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漳州 >> 龙海市 >> 浮宫镇 >> 霞兴村

霞兴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霞兴村谷歌卫星地图)


霞兴村简介

  霞兴村位于浮宫镇的东侧,九龙江南岸,距镇区2公里,全村总面积3.3平方公里,辖1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02户,2889人。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681104 363000 0596 查看 霞兴村谷歌卫星地图

霞兴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霞兴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霞圳村

  霞圳村位于浮宫镇中部,南溪湾轻工业创业园东北部,地理位置优越,漳州疏港公路从我村经过,到漳州港只有13公里,到浮宫镇区2公里,交通便捷,道路宽敞。全村总面积4.5平方公里,辖5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20户,2620人。  

山塘村

  山塘村地处九龙江南溪下游,依山傍海,有二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全村413户,人口1577人。两委成员6人,党员数61人,其中女党员13人,村民代表37人  

浮宫村

  浮宫村地处南溪东畔,是浮宫镇政府所在地,浮宫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4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口2828人,总户数746户,党员111人。人均耕地面积二分地,全村95%劳动力从事第三产业和个私企业,2011年社会总产值1.22亿元,村财收入3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420元。  

邱厝村

  邱厝村位于九龙江及南溪交汇处沿海平原,辖5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56户,2768人。邱厝村级组织运作效率和村支部书记测评项目在浮宫镇名列前茅,先后被龙海市授予“市级文明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龙海市新村建设及村庄绿化重点示范村,属市优美乡村之一。  

霞郭村

  霞郭村位于浮宫镇东北部,九龙江西溪与南溪汇合处。东面、南面与田头村接壤;西南面与邱厝村为邻;北面与厦门海沧、龙海市角美镇隔海相望,距镇政府3公里,距市政府17公里,全村总面积2.5平方公里,拥有2.7公里的海岸线,现全村人口3639人,890户,辖城内、洲里、草埔头、霞辽、颜厝、港下等6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    [历史人文] 建国初期,本村原属海澄县第二区管辖(村、大队命名都用城内称之,于1984年改为霞郭村)。姓氏源流:本村姓氏有郭、陈、颜、洪、林。    1、郭:系原居紫泥镇霞美洋社,明朝永乐年间(公元一四零五年)由郭添寿迁入城内社定居,迄今传衍二十七代,后裔达四万多人,其中旅居东南亚华侨较多,是著名侨乡。 2、陈:明代由今东园镇圳美社迁入定居霞辽社,称陈屠龙为开基始祖。部分陈氏村民在明末清初,随郑成功迁台湾台南市,其中有战功显赫的郑成功主要部将陈泽,字永华,有族谱记载。 3、颜:从海沧迁入颜厝社定居。    4、洪:从海澄镇河福社迁入港下社定居。 5、林:从漳浦县乌石林迁入港下社定居。    郭美丞系本村城内社人,出生书香门弟,早年在集美讲习班就读,进国立东南大学结业;在家乡创办凫溪完全中学。在印尼创办高级商校。曾多次向祖国赠药筹款赈济灾疫区;历任印尼中华商会会长。一九二九年回国参加孙中山先生奉安大典,尔后向上海招商局购买3000顿级巨轮,沉于九龙江南西溪与南溪的汇合处三角水域按为铁马,巩固海堤,确保数万亩良田免遭水患。至今百载,巨轮尚在,石碑犹存,并有胡汉民等高官笔迹。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南侨归国慰问团副团长,在国内曾参修县志,后任国民政府中央侨务委员。    民国初期,华侨郭春秧,沿江填海造田,移植红树林护堤。上世纪60年代,在人民政府的重视下,用人工培育红树林,加强管理,如今沿江一片千亩绿油油的红树林带随风而戈,随潮而荡。被誉称“海上美丽花园”,游客学者纷至沓来。该红树林已列入省级自然生态保护区。    [物产经济] 霞郭村以种植业为主,商业、水产养殖业辅之,主要种植水稻、蔬菜。水产养殖业有淡水鱼,南美白对虾、甲鱼、鳗鱼。由于地处九龙江西溪与南溪汇合处的入海口,是淡水与咸水的交汇处,鱼虾鲜美、味道独特。改革开放以来,60%的以上的村民前往厦门特区经商或务工,现在厦的村民拥有巨资的米店数家、一批实力雄厚的酒店、饮食店和水产批发店,其它具有一定规模的食杂店、小商店就更多了。    闽南特产——土笋冻。据陈氏族谱记载,嘉靖年间陈屠龙开基霞辽社,见海滩布满小孔,挖之得褐黑色小动物(即土笋),经压其内脏,洗净煮沸一试,味美清甜,寒冬结冻,更是可口,相传迄今,是闽南美食一绝,闻名海内外,是喜庆宴席的佳品。全村普及电力供应,大多数人以电,液化气为燃料,100%农户用上自来水,今年又被市列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村,已完成改建及新建中、小型公厕10座,道路硬化2.1万平方米左右,整个村庄交通四通八达,村容整洁,村貌盎然。  

