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苏省 >>宿迁 >> 泗阳县 >> 李口镇

李口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李口镇谷歌卫星地图)


李口镇简介

  泗阳县辖乡。1957年设李口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11.5公里。面积67平方公里,人口5.1万。众(兴镇)裴(圩)公路过境,东濒中运河,西邻高松河。辖李口、谭坝、崔陈、时庄、凌孟、杨码、葛庄、灯塔、李庄、川形、彭码、罗圩、其虎、臧梨园、渡口、完小、吴集、闸口、芦塘、八堡、东河、大桥、徐圩、邱渡、兴道、李口农科、金码、东沟28个村委会。农业主要种植小麦、水稻、棉花。编织渔网是该乡传统特色副业,为渔网生产专业乡,建有苏北渔网市场。.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5.1万人 67平方公里 321323105 223800 0527 查看 李口镇谷歌卫星地图

李口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李口社区 ·泗阳旅游·泗阳特产·泗阳十大特产·泗阳十景·泗阳名人·泗阳 0

----

查看 李口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葛庄社区 ·泗阳旅游·泗阳特产·泗阳十大特产·泗阳十景·泗阳名人·泗阳 0

----

查看 葛庄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其虎社区 ·泗阳旅游·泗阳特产·泗阳十大特产·泗阳十景·泗阳名人·泗阳 0

----

查看 其虎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吴集村 ·泗阳旅游·泗阳特产·泗阳十大特产·泗阳十景·泗阳名人·泗阳 0

----

查看 吴集村谷歌卫星地图
凌孟村 ·泗阳旅游·泗阳特产·泗阳十大特产·泗阳十景·泗阳名人·泗阳 0

----

查看 凌孟村谷歌卫星地图
渡口村 ·泗阳旅游·泗阳特产·泗阳十大特产·泗阳十景·泗阳名人·泗阳 0

----

查看 渡口村谷歌卫星地图
八堡村 ·泗阳旅游·泗阳特产·泗阳十大特产·泗阳十景·泗阳名人·泗阳 0

----

查看 八堡村谷歌卫星地图
李庄村 ·泗阳旅游·泗阳特产·泗阳十大特产·泗阳十景·泗阳名人·泗阳 0

----

查看 李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罗圩村 ·泗阳旅游·泗阳特产·泗阳十大特产·泗阳十景·泗阳名人·泗阳 0

----

查看 罗圩村谷歌卫星地图
卢塘村 ·泗阳旅游·泗阳特产·泗阳十大特产·泗阳十景·泗阳名人·泗阳 0

----

查看 卢塘村谷歌卫星地图
臧梨园村 ·泗阳旅游·泗阳特产·泗阳十大特产·泗阳十景·泗阳名人·泗阳 0

----

查看 臧梨园村谷歌卫星地图
南运河村 ·泗阳旅游·泗阳特产·泗阳十大特产·泗阳十景·泗阳名人·泗阳 0

----

查看 南运河村谷歌卫星地图
谭坝村 ·泗阳旅游·泗阳特产·泗阳十大特产·泗阳十景·泗阳名人·泗阳 0

----

查看 谭坝村谷歌卫星地图
崔陈村 ·泗阳旅游·泗阳特产·泗阳十大特产·泗阳十景·泗阳名人·泗阳 0

----

查看 崔陈村谷歌卫星地图
灯塔村 ·泗阳旅游·泗阳特产·泗阳十大特产·泗阳十景·泗阳名人·泗阳 0

----

查看 灯塔村谷歌卫星地图
农李村 ·泗阳旅游·泗阳特产·泗阳十大特产·泗阳十景·泗阳名人·泗阳 0

----

查看 农李村谷歌卫星地图

李口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城厢街道

  城厢街道地处江苏省泗阳县城南郊,徐盐高速北侧,有80%以上的范围被纳入县城总体规划。城厢街道是原泗阳县老县城--桃源故城所在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厚重的文化底蕴,赋予着城厢街道非同寻常的使命,承载着4万人民的热切期盼。城厢街道办总面积50平方公里,辖11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4.5万人。  

史集街道

  史集街道办事处下辖史集、滚坝、凌城、刘桥、双渡、民主、程道、姜桥、红星、桃源、顾集、朱圩、孙李、洪南、叶庄等15个居委会,共212个居民小组,10655户,总人口约5万人,行政区域面积66.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1万亩。史集街道西临大运河,东与八集乡、来安街道相接,南与众兴镇相连,北隔六塘河与三庄乡相望,新建的宿淮铁路、245省道、325省道途经于此,众兴西路西延与四号桥连接线相连进一步拉近了与县城的距离,此外众王路、众史路亦穿境而过,火车客运站和货运站坐落于洪南居委会境内,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来安街道

