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漳州 >> 南靖县 >> 船场镇 >> 集星村

集星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集星村谷歌卫星地图)


集星村简介

  1.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
  集星村是革命老区村,位于南靖县船场镇南部,东邻九龙江河畔,西接船场镇上汤和西坑村,南与南坑镇交界,北邻船场村,距县城19公里,距镇政府3公里,距福建土楼20公里,山梅旅游公路横穿村境7.4公里,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土地总面积12764亩,其中耕地面积1050亩,其余为山地。
  2.人口概况
  全村共549户,人口2168人,12个村民小组,18个自然村,全村60岁以上老人有258人,其中:90岁以上老人有2人(94岁)。
  3.基层组织结构
  目前,集星村两委班子成员共10人(其中支委4人)。全村共有党员74人,其中预备党员1人(男性1人),女党员16人;有入党积极分子9人;共分成7个党小组。60—70岁党员16人,70岁以上老党员有7人。村党支部高中以上学历的党员23人,占31.5%。
  4、主要支柱产业
  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麻竹和毛竹、蜜柚、食用菌、花卉、健美鸭、生猪养殖等六大支柱产业,培育毛竹2300亩、麻竹4600亩、蜜柚1100亩、香蕉860亩、兰花50亩、食用菌2.86万平方,全村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喜人景象。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627109 363000 0596 查看 集星村谷歌卫星地图

集星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集星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船场社区

  船场居委会系漳州市南靖县船场镇其中一个行政居委会,位于南靖到中部,离县城23公里,与船场村相连。居委会在原旧船场派出所办公楼办公。 [居委会与居民]船场居委会成立于1985年11月,当时居民人口达1973人,307户。现全居人口378户,1167多人,且居住分散。  

坑头村

  坑头村位于船场镇东北部,八仙围棋山下。分布6个自然村,8个村小组,人口548人。耕地面积753亩,森林面积6742亩,距离镇区8公里。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惠农政策大力支持下,村貌发生日新月异变化,水泥路通了,群众生产、生活、文化得到好大改善,日子越过越幸福。   如今坑头村充满一派生机活力,山青水秀,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出产野生药材,野生金线莲,盛产大庄毛竹、麻竹、竹笋,还有土鸡、山泉鸭。2004年台商曾武宾在八仙围棋山创办一场无公害乌龙茶茶场,现已投产。八仙休闲山庄正在规划筹建中。八仙围棋风景优美石奇洞幽,湖光山色,特大风动石奇观。金石庙“西天佛”在南靖颇有盛名,佛祖十分灵验,香火日旺,每天观光朝拜旅游的人终绎不绝,流连忘返,依依不舍。构成得天独厚旅游休闲的好地方。   

船场村

  船场村地处南靖县船场镇镇政府所在地,位于南靖县中西部,距县城23公里,东邻十八家村,西连西坑、下岭村,南接集星、世禄村,北靠张坑村,山梅公路和船场溪从境内穿越而过,交通十分方便。是船场镇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村落与居民:   全村面积5平方公里,人口1510人,383户,辖6个自然村分为14个村民小组,村民多为姓张、李、庄、吴、简还有少数杨、谢、徐等姓氏聚居。   村风村貌:   这里村风淳朴、村民勤劳、和谐相处、热情好客、曾荣获漳州市敬老模范村和被县评为五好党支部、自治模范村和计生先进村等光荣称号。   历史人文:   本村溪口组于乾隆六年辛酉(1741)出一举人,名叫李有章,幼年好学不倦,为人豪爽,自命不凡,七岁能诗,过目成诵,有过眼不再读之称,官任监场大使,一生为人诚挚,处世谦恭,重视教育,其后代多为文者,有十三代书香之誉。   建筑景观:   境内有历史遗留下来的庵庙一座,名叫卓交庵,供奉保生大帝神象,镇区周围群众信徒经常前往朝拜,每逢农历十一月廿日举行庆祝保生大帝生日活动,场面十分热闹。   物产经济:   本村村民多以农为主,除了种植水稻之外,还栽种柑桔、蜜柚、香蕉,培植蘑菇、木耳。发展养猪养鸭,这里村民所养的鸭子,质量很好,被誉为“健美鸭”,产品销往漳州、厦门,深受消费者欢迎。   