海山村

  海山村位于九龙江口海门岛,浮宫镇的东侧,距镇区7公里,全村总面积2.5平方公里,辖5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35户,3350人。  

海平村

  海平村地处于九龙江下游出海口,海门岛东侧,隶属浮宫镇管辖。村民历代以海洋捕捞、渔业养殖为主。民风纯朴,全村现有总户数780户,人口3030人,捕捞渔船281艘、辅助渔船17艘,现有耕地70亩,是一个传统纯渔业村。现任村两委交叉任职人数6人,业务人员4人。  

溪山村

  溪山村地处九龙江南溪下游,东依山,西傍海,南连白水方田,北接浮宫大桥。全村占地1.4平方公里,可耕地630亩,分为溪头、蔡坑二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全村人口2560人,660户。是浮宫生态杨梅发源地,大部份村民以农业生产为主业,是闻名漳州市菜篮子工程基地。现任两委成员8名,党员96名,村委会连续多届被龙海市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村”单位。  

田头村

  田头村位于,九龙江南溪下游,漳州开发区疏港公路将其分为东西两部分,东有岩下、岩上、田洋、圳尾、前坑等5个自然村,西有田头、甘山、过港、城边、沈厝、顶社、柯厝等7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43户,3905人。村域总面积3.053 平方公里,距厦漳大桥仅3公里,距招商局漳州港码头约7公里,水陆交通便捷。 田头村级组织运作效率在浮宫镇名列前茅,先后获得“乡镇企业总产值亿元村”,“先进民营经济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村内拥有旖旎的自然风光和醇厚的人文景观,南宋末代皇帝避难的千年古刹——云盖寺。2000年11月,经龙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为风景名胜区,10年来,社会各界及海外华侨。华人不断捐款扩建,现已成为龙海市旅游业的一个热门景点。  

渔业村

  渔业村地处九龙江沿岸南溪出口处,是一个世代经营渔业生产的纯渔业村,全村总户数125户,人口433人。渔业生产及运输船只58艘,其中拖虾作业船10艘,刺网作业22艘,小型渔船18艘,辅助船只8艘。现任两委4人,党员20人,村民代表25人。  

后宝村

  后宝村位于浮宫镇东部,地处九龙江尽头,距镇区5公里,辖4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73户,3030人。全村总面积3.5平方公里,村庄地势平坦,共同构成了一幅层次丰富的田园景观画。  

丹宅村

  丹宅村位于浮宫镇的东部,省道线左侧,距镇区6公里,全村总面积3.5平方公里,辖7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66户,4226人。  

美山村

  美山村位于南溪湾东侧,辖3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00户,3985人。  

际都村

  际都村位于九龙江支流“凫溪”东南方三公里,全村耕地约1.6千亩,山地9千亩,背山面平洋,东与美山村相望,西与山塘村、溪山村接垠,南至八坑村,北与霞兴村毗邻。全村辖9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85户,4012人。    际都村是一片富饶的土地,气候宜人,年平均温度21℃,全年基本无霜,地势平缓。山、海、田俱备,以盛产水果、水产、水稻而驰名,素有“三水之乡”美称;现有种植面积0.96万亩,杨梅畅销国内、外市场,连续两年被评为“省级名牌农产品”。同时,荔枝、龙眼、柑桔、红柿,满山以果代林,四季花果飘香;还有耕地,主要种植优质米、豆类、蔬菜等经济作物。   

霞兴村

  霞兴村位于浮宫镇的东侧,九龙江南岸,距镇区2公里,全村总面积3.3平方公里,辖1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02户,2889人。  

八坑村

  八坑村位于龙海、漳浦二县市的白水、港尾、浮宫、前亭等四个镇山脉交界处,是浮宫镇最偏僻、海拔最高的山区行政村,全村人数仅1724人,分布居住8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435户,两委成员7人,党员59人,村民代表40人。2012年度被评为“优美乡村”,八坑党支部是四星级党支部,村委会连续多届被评为龙海市“文明村”。  

埔里村

  埔里村,位于浮宫镇的东侧,九龙江下游出海处,距镇区3公里,全村总面积1.7平方公里,辖有5个自然村,有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30户,1684人。  


霞兴村特产大全




霞兴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