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南平 >> 浦城县 >> 水北街镇 >> 新桥村

新桥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新桥村谷歌卫星地图)


新桥村简介

  新桥村在浦城县的东南部,水北街镇的中南部,在省道花崇线旁,人口1018人,辖6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由于花崇线穿境而过,加上优越的地址位置,所以新桥在水北23个村委会当中是地理位置最优越的。历史人文:新桥村很早以前就有人类活动,境内古驿道四通八达,境内的乌龙山,海拔近千米,顶峰的位置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加上境内山高林密,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一九二八年,我镇第一支劫富济贫的农民义军队伍就活动在水子洋一带,同-政权周旋了近18年,为此目前我村为革命老区村。经济:新桥村香菇(花菇)种植已有近20年的历史,最初是龙泉菇农迁到我村的原始的段木菇,在90年代初,从浙江庆元引进新型科学培育袋栽香菇,到目前为止,我村食用菌花菇种植量已达40万袋,成为村民增收的一大支柱。烤烟种植:我村种植烤烟与食用菌有相同的历史,2006年我村种植烤烟490亩,年递增达50亩,收购烤烟1400担。獭兔产业是近年新发展的产业,由于饲养獭兔主要饲料的青草周期短,目前我村已有小规模养殖,由于獭兔繁殖强,所以饲养前景广阔。民风民俗:我村信奉的主要是佛教,民风敦厚,民俗基本等同于镇其它村。交通水利:由于新桥原先是部队驻军驻地,因此,新桥村内的交通条件好,2004年铺成的村主干道水泥路,路面达4.5米宽,长约2公里,使新桥的交通更加便利,方便村民的生产生活。水利方面:我村有水库两座。 通讯娱乐:我村目前已达到电话普及率93%,闭路电视开通率100%,全县联网。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722105 353000 0599 查看 新桥村谷歌卫星地图

新桥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新桥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蓬尾村

  蓬尾村位于水北街镇东南部,与松溪县花桥乡、祖墩乡毗邻,是一个典型的革命老区村。全村现有人口1300人,辖2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蓬尾村经济:林业、农业、烤烟是全村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2006年全村种植烤烟520亩,实现烟稻轮作。2006年全村新增造林面积2000亩,全村农民还大力发展瓜果业、畜牧业等。蓬尾村的社会事业:“村村通”工程使水泥路通向每家每户;家家户户安装了闭路电视和程控电话,2007年计划解决全村农民的饮水问题,勤劳的蓬尾人民正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茅洲村

