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南平 >> 顺昌县 >> 郑坊乡 >> 上坊村

上坊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上坊村谷歌卫星地图)


上坊村简介

  上坊村位于郑坊乡东南方向,距乡政府所在地10公里,距顺昌县城10公里,是偏远山村,村部所在地海拔410米,全村有5 个自然村,分别为上坊、下坊、张坊、张源、苏源,9个村民小组,全村共268户,人口1050人,男530人,女520人。
  上坊村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全村林业用地面积20587亩,其中生态林3346亩,林业是上坊村的经济支柱产业;农田1288亩,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茶、烟叶、竹荪等。全村农业产值310多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3000多元。
  改革开放以来,上坊村经济发展迅速,先后投资10万元开通程控电话,投资10万元建设人饮工程,投资330万元硬化13.6公里通村公路,投资7000元建成2个垃圾池和2个垃圾焚烧炉。随着水、电、路、讯、视的五通和村容村貌的不断改善,上坊村村民的生活、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721201 353000 0599 查看 上坊村谷歌卫星地图

上坊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上坊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榜山村

  榜山村地处顺昌县东偏南,行政村所在地海拔 803米 ,是顺昌县海拔最高的行政村,共辖三个自然村(陈村、天扶、峡头),最高处为七宝峰,海拔 1078米 ,北距顺昌县城22公里,西距郑坊乡19公里。全村现有村民288户七个村民小组,1230人口。    全村占地面积27平方公里,其中农田870亩,毛竹林11000亩,林地28600亩。其中林木蓄积量28. 6 万立方米 ,毛竹立株数132万根,森林覆盖率80%。主要产有毛竹、楠木、樟木、银杏、红菇、泥菇、观音笋、银耳、香菇、榛子、栗子、杨梅、芦柑等农副产品。   丰富的竹木资源是榜山村最大的财富,特别是2000多亩的原始生态林,素有“天然氧吧”的美称,近年来,榜山积极在竹木资源上做文章,加强基地培育,依靠科技,不断提高经营水平,增强竹木发展潜力。同时创办了麻将席厂、竹笋制品厂等企业,既增加了竹木产品附加值,又解决了村里剩余劳力的就业问题,促进了村民的增收。   改革开放30年来,榜山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全村家家户户都装上了闭路电视、程控电话,移动信号覆盖全村,全长19公里的坑口至榜山公路于2006年全线贯通,榜山村与外界的交流越来越方便,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巨大改变。   在今后的发展中,榜山村仍将做好做足“竹”文章,围绕开发七宝山,在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把竹山经济效益与生态旅游相结合,加快推进毛竹产业化建设,不断增加毛竹产出率,提高毛竹生产效率,打造竹产品品牌,实现竹业大增效、村民快致富,推进榜山村社会主义新家村建设。   

上坊村

  上坊村位于郑坊乡东南方向,距乡政府所在地10公里,距顺昌县城10公里,是偏远山村,村部所在地海拔410米,全村有5 个自然村,分别为上坊、下坊、张坊、张源、苏源,9个村民小组,全村共268户,人口1050人,男530人,女520人。   上坊村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全村林业用地面积20587亩,其中生态林3346亩,林业是上坊村的经济支柱产业;农田1288亩,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茶、烟叶、竹荪等。全村农业产值310多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3000多元。   改革开放以来,上坊村经济发展迅速,先后投资10万元开通程控电话,投资10万元建设人饮工程,投资330万元硬化13.6公里通村公路,投资7000元建成2个垃圾池和2个垃圾焚烧炉。随着水、电、路、讯、视的五通和村容村貌的不断改善,上坊村村民的生活、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峰岭村

  峰岭村地处郑坊南大门,由云路、丰岭面、坑口、鸭母坑、邓坊、张地6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组成,村民489户,总人口1835人,其中劳动力930人。全村土地面积1860亩,山地面积21000亩,其中毛竹山8060亩,2011年人均年收入6231元。   峰岭村产业以林农为主,近年来村里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村民开展多样种植、养殖。目前全村经济作物主要有烟叶、草莓、葡萄、柑桔、招杉桃等,还积极鼓劲村民养殖南江黄羊。峰岭村烟叶种植基本都在400亩以上,是烟叶千担村。草莓质量全县公认,种植面积最高时曾达300亩,并注册有“云露”草莓。全省最大的南江黄羊养殖基地——京富羊业有限公司的养殖场就建在峰岭村,南江黄羊长年存栏数在3000只以上。公司种羊场建设进入征地阶段,该种羊场总投资500万元,占地20亩,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设计最高容纳种羊8000只,年出栏种羊4000只,实现年产值1200万元。   近年来峰岭村经济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全村水、电、讯、路都已畅通,京福高速公路顺昌连接线贯穿全村,交通运输十分便利,村民的生产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坑口新村新楼矗立在连接线边上,该新村占地面积7000平方,于2003年动工,共建新楼28幢,安置村民28户300多人。以过火焰山、打油锅、化替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圣文化民俗表演活动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都吸引大量信众前来观看,其中包括台湾同胞。   在今后的发展中,峰岭村将克服村财收入低的困难,积极削除各种不稳定因素,按照全乡发展布局,结合村里实际,进一步加大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加强入村企业服务,引导村民走上共同致富宽阔大道。   

