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俊村座落在管厝乡东北方向,距县城33公里,距乡所在地2公里,本村有三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有山场面积1784亩,耕地面积1963亩,全村总人口1193人,总户数294户,村干部5人,党员42名。本村交通方便,北接党溪,河源等村,本村有崇庆寺庙一座,本庙历史悠久,自然环境优美,2012年兴建森林公园一处,是旅游和娱乐的理想境地,我村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大力发展优质水稻,发展以烟叶为农民增收,2012年该村种植烟叶500担,食用菌(午菇、木耳、灵芝等)产业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山村。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722205 | 353000 | 0599 | 查看 登俊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登俊村 |
登俊村座落在管厝乡东北方向,距县城33公里,距乡所在地2公里,本村有三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有山场面积1784亩,耕地面积1963亩,全村总人口1193人,总户数294户,村干部5人,党员42名。本村交通方便,北接党溪,河源等村,本村有崇庆寺庙一座,本庙历史悠久,自然环境优美,2012年兴建森林公园一处,是旅游和娱乐的理想境地,我村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大力发展优质水稻,发展以烟叶为农民增收,2012年该村种植烟叶500担,食用菌(午菇、木耳、灵芝等)产业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山村。 |
口窑村 |
管厝乡口窑村距县城20公里,距仙阳镇5公里,全村1240人,330户,10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村,5名村干部,40名党员,口窑村近年大力做好“六要”群众工作法,“168”党建工作,全面加强“三资”管理工作,2010年获省级生态乡村。市级党建试点村。该村境内有白象山、古佛寺名传我县。水口自然村为党溪、东坑、忠信、仙阳溪水汇聚流入南浦江。口窑村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近年大力发展优质水稻,和发展烟叶生产,2012年发展烟叶800担,几年来上级烟叶部门投资600多万元做好烟建设项目,多年来该村村民以种植花生、蔗糖为副,增加农民收入,全力做好荣华山产业组团的征地工作。征地50亩建设好口窑新村,如期完成一、二期工程,做好圣农养鸡场建设项目。在上级组织部门的帮助下2012年建设好口窑新村级活动场所。 |
官田村 |
管厝乡官田村距县城25公里,距乡政府8公里,距仙阳镇7公里,全村534户,2116人,村干部五人,0员49名,村干部自觉做好廉洁自律,接授群众监督,官田村全面推进做好“五要”工程和“168”工作机制,做好“三资”管理工作,全村有五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有耕地面积3050亩,山场面积1050亩。该村多次得到上级有关部门表彰。全村以种植水稻为主、近年来该村大力发展以种植优质稻690亩、2012年发展烤烟1500担、花生、蔗糖、草莓,增加村民收入,我村于2004年成立了官田板粟专业合作社、官田甜柿专业合作社。联系社员126户。该村现有一座历史悠久保护完好的古刹明心寺。沙里自然村为党溪、东坑、忠信、仙阳溪水汇集流入南浦江,解放以来,我村有大中专院校毕业生100多人,外出经商成功人士投资家乡公益事业,官田村是一个环境保持良好、山青水秀的好地方。 |
溪南村 |
管厝乡溪南村位于823县道沿线,距城关25公里。全村总住户数538户,总人口1574人。全村共有溪南、村头、丁头山等八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2388亩,山地面积4286亩。村党支部有党员28名,村两委班子成员5名。农民人均收入近7000元,村财收入达12万元。 近年来,村两委干部在乡党委的领导和指导下,通过深入实施“五要”工程、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推行“168”党建工作机制,各项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一是积极发展优质稻和烤烟等效益农业,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从2000—2011连续11年烟叶产量均突破千担,2012年烟叶的发展面积再次大幅提升,预计烟叶产业可达1700担,促进人均增收800元;二是规划建设新村,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2012年规划征地40亩,新建房屋120座,努力打造山清水秀的宜居福地;三是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排除多起纠纷,解决建设用地,完成823县道溪南段道路硬化500米,使823县道得以全线贯通。通过政策对接和向上争取,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覆盖率已达100%;四是积极开展特色产业开发,打造绿色经济品牌。大力发展优质稻种植,创建农业高产示范片1790亩;种植油菜500亩,亩均产值1200元;此外,积极发展丹桂苗圃、花梨木珍稀树种,保护绿色生态家园。 |
水坪村 |
