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溪街道东门居委会位于顺昌城关东部,东门居委会成立于2000年9月,从当时的建光居委会划分出来而成立的。东门社区总面积约36万平方米。辖区内居民住宅楼共437幢,住户2878户、8659人。
辖区内工业多数集中在货场路,有天泉啤酒有限公司、绿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晶海光学仪器有限公司、宏盛纸箱彩印厂、东门机砖厂、幸福来保健品有限公司、恒昌药业有限公司、光华玻璃有限公司、冠盛橡塑有限公司、常顺工艺品公司等49家企业。
顺昌火车站位于该辖区内,将乐县物资亦由此转运。建于1956年,经扩建,现有宽敞的侯车室,301米长的站台,2座货仓和3000平方米货场停车场。8条轨道,是客货混运三等站。
东门大桥建于1961年,位于中山东路1号交界处,古济川桥址,桥南接线与国道316线相连,桥北接线通鹰厦铁路顺昌火车站和中山东路,使公路与铁路运输紧密衔接。1972年8月改建,1973年竣工,大桥长363.56米,桥面宽11米,桥高129米,全桥15孔,为双拱桥。
顺昌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东门大桥头龙山,1933年9月13日中国工农红军东方军发起顺昌攻城战,红军便依队长李春仁及70余名突击队员壮烈牺牲,为纪念烈士建立纪念碑。彭德怀写信并撰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碑词。
2001—2002,2003—2005年度连续2届被南平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社区”荣誉称号。2005年11月被福建省劳动保障厅、福建省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委员会授予全省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达标单位”光荣称号。东门社区综合治理工作,年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721001 | 353000 | 0599 | 查看 东门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中解社区 |
中解居委会于1961年7月成立,隶属双溪街道办事处,地处顺昌县城关繁华地段,由中山中路、城中路、华昌弄、三民里弄、南北街等主要街道构成,东至思贤路,西到南北一街,南至富屯溪,北临城北路,辖区内既有现代商住楼群,又有一些祖辈留下来的平房和小庭院式的居民生活区。辖区总面积为1.2平方公里,住户4282户,常住人口为11706人。中解居委会是集我县经济、政治、商贸、文化为一体的重要社区之一。 社区内有企事业单位79个,有幼儿园、医院、酒家、超市、商场、图书馆、棋牌室、健身房,歌舞厅蓝球场等各类文体活动场所、企事业单位及商业服务网点407家,沿街商店就有200余家。 |
建光社区 |
建光居委会于1961年7月成立,隶属双溪街道办事处,地处城关中心偏东地带,是顺昌县城关最早的社区之一,由中山东路、城中路、思贤路、城北路等主要街道构成,东起顺昌大饭店,北至实验小学,西至供销小区,南面是金溪、富屯溪缓缓流过,整个社区呈三角形图形。辖区内既有现代商住楼群,又有一些祖辈留下来的平房和小庭院式的居民生活区。辖区总面积为1.2平方千米,辖区共有 居民小组, 常住人口8842人,商业服务网点393多个集政治、经济、商贸、信息为一体的重要社区。社区内有大小企业单位131个,通信、学校、幼儿园、购物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农贸市场等一应俱全、商业服务网点393多个家。 |
东门社区 |
双溪街道东门居委会位于顺昌城关东部,东门居委会成立于2000年9月,从当时的建光居委会划分出来而成立的。东门社区总面积约36万平方米。辖区内居民住宅楼共437幢,住户2878户、8659人。 辖区内工业多数集中在货场路,有天泉啤酒有限公司、绿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晶海光学仪器有限公司、宏盛纸箱彩印厂、东门机砖厂、幸福来保健品有限公司、恒昌药业有限公司、光华玻璃有限公司、冠盛橡塑有限公司、常顺工艺品公司等49家企业。 顺昌火车站位于该辖区内,将乐县物资亦由此转运。建于1956年,经扩建,现有宽敞的侯车室,301米长的站台,2座货仓和3000平方米货场停车场。8条轨道,是客货混运三等站。 东门大桥建于1961年,位于中山东路1号交界处,古济川桥址,桥南接线与国道316线相连,桥北接线通鹰厦铁路顺昌火车站和中山东路,使公路与铁路运输紧密衔接。1972年8月改建,1973年竣工,大桥长363.56米,桥面宽11米,桥高129米,全桥15孔,为双拱桥。 