集星村

  1.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   集星村是革命老区村,位于南靖县船场镇南部,东邻九龙江河畔,西接船场镇上汤和西坑村,南与南坑镇交界,北邻船场村,距县城19公里,距镇政府3公里,距福建土楼20公里,山梅旅游公路横穿村境7.4公里,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土地总面积12764亩,其中耕地面积1050亩,其余为山地。   2.人口概况   全村共549户,人口2168人,12个村民小组,18个自然村,全村60岁以上老人有258人,其中:90岁以上老人有2人(94岁)。   3.基层组织结构   目前,集星村两委班子成员共10人(其中支委4人)。全村共有党员74人,其中预备党员1人(男性1人),女党员16人;有入党积极分子9人;共分成7个党小组。60—70岁党员16人,70岁以上老党员有7人。村党支部高中以上学历的党员23人,占31.5%。   4、主要支柱产业   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麻竹和毛竹、蜜柚、食用菌、花卉、健美鸭、生猪养殖等六大支柱产业,培育毛竹2300亩、麻竹4600亩、蜜柚1100亩、香蕉860亩、兰花50亩、食用菌2.86万平方,全村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喜人景象。   

西坑村

  西坑村位于船场镇西南部,山梅公路穿越而过,是通往世界文化遗产——南靖土楼必经之地。全村总面积9.7平方公里,现有14个村民小组,486户,1987人。于2002年成立村党支部,下辖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78名。截止2011年度,村财收入1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600元。  

上汤村

  上汤村位于船场镇西南部,东与西坑村接壤,西与甘芳村交界,北连冷水村、西坑村,南与南坑镇相邻。   [村落与居民]全村方圆7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达1282人,254户,10个村民小组。   [村风村貌]自古以来,上汤村民就沿袭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善良、纯朴、好客,邻里团结和睦,2005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平安村”。   [建筑景观]上汤村虽然村落分散,但建筑别具一格,有的村落房屋建筑错落有致,还有不少的土楼,现有二座特大土圆楼,尤其是春美楼,每年有上万名中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特产经济] 全村有耕地929亩,山地11200亩,园地685亩。村内特产丰富,主要以麻竹、茶叶、蜜柚、柑桔为主。还拥有天然温泉资源,且水温高、水压大、埋藏浅、出水量大,是发展温泉澡堂、温泉淡水养殖的理想资源。   

甘芳村

  甘芳村行政隶属于漳州市南靖县船场镇辖区。是县城西南方31公里处。全村人口1120人,263户。辖7个行政组。村民多以姓吴、刘为主,张、简、肖少数等姓氏聚居,现有林地面积1.3万亩,村落面积4.6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特殊)史称船场有四大高岭,然而甘芳村却座落在除店后岭外的其他天岭、高斗岭、尖山岭的三大高岭,西南麓山下。聚居着四大居民点的中国生土建筑的四座圆形、交椅形大土楼内。土楼位于依山就势、顺水沿溪,山、田、园、宅融为一体,自然风光秀丽,生态环境良好,体现了人与大自然和谐与统一。   (旅游资源丰富)福建土楼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和省二级公路山梅线扩建工程给我村开僻了生态与土楼旅游的宽阔平台。   (物产与森林资源丰富)除木材外,各种竹源更为丰富,有桂竹、赤竹、石竹、火管竹、绿竹、麻竹、毛竹等10余种竹类,常年四季均给村民提供了食用与资源,其中最大棕是:麻笋、冬笋,全村年总产1000多吨。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从而使我村麻笋等也走向了世界市场,经济国际化振兴了山区经济。   

下山村

  下山村行政隶属于南靖县船场镇辖区,位于船场镇南部,海拨1000米,东与南坑镇交界,距县城40多公里,西与书洋镇交界,南与平和县交界,距镇政府15公里,北与甘芳村交界,距甘芳村10公里,村落面积2.6平公里,现全村人口达1320人,286户,辖9个自然小组,现有耕地面积1120亩,山地23000亩。   境内有令人叹止的自然景观和自然生态环境,有树海瀑布,常年云雾缭绕、丽水充沛,形成了美丽的瀑布,常年有很多游客到此一游。还有南靖县最高山峰十二排地址位于我村南部,海拔高达1100米,常年云雾缭绕,满山都是郁郁葱葱的生态林,峰峦叠嶂,争相竞秀,使人赞叹不已,真是气象万千令人流连忘返,由于优越地理,自然生态环境,近年来迎来了慕名而来观赏的游客。   我村位于海拔高,森林覆盖面广,毛竹之村,物产丰富,土地肥沃,温度中和,有利于茶叶生长,柑桔、蜜柚发展,更有利于反季节蔬菜的种植和生姜生产,形成我村主打产品有高山茶和生态旅游开发。   