  来安街道办位于泗阳县城东部,是泗阳县东大门,东与淮安市淮阴区接壤,是泗阳县城东部门户、产业配套宜居新区、新兴商贸物流基地。来安街道成立于2012年2月,原是来安乡,2005年撤并给众兴镇,成立来安社区管理委员会。街道总面积90.9平方公里。总人口5.8万人,辖18个居委会。2013年财政收入突破一亿元,人均纯收入10093元。境内水资源丰富,南临京杭大运河,境内有泗塘河、淮泗河、葛东河等,河渠总长46.8公里。交通便利,距宿淮盐高速公路仅7公里。325省道徐淮公路穿境而过。泗阳县经济开发区位于街道境内,规划面积83平方公里,基础设施配套面积达2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26平方公里,区内配套设施全面完善,基本实现“七通一平”。截止目前,已有500多家企业落户,协议总投资380亿元,投产企业300多家。  

众兴镇

  众兴镇是泗阳县人民政府驻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近30万,辖区面积为251.98平方公里,辖68个居民委员会,地处泗阳县中心地段,境内305省道、徐宿淮盐高速公路横穿境内,京杭大运河、古黄河、六塘河、泗塘河、淮泗河像一条条白色飘带纵横编织镇内河网。该镇是著名的杨树之乡发源地,杨树产业汇集于此,杨树资源丰富,到处是绿海茫茫。该镇也是泗水王国的国都所在地。。该镇既有“鱼米之乡"之称,更享有“绿色田园”的美誉。同时还拥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是典型的复合型乡镇。2005年全镇新增列统工业企业l O家,新增私营企业397个,新增个体工商户3500家,实现列统工业增加值3个亿。2005年全镇财政收入5150万元,比2004年净增ll48万元。   招 商 引 资    2005年,泗阳县众兴镇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的突破、新的成绩,全年共完成招商引资总额8700万元,引进项目13个,竣工项目8个,超额完成县政府下达的年招商引资进园任务。在刚刚结束的县委九届七次全会上被评为招商引资先进集体。    全员发动。全镇通过层层召开动员大会,张贴标语等形式,动员全镇干部群众投人招商,上下统一思想,牢固确立大招商、招大商意识,在全镇上下营造出一种无时不招商、无事不招商、无人不招商的强烈氛围。县委常委、镇-王业珍,镇长夏养育等党政主要领导带头招商,多方了解线索,先后十多次赴南京、上海、苏南、浙江等地开展招商活动。其他镇领导、中层干部、各村(居)主要负责人也广泛搜集招商线索,纷纷外出招商。    强化责任。该镇成立了1 2个招商组,分别由镇三套班子领导任组长。该镇还对12个招商组和27个村(居)分别下达了招商引资任务,项目任务总量近3亿元。制定出台招商引资考核奖惩办法,并坚决兑现。同时实行招商引资责任保证金制度。镇三套班子领导、行政中层干部、事业部门负责人、各村(居)三大员分别向镇财政缴纳了300O元、1000元、500元、500元的责任保证金,年终完成任务的,全额返还所交保证金并进行奖励。不按时完成全年任务的,没收其所缴的保证金并进行处罚。.  

爱园镇

  泗阳县辖乡。1957年设爱国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26.5公里。面积60平方公里,人口3.5万。泗(阳)沭(阳)公路过境。辖农牧、爱园、官庄、徐刘、郝庄、倪圩、涧河、冒庄、松张、刘圩、南岗、张唐、染坊、史荡、双泓、唐圩、洪园、郑屯、三庄、季圩、条河、郝杨、夹滩、兴徐24个村委会。农业主要种植小麦、水稻、玉米、棉花。盛产苹果。.  

王集镇

  泗阳县辖镇。1957年设王集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7年建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18公里。面积45平方公里,人口3.5万。泗(阳)沭(阳)公路过境。辖王集、直属、颜汤、花园、赵庄、张王、曙光、红桥、跃进、集东、后胡、前胡、杜庄、张湾、刘滩、武集、郑庄、刘桃园、胜利、南圩、建设、人民、王集农科、王集果园、王集蚕桑场25个村委会。农业主要种植小麦、水稻、玉米、棉花等。盛产花生、蚕茧。乡镇企业有缫丝、轧花等厂。.  