顺昌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东门大桥头龙山,1933年9月13日中国工农红军东方军发起顺昌攻城战,红军便依队长李春仁及70余名突击队员壮烈牺牲,为纪念烈士建立纪念碑。彭德怀写信并撰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碑词。 2001—2002,2003—2005年度连续2届被南平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社区”荣誉称号。2005年11月被福建省劳动保障厅、福建省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委员会授予全省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达标单位”光荣称号。东门社区综合治理工作,年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 |
北门社区 |
北门居民委员会于2000年10月26日成立,隶属双溪街道办事处,地处顺昌城北,占地面积约64万平方米,为城北边陲,有城北路和后山路二条主道,下属10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1695户、4824人,辖区单位16个,群团组织有工会、妇代会7支,是顺昌城区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拓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集金融、教育、执法、建筑、水、电、林业、服装加工于一体。 |
城南社区 |
顺昌县城南社区位于城南路中段,辖区面积2平方公里,东至将军坑小溪与棋盘社区相邻,西至利昌公司路口与金溪社区毗邻,南靠玉屏山,北与和勤社区隔河相望。316国道在辖区内通过。 辖区内有大小单位33个,居民2536户,常住人口7326人。有居民小组10个,有下寮巷、云峰巷、勤学巷和顺潮巷四条小巷。顺昌二中位于城南云峰巷,水南中心小学和二实幼位于勤学巷都设在此辖区办公、办学,青少年宫、建设银行、双溪卫生院都位于富屯溪畔的城南路段中心。 城南社区成立于1992年11月18日,是原水南镇第一个建制社区,2005年8月双溪水南合并成立双溪街道办事处,城南居委会隶属双溪街道。 |
棋盘社区 |
棋盘居委会成立于2000年10月,原隶属于水南镇, 2006年4月原双溪镇、水南镇归并为双溪街道办事处,棋盘居委会随之隶属双溪街道办事处。 双溪街道棋盘居委会位于顺昌县城南面东段,辖区包括城南中路1号~13号,城南东路,白龙泉路,将军弄,禾口巷和棋盘厂巷,面积约有3平方公里,有1892户,5566人. 辖区内有龙山公园、龙山索桥、体育馆、汽车站等基础设施。有林业局、环保局、文体局、交通局、-、交警大队、消防大队、法院、人武部、金桥学校、谟武水电有限公司、虹润仪表厂等45个企业事业单位。商业服务网点112家(主要从事饮食、维修、汽配)。316国道在辖区内通过,主街是城南东路,城南中路。住宅开发区有水岸帝景、怡禾小区、瑞城蝶景湾等。 |
金溪社区 |
金溪居委会成立于2000年8月18日,但因受办公经费和办公条件所限,金溪居委会挂靠城南居委会一起办公,2004年8月金溪居委会独立办公。2005年11月10日顺昌县水南镇金西居委会更名为顺昌县水南镇金溪居委会。 金溪居委会辖区:利德路段(南北向)—金溪大桥以西(贵岭电站),总面积10平方公里。本社区居委会地点设城南中路78号。金溪社区分为洋坌路段(洋坌村至城南中路)、利德路段(洋坌路岔口途经南江针织厂至城南中路)、西林巷(利德至原罐头厂宿舍路口)、金桥巷(利德至南平电业局)。 金溪社区以金溪大桥著称,金溪社区共有企事业单位9个,居民1556户、3983人,社区企事业单位达到20家。 |
和勤社区 |
和勤居委会于1963年9月成立,隶属双溪街道办事处,位于顺昌县城关西部,由中山西路、城北路、华阳路、西郊北路、公园路、南北街、批发一街、批发二街、和平弄、八角楼弄、勤俭弄等主要路、巷、弄构成,东至南北街,西到西门果场、贵岭电站、液化汽贮藏站,南临富金湖畔, 北与北门居委会相邻(到宝月庵), 整个区域呈长方形喇叭状,南北较短、东西较长。 和勤社区目前正处新旧城市改造过程中, 除南北街、批发一街、批发二街是现代商住楼群外(锦坊二期的旧城改造及原酒厂熙景花园原二建公司工程都正在施工建设中),大部分都是些祖辈留下来的平房,窄窄的巷道及小庭院式的生活区。辖区总面积为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87户、7459人。总人口约为10000多人。社区内有行政、企事业单位34个,各类文体活动场所及商业服务网点共317家,沿街商家有近400余家。 |
余坊村 |