  茅洲村系南平市浦城县水北街镇中部行政村,位于浦城县东部,距县城有30公里,距乡所在地10公里,南浦溪横穿,素有九石风光之地,是旅游胜地。全村有耕地面积2100余亩,山林15000余亩;人口达1200人,320户,辖5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南浦横贯全境,有九石渡、茅洲渡,简易公路两条,方言有两种。我村在中国0领导下,村民们安居乐业,极少有违法违纪行为,邻里之间和睦相处,自然村与自然村之间没有械斗迹象。近年来违法发案率为零。(大队)村委会曾多次荣获市、县、乡级表彰,荣获过文明村荣誉称号,两渡0通安全每年受到上级的嘉奖。我村九十渡渡口,据传在很久以前是叫接头(方言还是延续称为接头),有位摆渡老翁为人和善、心慈,每天都不厌其烦地来回摆渡,不管贫、富、老、少、病、弱都一样善待,有天晚上,一位仙翁赶着一大群羊,要求摆渡老人把这群羊用渡摆到对岸,老人没说二话,站羊赶上渡船,摆到对岸,来来回回,不顾疲劳,从点灯时分,一直到东方露,才算摆完全群的羊,仙翁问摆渡老人,老人家你今晚摆了多少渡,老人说不知道,仙翁道,你今晚一共撑了九十九渡,我没有纹银,送你一只羊作为酬劳,说完飘然离去,老人家看看羊,并不是活羊,而是一只银光闪闪的银羊。九十渡从此就传开,现浦城县政府已开发旅游景点,建有金九山庄,每逢双休日、节假日游人不断,欣赏九石风光,畅游鼠潭平湖。我村有五个自然村,因其地理环境所致,在祖先居住时,其生活极其困苦,没有留传建筑景观。大茅洲、小茅洲、樟头三个自然村早期虽建有神庙,因历史因素,已遭破坏,现仅存有樟头神庙、小茅洲的茅洲庵,小茅洲有座供村民休息、娱乐的庙亭。我村早在60年前是浦城通往松溪的交通要道,九十渡早年建有浮桥,解放前夕国民军队败退硬把浮桥拆掉,坐渡逃走。我村历史以来就素有盛产瓜子,茅洲瓜子早年曾誉满福建、香港、台湾等地,曾经盛产土糖、花生,因历史原因,甘蔗(土糖)已没有种植,瓜子还是我村村民增收的一经济产业。我村烤烟种植从1992年发展以来,面积逐年增加,产量逐年上升,这是我村村民经济增收的产业支柱,食用菌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我村原来交通闭塞,只有大茅洲能通车,其四个自然村都不通车。交通闭塞,严重阻碍了我村的经济发展,自1997年以来村两委会凝聚全村村民毅力,首先开通九十渡至后塘0.5公里简历公路,2000年投资10万余元,开通樟头至小茅洲、卢家湾4公里的简易公路,现全村各自然村都能通车。自1974年以来我村投资、投工投劳牵架了电灯,解决了村民照明、加工。1998年村投资近十万元,新建村小学一座,解决了学习在危房读书的局面。村两委为解决村民信息不通,2001年至2003年先后投资近5万元,架设各自然程控电话线,现全村先后安装电话近150门。在家就能享受与外界沟通信息,了解市场动态,为我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解决村民看电视难,2004年村投资11万余元,对全村安装有线电视。现村民在家就能享受电视节目精彩的乐趣。2006年村又投资近十万元,对樟头路口至浮桥1.1公路硬化(正在铺设中)。目前我村对茅洲渡口撒渡建桥,樟头路口至小茅洲、卢家湾公路硬化正在构想中。我们深信在上级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带领全体村民会把我村建设的更加和谐、美好的新农村。  

新桥村

  新桥村在浦城县的东南部,水北街镇的中南部,在省道花崇线旁,人口1018人,辖6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由于花崇线穿境而过,加上优越的地址位置,所以新桥在水北23个村委会当中是地理位置最优越的。历史人文:新桥村很早以前就有人类活动,境内古驿道四通八达,境内的乌龙山,海拔近千米,顶峰的位置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加上境内山高林密,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一九二八年,我镇第一支劫富济贫的农民义军队伍就活动在水子洋一带,同-政权周旋了近18年,为此目前我村为革命老区村。经济:新桥村香菇(花菇)种植已有近20年的历史,最初是龙泉菇农迁到我村的原始的段木菇,在90年代初,从浙江庆元引进新型科学培育袋栽香菇,到目前为止,我村食用菌花菇种植量已达40万袋,成为村民增收的一大支柱。烤烟种植:我村种植烤烟与食用菌有相同的历史,2006年我村种植烤烟490亩,年递增达50亩,收购烤烟1400担。獭兔产业是近年新发展的产业,由于饲养獭兔主要饲料的青草周期短,目前我村已有小规模养殖,由于獭兔繁殖强,所以饲养前景广阔。民风民俗:我村信奉的主要是佛教,民风敦厚,民俗基本等同于镇其它村。交通水利:由于新桥原先是部队驻军驻地,因此,新桥村内的交通条件好,2004年铺成的村主干道水泥路,路面达4.5米宽,长约2公里,使新桥的交通更加便利,方便村民的生产生活。水利方面:我村有水库两座。 通讯娱乐:我村目前已达到电话普及率93%,闭路电视开通率100%,全县联网。  

罗源村

  罗源村是水北街镇中等行政村,是个老区村,位于浦城县东部方向,东与洙溪村交界,南与水北街镇浮桥村交界,西与茅洲村交界,北与新桥村交界,距县城有33公里,距水北街镇政府有6公里,现全村人口718人,178户,4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全村耕地面积1286亩,山场面积9600亩,旱地面积79亩。一、我村有村道水泥路1.49公里,给村民带来了方便的交通。二、我村山塘小水库两处。三、村办起了罗源希望小学教学大楼,学生上课十分方便。四、村容村貌,建设了一个小新村在203省道路边,是一个文明新村。五、家家户户都接装了有线电视连网台电视节目。六、每家每户都接装电话和手机信息通往全国各地,好处多。七、村在2012年10月在村属在地罗金堀村安装自来水100多户。八、我村多年来办起农村医疗服务站,方便村民小事不出门的方针。  

