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后村地处仁寿镇西北,东与余塘、长圳毗邻,西、南、北与桂溪村相连,面积8.51平方公里,海拔288米。辖板坑、老虎头、新村3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2764亩,林业用地9561亩,耕地845亩。有杉木林5261亩,毛竹林3534亩,经济作物1313亩(其中柑桔面积849亩)。特色产品有柑桔年产量658吨;竹笋年产量16.5 吨。种植台湾有机水稻160亩。塘后村仅有一家个体毛竹加工厂,年创企业总产值11.2万元;2011年末有217户,822人。人均纯收入4265元。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721106 | 353000 | 0599 | 查看 塘后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江墩村 |
江墩村古称“高墩”。位于建阳、顺昌、建瓯三县、市交界处,海拔358米,是仁寿镇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村,面积17.91平方公里,海拔358米。总面积26921亩。其中林地面积14731亩,竹林面积8800亩,耕地面积1121亩,辖新村仔、徐地、潘坑、直际、洋子垅5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有265户,1106人。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以竹、笋、芦柑、锥粟为主,人均收入5042元。 |
塘后村 |
塘后村地处仁寿镇西北,东与余塘、长圳毗邻,西、南、北与桂溪村相连,面积8.51平方公里,海拔288米。辖板坑、老虎头、新村3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2764亩,林业用地9561亩,耕地845亩。有杉木林5261亩,毛竹林3534亩,经济作物1313亩(其中柑桔面积849亩)。特色产品有柑桔年产量658吨;竹笋年产量16.5 吨。种植台湾有机水稻160亩。塘后村仅有一家个体毛竹加工厂,年创企业总产值11.2万元;2011年末有217户,822人。人均纯收入4265元。 |
余塘村 |
余塘村位于镇区西北部,古称“杉溪”,又名“余墩坝”。面积23.54平方公里,海拔296米,东与长圳林场毗邻,南与桂溪村、塘后村相连,西与邵武市拿口镇接壤,北与建阳市书坊乡交界,距镇区7.4公里。辖矮坪、石坪、杉溪际、新市、陈元坑5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林地面积29189亩,耕地面积1446.7亩。2011年末有273户,1117人。人均纯收入5642元。 矮坪自然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 |
富石村 |
一、基本概貌:富石村位于仁寿镇北部,地势峻岭重迷,与建阳市徐市镇南槎村交界,为顺昌与建阳交界村。全村232户,899人,10个村民小组,分布8个自然村,土地总面积20634亩,设1个党支部,1个村委会,1所小学。气候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夏长冬短,年平均气温18度。 二、经济状况:农民人均纯收入2069元。 三、主要资源:全村拥有竹山3025亩,果山面积2388亩,年产芦柑250万斤,芙蓉李50万斤;拥有耕地面积800亩。 四、交通简介:富石主村位于徐大线战备路旁,主村水泥路两端分别与徐市镇五峰村、徐大线战备路交接。 五、河流:共有三条溪,为铜墩溪、牛墩溪、陈元坌溪;三溪汇合于主村村头。 |
上白村 |
上白村地处仁寿镇北部,南与仁寿村相接,北与富石村相连,面积7.2平方公里,海拔237米,距离仁寿镇所在地3公里。全村有197户,719人,辖观音堂、下洋墩2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上白村主要以柑桔、毛竹和杉木种植为主要经济来源。耕地724亩。社会总产值261万元,人均纯收入5238元。上白村交通便捷,徐大线穿村而过。景点名胜有二金山洪山寺(又名红云寺)。 上白村与江墩村、塘后村、余塘村、富石村、桥下村、桂溪村、仁寿村相邻。 |
桥下村 |
桥下村位于仁寿镇南部,面积10.87平方公里,海拔212米。辖畲村尾、何历、合面3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有405户,1520人,总面积14550亩,其中林业用地9850亩,非林业用地580亩。耕地1370亩。桥下村有杉木林4360亩,毛竹林1610亩,生态林2162亩,经济作物2660亩(其中柑桔2380亩),特色产品柑桔年产量850吨,烟叶600多亩。桥下村有二家私营企业,毛竹加工年创企业总产值12.5万元;2011年末全村社会 总产值648万元,人均纯收入7122元。 |
桂溪村 |
一、桂溪村地处仁寿镇政府所在地西部,东与仁寿村、塘后村、余塘村接壤;南和洋墩乡连墩村、埔上、大布村相邻;西与邵武市交界;北与建阳市毗邻。 二、气候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夏长冬暖;年平均气温18度,一月平均气温7度,七月平均27度。年降雨量约1700毫米。无霜期为280—300天。 三、建制西汉时,越国子民繁衍于此,曾为桂溪都、桂南乡、桂北乡。现全村有桂溪、秀墩、地村、北溪、洋坌、北溪头、松元头、苏屯、外坝下、里坝下、黄角、前坑、何历堂十三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 四、资源状况全村土地面积约52平方公里,有林地68782亩,耕地4655亩;有林地55535亩(用材林19441亩,毛竹林14328亩,生态林17261亩,柑桔4505亩)。木、竹、果、粮是全村的主导产业,有华家山、石门寺、板岭三个毛竹采育场。 五、基础设施主村距镇所在地7.6公里,2003年11月竣工3.5米宽的水泥路与之相通;村中设有完小一座;2003年建有一座9单元的敬老院;全村开通500户程控电话;移动和联通基站各一座。桂溪现有人口4028人,以王、陈、吴姓居多。原有闽王审知后裔王姓一族在桂溪建有一座祠堂。元朝时张晟官至江西儒学提举,进阶秦议大夫,其子张智于明洪武十一年入仕,罗官至礼部右侍郎,父子皆知被誉为“神童”。桂溪、地村、洋坌、北溪、北溪头为革命的发源地,1934至1937年,黄立贵、吴先喜、缪敏、曾镜冰、左丰美、陈贵芳、张翼、陈德魁、赖求兴等同志先后率领红军游击队在此战斗过、生活过。现地村、北溪头被定为老区“基点村”。 |
仁寿村 |
仁寿村取“仁者益寿”之意,古称“顺阳”又名“仁阳”。位于顺昌北部,与建阳、邵武、建瓯三市的交界处,面积28.78平方公里,海拔224米,是仁寿镇人民政府所在地,为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信息、商品流通的交通中心。2011年来,仁寿村有1287户,4599人,辖水西、田溪布、尤溪厂、日山下、三家村5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4220亩。人均纯收入5141元。 仁寿村物产丰富,五业兴顺,有杉木林13015亩,生态公益林4499亩,毛竹林1411亩, 柑桔3540亩,板(锥)粟462亩,芙蓉李、奈、青梅467亩,以及杨梅、枇杷、桃等果树,全村生猪存栏1500头,养羊350只,蔬菜250亩。流通业、餐饮业、文化娱乐业发达,是笋竹、电器、商品的集散地和边贸中心。仁寿村历史悠久,地灵人杰,五业兴旺。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紧紧围绕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努力打造“经济发展、繁荣稳定、文明诚信”的文明新村。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