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源村位于浦城东北部,座落于闽江支流西溪北侧,东与黄塘尾接壤,西与黄墩村相邻,南与洪元子相望,北与宝盖山相接,距县城约8公里。竹源村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交通及通讯设施完善,村委会设在竹源村中心,管理便捷高效
现有人口1670多人,村内有耕地3340余亩,林地1576余亩,更有特色油茶山3200余亩。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722200 | 353000 | 0599 | 查看 竹源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王元村 |
浦城县万安乡王元村位于县城南端,距县城17公里,是万安乡的最南端,省道302线从我村中心穿过,交通便利。全村有5各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全村人口852人,区域面积11400亩,其中耕地1396亩,生态公益村8900亩,毛竹林700多亩。 我村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其它经济作物相对较少。目前,我村有浦城丹桂包括苗约550万株,是浦城县桂花村之一。我村现有特种养殖(蛇)有四个品种:五步蛇,大王蛇,眼镜蛇,水律蛇,数量有万余条,养殖技术纯熟,并筹划扩大养殖规模,吸引带动全村共同发展,做成一品。 |
浦潭村 |
万安乡浦潭村位于南浦溪省道302线东浦溪交界处,驻地于浦东溪下流锦公潭边,北有南浦溪畔相会,后横绕于中间,距县城关12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景色优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宜林宜农,为全县产粮区之一。锰矿资源丰富,树木繁多,种类丰富,拥有一些珍惜稀树种,如山茶、桂花、红豆杉、罗汉松等。村里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毛竹、油茶、其土特色有桂花、红豆杉、罗汉松、油茶等。浦潭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主产水稻,水果种植以甜瓜、西瓜为特色。全村9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村两委干部7人,一个党支部,党员48人,小学一所,在校生126人。总耕地面积3561.42亩。山场面积14000余亩。新农村安置造福工程进行中。正大集团、特种纸业公司等落户我村。 浦潭村大石溪有朱熹手书“锦工石壁”,是浦城八景之一。典故:丞相陈舜上任后,在大石溪树立“牌坊”,上下五里路建有凉亭,凡路过此地文官须下桥,武官应下马,不幸的是在文革期间此遗址已遭破坏,但至今仍以地命名“上马台、下马台”作为纪念。 |
连墩村 |
连墩村地处县城南部,距城关5公里。全村有人口1980人,560户,有16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一个党支部,党员63人,村两干部人。耕地面积亩3628,山地面积9560亩。南浦溪贯穿村流域面积6公里。辖区山塘一座;大坝一座;泵站3处,灌溉面积100亩以上;渠道3条,长达20公里。村民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部分蔬菜,主要特产以种植丹桂、山药,加工碱粿(现有加工专业户2户)。 潭角自然村的白角提河滩,水位终年不变,地理环境优雅,四面群山环抱,内中河流弯曲多姿,终日凉风习习,是天然的避暑胜地,春天鸟语花香,珍稀鸟类居多,整日鸟声不绝于耳;夏日河风凉爽拂面,鱼儿戏水、风景独特;秋季满山枫叶竞相红,權木林中更生机,寒冬梅花四处绽放,银装素裹又高雅。 将军山,位于连墩村正北西,海拔380米,有天然参天松树,史载“将军寨”,现残砖断瓦随处可见。 连墩“吕氏家祠”重建于清朝嘉庆15年,是吕氏0吕应龙自福建省漳洲迁至连墩后兴建,现有吕氏200余人。 |
万安村 |