裴圩镇

  泗阳县辖乡。1957年设裴圩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23.5公里。面积31平方公里,人口2.8万。城(厢)黄(圩)、众(兴)裴(圩)公路在境内交会。南濒洪泽湖,高松河沿西部边境流过。辖裴圩、单庄、宋王、陈庄、和平、瓦房、三联、陈集、白顶、水营、万庄、陶李、倪东、大众、洪湖15个村委会。农业主要种植小麦、水稻、棉花。乡镇企业有缫丝厂、印刷厂等。.  

新袁镇

  泗阳县辖镇。1957年设新袁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7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23公里。面积54平方公里,人口4.3万。城(厢)黄(圩)公路过境,中运河沿北部过境流过。辖袁集、杨大滩、三岔、东田、交界、于湾、高湾、后堆、马庄、三号、三徐、四号、一号、新东、新集、河头、葛圩、八号、马场、西田、田梨园、坝头、河埝、坝南、梁谢、新滩、新袁农科27个村委会。农业主要种植小麦、水稻、花生、油菜等。乡镇企业有皮革制品、柳编、轧花等厂。所产山羊板皮、藤柳编织品远近闻名。.  

李口镇

  泗阳县辖乡。1957年设李口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11.5公里。面积67平方公里,人口5.1万。众(兴镇)裴(圩)公路过境,东濒中运河,西邻高松河。辖李口、谭坝、崔陈、时庄、凌孟、杨码、葛庄、灯塔、李庄、川形、彭码、罗圩、其虎、臧梨园、渡口、完小、吴集、闸口、芦塘、八堡、东河、大桥、徐圩、邱渡、兴道、李口农科、金码、东沟28个村委会。农业主要种植小麦、水稻、棉花。编织渔网是该乡传统特色副业,为渔网生产专业乡,建有苏北渔网市场。.  

临河镇

  泗阳县辖乡。1957年设临河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12.5公里。面积66平方公里,人口4.9万。徐(州)淮(阴)公路穿境。北濒中运河。辖临河、小店、熊码、王三庄、房湖、沈圩、王窑、翟庄、云渡、朱庄、曹渡、条堆、杨工、河滩、大兴、骆湾、冯庄、曹码、许码、胡庄、何庄、西稍、临东、肖庄、临河农科25个村委会。农业主要种植小麦、水稻、棉花。桃雕业历史悠久,被文化部命名为桃雕艺术之乡。.  

穿城镇

  泗阳县辖乡。1957年设穿城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30公里。面积52平方公里,人口3.5万。穿(城)三(庄)、穿(城)王(集)、穿(城)爱(园)三条公路在境内交会。辖穿城、史楼、爱民、柴河、油坊、戚庄、路东、墩胡、蔡圩、新桥、张陈、城北、沿河、徐冲、窑湾、倪庄、耿刘、后楼、河西、朱河头、砖井、丰登、乔魏23个村委会。农业主要种植小麦、水稻、玉米、棉花。乡镇企业有皮鞋、面粉、酿酒等厂。.  

张家圩镇

  泗阳县辖乡。1957年设张圩乡,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张家圩公社,1983年改张家圩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27公里。面积58平方公里,人口3.4万。穿(城)五(集)公路过境。辖张圩、大园、挂面、颜圩、方明、小史集、马泓、王圩、新民、李圩、农庄、集体、新村、后荡、树强、王庙、向阳、黎民、金星、南庄、卢庄、倪堰22个村委会。农业主要种植小麦、水稻、棉花。乡镇企业有砖瓦、毛纺织等厂。.  

高渡镇

  泗阳县辖乡。1957年设高渡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24公里。面积63平方公里,人口3.3万。城(厢)黄(圩)公路过境。辖小王集、九联、大-庄圩、高邱、周岗、唐王、高渡、张大园、黄洼、冯李、许庄、曾嘴、尤嘴、南滩、曹嘴、北圩、张胡、吴勒、杨赵、颜勒、高湖21个村委会。以农业和渔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水稻、棉花。乡镇企业有水泥制品厂、造纸厂等。.  

