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陈村位于杏陈镇西北方,东邻前何村及后林,北邻磁窑村,南至大海,西邻大海。全村有2个自然村,现有385户,总人口1600人,总面积1800亩,其中,滩涂及虾池面积600亩。2010年村民年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上。我村主要以龙须菜、鱼、虾、蟹等水产品养殖为主,还有芦笋、水果等种植业,村集体经济来源为滩涂出租。
我村有1个老年活动中心。全村农村医疗保险的覆盖率100%,低保户全面覆盖。 近些年, 我村还荣获“ 三农工业先进单位”、“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高陈村人民安居乐业,勇于创建,为创造和谐的新农村不断努力。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626103 | 363000 | -- | 查看 高陈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后林村 |
后林地处东山县的西北部,依傍八尺门海湾,与云霄、诏安隔海相邻,地理位置独特,是东山陆道交通咽喉——八尺门跨海大桥,也是东山岛外引水、电网、交通驾设的主要必经之地。现全村人口6039人,1503户,35个村民小组。党员152名,设立党总支部,下设4个分支部,是全县最大的行政村。 全村拥有耕地2900多亩,山地3300亩,少人地3200亩,虾池800多亩。村办企业:非公有企业12家,其中:机砖厂6家,冷冻厂2家,泡沫厂1家,绳缆厂1家,恒祥建材有限公司1家,器木厂1家,南利服装加工厂1家都在我村辖区内落户生产。福建景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来我村租地300多亩,注册资金1000万元,开发种植无公害的绿色蔬菜基地。八尺门海区拥有规模较大的网箱养殖基地,全海区养殖500户,后林村养殖户占60%以上。现全村劳动力就业基本得到解决。 村重点项目建设:几年来,我村相继投资1000万元建设二所后林中、小学校教学楼及配套,现学生数960多人。投资200万元建设后林村自来水工程,投资170多万元建设10条总长4公里的环村水泥路、农贸市场、八尺门水产品市场、路灯亮化工程等项目正在逐步完善投入,使后林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
大产村 |
大产村位于东山岛西北部,与诏安、云霄两县隔海相望,辖区内的大产跨海战备大桥是东山岛两大通道之一,直通漳诏高速公路“东山岛”出入口,是漳州沿海大通道疏港公路东山段——必经之地和重要腹地。全村总面积6.2平方公里,户数1430户,人口数5780人,全村分4个片区(自然村)共15个村民小组,党员154名,成立党总支部,下设3个党支部,是一个以原盐生产为主、养殖、近海捕捞为辅的大村,也是一个海上垂钓、旅游观光的好地方。现有盐田1.6万公亩、耕地186亩、浅海滩涂面积6000多亩、海水吊养面积3000亩、网箱养殖300多家10000多箱、虾池面积1000多亩、育苗场25家。2009年全村总产值1.2亿元,村财纯收入18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7300元。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大产村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突出抓好产业经济、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机制建设为内涵,加大公共设施建设力度,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积极深化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打牢“四个基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取得明显成效。大产村先后荣获福建省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家园整理”示范村、老年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民健身节大会演先进单位;漳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点、五好党支部联系点、先进老年协会、老年教育先进单位、农村老年体育工作示范点、敬老模范村。2008年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传统艺术竞技”。2009年,我村作为全省第一批“家园清洁行动示范村”成功通过省级验收。 |
前何村 |
