。该村林业资源丰富,山地面积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0%。

内枋村

  内枋村位于枋洋镇北部,东连青阳村,西接上洋村 ,北邻安溪大坪乡;四周翠峰环保,龙津江干支流从村中蜿蜒穿过,村庄一分为二,依山傍水而建,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是个天然“氧吧”。到过内枋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喜欢上这个原生态的村庄,流连忘返。全村有7个村民小组,农户320户,人口1255人;现有耕地面积1180亩,林地面积17500亩,生态林11300多亩,森林覆盖率为85%;全村种植茶叶、龙眼、荔枝等2600亩。   

枋洋村

  枋洋村位于枋洋镇区所在地,距县城32公里,辖区面积2平方公里。全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1组汤内、2组坝口蔡、3组坝口黄、4组坑柄楼、5组坑柄、6组坑柄、7组圩内、8组封侯、9组许内、10组街路、11组后坑),家庭户736户,总人口2941人;现有耕地面积2861亩,林地面积19000亩。村民以石板材企业务工和茶叶种植为主要收入来源,特色产品有“枋洋豆签”“状元里茶叶”等。 2011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28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189元。曾获得 “长泰县先进基层党支部”、“长泰县文明村”、“长泰县老年协会先进单位”、“长泰县统计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演柄村

  演柄村位于长泰县枋洋镇西南部,地处厦、漳、泉三市结合部中心结合点,下辖五个村民小组,共302户1200人,全村山地面积5670亩,农田面积1300亩,以龙眼、荔枝等经济作物及淡水养殖为主导产业,龙眼、荔枝年产量35万斤,淡水鱼年产量30万斤,农民人均收入8000元。   我村结合家园清洁行动及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项目建设,开展四旁绿化,“三清六改”,共植53株香樟、鸡冠刺桐、桃花心木及100株季桂,种植地毯草2000多平方;种植200株七里香、200株黑金刚、南非万年、双色茉莉花等花卉,全村森林覆盖率已达80.7%。   

科山村

      枋洋镇科山村是漳州历史上唯一状元林震的故里,现尚存状元祖屋地基、状元井、状元读书处等古迹,民间有关状元林震的故事也广为流传,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科山村生态环境优美,拥有上千亩的盛林园现代花卉基地、300多亩的格林美提子园、状元祖居地周边特有的“状元蜜桔”几百亩,风味独特、果肉甘甜,成为市场-货、几百亩的铁观音茶园,1000多亩利用山泉水养殖的名贵淡水鱼“中华倒刺鲃”,也可开发休闲垂钓项目。状元故里旅游开发项目已列入长泰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拟与长泰县天柱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马洋溪漂流配套开发成状元故里乡村生态旅游。   

青阳村

  青阳村位于枋洋镇与同安镇区莲花镇白交祠村、西坑村、安溪大坪乡双美村银蓝村民小组交接地带,是革命老区。全村总共204户,810人,7个村民小组分散坐落于海拔923米的观音山脚下。山地面积1.37万亩,耕地面积750亩,茶叶面积原来集体500亩,现在已经增加到近1000亩。这里,在明朝时曾出了大清官卢经,祖祠宗庙别称“忠谏府”;这里“冬至大如年”,不一样的风俗让人称奇。从种植茶叶到种植蜜柚,村庄脱贫致富,如今兴修道路,准备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业。  

赤岭村

  赤岭村主要以种植茶叶和农业为主,现人口3780人,拥有林地面积约5千多亩。在今长泰县西。晋江安平黄俨在《金墩黄氏闻义》载:“初发漳州,西行三十里,至赤岭,即长泰枋洋也,金墩黄氏於此赤岭者不生草木,因以为名”。其赤岭黄氏始祖黄俨(1400-1485年)字允赤,号振祥。明初晋江安平金墩徙居漳州善化里赤岭社(长泰赤岭)遂为黄氏始祖。世称赤岭振祥公由此名也。明永乐元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为了夺取其侄明惠帝朱允的皇位之年,其同族十二世孙、清初长泰县教谕黄光祉字肇岭晚号若水《即日》诗:“赤岭金里登科处,鸿江墩起科山绿。行追赤岭官山外,遥想鸿江一曲流”。配林氏子三:长子黄方轩居武安金里社,次子黄圆轩居朝阳登科社。季子黄正轩则入赘于当地富户纪瑞家,纪瑞惟独女,全部田宅均由其婿继承,从此两姓得合如出一宗。黄氏从第三代开始人丁兴旺,并向其他村落分衍。除本村外,赤岭黄氏第三世黄尚献分衍到长泰县岩溪镇锦鳞村溪边社。第六世黄启哲分衍到枋洋村的坝口。第八世黄怀金,于明万历年间分衍至浙江省云和县、平阳县。第十五世黄良汉的后裔分衍到枋洋墟新店,黄必和的后裔分衍到枋洋墟后厝,黄复春的后裔分衍到枋洋墟山仔边。黄植贺、黄记、黄枧等人迁居南洋,现传至二十三世。黄光祉(1620-1700)字肇岭,号鸿江,晚号若水。尚书黄汝良孙,金墩黄府十五世孙,兴化军城黄中庸十八世孙。清康熙庚申科(1680)举人,由长泰学中式,官署清流、瓯宁两县教谕。随父黄庆华安平金墩黄氏十一世孙明崇祯癸酉举人累官翰林院侍讲长泰县知县遂择于同族处士黄俨裔昆之漳州善化里赤岭社(今属长泰县枋洋赤岭村)而居焉。  

