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墅街道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中南部。东临上塘路、红建河、德胜巷与上塘街道、大关街道毗邻;西沿莫干山路、和睦路与小河街道、西湖区西溪街道隔路相望;南以文一路和德胜路为界,与米市巷街道接壤;北至贾家弄、大关路与小河街道相连。辖区总面积2.729平方公里,呈不规则块状,共辖珠儿潭、卖鱼桥、双荡弄、仓基、霞湾巷、仁和仓、长乐苑七个社区。居民总户数12701户,常住人口28135人,流动人口8256人。
近年来,街道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着力打造“高端产业发展集聚区、运河文化精华展示区、人居和谐示范体验区”,全面推进“繁华、人文、幸福”三个湖墅建设。目前,街道依托运河财富小镇,积极整合优化绿地中央广场、金融园区、元谷文创园区“一核两园”产业发展平台,辖区现有世界500强企业1家,中国500强企业3家,省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示范区累计进驻14家千万元以上企业,街道税收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较上五年翻番,服务业增加值较上五年增长4倍,财政实力明显增强。湖墅“文化粮仓”地理优势明显,辖域内香积寺、富义仓、大兜路历史街区等人文景点常年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大运河·湖墅婚典”等文化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湖墅街道全力推进经济发展、城市更新、民生保障及党建工程等各项重点工作,先后获得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浙江省五星级规范化司法所、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杭州市“无违建”创建先进乡镇(街道)、杭州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乡镇(街道)、杭州市平安先进集体、杭州市充分就业街道等30余项省市级以上荣誉称号。
今后,街道将紧紧围绕“四大战略”、“五区建设”,继续深耕湖墅,着力产业提升、着力城市更新、着力文化引领、着力品质生活,持续推进宜居宜业宜游新湖墅建设,打造“十里银湖墅”国际化核心区域,进一步彰显“时尚与传统融合、现代与古老交汇”的独特韵味。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2.729平方公里 | 330105002 | 310011 | -- | 查看 湖墅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珠儿潭社区 | ·杭州市拱墅区政府·拱墅区旅游·拱墅区特产·拱墅区十大特产· | 0 |
---- |
查看 珠儿潭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长乐苑社区 | ·杭州市拱墅区政府·拱墅区旅游·拱墅区特产·拱墅区十大特产· | 0 |
---- |
查看 长乐苑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霞湾巷社区 | ·杭州市拱墅区政府·拱墅区旅游·拱墅区特产·拱墅区十大特产· | 0 |
---- |
查看 霞湾巷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双荡弄社区 | ·杭州市拱墅区政府·拱墅区旅游·拱墅区特产·拱墅区十大特产· | 0 |
---- |
查看 双荡弄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仁和仓社区 | ·杭州市拱墅区政府·拱墅区旅游·拱墅区特产·拱墅区十大特产· | 0 |
---- |
查看 仁和仓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卖鱼桥社区 | ·杭州市拱墅区政府·拱墅区旅游·拱墅区特产·拱墅区十大特产· | 0 |
---- |
查看 卖鱼桥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仓基新村社区 | ·杭州市拱墅区政府·拱墅区旅游·拱墅区特产·拱墅区十大特产· | 0 |
---- |
查看 仓基新村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米市巷街道 |