洙溪村

  洙溪村系南平市浦城县水北街镇革命老区村,四面环山(一条清晰溪流自官司平大山深处流入村庄通过下游岩鼻村汇入官坦大河),村庄东与本镇际岭村相邻至石板桥自然村2.5公里,西与本镇新桥村交界至大坑自然村2公里,北靠本镇双墩村至双峰自然村1.5公里,南邻罗元、岩鼻两村,距县城36公里,距镇所在地7.5公里,村庄居民居住较集中,现全村人口达813人,207户,辖2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全村村民拥有耕地面积1070亩,山地面积24375亩,其中非林业用地面积1053亩,林业用地面积16573亩,国营大河采育场经营区面积6749亩,硬化公路自村庄中心地段通过,居住的村民分为东西两侧定居。洙溪村定居的村民50%属黄氏姓氏,黄氏始祖自江西迁入闽北,至今在洙溪村留有明末清初黄氏祠堂围墙,石大门及石门上横匾《黄氏祠堂》和偏门的遗址,从遗址规模看其建筑雄伟壮观,流传至今黄氏家谱却体现了当时黄氏家庭的兴旺时期。洙溪官司坪留有明朝开采矿产洞穴一处遗址,据进入洞穴村民描述,洞穴较深处便分上下开采,形成了洞中有洞,凹凸不平,洞深莫测,目前尚无人探险洞穴深度,从洞穴开采技巧及洞外提炼废弃矿渣上看,展现了当时先祖们聪明智慧和辛劳;建于清末双狮寺庙堂遗址,于89年经村民和社会各界人士捐助,现得已重建,重建的庙宇对外开放,庙会热闹非凡,吸引了四面八方的香客,并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距洙溪村1.25公里处青石开采的塘口年代久远,其青石资源极为丰富,青石色泽亮丽,据传说早期年间石场塘口开采的开井石板、石柱、方块石等产品远销京都,近售方圆各市、县、乡镇,近期据内行人考证比塘口青石适合生产大理石,目前正等合作共同投资开发。  

岩鼻村

  岩鼻村位于浦城至松溪县公路沿线距浦城县城35公里,松溪县城40公里,离乡镇所在地6公里,东与东路村接壤,南与水北街镇接壤,西与罗元村接壤,北与洙溪村接壤,公路四通八达,全村山地面积8000余亩,其中耕地1060亩,人口672人,196户辖2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岩鼻村农民主要经济收入以烤烟种植和林业为主,同时大力发展食用菌生产,几年来岩鼻村的经济获得了进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岩鼻村正昂首阔步向前迈进。岩鼻是革命老区村,解放前是游击队的必经之路,村民为游击队送过饭菜和衣物,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另外岩鼻村有秀丽的外岩鼻、里岩鼻、牛鼻、香炉顶等景观而著称,林林覆盖率40%以上,是一个山川秀丽、政通人和的好地方。  

东路村

  水北街镇东路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距水北街镇政府所在地7.5公里,地处浦城与松溪交界,境内东溪是村内的主要河流,省道从半路窑村前经过。本行政村有2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人口450人,172户,村委会驻地在半路窑自然村。土地总面积15066.8亩,其中:耕地面积926.9亩。东路村是水北街镇的旅游区之一,旅游景点有半路窑井、半路窑址、福寿岩庵、七宝洞等。东路村林业资源丰富,全村有生态公益林4803亩。东路村虽然人口不多,但是,村民有勤劳致富的精神。全村有十分之一的户,走出山村,到经济发达地区,上海等地经商、务工,为繁荣农村经济作奉献。东路村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行政村,全年以粮食生产为主导,年生产稻谷36万斤。1987年来,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带领村民发展多种经营,把烤烟作为支柱产业。2006年全村有30户村民种植烤烟180余亩。东路村全村民在新一届党支部、村民委员会的带领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三农”政策,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发展生产,为构建平安和谐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  

