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街道位于开发区中部,为开发区管委会所在地。全境地域面积85.9平方千米,辖头格、七格、智格、上沙、中沙、下沙、高沙、松合、新元、东方、元成、湾南、新沙、铭和、杭铣15个社区。
下沙街道辖区交通便捷,目前有下沙路,德胜快速路通往主城区,沿江大道、九沙大道分别在建,建成后将又多2条便捷通道。同时,在建的地铁一号线途径下沙西站、金沙湖站、高沙路站,为连接中心城核心区的骨干线。区域内B1、B支4、525、320、401、566、223、210、104、865、868、611、682、683、375等多条公交路线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下沙街道充分利用新城中心区商务和生活环境快速发展的优势,立足楼宇项目,坚持高定位、高标准,不断增强新城中心区的魅力和吸引力。目前在建下沙文化中心广场、头格临江大厦、元成江城大厦、智格新城大厦、下沙商业综合大楼、金茂家居广场等多幢高品质的商务楼宇。辖区内已建或在建龙湖滟澜山、德信早城、东海柠檬郡等一批高档住宅区,吸引众多成功人士安家落户;街道所辖社区回迁安置小区也纷纷落成,全面建成后将成为高质量城市居住生活区。辖区有下沙中学、下沙中心小学、下沙第二小学、景苑小学等中小学校及多所幼儿园。
经济发展稳步推进,总体经济运行呈强劲发展势头。2010年,街道实现工企业总产值26亿元;引进上沙新城广场、七格中豪广场、新京国际、旭普莱尔、全盛机电等26个项目,完成协议外资8830万美元,实到外资6001万美元;协议内资9.51亿元,实到内资3.02亿元;拥有金茂、瑞纺、闽发、恒大、机床交易等专业市场。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推进"律师进社区"工作,提升了社区法治建设水平。建立了社区综治专管员队伍,充分发挥"和事佬"作用,切实做好了来访来信等信访工作,2010年,全年受理各类信访件265件,解决率100%。
民生保障稳步推进。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分步骤认真开展农居回迁安置工作,确保群众及时入住全新的人居环境。提前谋划社区建设,积极探索商品房住宅小区管理模式,精心规划和落实新建小区的社区文体设施。以充分就业街道和创业型街道创建为要求,进一步推进充分就业、创新就业。2010年,街道开发岗位3942个,签订灵活就业协议3441人,为301人提供社区公益0岗位。开展流通消费领域食品安全整治,获杭州市食品安全示范街道称号;发展教育事业,下沙实验幼儿园评为杭州市甲级幼儿园。
文体氛围活跃,文化设施健全。目前,街道拥有排舞队、太极队、篮球队等27支队伍,市文化示范户4户。2010年10月,文化队伍表现突出,在开发区举行的浙江省第四届排舞大赛中,街道排舞队获大赛金奖。街道所辖各社区拥有健身广场、健身路径等体育设施共47处。
层党建扎实有效,自身建设不断加强。积极探索新时期党建工作新途径和新方法,构建起了符合街道实际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片组户联系"工作制度,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目前基层党组织已发展到14个社区党组织、4个学校党组织、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组织,党员队伍扩大到1275名。同时,以开展"深化作风建设年"为契机,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工作作风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85.9平方公里 | 330104010 | 310000 | -- | 查看 下沙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湾南社区 | ·杭州江干区政府网·江干区旅游·江干区特产·江干区十大特产· | 0 |
---- |
查看 湾南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七格社区 | ·杭州江干区政府网·江干区旅游·江干区特产·江干区十大特产· | 0 |
---- |
查看 七格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智格社区 | ·杭州江干区政府网·江干区旅游·江干区特产·江干区十大特产· | 0 |
---- |
查看 智格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高沙社区 | ·杭州江干区政府网·江干区旅游·江干区特产·江干区十大特产· | 0 |
---- |
查看 高沙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上沙社区 | ·杭州江干区政府网·江干区旅游·江干区特产·江干区十大特产· | 0 |
---- |
查看 上沙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中沙社区 | ·杭州江干区政府网·江干区旅游·江干区特产·江干区十大特产· | 0 |
---- |