余坊村位于顺昌县城东南面,富屯溪南岸,316国道边。海拔120米,距城关1公里,东南与上凤村(伏州)交界,西与城东村(禾口)接壤,北与井垅村隔河相望,总面积1.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33亩,其中菜地537亩,鱼塘96亩。山林地914亩。背靠龙山(古称庵山、塔山),是古时富屯溪洪水在县境内冲积形成三大三角洲(余坊、来布、沙墩)之一。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县城蔬菜与水产养殖的重要基地。2012年,全村有五个村民小组,346户,人口1246人。 余坊村是个古老的村庄,自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顺昌建县时就形成村落。 1949年6月23日,余坊解放,余坊人结束了苦难的日子,开始走上安居乐业、发展生产、建设家乡之路。 余坊村历来以经济作物为主,糖蔗、西瓜、大豆、花生等作物品质优良。1965年余坊成为县副食品基地后,余坊蔬菜面积不断增加,品种繁多,一年四季不间断,是县里的唯一一家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如今的余坊村有三条水泥路直通城关,总长3800米,宽4—5米,总投资72万元。 村民饮用清冽井水,住上钢筋水泥楼房,有三条主街道。 余坊村历史悠久,余坊人来自四面八方,余坊人聪明、俭朴、勤劳、勇敢、好客、大方。余坊村四季常绿,余坊村是富金湖畔的一颗明珠。 余坊村两委认真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努力学习科学发展观,带领全村村民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又好又快地把余坊建设成为经济富裕、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小康村。 |
城西村 |
顺昌县双溪街道城西村位于城区西部,辖有9个村民小组。全村总 户数543户,人口1831人。土地面积12303亩, 其中:耕地面积1147亩.林业用地面积11156亩。改革开放以后60%的劳动力从事第二及第三产业,2013年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3000元,村集体固定 资产已达403万元,村 财收入稳定在35万元以上。改革开放从来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村财收入逐年提高,村民的福利待遇基本做到:1.60岁以上的村民实行老人寿终保险,每年每人集体出资35元;2.村集体每月定期向60周岁以上的村民发放生活补助款,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发放生活补助金20-40元不等;3.老党员、老干部、老复退军人还享受“三老补助”,年龄从55周岁开始,根据不同年龄段享受生活补助金20-40元不等;4.重大疾病、生活特困户,村根据实际情况一次性给予困难补助300-500元不等。村民从集体收益中,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 为了更好地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市场经济规律的发展需求。村党支部、村委会正带领党员及全村村民,认真贯彻党的“-”精神。充分利用本村的资源,挖掘经济潜力。学习科学知识、运用科学技术,促进村民经济收入及村财的进一步提高。 |
文新村 |
文新村位于顺昌县城北部,富屯溪边,316国道旁。东与吉舟村一水之隔;西与陈布村(池坑)相邻;南与城西村接壤;北部与新屯村(安源)毗邻。距城关9公里,海拔130米,地势较平坦,总面积5.74平方公里。有农田350亩,林地6739亩,其中:毛竹林100亩,小径竹250亩,松杉木1000亩。山林资源比较贫乏,是双溪街道最小的行政村。同时也是客家人聚居的村庄,民国初期有闽西各县客家人陆续迁入居住。全村现有客家人360人占总人口80%,依然保留着客家人独特的生活习俗和热情淳朴民风。 全村现有3个村民小组,2个自然村,1个居民点,分别是文新南山和靠背墙(点)。2012年末总户数155户,485人,其中劳动力269人。 改革开放后,1983年全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承包到户,激发村民劳动生产积极性,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文新村发扬客家人勤劳勇敢精神,改变苦难命运,大力发展农林业经济和畜牧业生产,促进农业和各项经济全面发展。2005年村两委班子调整生产结构,引资入村,发展工业,进驻本村民营企业五家,有年产值一亿元的宏丰钢铁有限公司、年产值2000万元的诺利得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村里还充分利用本村花岗岩资源发展石材生产,先后开办了四家石料场,支援大干大桥,下沙电站,县城数条大桥建设。民营企业的迅速崛起发展壮大有力地促进了本村各项经济和村庄基础建设的发展。 |