上洋村

  上洋村位于长泰县枋洋镇北部与安溪县交界,山地面积1.4万亩,森林覆盖率80.7%。辖5个村民小组,230户1270人。全村有耕地1055亩。农民人均收入8500元。    上洋村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水资源非常丰富,四季常青。这里的村民基本上都姓徐,上洋村也叫“徐家村”,近几年被厦门日报记者又称之为“未来水底村”,(因为这里的瀑布群最多、水量最充足、水系最密集,而且水质比厦门市民目前饮用的九龙江水更好,已列为厦门第二水源地,今后随着枋洋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上洋村将深藏于库底,成为水洼泽国。这里又以鲜明的峡谷地貌为特色,具有青、幽、灵、奇、古、野、旷等天然特点,集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区,神农大峡谷占地面积近万于亩地,主要有“神农寨、凤巢林瀑布群、未来水底村、帝王谷乐园、第一峡、百丈崖、好运谷、忘忧谷”八大景区,是中小型会议、野外拓展、聚餐美食、生态健身、休闲度假的绝佳选择,是天狮集团指定野外拓展训练基地、省级科普基地、省艺术摄影协会(人体)摄影基地、厦门大学体育部、登山协会拓展赛赛区。    上洋、草洋两个自然村还形成了专业化、产业化发展名优茶业的发展模式,该自然村20多户人家,充分利用丰富的山地资源,大力发展茶叶种植,共种植优质茶叶1230亩。上洋村还大力发展活水养殖中华倒刺鲃,中华倒刺鲃 俗名叫“光鱼”,它在月光的夜晚,群集在水面时会闪闪发光,故而得名,该鱼为名贵淡水鱼,对养殖环境要求较高,一方面要求活水,另一方面要求水质要好,所以产出的鱼品质好,营养价值高,市场销路好,经济效益高,全村共养殖“光鱼”100多亩。   

径仑村

  径仑村位于枋洋镇西北部,是县级文明村和县“村容整洁”工作重点示范村;该村各项工作进展良好,成效颇著,连续三年(2007年-2009年)位列枋洋镇全面工作考评前三名,并屡次获得漳州市绿色示范村、漳州市家园清洁行动先进单位、长泰县文明村(2006-2008年度)、长泰县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长泰县计划生育先进村、长泰县基层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径仑村现有11个村民小组,人口2050人,516户,7个自然村。该村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四季常青,终年花果飘香,是个天然“大温室”。物产丰富,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主要作物有绿色蔬菜,水果有蜜桔、芦柑、龙眼、荔枝等名优水果。历史底蕴深厚、风景优美,有鼓鸣山、鼓鸣岩寺、磐安楼等自然、人文景观。全村有耕地面积1960亩,山地面积1.15万亩,经济来源收入主要是农业生产、水果种植、外出务工、石材加工,人均收入8100元,村财收入21万元。   近年来,该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名优农业,不断培育农民增收致富新亮点。该村于2006年引进姬松茸菌种,并由村主任带头示范种植,全村现培育有姬松茸等名贵菌类4500平方米,年可为农民创收近四十万元。径仑村火焰旗自然村是径仑村的另一张名片,该自然村按照县委、县政府“一村一品”的战略指导,成立了火焰旗柑桔专业合作社,集中精力发展蜜桔、芦柑、荔枝、龙眼等水果生产,户均年收入达十多万元。径仑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茶叶生产条件还吸引了中闽魏氏生态茶园项目前来落户,该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计划建设生态茶园1000亩。   为了营造优美的农村人居环境,径仑村近年来大力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和“村容整洁”工作,通过实施家园清洁、家园整洁、家园绿化、家园规划使村容村貌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在2010年长泰县“村容整洁”百日竞赛第一轮评比中该村获得了全镇第一名、全县第四名的优秀成绩。另一方面,该村扎扎实实开展养殖业污染整治和石材业综合整治,拆除猪舍165间、2145平方米,扶持、鼓励建设沼气池245口,实现养殖业污水100%达标排放;要求辖区内石材加工厂100%建设围墙、污水循环池并进行厂区绿化,有效杜绝了污染、美化了环境。   在径仑村村两委的努力和广大村民的支持下,径仑村积极为民办实事,三年来大力开展四旁绿化,种植降香黄檀等名贵树种4000多株,全村绿化覆盖率高达88.9%;投入180万元,硬化村组主干道水泥路6公里;投入12万元,建设农村安全饮用水项目,该村饮水安全率达100%;投入8万元用于加固径赤大坝和2公里的引水渠道的维修;建立长效的卫生管理机制,健全专职卫生保洁队员,兴建卫生填埋场,协助镇政府在我村兴建焚烧炉;投入3万元,配套和完善小学教学楼的门窗、墙壁的维修及增补30套课桌椅;搬迁依仑地质灾害点住户38户,并统一规划、建设依仑新村;认真抓好计生工作和社会稳定工作,组建村级治安巡逻队,有力地推动了该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径仑村已经逐渐从一个落后的边陲小村发展成一个乡村风貌秀丽、生态环境优美、农民生活富裕、乡风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科山村特产大全




科山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