万安村位于县城东部,距县城3公里,东与万安乡人民政府相连,南与连墩村交界,西与仙楼山、南浦溪对接,北与绿州山庄、浦城溪下桥头交界。全村有人口2560人,753户,有7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3333.31亩,林地面积2200亩。辖区内有液化气储罐站、兴华造纸厂、万兴木业等。主要以产水稻为主,也是县城菜篮子工程的基地,特色经济作物有桂花。 万安村有县级重点遗址文物保护两处。一是万安浮桥,位于南浦溪,浮桥通往县城0.5公里,于嘉靖七年戊子(1528年)重建完成,至乾隆45年(1780年)改名万安桥,乾隆53年戊申1788年夏遭洪水冲没,故乾隆59年寅(1794年)改建浮桥。讫今已两佰多年;二是石排下新石器至商周时期文化遗址,目前,尚未开考。 |
后洋村 |
万安乡后洋村位于浦城县东郊,距县城4公里,东与村头村相连,北与大游村对接。全村有人口380人,120户,村“两委”干部5人,党员19人。1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609亩,林地760亩,非耕地88亩。辖区内有白鹅养殖,种植桂花。 后洋村史书有载,曾设为县城所在地,汉代时设:汉兴县;三国时设:吴兴县;唐朝时设:唐兴县。历史文化悠久。 |
村头村 |
村头村位于浦城县东部,靠南浦溪畔,距县城5公里,东与富岭镇交界,南至吴山头暸望台,西至万安村上埔、石排下,北与大游村灯盏山相连。有10个村名小组,577户,2236人,村两委干部6人,全村党员65名,全村耕地面积2867亩,人均1.3亩,各自然村都铺上水泥路面,水源充沛,土地肥沃。村办企业发展迅速,砖瓦和陶器制品是村里的特色产品,砖瓦厂是全县的发祥地。站在村头村至高点 瞭望台-吴山头,不但能观赏到富岭、水北、万安、河滨4个乡镇和县城全景,还是指挥全县森林防火、火警的预报点,历史悠久的马家滩渡船是群众通往县城的重要交通工具。 |
吴山村 |
吴山村位于浦城县东北部,距离县城5公里,东与富岭镇交界,南靠本乡村头村,西与后阳村、大游村交界,北部与竹源村交界。村级公路全长2公里,与省道龙浦公路交接。全村有人口769人,198户,有7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1个党组织,22名党员,村两委干部4人。有耕田面积950亩,山地面积4500亩,油茶山面积800亩,是发展茶油特产基地之一。 浦城县最早兴建小(一)型吴山水库坐落该村,水库占地面积160亩,水库蓄水量达80万立方米,水库内每年产鱼15吨。吴山水库总体分为左右干渠,每条水渠长3公里,可灌溉稻田面积3000多亩,水库风景优美、三面环山,四面道路畅通,是发展旅游的处女地。 |
大游村 |
万安乡大游村东与村头村接壤,西至城关,距县城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全村有5个行政村,12个村民小组, 462户,1620人,其中党员56人。村“两委”干部5人,全村总面积9752.96亩,山地面积4110亩,有林地3242.13亩,耕地面积2881亩。主要产业以种粮食、小薯和养殖为主。新农村建设已初具规模,基础设施配套日臻完善,。 大游村背靠绿色葱茏的大山,清澈的河水在村前淌过,一条宽敞的水泥路纵贯全村,家家户户的庭前院后都种满了果树。有石榴、柑桔、桃子、奈果、梨、桂花等,尤其是桂花又叫“木樨”每年农历八九月是桂花飘香的季节,其花清雅高洁,香飘四溢,因此具有“九里香”的美称。 |
竹源村 |
竹源村位于浦城东北部,座落于闽江支流西溪北侧,东与黄塘尾接壤,西与黄墩村相邻,南与洪元子相望,北与宝盖山相接,距县城约8公里。竹源村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交通及通讯设施完善,村委会设在竹源村中心,管理便捷高效 现有人口1670多人,村内有耕地3340余亩,林地1576余亩,更有特色油茶山3200余亩。 |
富湖村 |
富湖村位于浦城北部,距离县城4公里,东与竹源交界,南与南浦相连,西与南浦高速公路、县工业园区接壤,北与仙阳镇连接。处在秀丽的南浦溪畔,山青水秀之中。村落面积4.2平方公里。全村有人口1987人,446户,有7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1个党支部,67名党员,村两委干部5人。耕地面积3160亩,林地面积5430亩。辖区内有南浦生态山庄,佛星寺庙,荣华山产业组团,砂、石料场,机砖厂,奈果、桂花基地等。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