卢集镇

  卢集镇南近洪泽湖西邻成子湖,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境而过,是泗阳县产粮大镇、水产重镇。为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辖区土地面积8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72平方公里,滩涂25平方公里,总人口4.08万人。全镇以稻麦轮作为主,其中优质杂交稻“两优培九”3.08万亩,年产量1800万公斤。地理位置优越,北距京杭大运河(泗阳县城)10公里、徐宿淮盐高速公路入口4公里,与-、新长铁路紧密相接。    卢集镇湖岸线总长70华里,沿岸滩涂水草资源丰富,适宜养殖的已开发面积8万亩,大水面围网养殖4万亩,稻田养殖1.5万亩,精养塘口5.5千亩,年产鱼、虾、蟹等水产品6000吨,年产值1.5亿元。    卢集镇党委、政府强力推进水产招商,利用资源优势,全力营造大招商、大开发的良好环境,吸引浙、沪、皖等周边省市以及本省苏、锡、常等地养殖大户落户卢集,发展水产养殖。通过引进外地人才、技术、资金进一步推动了全镇水产业的发展,带动产品远销全国各地,部分已出口到韩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卢集镇党委政府利用水产、开发水产,把地方的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胜势,确立水产业的龙头地位,以水产经济推动全镇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实现富强镇的战略目标。   卢集镇在水产开发过程中,注重特种养殖的开发。全镇70%以上水面养殖经济效益较高的螃蟹,同时又能够跳出螃蟹抓水产,大搞特色水产养殖。试养经济效益更高的鳜鱼1000亩,并获得成功,亩均效益高达7500元,今后将向周边地区大规模推广养殖,同时正在积极筹建淮北地区第一家鳜鱼苗种繁殖场。巩固卢集镇新嘴鱼场的异育银鲫、彭泽鲫养殖繁育基地1000亩,水花年产量5亿尾,在全镇推广养殖面积8000亩。扶持南美白对虾养殖繁育,在全镇范围内推广虾蟹混养技术,仅此一项每年可增加效益1500万元。大力推广经济效益较高、养殖技术容易掌握的甲鱼、龙虾、黑鱼、黄鳝的养殖,同时压缩、改良常规鱼种养殖,实现水产养殖科学化、多元化、规模化,从而提高水产业的经济效益。    卢集镇物产丰饶,资源丰富。以盛产蟹、鱼、虾等淡水珍品和优质无公害大米,山芋淀粉及纯天然矿泉水享誉四方,湖光0、风景秀丽,极富休闲、观光、渡假、旅游开发价值。近年来,卢集镇各项事业迅猛发展交通、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为发展工业奠定良好基础。.  

庄圩乡

  泗阳县庄圩乡位于泗阳县城东北部,地处淮安、宿迁两个地级市交界之处,东接沭阳县钱集镇、南与淮安市淮阴区徐溜镇相连,北与沭阳县胡集镇交接,西与泗阳县王集镇,里仁乡隔河相望。庄圩乡全乡面积58.53平方公里,距泗阳县城直线距离25公里,管辖庄圩、王码、水庄、淮河、河涯、杨刘、农科、大楼、红旗9个行政村,全乡有耕地3.4万亩,人口3.7万,有72个村民小组,有大楼、曹王、小园、双堆、杨卢、刘河、淮河、河塘、农科、河涯、仓胡、王荡、张庄、杨李、水庄、施刘、陶陈、红旗、横庄、老庄、庄圩等22个自然村。    庄圩乡古称花厅乡,具体因何得名不详。建国前,庄圩乡属泗沭县管辖;建国后,泗沭县一分为二,庄圩乡划归泗阳县管辖。1940年8月庄圩未解放之前均称为花厅乡,管伯涛任乡长;1944年下半年后改为区村制,庄圩乡被划为九区,下设庄圩、水庄、王荡、钱圩、河西等18个村;1946年下半年起撤村建乡称为九区(庄圩区)即花厅、庄圩、老庄、张圩、王庄、沙庄等小乡;1956年,九区(庄圩区)与里仁乡(九区)合并为里仁区,办公地点设在里仁区,庄圩区撤销;1957年撤区设乡,里仁区分为花厅乡与里仁乡;1958年,乡改为人民公社,花厅乡改称为庄圩人民公社;1962年,人民公社改为区,庄圩区下面设有17个小公社,其中有倪洼、老庄、任涧等;1968年,区又恢复人民公社建制,小公社撤销;直到八十年代,撤销人民公社建制,设立乡人民政府,庄圩乡建制至今。    庄圩乡境内水网密布,道路纵横,新长铁路途经庄圩9.75公里,设有泗阳火车站货运站和信号站、货站占地65亩,年设计货物吐土量200万吨,淮沭新河与新长铁路平行而过,建有淮沭河水上码头,镇区面积2.42平方公里,街道形成三横七纵的格局。2005年4月,根据经济发展需求,由中国矿大设计院对镇区总规、详规、绿规和火车站集中区进行补充修改,完善规划设计。庄圩乡境内因水草资源丰富,所以农业和加工业蓬勃发展,形成家禽养殖、芦蒿种植、稻米加工特色,其中“-”牌芦蒿、“桃州”牌系列大米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从庄圩至泗阳县城每天有15辆公交车每15分钟一班循环往返,从庄圩至205国道长6公里,-胡集入口9公里,全乡通车里程为20公里,水路通车里程9公里。.  