前何村简介 前何村位于东山县西北面,杏陈镇政府所在地,省道S-201“双码线”贯通其间,该村下辖(港后、埔上)两个自然村,分设1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160户,人口4765人,总面积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57亩,山地面积101亩,盐田11711公亩,海水滩涂养殖5500公亩,村财年收入1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00元。 该村有着特色的农业优势,是传统的农业大村,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班子致力发展,发挥优势,以发展特色农业为主,着力培育种养两大支柱产业,在种植业方面,引进两个蔬菜基地200亩,开发种植名优果树380亩、芦笋180多亩;在养殖业方面,充分发挥浅海优势,大力发展中华乌塘鱧、鲍鱼、青斑鱼和龙须菜等名优品种的培育、养殖,并利用庄后林水库、西坑水库、咸泉三个养殖基地开发淡水养殖,使农民收入年年倍增,集体经济迅速发展。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该村对卢祥小区的规划建设,村部办公大楼、农贸市场、老人活动场所的投建,村内主干道的水泥硬化和路灯架设进行全面布局。目前,农民公园和大埕线(前何-埕英路段)环镇水泥路建设也正在着手启动,展现出新农村建设的崭新风貌;社会事业不断发展。通讯、水电、广播电视设施完善,建立健全家园整治运作机制,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建立奖教奖学制度,致力发展教育事业,多年来,村财统一调拨资金,在两费制未取消之前,为中、小学学生交纳学杂费和课本费,实行免费上学,为村民免费参保“新农合”,落实老人福利制度,兑现村民分红款,使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和谐。 该村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发展前景广阔,投资环境良好,是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 现任党总支部书记:何秀荣;村委会主任:何来发。 |
埕英村 |
埕英村位处杏陈镇政府所在地,是杏陈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北与诏安四都盐仓、东钵头隔海相望,西南与向阳盐场相接,比邻高陈、前何、张家、径口,由4个自然村(埕下,西园,杏陈,英坑)组成;全村总户数849户,人口数3588人,其中农业人口3258人,非农业人口330人。村庄呈条字型分布,全长约2.5公里,占地面积约6000亩,其中村居占地面积200亩,耕地面积1700亩,山林面积1050亩,滩涂面积900亩,盐场面积7331公亩,淡水养殖面积250亩,虾池面积800亩。村财收入年4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约5000元。全村分为三个选区,有11个村民小组,村干部25人,党员101人,村民代表56人。 近几年来,在县有关部门和镇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认真实践科学发展和落实县委“9+2”纲要,逐步推进我村新农村建设步伐,先后完成了自来水工程、新村部建设、环村路建设和埕英村幸福园建设、S201线道路拓宽建设以及绿化等较大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总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在家园清洁与环境绿化工作方面,村两委、群众高度重视,在全村范围内认真开展家园清洁整治以及绿化配套,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得到上级党委、政府的肯定,并列为“市级绿化示范村”,进行环境绿化建设,进一步改善村居环境,美化村容村貌。 新一届班子成立后,为更好更快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全村已做好相应的远景规划,分步分期逐步实施。在班子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埕英村干部群众团结一致,认真落实“9+2”纲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张家村 |
张家村位于东山县杏陈镇东北部,由张家、前坑洞、建宅、福场、牛仔林五个自然村组成,总人口2475人,耕地面积1100亩,山地2400亩。农业耕作主要种植果树800亩,蔬菜400亩;工业兴办有:云生机砖厂、永生机砖厂、建美机砖厂、豪鑫金属有限公司、金华养鸡场、寨企电子公司,剩余劳动力常年200人到县外打工、经商及创办企业的一家。为解决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收入创造先天条件,农民安居乐业,社会风气、治安环境指标均居全镇之首,是投资创业的一片热土。 |
杏陈镇村 |
杏陈镇磁窑村位于东山岛西北部,离东山八尺门大桥约2公里,全村有169户,约710人,分三个村民小组。设一个党支部,有党员37名,辖区总面积约108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361亩,海地(含滩涂)约250亩,种植业发展较杂,有芦笋、水果、粮食等。海水养殖有泥蚶、龙须及虾和青蟹,大部分村民以外出打工为生,全村约有二百多人从事务工行业,去年村民的人均纯收入5432元,增长12%,村后有宋代瓷窑遗址,被东山县政府列为二级保护单位。 |
高陈村 |