查看 中沙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下沙社区 | ·杭州江干区政府网·江干区旅游·江干区特产·江干区十大特产· | 0 |
---- |
查看 下沙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头格社区 | ·杭州江干区政府网·江干区旅游·江干区特产·江干区十大特产· | 0 |
---- |
查看 头格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新元社区 | ·杭州江干区政府网·江干区旅游·江干区特产·江干区十大特产· | 0 |
---- |
查看 新元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早城社区 | ·杭州江干区政府网·江干区旅游·江干区特产·江干区十大特产· | 0 |
---- |
查看 早城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东方社区 | ·杭州江干区政府网·江干区旅游·江干区特产·江干区十大特产· | 0 |
---- |
查看 东方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松合社区 | ·杭州江干区政府网·江干区旅游·江干区特产·江干区十大特产· | 0 |
---- |
查看 松合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铭和社区 | ·杭州江干区政府网·江干区旅游·江干区特产·江干区十大特产· | 0 |
---- |
查看 铭和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杭铣社区 | ·杭州江干区政府网·江干区旅游·江干区特产·江干区十大特产· | 0 |
---- |
查看 杭铣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柠檬社区 | ·杭州江干区政府网·江干区旅游·江干区特产·江干区十大特产· | 0 |
---- |
查看 柠檬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新沙社区 | ·杭州江干区政府网·江干区旅游·江干区特产·江干区十大特产· | 0 |
---- |
查看 新沙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滟澜社区 | ·杭州江干区政府网·江干区旅游·江干区特产·江干区十大特产· | 0 |
---- |
查看 滟澜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元成社区 | ·杭州江干区政府网·江干区旅游·江干区特产·江干区十大特产· | 0 |
---- |
查看 元成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凯旋街道 |
杭州市江干区凯旋街道位于杭城东部的城郊结合带,南起庆春东路,北至艮山东路,西邻贴沙河,东接新塘路,地属杭州市未来中心城区之“西南文化商务区”,辖区面积约4平方公里,下辖13个社区,人口总数6.8万余人(其中常住人口4.7万,流动人口2.1万)。 近年来,凯旋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围绕和谐发展,围绕务实为民,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基础设施,强化民主自治,深化管理内涵,优化社区服务,立足发展特色,全力打造精品,在全面推进幸福、和谐、文明的生活品质新凯旋建设的探索实践中取得了良好进展。街道先后获得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集体等5项国家级荣誉,以及浙江省科普示范街道、浙江省第一次经济普查先进集体等省级荣誉,创建全国青年文明社区1个,省级文明社区、百佳社区、示范社区居委会、绿色社区12个,市级文明社区、示范社区、绿色社区13个,区级特色文明社区13个。街道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务实举措得到了市、区领导和群众的认可与好评。在创建满意单位的测评中,赢得了辖区居民代表98%的高满意度。有的居民直接致电杭州日报,有的居民将表扬信送到了市长、区委-办公室,有的居民则通过市长公开电话12345进社区之际,感谢为他们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的街道领导、社区干部。 |
采荷街道 |
采荷街道位于浙江省省会杭州市东部,是江干区政府所在地。全街道面积5.5平方公里,人口近9.06万,辖15个社区居委会。 采荷街道是1987年组建成立的年轻的街道,也是近十年来相继为杭州旧城改造配套而新建的住宅小区。 采荷街道紧紧围绕“创文明社区、建美好家园”的工作主题,坚持了“以社区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为基础,小区管理为重点,社区服务为依托,党的建设为保证,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工作思路,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欢乐、温馨、平安、洁美”四大家园系列活动,整个社区政通人和,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环境优美,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出现了干群齐心协力搞好两个文明建设的生动局面。 “雄关漫漫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采荷居民充满信心、满怀热情,创造新世纪社区建设的更大辉煌! |