十八家村

  十八家系南靖县船场镇东部的一个山区村,海拔600米,位于南靖县西部,东与南坑镇村中村接壤,距县城27公里,西南与世禄村交界,北连坑头村,距船场镇所在地12公里。   村落总面积4.9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730人,192户,辖5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   建筑景观:   十八家村村民现居住基本是二层土木结构的土房瓦屋,村落中有德山公祠堂,严氏祠堂、魏氏祠堂等,每逢大年、清明、冬至等所有族人儿孙都会到各自祠堂祭拜祖先。在村外一公里处的石门路边存有道光年间(1842年)立的一块“告示牌”。尤其是“寨峰关圣帝君庙”的建筑雄伟壮观,终年香火旺盛,外乡善男信女往来不绝。庙前边际无垠,夜间远眺,如茫茫浩瀚海洋,碧月当空,婉若平原旷野,胜似仙子骑鹤任遨游,实有仙居玉宇之感。   特产经济:   十八家村现有山地6000多亩,其中毛竹林2000多亩,盛产木材、毛竹,冬春笋,可谓是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耕地1200多亩,种植柑桔、蜜柚、花卉等1600多亩,每年有近100万公斤柑桔、蜜柚销往全国各地。   

张坑村

  张坑村位于船场镇东南中部,在秀丽的船场镇水尖山北面。东与坑头村、鼎寮村接壤,西临船场溪,北邻鼎寮村,南与船场村交界。常年气温宜人,村部距船场镇所在地3公里。   村落与居民:全村总面积9.96平方公里,山林面积9000亩,耕地面积1800亩,现有416户1800人口,辖13个村民小组。有奎船公路从村庄而过,还有村部至船场的水泥公路,交通十分方便。   建筑景观与文化遗产:白沙坑永福堂、栋峰感应堂的朝圣圣地,兴建曹祠农民公园等,带动了张坑村经济发展,振兴张坑村人民。   物产经济:张坑村水力资源丰富,现有4座小水电站,还有一个温泉是养殖鱼类的好地方。本村种植麻竹、茶叶、蜜柚、柑桔等农产品资源丰富,物产盛多。   

笔峰村

  漳州市南靖县船场镇笔峰村位于船场镇东部,是南靖县最中部的一个村,座落在八仙围棋山南麓,背靠石狮山五指笔架。东与龙山镇竹溪村接壤,距319国道15公里,西与鼎寮村交界,距船场镇政府12公里,北邻梧宅村与金山镇下永村5公里,南至八仙围棋山3公里,与南坑镇村中村麻竹尾交界,县道龙船线贯穿三大村庄,全长4.5公里。   [村落与民居]全村总面积近8000亩,全村人口880多人,218户,辖3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   [历史人文]笔峰村,旧时称笔仔窝、笔仔科,属南靖县管辖。笔峰村始祖黄朴直系陈元光部将黄时需之第六代孙开漳之祖黄时需,祖籍河南光州固始县,随唐将军陈元光率兵入闽,遂卜居漳州东北的建溪,官任镇抚。   [物产经济]笔峰村盛产毛竹、麻竹,全村毛竹面积占山林面积的70%,每年出产毛竹5万多根,麻笋150万多斤;上世纪60年代,开始种植茶叶,其品质是南靖县最好之一。农业产业调整后,这里也产柑桔、蜜柚、粉蕉,年产50多万公斤。笔峰村石狮山有储量2000多万立方米的彩玉石矿山,可供开采。   