拱墅区米市巷街道位于杭州市中心、拱墅区最南端,紧邻繁华的武林商圈,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区域面积3.5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2万余人,有各类企事业单位3000余家。街道办事处成立于1954年,下辖半道红、大塘巷、沈塘桥、红石板、锦绣、米市、夹城巷等7个社区。 近年来,米市巷街道在拱墅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历届班子和党员干部的不懈努力下,围绕打造“美丽米市、运河首街”目标要求,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荣获了“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全国街道社区服务示范单位”、“省文明街道”、“省文化强镇(街道)”等多个极具含金量的国家级和省级荣誉。 今后,街道将紧密围绕打造“运河首街”的目标定位,以打造“经济发达的示范之街、美丽精致的魅力之街、品质生活的幸福之街、党建工作的品牌之街”为抓手,有效扩大峰会效应,做好“精耕、精细、精致、精品”四篇文章,不断开拓创新、克难攻坚,为在“十三五规划”中开创米市地区发展的新局面奠定坚实的基础。 |
湖墅街道 |
湖墅街道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中南部。东临上塘路、红建河、德胜巷与上塘街道、大关街道毗邻;西沿莫干山路、和睦路与小河街道、西湖区西溪街道隔路相望;南以文一路和德胜路为界,与米市巷街道接壤;北至贾家弄、大关路与小河街道相连。辖区总面积2.729平方公里,呈不规则块状,共辖珠儿潭、卖鱼桥、双荡弄、仓基、霞湾巷、仁和仓、长乐苑七个社区。居民总户数12701户,常住人口28135人,流动人口8256人。 近年来,街道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着力打造“高端产业发展集聚区、运河文化精华展示区、人居和谐示范体验区”,全面推进“繁华、人文、幸福”三个湖墅建设。目前,街道依托运河财富小镇,积极整合优化绿地中央广场、金融园区、元谷文创园区“一核两园”产业发展平台,辖区现有世界500强企业1家,中国500强企业3家,省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示范区累计进驻14家千万元以上企业,街道税收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较上五年翻番,服务业增加值较上五年增长4倍,财政实力明显增强。湖墅“文化粮仓”地理优势明显,辖域内香积寺、富义仓、大兜路历史街区等人文景点常年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大运河·湖墅婚典”等文化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湖墅街道全力推进经济发展、城市更新、民生保障及党建工程等各项重点工作,先后获得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浙江省五星级规范化司法所、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杭州市“无违建”创建先进乡镇(街道)、杭州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乡镇(街道)、杭州市平安先进集体、杭州市充分就业街道等30余项省市级以上荣誉称号。 今后,街道将紧紧围绕“四大战略”、“五区建设”,继续深耕湖墅,着力产业提升、着力城市更新、着力文化引领、着力品质生活,持续推进宜居宜业宜游新湖墅建设,打造“十里银湖墅”国际化核心区域,进一步彰显“时尚与传统融合、现代与古老交汇”的独特韵味。 |
小河街道 |
拱墅区小河街道诞生于1954年,前身是湖墅街道办事处,1964年更名为小河街道。街道位于拱墅区中西部,地处京杭大运河两侧,东邻上塘街道,西与祥符街道相连,南与湖墅街道、西湖区西溪街道为界,北与拱宸桥街道、和睦街道接壤,内有小河直街历史保护街区和“运河财富小镇”核心商圈运河商务区,因境内京杭运河支流小河而得名,运河、余杭塘河、西塘河(小河)“三河”交汇,构成了“河塍晚翠”的美丽景致。街道辖区占地面积约5.8平方公里,居民1.5万余户,6.7万余人,基层党组织151个,党员3196人。下辖塘河新村、余杭塘路、董家新村、娑婆桥、明真宫、小河、长征桥、紫荆家园、大浒路9个社区,辖区内有省港航管理局、省武警消防医院等大中型单位,运河CBD商圈核心区块万通中心和远洋商务区,远洋公馆、凯德湖墅、绿城紫兰公寓高端住宅以及丝联166、唐尚433等创意产业园区。 近年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紧扣“产业融合发展的先锋,服务业集聚的高地和运河文化展示的窗口”的定位,切实推进“大美小河”建设,努力建成东方品质之城样板街道。街道已获得全国学习型街道示范单位、浙江省卫生街道、杭州市文明街道、杭州市庭院改善工程优秀建设单位、杭州市生态街道等荣誉。党建引领各项工作走在前列:助老助残“一岗解两难”创新做法获2011年中国全面小康十大民生决策;社区治理三联模式入选2015年中国政府创新奖30强;“支部建在自管组织上”曾获杭州市组织工作综合创新奖并在全市推广;全省首家、全市首创引入民营资本参与政府治水;全市首创“八位一体”电梯安全联动机制;塘河南村34、35幢成为新条例实施以来全市首个成功通过应急排危方式实现危房拆除的案例;“推窗见绿、开门见花”的花园型街道风貌,吸引各国媒体和国际友人纷纷点赞;小河直街建设保护成果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十二五”以来,街道经济运行连续5年持续增长,通过道路提升、立面整治、绿化彩化、夜景亮灯、文化展示、经济转型等多元施策,街道对外描绘了一幅“生活花园里,人在画中游”的江南水乡的活态水墨丹青,向四方宾客展示拱墅运河的明珠、“大美小河”的魅力。 |