水南村 |
水南村位于顺昌县富屯溪、金溪交汇处南岸,村部位于顺昌县双溪街道城南路141号,辖区总面积13.5公里,总人口558户1931人,6个自然村,分别为棋盘厂、下寮、水南、洋坌、五里亭、西坑。主街道为城南路。 316国道途径我村,214省道、上海至福州的高速公路顺昌支道经过我村五里亭自然村。 水南村的景点名胜有龙头岩和云峰寺。 水南村有杉木林7000亩,毛竹林1000亩,主要特色产品是竹凉席、建筑胶合模板、矿产资源有花岗岩、硫铁矿和铅锌矿。 2012年社会总产值3000万元,村办企业总产值240万元,村财收入203.64万元。 |
陈布村 |
陈布村位于顺昌县西部金溪之畔,距县城五公里。海拨146米,总面积14.73平方公里。有农田1370亩,山林地21232亩。是一个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的村庄。204省道穿过村境,福银高速公路连接线经过派溪自然村,全村交通方便。 陈布村有陈布(主村)、陈板布、池坑、派溪等四个自然村,六个村民小组。二○一三年末全村总户数316户,人口1239人,其中劳动力有859人。 陈布村历史悠久,自后唐同光年间起就有村落,水陆交通方便,农林业发达为金溪畔富庶宝地。明正德年间始有记载,陈布古称陈富,派溪原是福兴古村。均属鳀潭乡水南都,池坑属驿站,都曾是顺昌毛边纸产地,清咸丰年间(1853-1859)池坑纸业工人因参加顺昌红巾军反清起义,惨遭清王朝残酷镇压,池坑成了无纸无竹村。陈板布明代隶属蛟溪乡靖安都称陈坂铺。 |
余墩村 |
余墩村概况 ;余墩村位于顺昌城关南部,距离县城5公里。余墩村人口1004人.6个村民小组。5个自然 村【余墩.兔 墩.上傍.肥追垅.埂头】。拥有耕地面积1330亩,山林面积9860亩。北与县城316国道金桥学校相接.南同溪兰村相邻 。余墩村主产粮食.毛竹.杉木。随着近几年搞活 乡村经济.搭建了大棚;种植百亩疏菜.花卉 .苗木。还有盛 产美国纽荷尔脐橙.日本蓝莓。 |
溪兰村 |
溪兰村原名溪南村,因位于富屯溪的南面而得名,后更名为溪兰村。海拔297米,总面积9.12平方公里,其中农田1071亩,林地10653亩(包括生态林1355亩,用材林9298亩)。境内有顺昌城关至沙县高桥的公路贯通而过。洄村溪自源头流经溪兰,从溪兰边出境。交通便利,距县城7.5公里的公路全部为水泥路面。 溪兰村现有溪兰边、金银山、大湾、江南处、官乾、大坪、潘坑七个自然村,五个村民小组。2012年全村总户数216户,人口831人,其中金银山、大湾、江南处、官乾、大坪五个自然村是畲族居民聚集地,畲族人口486人,占全村人口总数58.83%,通用畲族语言,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村。 溪兰村气候四季分明,属亚热带气候,主要资源为毛竹,笋及林木资源,其中金银山的笋在县内有一定知名度。 |
井垅村 |
井垅村位于顺昌县城东部,主村距离县城仅2公里。井垅村是顺昌县畲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村,也是省定的革命老区村。 有5个自然村,划分为9个村民小组。全村有农户341户、1421人,其中畲族村民人口占80%。 井垅村位于县城东郊,距离顺昌县火车站1.5公里,距316国道和京福高速公路连接线3公里,乘座7路公交车可以直接到达莲花新村、洋源新村、岭下新村3个自然村。 井垅村地势开阔、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村境内驻单位及公司有:顺昌县民族小学、邵武铁路电务段、顺昌变电站、顺昌县天泉啤酒公司、顺昌县绿丰生物公司、顺昌县玻璃厂、顺昌县丰享食品公司。 全村耕地面积1350亩,林业用地17393亩。其中:生态公益林5046亩,用材林8918亩,经济林2290亩,(其中油茶林1120亩、小径竹1170亩)特色产品有山茶油、红菇。 |
下沙村 |
下沙村是顺昌县少数民族村,座落于富屯溪畔,主村离城关4.5公里。有下沙、黄坑、半岭3个村民小组。全村有农户151户、550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398人。 离县城4.5公里的路全部倒上了水泥路,村与村民小组的公路也是水泥路相通,交通十分便利。 1999年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决定开发下沙村华阳山风景区,目前已被确定为4A级的旅游区。 全村林地面积为13232亩,其中生态公益林为7984亩,余下4998亩全部由村民承包经营。全村农田面积为850亩,其中水田面积为750亩,旱地为100亩。 下沙村共有小径竹1138亩,村民充分利用小径竹的资源认真管理好小径竹,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 |