赤坑村

  赤坑录属船场镇的一村,村部设地赤坑尾组,本村位于船场镇西北部,东临星光村,西与龙水村、书洋镇奎坑村、罗坑村交界,北连奎洋镇接壤,南与下岭村、高联村相邻。距镇所在地13公里。全村平均海拔450米左右。下赤线直达本村。   [村落与居民]赤坑村方圆36000平方米,下辖后洞、过笼、石梯、班塘、赤坑尾、坝头、岭头、外厝、山竹奇、大片田、赤坑头、湖山、湖水等1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25户,总人口1285人。原村名叫碧溪村,后改赤坑村。   [村风村貌]自古以来,赤坑村民就沿袭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善良、纯朴、好客,邻里团结和睦,2005年被南靖县“平安村”。   [建筑景观]赤坑村虽然村落分散,但建筑别具一格,有的村落房屋建筑错落有致,还有不少的土楼,现有二座特大土圆楼,一座方土楼。   [特产经济] 全村有耕地1600亩,山地24000亩,园地 1500亩。全村水力资源丰富,建有三座水电站,村内还有不少特产,主要以绿竹、茶叶、蜜柚、柑桔为主。   

龙水村

  龙水村隶属船场镇的一村,村部设地罗坑洋,本村位于船场镇西北部,东临高联村、下岭村;西至奎坑村;南至冷水坑;北至赤坑村相邻,距离镇政府13公里,全村平均海拔550米左右,村部公路直通各个自然村和相邻村。   [村落与居民]龙水村方圆1.5平方公里,龙石示 头,罗坑洋、顶楼、下楼、赤坑、圳尾等6个自然村,总户数350户,总人口1405人。由于自然村居住分散,各村庄都有一条小溪,水源充足,故曰龙水。   [村风村貌]自古以来,龙水村民就沿袭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善良、纯朴、好客,邻里团结和睦,传统木偶乡剧团文化生活发展较好一个文明村。   [建筑景观]龙水村虽然村主分散,但建筑别具一格,各自然村都有不同结构土楼、砖房。   [特产经济]全村有耕地1919亩,山地1.4万亩,全村水力资源丰富,建有二座小水电站,村内主要以发展毛竹、茶叶、蜜柚、杂木、杉木为主,还有发展生姜、蔬菜等。   

冷水村

  冷水村系南靖县船场镇最小的行政村,位于南靖县船场镇西北部,海拨800米左右,属南靖县海拨最高的行政村,东与高联村交界,距高联村5公里,西与储坑交界,距储坑村2公里,南与甘芳村交界,至甘芳村11公里,北邻龙水、至龙水村2公里。   (村落与居民)村落面积,1.2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达400多人,105户,辖3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   (建巩景观与村风村貌)冷水村现留有清代古民居建筑数座,村落中有古井、老街、庙公、芗剧交融与村落独特的魅力,芗剧团被南靖县文化馆评为声艺芗剧团的光荣称号。   (特产经济)冷水村拥有耕地面积450亩,山地总面积5600亩,主要产业以毛竹、茶叶为主,说到一支毛竹的经济价值,竹丫可做马鞭、扫把,竹身可做雕刻、家具,下海养殖、竹头产笋,全身都是宝,不能小看一支竹,真是价值太高,用途太广了。茶叶是我村独特的品牌,常年云雾,高山品味,获过“树海杯”金奖的光荣称号。气候、温度也是适宜种殖兰花的好地区,南靖的种花大户有3户迁移我村种殖。   

高联村

  高联村又名高树门,距离船场镇十一公里,是船场镇岭顶片居点村,海拨500公尺,东与下岭村接壤,西与龙水村相邻,四周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做为防风屏障,中间形成一块小型盆地,人口居住集中,辖有七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75人户数,226户,地貌以山地为主,土壤肥沃,年平均气温20.6℃,年平均降雨量1750毫米左右,是一个山青水秀,景色宜人的好地方。   改革开放以来,高联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市场经济为向导,在村两委正确引导下,勤劳智慧的广大村民纷纷向山进军,山地开发呈现了山上造林,山腰种果,优质“铁观音”、“黄旦”、“丹桂”、“本山”等优质茶品种,山脚种植麻竹、绿竹的新格局,目前柑桔、蜜柚、桶柑和优质茶品种,麻竹林都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办起了十多家制茶加工厂,全面推广茶叶无公害栽培技术,建立纯天然的绿色茶园,对茶园采取施用有机肥,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等无公害管理,提高茶叶的品位和档次,在茶叶加工的关键环节,大力培养制茶能手,推广茶叶采制科学技术,把茶叶的种植、加工有效建结起来,把初级产品转化为高级商品,大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办起了几十座塑料大栅的食用菌基地,种植5000平方的蘑菇和2000多平方的毛木耳,大大地增高了农民们的家庭收入。目前高联村正逐步成为“谷满仓、菜满园、果满园、鱼满塘、茶满山”的现代农业园区,成为农业兴旺,经济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农村伸余劳动力的安排与搭配上,大力号召广大有智慧、知识和有专业的技术人才,勇敢走出大山,外出务工,下海经商,以增加村民们的家庭经济收入,目前家庭经济发展上几十万元的家庭已有二十多户。   