和睦街道 |
和睦街道位于拱墅区西北部。东为小河,西至莫干山路,南以赵家浜河为界,北与祥符街道接壤。占地面积1.66平方公里,辖和睦、华丰、李家桥、化纤4个社区。现有一万两千余户,其中常住人口1.7万人,流动人口1.4万人。街道办事处成立于1983年9月,地址位于莫干山路618号,以境内和睦新村得名,是杭州市文明街道。 辖区地势平坦,平均海拨4米,境内河流纵横,属杭嘉湖平原地带,地形呈长方形。 和睦地区原属小河街道和祥符镇(2009年,祥符完成撤镇建街),辖区内,先后建起了华丰新村、化纤新村、和睦新村、和睦院等住宅区,有居民住宅近200幢。莫干山路、和睦路、登云路为境内主干道,15路、155路、313路、333路、129路、188路公交车可达市中心及西湖风景区,向西毗邻城西银泰城,向北可抵余杭区良渚、瓶窑等地。 境内有杭州华丰纸业有限公司、利尔达科技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街道现有科、工、贸等重点骨干企业50余家。辖区内有中、小学3所,以及幼儿园、卫生服务中心、商场、综合农贸市场及西塘河台湾美食街等公共服务设施。 |
拱宸桥街道 |
拱宸桥街道以境内有横跨运河的明代三孔石拱大桥而得名。街道成立于1954年8月,是拱墅区委、区政府所在地。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将其划分为桥东和桥西两大区块,东与北和上塘街道相邻,西与祥符街道、和睦街道相接,南连小河街道。辖区占地面积约3.0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43万余人。办事处驻温州路40号。 街道机关内设6个职能科室: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科、社会事务科、城市管理科、综治治理办、计划生育科。下属九家事业单位:招商中心、协税护税工作站、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站、国有(集体)资产管理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帮扶救助服务所、文化站和计划生育服务站。街道下辖蚕花园、永庆路、温州路、台州路、登云路、桥西、衢州路和文澜八个社区。 |
大关街道 |
拱墅区大关街道北靠大关路,东临上塘河,西接上塘路,南到石灰坝,成立于1996年6月。辖区面积1.6平方公里,现有居民住户2.57万户,常住人口6.5万人,流动人口2.1万人,总人口约8.6万人。街道办事处驻大关东四苑2幢。街道下属八个社区:东一、东二、西一、西二、南苑、德胜、翠玉、香积。 街道周围学校资源丰富,有幼儿园5所(德胜幼儿园、大关艺术幼儿园、杭州市实验幼儿园、大关苑实验幼儿园、红缨幼儿园),其中2所浙江省示范性幼儿园。小学3所(大关苑一小、杭州市外语实验小学、德胜小学),中学4所(行知中学、杭十一中、育才中学、交通职高)和1所邻近大学(浙工大),其中行知中学的陶行知纪念馆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街道草根文化内容丰富,群众文艺团体活跃,经常活动的群众文艺团队有40余支,越迷秀团等4支队伍获得杭州市群众文化示范团队称号,哈哈艺术团、百姓书场说书队分别获得杭州市群众文化星级示范团队二星级和一星级团队称号。百姓说书场被列入杭州市第一批非遗传承基地,《钱塘剪纸》成功录入杭州市第五批非遗名录项目。 街道辖区内市场比较多,有3家专业市场,钱江小商品市场(小商品、鞋类批发、花卉)、通信器材市场和浙江省二轻装饰市场。4家农贸市场,德胜农贸市场、东十农贸市场、西三农贸市场和八丈井农贸市场,其中西三农贸市场被评为省放心农贸市场。 经过多年的比学赶超、热情创业,大关街道先后荣获“全国体育先进街道”、“全国社区教育先进街道”、“浙江省服务保障G20杭州峰会先进集体”、“省东海文化明珠”、“省民政工作先进镇(街道)”、“省级文明街道”、“省级卫生街道”、“省级文明农贸市场”、“市社区建设示范街道”、“市社区信息化亮点街道”、“市社区教育实验单位”、“市食品药品安全示范街道”、“市计生宣传教育‘星级示范’街道”、“市科普先进街道”、“市卫生街道”、“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市农贸市场属地管理‘十佳街道’”、“市级先进监察中队”、“市统计调查工作先进街道”、“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街道”、“市生态文明街道”、“市充分就业街道”、“市志愿者服务先进街道”、“市无偿献血爱心单位 ”等多项荣誉称号。 |