吉舟村 |
吉舟村位于顺昌县西北部,国家4A级风景区华阳山之西。金岩山、背靠三十六窠,前临富屯溪,村庄海拔134米。距离县城十一公里,最高山峰金岩山海拔450米。吉舟村北与埔上镇坊上村连接,东与连坑村、沙布自然村交界,南与下沙村相邻,西与新屯村、文新村一水相隔。全村总面积8.8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240亩(水田),农地面积350亩(旱地),林地面积9815亩,森林复盖率达85%。 全村分为三个自然村,分别是内吉舟、外吉舟和山荒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有260户,人口926人。 鹰厦铁路横贯村庄,将村庄分为内外吉舟,吉舟车站建于70年代,是一个中转停靠站。2005年建成城吉公路,将吉舟、下沙村与城区相连,既方便村民出行,又促进农村产品的流通。 吉舟村是传统的农业种植村,以水稻和蔬菜种植为主,曾经是县级蔬菜基地之一,吉舟村茄子小有名气,曾销往超市和各地市场。村内养殖业有一定规模:有一百多亩的连片鱼塘,内有几千只蛋鸭,鸭群在清滢滢的池塘里戏水真构成一幅和谐生态美丽图.每年还出栏生猪上千头,牛羊各上百头.山上还有成片的油茶.板栗.毛 竹.吉舟村的明天将更美好! |
新屯村 |
新屯村北靠长窠山,东临富屯溪,村庄历史悠久,宋代有村“翰屯”,明时设立“旱屯渡”因名“翰屯村”位于顺昌之西北316国道旁,距城关10公里,东与吉舟村隔河斜望,南与文新村接壤,西与元坑镇谟武村相邻,北与大干镇余富村交界,海拔131米,总面积22.40平方公里有农田1775亩,山林地17904亩,果山1339亩。由新屯(主村)、安源、府墙、华源底四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组成。2013年末有 498户,1902人,其中劳动力1179人。自古以农业为主,种粮为生,是原水南镇粮食主产区。 改革开放后,新屯村农业和多种经营发展很快。在南平市委“高位嫁接,重心下移,互动联动,一体运作”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先后下派三任村党支部书记,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从单纯的农业经济向发展工业转变,为突出工业发展现代农业做出一定成绩。2003年6月开始,征用本村山地321亩,租用农田32公顷,建立县级新屯工业园区,构建引资项目平台,先后入驻园区民营企业有南平鸿昌塑料包装有限公司、绿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环宇板材有限公司、神农菇业有限公司…… 新屯村在县委县政府和双溪街道两委的领导下,以新屯工业园区为中心,充分利用地理、交通、资源的优势,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和谐的新型农村,村两委祝福新屯的明天更加美好! |
城东村 |
一、位置 城东村位于县城中心,村部位于中山中路73号城东大厦四楼,东与井垄村、余坊村、洋口镇的上凤村接壤,南与余墩村、水南村相交,西与城西村为界,北与城西村、下沙村毗邻,中与城区的北门、东门、城南、棋盘、中解、建光、和勤居委会相依。富屯溪从城中流过,海拔129米。 二、由来 城东村是1974年由原来的城关大队分立为城东大队与城西大队两个大队而来。原城关大队的社员分布居住于城关的一、二、三、四、五、六街,分立后城东村村民主要居住于县城的一至三街的区域,即现在双溪街道东门、建光、中解、北门居委会所辖区域。 据《顺昌县志》记载,唐贞观3年(629)以将乐县东南两乡置将水场,垂拱三年(687)分将乐县南乡将水口为蠲科镇,景福二年(893)改为将水镇,后又改为永顺场。后唐长兴四年(933),永顺场升格为县,改名为顺昌。 明洪武元年(1368),顺昌县划分为4乡28都58图,顺昌城区属鳀潭乡,分有6坊(亦作6图):阜城坊、兴贤坊、崇德坊、宣化坊、爱民坊、安靖坊。而宣化坊、爱民坊、安靖坊即为现在的一至三街的旧称,即城东村居民居住地。 三、构成 城东村现辖有6个村民小组,分别为一街一组62户210人、二街组83户280人、禾口组56户214人、三街一组72户259人、三街二组36户133人、三街三组22户78人。2014年全村有330户,1174人;耕地414亩、林地2000亩、园地521亩。由于县城旧城改造、拆迁,除部分村民居住在城区安置房或商品房外,其余村民主要居住在禾口新村、北门后山、东门货场石楼角三个村民安置点建房居住。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