下岭村

  下岭村录属船场镇的一村,村部设地山脚组,本村位于船场镇西北部,东临船场溪,西与西坑村交界,北连高联村、龙水村接壤,南与船场村相邻。距镇所在地7公里。全村平均海拔500米左右。矿区公路直通多个自然村。奎船线也从本村的地界经过。   [村落与居民]下岭村方圆11559平方米,下辖下村、河边、牛角厝、田中央、下坑、山脚、山顶、大茵八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72户,总人口1146人。由于自然村分散建居在高山上,下地耕作,外出赶集,都要下山岭,故曰下岭。   [村风村貌]自古以来,下岭村民就沿袭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善良、纯朴、好客,邻里团结和睦,2003年被南靖县“文明村”。   [建筑景观]下岭村虽然村落分散,但建筑别具一格,有的村落房屋建筑错落有致,还有不少的土楼,现有五座特大土圆楼,四座方土楼。   [特产经济] 全村有耕地946亩,山地8889亩,园地500亩。全村水力资源丰富,建有二座小水电站,村内还有不少特产,主要以毛竹、茶叶、蜜柚、柑桔为主。还拥有石灰石矿产,1961年开采至今,矿产量大。   

梧宅村

  梧宅村系漳州市南靖县船场镇第一大行政村,位于南靖县北部,在漳州人的母亲河“九龙江”西溪上游。梧宅村与其仳邻的星光村、鼎寮村、笔峰村共同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活像盛在玉盘中的四颗珍珠,这里交通便捷,四通八达,东与下永村接壤,距龙山镇15公里,西与书洋镇交界,距田螺坑土楼群20公里,南通槽祠村,距镇政府所在地11公里,往北5公里便是南二水电站,与奎洋镇合溪口小组相邻。   【村落与居民】村落面积4.5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达2135多人,535户,分13个村小组。   【村风村貌】这里民风纯朴,人们心地善良,待人诚恳,有共同的佛教信仰。梧宅村虽融吴、赖、陈、林、石、庄、卢等多姓为一地,但人们和睦相处,长期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改革开放以来,这里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人们的思想得到彻底解放,追求健康生活,崇尚自然美,已成了人们的新风尚。   【历史人文】梧宅村旧称梧宅乡,自唐初就有人在此定居,经过上千年的历史变迁,众多的姓氏的人口云集于此,逐渐形成规模较大的村落,后来为便于管辖,将原梧宅乡拆分四个村落,即今天的梧宅村、星光村、鼎寮村、笔峰村。为谋求发展,众多梧宅人纷纷离开家乡到外地发展,其中数旅居台湾的人最多,这也使得梧宅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台胞村”,每年各个姓氏的大批台胞都会扶老携幼返乡祭祖,成为家乡的一大亮点。梧宅村史上能人倍出,如光绪皇帝,戍寅科年,赖文荣中明经进士,官居省巡案大大人,他为官清正廉洁,铁面无私,爱民如子,一生从未审过错案,深受老百姓爱戴。   【建筑景观】梧宅村整体建筑古朴淡雅,土木结构的房屋与别致的“小洋房”交相辉映。点缀于民居之中有各个姓氏修建的祠堂,其中数林氏的“思孝堂”、石氏的“彰美堂”、吴氏“锦德堂”、赖氏“垂德堂”、陈氏“茂林堂”最为出名,祠堂内雕梁画栋,富丽堂煌。村落中祠堂、古井、石拱桥、木屋与民歌、山谣、庙会交融出村落的独特魅力。这里景观丰富:宛如雄鹰展翅的巍巍石鹰山;石门岩已列为县级著名风景区,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三”都会举行盛大的庙会,无数虔诚的人们不远千里前来朝拜;一座明初修建的名为“安济桥”的石拱桥,至今完好如初,吸引众多游人前来瞻观;充满神奇色彩的“八仙围棋”景点正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   【物产经济】梧宅村特有的地理结构,使四面的群山终年苍翠欲滴,木材与竹子资源尤为丰富。在全村人民的科学砍伐下,木材与竹子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县各地,不仅为南靖县建设做出贡献,也为村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梧宅人占着这里气候终年适宜这一优势,大力发展种植与养殖业。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劳动,一条以蜜柚、柑橘、麻竹为主的种植线,另一条以蘑菇、木耳为主养殖线,像两只有力的经济之手,高高的托起了梧宅村的经济命脉。   