陈源村

  陈源村是个革命老区村,位于浦城县西部山区,是一个森林密布山区小村,东与浦城县27公里,南距水北街镇17公里,西距石陂镇15公里,北距临江10公里,村落面积0.3公里,全村人口达855人,240户,4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陈源村是一个山区小村,山林密布,全村森林面积为2.71万亩,进入陈源村抬头就见有一棵大樟树,村民称他为富裕树,山顶松林戴茂,山腰树林参天,给村民带来富裕的现象。陈源村村民有着勤劳勇敢的精神,大力发展林业,植树造林,现有新造林面积3千多亩。现在村民发展烤烟、香菇,种植水稻,多种经注是陈源特色。村部设立村俱乐部、文化学校、妇女计生室、老人活动中心,这里是陈源村最为热闹和繁忙的活动中心,向村民传授农、林、烟等技术,是一个给村民带来了欢乐和富裕的活动中心。   离村不远处大约3公里有古庙,村民称清闲、富裕庙,本村有陈源庙,整年香火旺盛。   

水北村

  水北村系浦城县水北街镇行政村,位于浦城县南部,在这山清水秀的行政村与南浦溪相畔,东与上桥自然村交界,南与蓬尾交界,西与桥亭村相接,北与浮桥村接壤,距离县城约40公里,村落面积3.2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达1376人,本村村民989人,269户,辖2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水北村位于镇政府所在地,是个老区村,有美丽的古建筑,分老街和新街,在老街碓下弄有座古老的双龙寺,每当庙会交融时,有独特的魅力,村内有一三叶果品厂,出产本地出名的桂花茶、金桔茶,是闽北的特产,用桂花、金桔泡茶,品尝一口清香入肺,回味无穷,水北村是景色秀丽的好地方,雄伟壮观。  

浮桥村

  浮桥村系浦城县南浦溪下游水北街镇的行政村,位于水北街镇对面,东距浦城县34公里,南距水北街镇所在地1公里,西距曹村5公里,北距罗元村3公里,村落面积1.5平方公里,现整村人口达430多人,120多户,3个村民小组。浮桥村旧称渡头号村,村内上下有古老的风景林区,又称桂花之村,解放前帮助过红军送依、送粮,为解放事业作了贡献,现是革命老区村。   

上桥村

  上桥村位于浦城县水北街镇东南部,是一个典型的老区村,与翁村村、蓬尾村毗邻,现村人口952人,243户,耕地面积1500亩,森林面积12000亩,辖3个自然村(桐坑:位于南面,距村部2公里,机耕道交通;兰坑:距村部3公里,机耕道交通;上尾:距村1公里,公路延线)。11个村民小组。全村的经济以烤烟为主,历年来种植烤烟都在1500担以上,烤烟收入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此外森林水稻种植也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2006年全村人平纯收入达3800左右。几年来,上桥村的社会事业也长足发展,实现了有线电视的联网,距乡镇4.5公里路面已硬化。村容面貌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村民喝上了安全卫生的饮用水。目前上桥村正大踏步向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翁村村

  翁村村系南平市浦城县水北街镇第二大行政村,位于浦城与松溪交界处,东距松溪祖墩乡下仓村仅二公里,南邻东路村、际岭村,西距水北街镇所在地7.5公里,北连接松溪花桥乡池坑岭峰寺坑村3公里。村落与居民:村落面积7.5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达1350人,335户,直辖5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700多亩。村风村貌:村前有条公路通往松溪县城以及通往浦城县城往来车辆载客,村前公路边有条小河,河水长年不断流向南浦河畔,肥沃群山生长着杉木林、毛竹林,还建造了移动接收台,方便广大民村民信息。建筑景观:我村有古庙南禅寺又称五谷仙庵,历代流传建造于明朝崇祯皇年间,本庙塑有观音佛、如来佛等全身塑像,庙宇壮观、雄伟,柱子画有龙凤呈祥,上下三厅环境清净雅美观。每年逢农历五月二十五日是庙会日。在村后门山上有棵来龙树,树身有3人围大,树枝挺拔一年四季长满绿叶,据人们传说楠木叶茂盛本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若树叶干枯就不吉利,经历史记载到现在已有500余年之久。产业产品资源:我村种植烤烟是支柱产业,有着20余年历史,96年被南平市政府评为发展种植烤烟产业千担村荣誉称号。在发展经济产品有香菇、毛竹、笋、杉木林,早几年开发茶叶山200多亩。   