闸弄口街道 |
闸弄口街道位于杭州中心城区——江干区的东北部,南起艮山西路,北与笕桥镇接壤,西至下城区,东与彭埠镇相连。辖区面积约8平方公里,人口近8万,是江干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街道,由15个社区组成(规划16个社区),内有机关、学校、部队、医院、企事业单位100余家。 街道成立于1985年6月,驻机神新村,以闸弄口地名而名。闸弄口一带旧时丝织手工业较为发达,古有“艮山门外丝蓝儿”之民谣。建于清初的机神庙祀轩辕皇帝,旧时杭城丝织工人每年前往祭祀。清乾隆二年(1737)建有三里亭,亭西北的郑家花园,相传为宋徽宗外家三世郑兴裔故园,今皆不存。而贯穿辖区的京杭大运河依旧述说着闸弄口地区深远的文化内涵和底蕴,使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水0融、交相辉映。 近年来,街道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打造“和谐社区”的目标,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深化党建、强化服务、美化环境、推进自治,突出特色、创建示范,不断提高文明社区创建水平,推进“有序、安全、方便、洁美、和谐”的新型文明社区建设,形成了“一居一品”的格局。历年来,街道先后获得浙江省民政工作全优街道、浙江省体育先进街道、浙江省计划生育工作红旗单位、杭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杭州市文明单位、杭州市绿色街道、杭州市军(警)民共建标兵单位、杭州市计划生育示范街道、杭州市卫生先进街道等荣誉称号。 街道辖区政治稳定、商贸繁荣、交通发达、生活方便、人杰地灵,形成了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好空间。秋涛北路、艮山西路、机场路、天城路等城市主干道贯穿其间,杭州汽车东站近在咫尺;杭州皇冠大酒店、澳门广场、北京华联、安琪儿小商品市场等大型综合性商业服务业设施,以及街道综合服务中心、社区服务长廊、社区服务站、便民利民网点等遍布辖区各处,人们休闲、娱乐、健身、购物倍感便利。勤劳、智慧、朴实的居民群众更善于发挥区位优势,艰苦创业,勤劳致富。人民在安居中乐业,在幸福美满中思源思进,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共驻共建,同创社区美好明天。热情好客的闸弄口人民更欢迎四面八方的朋友,到闸弄口创业、工作、生活。 |
四季青街道 |
四季青街道是2002年由镇建制成立的街道,位于江干区西南部,钱江三桥、客运东站和杭州火车站均在1公里半径区域内。下辖8个社区,及常青、景芳股份经济合作社(社区管理属采荷街道)。常住人口2万余人,外来人口约8万余人。辖区内直属党组织30个,党员1100余人。辖区面积9平方公里,杭州钱江新城4.02平方公里核心区块80%在街道辖区范围内。 四季青街道在历史上经历了由蔬菜基地,到工业大镇和市场强街的转变。目前,工业企业已整体外迁,基本形成以服装面料、家居建材、家电家具、文化用品、餐饮宾馆为主的市场服务业,以房产建筑、牛奶制品为特色的都市型工业建筑业的现代服务业经济格局,其一、二、三产比重约为5%、25%和70%。2008年上半年街道财政收入实现6.5亿元,比上年增长37%, 特别是服务业收入达26亿元,同比增长71.9%,街道构建都市服务型经济格局初显成效。 近年来,四季青街道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领导下,围绕“科学发展四季青,共建和谐新街区”的工作目标,全力打造全街人民共建共享的生活品质新街区,努力建设富裕和谐、充满活力的都市新中心! |
白杨街道 |
杭州市江干区人民政府白杨街道办事处于2002年9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依据杭州市委、市政府的委托,受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直接领导。 街道位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区域,法定辖区东至文津路与11号大街,西至文渊路、2号大街、1号河渠、6号大街与1号大街相接,南至12号大街,北至绕城公路,管辖面积为9.2平方公里。另受开发区管委会委托,管辖街道法定辖区以东、以南至沿江及其他未建制区域,托管面积31.8平方公里。行政总管辖面积41平方公里。 街道下辖景园、月雅苑、大北、高教、邻里、闻潮、云水、多蓝水岸、朗琴、海天等10个社区,常住人口约9万,在校大学生约18万,流动人口约4万,常住外籍人员和台胞1000余人。