高陈村位于杏陈镇西北方,东邻前何村及后林,北邻磁窑村,南至大海,西邻大海。全村有2个自然村,现有385户,总人口1600人,总面积1800亩,其中,滩涂及虾池面积600亩。2010年村民年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上。我村主要以龙须菜、鱼、虾、蟹等水产品养殖为主,还有芦笋、水果等种植业,村集体经济来源为滩涂出租。 我村有1个老年活动中心。全村农村医疗保险的覆盖率100%,低保户全面覆盖。 近些年, 我村还荣获“ 三农工业先进单位”、“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高陈村人民安居乐业,勇于创建,为创造和谐的新农村不断努力。 |
礁头村 |
礁头村位于东山县西北面,村属杏陈镇人民政府管辖,该村东面与西山岩一、二级水库相连,南临埔头村,西临东山县向阳盐场,北与径口村接壤,公路与双码线相通,全村总人口1516人,375户人家,下设6个村民小组,全村耕地面积556亩,山林面积850亩,盐田2648公亩,村财年收入25万元,人均收入5200元。 该村历来以山、海、田的地理优势著称,有着丰厚的农业地理优势,是个传统的农业村,该村淡水、海水资源相当丰实,淡水由西山岩一二级水库提供并且水利灌溉设施齐备,全村所有耕地都有水库水渠灌溉,村前土地平坦肥沃,交通、机耕路配套齐全,与耕地相连的海水、滩涂开有5米宽的排淡沟隔离。海水、滩涂可发展盐业和海水养殖事业,故名思议,该村山、海、田的美誉有此而来,该村是发展种养业的好地方,是投资的好去处。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班子致力于发展经济,充分发挥村民们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勇敢的精神,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个体作坊业,特别是该村的酿酒养猪业,灶花生等个体作坊业,在全县范围内,乃至周边县市,如云霄、诏安远近闻名,到外都有该村村民的销售渠道,这些产业的兴起,为全村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村民的家庭收入日益增加。 到目前为止,该村现已创办了大型修理厂、宾馆、酒楼、盐业生产等个体竹业,种植了芦笋150亩,引进台湾青枣50多亩,台湾芭乐10多亩,龙眼、荔枝、柑桔等名优水果300多亩,水产养殖业方面:育苗场2家,进行鲍鱼、对虾、龙须菜等名优品种的培育和养殖,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和集体收入。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的落实,新农村建设步伐稳步推进,全村规划为村前、村后和村东三个小区,村内主干道已水泥硬化,并且架设了路灯、通讯、水电、广播电视设施完善,建立健全了家园整洁机制,建立了奖教、奖学制度,从高中到大学,分别为100元至500元不等的奖学金,致力于人才的培养,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学校是整天书声嚷嚷,校园歌曲悦耳动听,全村村民都参加了“新农合”,每年的重阳节,村财统一调拨资金,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分发资金,该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稳定,邻里之间和谐相处,共享太平。 该村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发展前景广阔,相信礁头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现任党支部书记:黄武发;村委会主任:黄黎华。 |
径口村 |
径口村地处东山县西北部,毗邻埕英、礁头、坑内、大产村和向阳盐场,是县疏港公路及漳州沿海大通道双码线交叉点,是东山县进出岛的交通枢纽。全村共197户859人,其中农业户口801人,非农业户口58人,全村占地面积约2000亩,其中村居占地65亩、耕地100亩、山林1100亩、盐场890公亩、淡水养殖池70亩,被疏港公路及漳州沿海大通道双码线征用约340亩。本村地灵人杰,旅居港、澳、台、新加坡等地宗亲子孙后代枝繁叶茂。 改革开放以来,我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团结拼搏、不断推进全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先后完成村主干道、卫生饮水工程、照明工程、篮球场等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工程建设;积极开展“家园清洁行动”,抓好三清六改,民生工作得到大大改善,民主政治、民主管理逐步走向文明,今后的工作将以县疏港公路及漳州沿海大通道双码线的建设为契机,对村内道路进行扩建,并对旧房子、旧猪舍和旧厕群进行逐步清理、拆除、统一规划,进行硬化、绿化,使村民的居住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使全村各项事业朝着和谐、富裕的新农村大道阔步前进。 现任党支部书记:王孙和;村委会主任:彭建武。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