桥亭村

  桥亭村是省定老区基点村,位于浦城县南部,与秀丽的南浦溪相联结,东与松溪县相接壤,距县城50公里,村部所在地距镇所在地5公里,村落面积1.5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达800余人,203户,辖2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桥亭村人们在革命战争时期投入到大革命的洪流中,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涌现出不少的革命志士,如郭三妹、李金生、吴兴富等。桥亭村的经济收入主要以林业、烤烟及水稻种植为主,各种特色产业、产品及资源特别丰富,现有毛竹山2000多亩,大栗山1000多亩,矿产业尤为突出,桥亭村油下皇下莹石矿南平三友矿业有限公司正在开发。此外,桥亭的社会事业也有很大发展,全村程控电话实现电视联网,5.7公里的路面实现硬化,总之,发展中的桥亭村人民热烈欢迎各界人士到我村投资办厂搞企业。   

石埠村

  石埠村位于南平市浦城县南部,东与蓬尾村金花庵山脉连接,南与水尾村及濠村乡北坑村相连,西与桥亭村吾礼自然村连接,北与桥亭村相连,至水北街镇的所在地9公里。村落面积1平方公里,全村91户,315人,辖2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石埠村是老区基点村,解放前,这里山高、坡陡,古树参天,交通闭塞,是游击斗争的好场所。一九三二年,由陈贵芳、罗天喜、程忠波、郭三妹等人组成的游击队伍从崇安到达石埠村后,便长期在南坑林、平塔、下洋等一带山林中进行游击革命活动。当时的村民如吴全荣、吴三秀、李水冲等人都曾为游击队伍送粮、送水、通信等做了大量工作,为本地区的解放做了很大贡献。

水尾村

  水尾村位于水北街镇的西南部,与松溪和濠村相邻,是一个老区基点村,全村人口690人,辖4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水尾村的经济以林业为主,耕地面积1018亩,林地面积3.6万亩,其中毛竹面积0.35亩,锥栗是水尾村的特色产业,家家户户都种植锥栗,全村共有锥栗0.4万亩,此外,水尾村还大水尾村的社会事业一直走在全镇前列,水泥路通向家家户户门口,全村100%的村内小路实现了硬化;闭路电视实现了联网,家家户户用上的程控电话,村民用上了安全卫生的饮用水,生态保护良好,40%的农户用上了沼气。目前,水尾村正大步迈向美好的明天。  

曹村村

  曹村村系南平市浦城县水北街镇第一大行政村,位于浦城县南部,座落在南浦溪畔,东距镇所在地7公里,南与珠墩接壤,距205国道25公里,西靠仙莲岗山,北连九石渡风景区。村落面积2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达1800多人,402户,辖2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曹村村现留有清代古民居建筑10多座,村落中有妈祖庙、云峰禅林寺,该寺始建于唐,其后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和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先后进行修葺,现已列入省级保护文物。  

珠墩村

  珠墩村位于浦城县水北街镇南部,在南浦溪畔,东与本镇曹村村接壤,距离镇政府7.5公里,南连本镇桥亭村,西与石陂镇梨岭村交界,相距2公里,北至本镇陈源村大山峰相连,现全村人口820多人,232户,辖4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珠墩村是革命老区村,战争时期,红军干部陈桂芳就住在珠墩村南山峰一座名叫南金斗的古庙里进行革命工作,指挥着闽北一带的游击战争,珠墩人民积极给予供应着红军的所需物品。珠墩村现有水力发电站一个,建于1979年,水坝有20多米高压水管200多米陂度,还有水库2个,建筑于1958年。珠墩村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林地面积1.55万多亩,在北山峰上保存有2000多亩的原始树木。  

际岭村

  际岭村位于水北街镇的东部与松溪县渭田镇相邻,是一个典型的老区基点村,全村现有人口1200人,辖8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现有耕地1800亩,林地面积6.8万亩。革命战争年代左丰美、陈贵芳、张冀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和-进行游击战争,老区人民为中国的革命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际岭村经济主要以林业为主,6.8万亩林中毛竹占了1.04万亩,木材、毛竹、食用菌是老区人民的主要产业,现有毛竹加工厂、春笋加工厂各一家。此外老区人民还大力发展高山农业,大力发展烟叶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目前,6.2公里宽敞的水泥路通向家家户户的门口,全村农民用上了程控电话,手机、摩托车也走进了每家每户。勤劳的老区人民正大踏步迈向美好明天。  


新桥村特产大全




新桥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