辖区由公建区、住宅区、高教园区、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五大主要功能区域组成,辖区汇集了政府部门、配套服务部门、金融机构和商贸服务网点,月雅苑、未名园等近20个住宅小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14所,包括西门子、东芝等数全球500强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400余家。 近年来,白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按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紧紧围绕开发区从“建区”到“造城”的战略调整,推进“工业兴区、教育强区、环境立区”三大战略,落实“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新世纪大学城和花园式生态型城市副中心”三大目标,按照“关注民生、营造环境、倡导文明、促进和谐”的工作要求,突出招商引资、经济发展、城市管理、民生保障和社区建设五大重点,全力塑造服务型、学习型、效能型政府新形象,努力构建“实力白杨、魅力白杨、活力白杨、和谐白杨”。 |
下沙街道 |
下沙街道位于开发区中部,为开发区管委会所在地。全境地域面积85.9平方千米,辖头格、七格、智格、上沙、中沙、下沙、高沙、松合、新元、东方、元成、湾南、新沙、铭和、杭铣15个社区。 下沙街道辖区交通便捷,目前有下沙路,德胜快速路通往主城区,沿江大道、九沙大道分别在建,建成后将又多2条便捷通道。同时,在建的地铁一号线途径下沙西站、金沙湖站、高沙路站,为连接中心城核心区的骨干线。区域内B1、B支4、525、320、401、566、223、210、104、865、868、611、682、683、375等多条公交路线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下沙街道充分利用新城中心区商务和生活环境快速发展的优势,立足楼宇项目,坚持高定位、高标准,不断增强新城中心区的魅力和吸引力。目前在建下沙文化中心广场、头格临江大厦、元成江城大厦、智格新城大厦、下沙商业综合大楼、金茂家居广场等多幢高品质的商务楼宇。辖区内已建或在建龙湖滟澜山、德信早城、东海柠檬郡等一批高档住宅区,吸引众多成功人士安家落户;街道所辖社区回迁安置小区也纷纷落成,全面建成后将成为高质量城市居住生活区。辖区有下沙中学、下沙中心小学、下沙第二小学、景苑小学等中小学校及多所幼儿园。 经济发展稳步推进,总体经济运行呈强劲发展势头。2010年,街道实现工企业总产值26亿元;引进上沙新城广场、七格中豪广场、新京国际、旭普莱尔、全盛机电等26个项目,完成协议外资8830万美元,实到外资6001万美元;协议内资9.51亿元,实到内资3.02亿元;拥有金茂、瑞纺、闽发、恒大、机床交易等专业市场。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推进"律师进社区"工作,提升了社区法治建设水平。建立了社区综治专管员队伍,充分发挥"和事佬"作用,切实做好了来访来信等信访工作,2010年,全年受理各类信访件265件,解决率100%。 民生保障稳步推进。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分步骤认真开展农居回迁安置工作,确保群众及时入住全新的人居环境。提前谋划社区建设,积极探索商品房住宅小区管理模式,精心规划和落实新建小区的社区文体设施。以充分就业街道和创业型街道创建为要求,进一步推进充分就业、创新就业。2010年,街道开发岗位3942个,签订灵活就业协议3441人,为301人提供社区公益0岗位。开展流通消费领域食品安全整治,获杭州市食品安全示范街道称号;发展教育事业,下沙实验幼儿园评为杭州市甲级幼儿园。 文体氛围活跃,文化设施健全。目前,街道拥有排舞队、太极队、篮球队等27支队伍,市文化示范户4户。2010年10月,文化队伍表现突出,在开发区举行的浙江省第四届排舞大赛中,街道排舞队获大赛金奖。街道所辖各社区拥有健身广场、健身路径等体育设施共47处。 层党建扎实有效,自身建设不断加强。积极探索新时期党建工作新途径和新方法,构建起了符合街道实际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片组户联系"工作制度,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目前基层党组织已发展到14个社区党组织、4个学校党组织、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组织,党员队伍扩大到1275名。同时,以开展"深化作风建设年"为契机,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工作作风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
彭埠街道 |