罗坊村

  罗坊村位于郑坊乡南部,与沙县交界,由罗坊、招杉、上招杉、院尾、横坑等五个自然村组成,现有农户260户合计1076人。全村田地面积1317亩,林地面积21870亩,农民人均年收入4100元。   林业和特色农业是我村的两大支柱产业。全村有毛竹山七千多亩,杉木山四千多亩。特色农业主要有欧亚种葡萄、药材、招杉桃和南江黄羊,全省最大的南江黄羊养殖基地就建于我村。   罗坊村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福银高速公路顺昌连接线贯穿院尾、横坑两个自然村。我村生态和谐、环境优美,境内的院尾水库为全县人饮新水源。   在今后的发展中,要进一步做好山地资源的科学开发,加强院尾水库周边环境的保护,同时围绕院尾水库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观光业。   

俸窠村

  俸窠村位于顺昌县西南部,距顺昌县城15公里,距郑坊乡政府1.5公里,东邻兴源村,南接罗坊村,北连郑坊村,京福高速公路顺昌连接线穿村而过。村庄座西朝东,因四面依山,地势象一个大窠,帮取名为俸窠。俸窠村始建于明朝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主要姓氏有廖、吴、卢、黄、张、李,其中廖、吴两姓人口最多。这里海拔在300米-400米间,气候温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   俸窠村辖河坑、登波桥、黄坑、后洋4个自然村 12个村民小组,460户村民,总人口1556人。全村土地面积1430亩,林地面积18800亩,其中用材林面积2500亩,毛竹林4500亩,杉木林3000亩,松木林200亩。村财年收入20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3500元。   近年来,俸窠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田作物由单一水稻种植向多样化发展,促进村民增产增收。全村种植烟叶300亩,西红柿10亩,竹荪30亩,葡萄60多亩,种植药村(白术)150亩。大力发展种养业,不断扩大南江黄羊饲养规模。加强山地开发,加强竹山管理,科学养竹护竹,向竹山集约化经营发展。积极引导农户走出山门创业,现有100余人在浙江、上海等地经营旅店、钢材批发、食品批发、小吃店等,每年增加收入200多万元。   在新农村建设中,全村家家户户都装上了闭路电视、程控电话,村民家中有了摩托车、电冰箱,有的村民还配置了电脑。村里凹凸不平的泥土路面已变成平坦的水泥路面, 90多户村民盖起了新房。今后俸窠村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更快更稳地向前迈进.   

兴源村

  兴源村位于郑坊溪流域边,当地俚称“馨澜边”,东邻郑坊榜山村,南邻俸窠村、郑坊村,西接丰岭村,北连上坊村。兴源村辖兴源、上源、田后三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共334户1222人。全村土地面积15679亩,其中有林地面积12735亩,耕地面积1205亩。有林地方面,生态公益林161亩,商品林12574亩。耕地方面,山垅田807亩,养面田398亩。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三个村路面基本硬化,闭路电视开通,人饮工程设施齐全,移动电话信号覆盖全村,村设有卫生所。   近些年来,兴源村着力调整大田种植结构,目前兴源种植烟叶200亩、葡萄100亩、西红柿50亩、食用菌50亩。山地主要以杉木、果树、小径竹为主,经过产业结构调整现种植芦柑120亩,雪柑235亩(主要是红皮雪柑),密桔150亩,小径竹近1000亩。   兴源村着力优化人居生活环境。2006年下半年,开展中心村规划建设,一期建设占地47亩150幢住房,基本完成了绿化和道路硬化,村民住上家有卫生间、太阳能热水器、沼气池灶的新型住房。2007年,开展省绿色小康村创建活动,在村道路两旁、房前屋后种植名贵树种,在村中心的26株楠木群周边修建了馨楠边公园,给村民增添了娱乐活动场所。   今后,兴源村要更加注重发挥好靠近县闽台加工园区、福银高速线边的地理优势,对接好郑坊乡集镇建设,把兴源村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的商贸住宅小区。   

郑坊村

  郑坊村古称大目墟,地处顺昌东南部,郑坊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2公里,银福高速公路连接线穿村而过。郑坊村东与元坑镇光地村、赖源村毗邻,南与罗坊村相依,西与兴源村、俸窠村接壤,北与丰岭村相隔。全村共有十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484户,总人口1760人。   郑坊村林产资源丰富,全村土地面积17344亩,耕地1760亩,山地面积15206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年产粮食630吨,烟叶120多亩,毛竹6674亩,果园380亩,主要有招杉桃、葡萄(提子)、蜜桔、芦柑、雪柑、脐橙、蜜柚等。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迅速。结合本村山、水、地等资源实际情况,加强对中低产田改造,加快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以种养业为主,以果树种植、黄羊、水产养殖为重点的新型产业结构,种养规模不断扩大,积极开展村企共建,依托企业的发展为我村剩余劳力创造了就业机会,目前全村有二百多劳力在周边企业上班,村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上坊村特产大全




上坊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