星光村

  星光村系南靖县船场镇管辖内的行政文明村,位于南靖县西北部,四面还山,整个地形象个盆地。东部与鼎寮村相连,距县诚34公里。离镇政府所在地11公里。西部与奎洋镇合溪口小组相隔。相距5公里,南部与南二水电站为邻、距离4公里左右,北部是风景秀丽的石门岩风景区,众石林立。   【村落与居民】村落面积16.8 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数达1750多人,376户,15个村民小组,29个自然村庄。   【村风村貌】95年获村级组织建设“达标村”,1999年获县级颁发的村“文明单位”、计划生育“先进单位”,2001年、2003年获“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1——2005年全县法制教育“先进单位”。   【历史人文】星光村属多姓的村落,有庄、柳、赖、芦、李等等。其中庄氏在明末清初从奎洋上洋搬迁出来,大名鼎鼎的庄亨阳数学家,位居宰相,也是我们庄氏的骄傲。   [建筑景观]星光村现留清代建造的石拱桥一座。石门岩风景区已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村落中祠堂,四方形土楼,庙会等等交融出村部独特的魅力。特别是石门岩的白石仙姑、石鹰山,杨文广平闽十八洞的种种传说,给人们增添不少的乐趣。   【物产经济】星光村拥有丰富的水利资源,现有小水电4座,盛产南靖芦柑、蜜柚、麻竹、木耳、蘑菇等等。   

鼎寮村

  鼎寮村系南靖县西北部,座落在九龙江上游,东与笔峰村交界,西与赤坑村交界,南与张坑村交界,北与星光村交界,距镇政府7公里,距南靖县政府29公里,村落面积2.8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1188人,283户。   [村风村貌]鼎寮村村民居住分散,有四个自然村:埔坪、梧营、洞内、榕树坑,分布11个村民小组,在2002年及2003年被县委评为文明单位,村民勤劳、善良、安居乐业、团结和睦、民风纯朴·风气良好。   [物产经济]全村耕地面积近1380亩,山地面积7530多亩。现有资源丰富,有种植毛竹、麻绿竹、巨尾桉、杉松、香蕉、密柚等。电力充足,交通方便,养猪业规模较大。   

世禄村

  世禄村位于南靖的西北部,距县城22公里,依山傍水,秀丽山峰常年不衰,四季花果飘香,与新溪尾风景区及船场中学相依而立。全村方圆3平方公里,现有人口达1335人,323户,辖4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山区村。   世禄村旧称共合大队,属船南乡管辖。解放初期有一位年仅28岁的南下干部王世禄到该村领导开展剿匪工作,在一次剿匪工作中,被人出卖,结果与土匪头李开端展开一场枪击战,最后光荣牺牲。当地群众为了纪念这位英雄,将共合大队更名为世禄村。   世禄村现留存有一座千年古刹--新溪尾寺(前身安善堂),是闽南闻名的朝圣旅游胜地。该寺始建于唐咸亨四年(公元676年),由开漳圣王陈元光部属带来“王公”香火,在庵坑塑像立庙奉祀,明洪武廿一年(公元1388年),从庵坑迁建新溪尾,现存一只刻有明清时期三面石碑文的唐代铜炉。该寺1993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经县政府批准为佛教活动场所,寺庙附近设有新溪尾广场,广场绿草如茵、翠柳成行、花团锦簇、四季飘香、宽阔优美的环境,令游人流连忘返,是村民群众平日里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现代的“农民公园”。   无独有偶,我村现留存一座圆土楼,属称南靖第一楼。这座楼建于明代建文已卯年间(1399年)。楼形构造奇特又壮观,内有三厅二十四间底,最上一层三分处各减建一间,成三个鼎足缺口,楼的正面开个阔嘴大门,从远处高山上看,这座楼竟似一只巨大的烘炉放存平原地上,故其楼名称为“烘炉楼”,拟规划纳入新溪尾风景区。   


集星村特产大全




集星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