上塘街道 |
上塘街道位于杭城北大厅,在京杭大运河、拱墅区政府东侧,因毗邻上塘河而得名。2006年5月撤镇建街,面积9.6平方公里,辖10个社区、11个股份经济合作社,有常住人口3万余人、在册外来人口近12万人。街道党工委下辖基层党组织155个,其中党委12个,党总支15个,党支部128个,现有党员2630人,其中流动党员约150名。区域内水陆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美丽的上塘河与千年京杭大运河交汇融通,上塘路、沈半路、石祥路等市区主干道纵横交错,上塘高架纵贯全域,南可跨钱塘江,直达杭州国际机场,北可上绕城高速,联通上海、南京。辖区专业市场集聚和大专院校众多,有“市场名街”和杭城“第二文教区”之称,曾获全国乡镇之星、省综合实力百强乡镇第二名、省军区授予的全市唯一“G20杭州峰会安保先进单位”称号和杭州市平安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等荣誉。 近年来,上塘街道以加速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加快经济转型发展为核心引擎,以打造“产业强街、环境美街、文化名街、和谐新街”为核心指导,以提质产城融合、实现绿色发展为核心要求,奋力书写建设美丽上塘事业的新篇章。 作为全市首个以街道为主体实施区域城中村改造的单位,上塘的城中村改造工程以自筹资金、自主开发、滚动推进的模式实施。街道在资金压力严重紧缺、整体进程举步维艰的巨大压力下,克难攻坚、勇破难题,多方借力、统筹推进,顶住压力、奋勇前进,成片推进拱宸、七古登、蔡马等8大区域的城中村改造,平稳安置790余户回迁户,全面实施20余条、近40公里路长的城市主、次干道的道路建设,新建并投用了文澜小学、浙师大附属幼儿园,改建了老熔炉小学等教育设施,上塘的城市配套功能日益完善,第一轮城中村改造得到漂亮收官。 上塘地理位置优越,人气鼎盛,商气兴旺,培育了海外海集团、建华集团、天马集团等三大本土中国民营500强企业。“十二五”期间,上塘以信息经济和智慧经济等现代产业为引领,以村级留用地项目建设为辅助,做大产业平台、做优产业结构、扩大有效投资、做强产业驱动、扩大产业集群,大力推进腾笼换鸟政策,实现经济发展稳健换挡提速,主要经济指标高位增长,产业格局优化可持续。石祥路、湖州街、上塘路、沈半路四大产业带格局日益清晰,产能持续释放。成功谋划、实施、打造了 “上塘电商小镇”产业平台,成功入选市级特色小镇,进入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序列,成为上塘经济转型升级的金名片。以建华文创园、杭州(中国)网商城为核心的电子商务产业,以锦昌大厦为核心的现代金融服务业,逐步成为上塘经济的主导产业,引领城北产业转型升级。 在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上塘文化、社会事业也欣欣向荣。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树人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十多所大中专院校集聚域内,为上塘的现代化产业的发展、综合竞争实力的提升输送大量人才;浙江诗人之家、浙江文学创作基地、浙江诗人作品陈列馆、黄亚洲工作室的落户,不仅浓厚了上塘的人文气息,更提高了上塘的文化品位。通过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强化社区规范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不断提升居民和谐生活品质,率先在整村回迁的善贤社区实践撤村建居安置小区规范化管理,得到肯定和全区推广。 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上塘全街上下将承前继后、务实创新,大力发展信息经济和智慧经济,全力打造特色电商小镇,奋力将上塘建设成一个经济繁荣、环境宜居、文化怡人、民富街强的全国一流的美丽幸福街道。 |
祥符街道 |
祥符街道位于拱墅区西北部,素有杭城“北门重镇”之称,于2009年撤镇建街。东临京杭大运河,南与西湖区古荡街道相邻,西与西湖区三墩镇相连,北与余杭区良渚镇接壤,辖区面积23.7平方公里,现有13个撤村建居社区、6个城市社区、2个纯经合社(撤村不建居,三宝、李家桥),常住人口5万人,外来人口19万余人。 |
康桥街道 |