彭埠镇位于杭州市东部,东毗杭州下沙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钱塘江,北邻杭州笕桥机场,西与市区连为一体,是杭州市重要的交通枢纽和信息集聚地。沪杭甬高速公路出入口,杭州火车东站、汽车东站、钱江二桥、三堡码头、京杭大运河都在境内,连接杭州主城与下沙副城的新世纪大道贯穿全镇,地理环境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全镇区域面积14.76平方公里,下辖14个行政村、3个居民区,36个地区单位,常住人口3.52万人,流动人口3.68万人,是江干区流动人口最密集的地区。 彭埠最早是古海塘边的一个船埠头,相传宋代有彭姓在捍塘建埠定居,彭埠之名由此得来。辖地五代以前乃江海之地,宋以后渐成平陆,属仁和县临江乡,民国初属杭县。清末至解放为杭城六区管辖,1949年杭州解放,分别改政为七堡、五堰、六甲、新塘、彭埠乡,属艮山区。1961年,新塘、六甲、七堡、兴隆4个管理区组成彭埠公社,1966年更名为东风公社,1979年恢复原名,1984年9月改建制为彭埠乡,1986年6月撤乡建镇。彭埠镇境内的御道口乃清朝乾隆皇帝南巡时五马并列的辇道。境西的土备塘(内海塘)和境东的外海塘(沪杭公路)是保护杭城的屏障,凝结着五代、宋、明、清至今历朝劳动人民捍海防潮,战胜自然的智慧结晶。. |
笕桥街道 |
笕桥镇现有行政村12个、社区6个、经济组织2个。总面积18.2平方公里,人口近8万,其中常住人口4万,外来人口4万。 近年,我镇经济发展健康快速,是浙江省百强乡镇,连续6年被评为杭州市经济综合实力十强乡镇。2002年,全镇实现总产值57亿元,工业销售产值42亿元,增加值18亿元,出口供货值6亿元,财政总收入2.5亿元。今年1—10月份,工业总产值53.8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3%。工业销售产值41.6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4%。出口供货值5.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2%。增加值17.07亿元,完成年计划88%。总利润3.78亿元,完成年计划106.2%。招商引资引进企业和项目106只,协议引进资金6.6亿元,完成区计划的235%,实际到位资金3.94亿元,完成区计划的180%,到位外资363万美元,完成区计划的103%。全镇共有企业405家,其中,国家级集团企业3家、省市级集团企业8家。形成了机械制造、服装、食品、建筑和包装五大支柱产业。拥有万事利集团、西子联合控股公司、祐康集团、浙江杭州湾建筑集团、浙江宝马集团、东华链条集团、浙江杭宝集团、浙江皇冠工贸集团、浙江精诚集团等著名企业和祐康中国名牌、万事利中国驰名商标、西子电梯、东华链条、杭宝BOPP、中得甲鱼等知名品牌。 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全镇拥有专业市场17家,年成交额150亿元。此外还拥有四星级的皇冠大酒店、三星级的杭州湾大酒店、天杭大酒店及澳门娱乐城等一批大型宾馆、饭店及娱乐设施。. |
丁兰街道 |
江干区丁桥镇位于我市的城郊结合部,2005年实施背街小巷改善工程后,镇容镇貌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环境综合品位得到了提升,为巩固改善后的背街小巷,该镇狠抓落实、明确职责,切实加强了背街小巷改善后的长效管理力度,进一步落实了城市“四化”长效管理。该镇的做法是: 一、明确职责,理顺管理体制。召开全镇城管工作会议,成立镇背街小巷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设管理综合协调办公室,明确镇城管办、综治办、执法中队、环卫站等单位责任和义务,落实背街小巷中城市基础设施的维护和环卫作业体制改革,强化城管执法的司法保障。 二、狠抓源头,实行长效管理。全面推进城管执法进小巷工作,在整治后的背街小巷建立执法中队队员包点巡查制度。同时,在42条街巷采取“四定”、“四落实”措施,即定人、定点、定时、定责和管理力量落实、责任落实、时间落实和路段落实,狠抓日常管理工作。 三、突破难点,大力整治占道。制定了以“全面整治、重点突破”为方针的占道整治工作方案,做到目标具体,责任明确。城管执法中队针对夜间烧烤点和夜市排挡占道经营等难点问题,成立整治专班进行集中整治,对集镇周边的笕丁支路、丁桥路采取每周一个重点进行平推式整治,文明路、昙华林路等一批道路的占道经营被取缔,集镇夜间占道得到控制,确保改善后背街小巷良好的环境秩序。 四、开展达标活动,提高背街小巷环境面貌。全镇开展了背街小巷“无暴露垃圾”的达标活动。进一步完善环卫作业机制,做到“三定二包三明确”,规范了环卫站的管理与作业行为。加大了清扫保洁力度,对背街小巷清扫保洁实施包干管理,严格奖惩,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街巷做到了每日清扫两遍,垃圾定点储存。垃圾清运做到“扫净、存好、运光”,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清运率达到100%,使背街小巷暴露垃圾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了集镇的整体环境面貌。. |
九堡街道 |
九堡镇地处杭州市东郊,东临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濒钱塘江,西依彭埠镇,北与乔司镇相邻,因历史上曾设钱塘江第九座护堤堡房而得名。沪杭高速公路、杭海路、下沙世纪大道、德胜路穿镇而过,华东地区最大的客运枢纽——杭州长途客运中心正在建设之中,距市中心武林广场仅11公里。全镇区域面积19平方公里,本镇和外来总人口近4万,下辖7个行政村和3个社区,是杭州东部一个交通便捷、经济活跃的窗口城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