里仁乡

  里仁乡位于泗阳县东北部,距县城25公里,北与沭阳县接壤,南与王集镇毗邻,东隔淮沭河与庄圩乡相望,西依爱园镇。总面积47.3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147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2554公顷,总户数8205户,总人口35225人(其中集镇区人口为5300人)。    里仁,词出《论语》“里仁唯美”。据古县志记载,薛仁贵征东勒马宿营里仁,在此按抚百姓,造福生灵,传为佳话。每年农历四月初八的里仁庙会久负盛名,自古商贾云集,贸易繁荣,安徽、山东、河南等省的客商长途跋涉会聚于此,商品琳琅满目,场面热闹非凡。里仁是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的老区。抗战期间,淮海区行政公署曾设在里仁圩庄,李一氓、张爱萍、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在里仁生活、战斗过,当时《淮海报》社也设在里仁。里仁人才辈出,其中不泛文人墨客和学者,著名的国画家,广州《云龙书画社》社长唐喦是里仁徐营人。著名学者骨科专家朱汉章首创小针刀疗法。此外,据不完全统计里仁籍在外地工作的处级以上干部有40多名。    2003年,里仁乡党委、政府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以集镇城市化为目标,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指导思想,为使里仁乡的社会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力求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管理有序、富有现代气息的地区,组织编制了《泗阳县里仁乡集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根据规划,里仁乡集镇区到2020年建成8横7纵的街道和环城路8230米,集镇区规划面积4.1平方公里,集镇区总人口以13000人控制。    乡党委政府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扎实工作,大胆实施,我乡小城镇的主体框架已形成。集镇区建设日新月异,交通畅通,商业楼、教学楼、和居民住宅楼拔地而起,餐商贸等服务设施渐趋完善,经济繁荣,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我乡在小城镇建设共投入资金2600万元,其中政府投资近500万元,社会投资近1800万元,有关单位部门投资近300万元。    集镇区建设初具规模,形成四横四纵格局。三年来,全乡共完成了20多万方街道覆土工程,打通、新辟了庙会路等总长为4000余米的4条商业街,拆迁房屋613间,翻修改建房屋2568间,新建283幢风格各异的新式楼房,安装了136盏路灯,建成绿化带4000余米,新修建下水道6500余米。.  

三庄乡

  泗阳县辖乡。著名的“丁庄大菜”(金针菜)生产地。1957年设三庄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16公里。面积69平方公里,人口3.8万。宿(迁)泗(阳)公路穿境。辖团结、王李、橡树、槐树、夫庙、三朱、五老庄、黄徐、三李、杨圩、嵇集、双刘、江渡、毕庄、费渡、毕滩、邵道、朱官庄、王口、园东、尤圩、云庄、梨园、顾庄、三庄农场25个村委会。农业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棉花。特产“丁庄大菜”(又名金针菜、黄花菜)。.  

南刘集乡

  泗阳县辖乡。1957年设刘集乡,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南刘集公社,1983年改南刘集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11公里。面积51平方公里,人口3.4万。泗(阳)沭(阳)公路过境,六塘河沿南部乡界流过。辖刘集、河边、翁圩、庄滩、大成、庄黄、新华、沈黄、石渡、石圩、石庄、中徐、赵陈、北陈集、孔圩、胡湾、高宅、渠北、花井、查陈、岗堆、史老庄、刘集农科、刘集农场24个村委会。农业主要种植小麦、水稻、棉花、油菜。.  

八集乡

  泗阳县辖乡。1957年设八集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20公里。面积41平方公里,人口26万。有公路与徐(州)淮(阴)公路相接。北濒六塘河,西滨淮泗河。辖八集、西王码、李祠堂、六塘、泓北、大石渡、芦东、董荡、朱圩、刘庄、张刘、育红、河东、桥西、桥南、合兴、葛郑、倪荡、马洼、葛荡、八集农科等21个村委会。农业主要种植小麦、水稻、玉米、棉花。乡镇企业有火柴厂、建材厂等。.  

泗阳农场

  江苏宿迁泗阳农场   321323401001 121 第一居委会   321323401002 121 第二居委会   321323401003 121 建南居委会   321323401004 121 建华居委会   


李口镇特产大全




李口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