康桥街道位于拱墅区北部,北部软件园的东侧,东接320国道、南连石祥路、西临京杭大运河、北接绕城公路,总面积约12.8平方公里。于2010年12月28日顺利完成撤镇建街,下属11个社区,目前常住人口约1.5万人,外来人口约3.5万人。 近年来,康桥街道紧紧围绕“北部大开发、康桥大跨越”这一总战略,把握“运河新城建设、康桥城中村改造”两翼布局,以基础工程、转型工程、安置工程、出行工程、靓丽工程、幸福工程、夕阳工程、和谐工程、特色工程、满意工程等“十大工程”为抓手,推动创新发展,建设城北城市副中心。其中运河新城总面积约7.27平方公里,是连接主城区和余杭的重要区域。城中村改造工程总面积为5.3平方公里,与运河新城互为依托,是改变康桥地区生活居住环境的重大工程。 康桥民营经济蓬勃发展,辖区内涌现了浙江康汽、杭州三里洋、杭州富康实业等一大批“明星”企业,浙江康桥汽车工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康桥的骨干企业,多次荣获全国“500强民营企业”、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浙江省百强企业等荣誉称号。 今后五年,是康桥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街道将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省市区委重大决策部署,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按照“国际化”战略要求,抢抓机遇、实干快干,统筹推进康桥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和党的建设,深入实施“深耕南部、决战北部、文化引领、产业立区”四大战略,为加快形成“一个中心、两大功能区、三大住宅区、四大农居风貌区”,为全域城市化、产城融合发展打下基础,奋力推进“秀美、活力、幸福”新康桥建设。 |
半山街道 |
半山街道位于杭州市东北部,成立于1984年(半山镇人民政府),是原半山区人民政府所在地,2010年12月撤镇建街为拱墅区人民政府半山街道办事处,辖区面积21.4平方公里,以境内半山得名。距市中心约10公里,东邻江干区丁兰街道,南与下城区石桥街道以上塘河相隔,并和上塘街道相连,西与康桥街道接壤,北与余杭区崇贤街道为邻。辖区内原有杭钢、杭玻等数十家国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是浙江省的工业基地。街道下辖12个社区(4个撤村建居社区,5个城市社区,1个公租房社区,龙山社区和云锦社区正在筹建中),拥有常住人口3.2万人,流动人口6.5万人。近年来,街道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提出了建设“经济实力强、生活品质高、人文底蕴深厚、社会和谐的美丽半山”的发展目标,抢抓机遇,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实现了全街道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协调的发展。 一是围绕小康社会,建设实力半山。全力推动半山经济大发展,大力推进桃源、田园新区综合开发,以项目建设带动产业转型升级,高水平实施10%留用地项目,做好桃源时代广场、永宁路南侧商务楼、孔家埭写字楼等项目的前期工作。以园区招商、地块招商为主渠道,着力引进以“十大产业”为导向的总部经济、高新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经济,驱动经济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尤其注重引进各类500强企业、上市公司企业、央企,切实打造高端产业群集格局。 二是围绕美丽中国,建设品质半山。继续加强半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保护,打造城市公园带,全面提升半山国家森林公园档次,完善石塘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健全半山地区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加强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做好污染企业关停、搬迁、改造工作,加快污水、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将生态建设纳入到“打造全区一流街道”的过程中。 三是围绕非遗传承,建设人文半山。在半山出土的泥质粉砂岩距今4.4亿年前志留纪岩石,为杭州最古老的岩石。在石塘被挖掘出来的战国水晶杯为迄今为止我国出土的早期水晶制品中最大的一件,被认定为国宝级的文物,半山娘娘庙、立夏习俗、清明团子等纷纷被列入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半山的人文底蕴更浓。 四是围绕民生为本,建设和谐半山。从物质、精神两个层面更好地为半山人民打造宜居环境。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完善“一站式”服务机制,深化社区准物业改革,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针对拆迁在外群众,尽最大努力创造条件使之尽快回迁。抓住运河申遗契机,继续做好半山非物质文化遗存整理,特别是半山立夏节、金秋文化节品牌宣传提升,深化半山街道悦学体验点建设,扎实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实现文化惠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