管厝乡水坪村位于浦城县北部距县城30公里,东接楮林村,南连仙阳樟溪村,西至溪南村,北与管厝村相连。全村有1023人,285户,10个村民小组,15个自然 村,有村干部5人,村党支部党员有24名,近年来大力做好“五要”工程和“168”工作机制,全面做好“三资”管理工作,做好党建工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耕地面积1565亩,林地9506亩。做好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水坪村以种植水稻为主,近年大力发展种植优质水稻800亩,村党支部、村委会近年力推种植烟叶,水坪村村民有着多年种植烤烟的悠久历史,2012年种植烟叶600担,2013年争取达到1000担的目标任务,以增加农民收入,水坪村板栗在全县闻名,以水坪村山林资源的优势,依托官田板栗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板栗深加工,全年收购板栗80吨。 |
流源村 |
流源村位于浦城县东北部,在风景秀丽的船山南面,距县城28公里,东接上村村,距乡政府5公里,西与高源、官田村交界。北与岩步村接壤,南邻溪南村。流源村原名黄泥排,房屋弓形建筑,或点状成长方形。位于北纬:28°03ˊ ,东经:118°35ˊ , 因流源溪自东坑水库之水经流源溪水大量囤积流源水库,1976年成立良种场,1985年成立村委会。村域面积5.20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651人,203户,4个村民小组。有5名村干部,31名党员。流源村近年大力推行“六要”群众工作法,全面加强“三资”管理工作,以“168”为载体做好党建工作。 流源村乡风文明、村民淳朴、善良、好客,通村公路水泥路面贯穿全村,完成了电视联网、农村人畜饮水工程,村部大楼建设等各项基础设施。 船山在宋代是一寨,三面险要,只有一面流源村船山下可攀登而上。宋代黄鹰设寨于此为杨宗保之子杨文广所破,山上有庙,供太保佛像,两旁古树参天,灌木丛林,厅花异草、扑鼻清香,登峰远眺,幽岩毕露,群峰秀丽,河水如带,边境村庄,历历可数,一目了然,现保存完好的古代跑马岗,长约500米,有池塘约10平方米,四季如画,美不胜收。流源村以种植水稻为主,是培育优良水稻品种基地,盛产板栗、厚朴、山油茶、毛竹等作物。 |
岩步村 |
管厝乡岩步村位于浦城县北部,距县城32公里,系管厝乡西北部距乡政府5公里,属东坑水库下游,东距上村村2 公里,西接忠信、北连里林村、南接壤流源村,全村有人口923人,258户,有9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村,现有村干部5人,村党支部有36名党员,岩步村近年大力推行“五要”工程和“168”工作机制、做好三资管理,做好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烟建设施建设328万元,岩步村有耕地面积1348亩,林地面积10836亩,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近年大力发展优质水稻728亩,同时做好烤烟生产,2012年完成烟叶生产任务860担,2013年全面完成乡党委、政府下达的烟叶生产任务。 |
里林村 |
里林村系南平市浦城县管厝乡偏远革命老区基点行政村,位于浦城县东北部,东坑水库上游,距县城41公里,乡政府13公里,东与浙江省龙泉市交界,北与忠信镇,溪源村,下庄村为邻,村部设在项处自然村,村所在地海拔450米是个山区村,村民称此为“小北”,昔有古道通忠信,党溪,村落面积39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580多人,172户,辖6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村干部5人,党员21人。里林村近年大力做好“六要”群众工作法和“168”工作机制做好党建工作,加强“三资”管理。 里林村近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支持下,架设34公里高压线路和自然村低线,村投资67万元完成7公里4.5m宽公路及4个自然村2m宽水泥路面。开通县电视联网和三个村民小组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山下新村,境内有水电站2座装机容量800千瓦。里林村原属忠信公社管辖。1976年因建设东坑水库划归管厝公社,全村共有林地面积26085亩,耕地1022亩,其中毛竹1000多亩,油茶400多亩,幼林杉木1000多亩,盛产木材,蜂蜜、茶梨油、春冬笋,资源丰富,逐多项目有待开发利用。如旅游休闲避暑山庄,农家乐等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宜农宜林。 1937年中国0在张处自然村建立了地下党组织,成立了龙浦县委,宣恩金、宣金堂,张琪磷先后历任特委书记,张琪磷任里林支部书记,开辟了革0据地,播下了革命种子。 里林村现留有清代古民居10多座,村落中庙堂,古井、民谣庙会、古迹有石门、龙井、瀑布柴尖山寨,古炮台,交融出村浇独特的魅力。 发展种植了闻名省内外的“灵芝”产业,里林有独特山村资源,如和尚山,春风,古枫树20余枝,有珍稀树种,红豆杉,银杏,桂花树,厚朴等。 |
高源村 |
管厝乡高源村位于管厝乡最北部,与仙阳、忠信相邻,距管厝乡政府所在地10公里,全村人口1568人,348户,村干部5人,党员38人,近年高源村以大力推行“五要”工程和“168”工作机制,全面做好三资管理,加强党的建设工作,强化党支部建设,做好新时期党的全面建设工作。全村耕地面积2608亩,林地面积10116亩,5个自然村。高源村庄成扇型建筑,有宗氏祠堂古建筑多处建筑历史悠久,西村庙堂、船山庙堂。高原村居住在面向与远闻名的船山脚下,经常吸引许多游客船山庙堂游玩。该村以种植水稻为主,高源村物产丰富毛竹资源、山茶油丰富、盛产板栗、天然蜂蜜。近年以发展种植优质稻750亩,大力发展烟叶种植2012年种植烟叶850担,增加农户收入,增加村财收入。 |
管厝村 |
¡¡¡¡¹ÜØÈ´åϵ¹ÜØÈÏçÕþ¸®ËùÔÚµØÐÐÕþ´å£¬Î»ÓÚ¹ÜØÈÏçÖв¿£¬¶«½Ó¶¡¿¡´å¡¢èúÁִ壬Î÷½ÓÉÏ´å´å¡¢Ë®Æº´å£¬¾àÏØ³Ç31¹«Àï¡£´åÂäÃæ»ý10ƽ·½¹«Àȫ´åÏÖÓÐÈË¿Ú970ÈË£¬260»§£¬¹ÜϽ8¸ö´åÃñС×飬4¸ö×ÔÈ»´å¡£´å¸É²¿5ÈË£¬µ³Ô±36Ãû£¬½üÄêÀ´¸Ã´åÒÔ´óÁ¦ÊµÊ©¡°ÎåÒª¡±¹¤³ÌºÍ¡°168¡±¹¤×÷»úÖÆ£¬×öºÃ¡°Èý×Ê¡±¹ÜÀí¹¤×÷¡£¸ûµØÃæ»ý1503Ķ£¬É½ÁÖÃæ»ý6502Ķ£¬ÓͲèÃæ»ý550Ķ¡£¹ÜØÈ´åÓÐ57ÄêÀúÊ·£¬Òò¹ÜÐÕÈË¿Ú¾Ó¶à¶øµÃÃû£¬Î»ÓÚ±±Î³28¦¯02¹£»¶«¾118¦¯º31¹£»º£°Î313Ã×£»Ò»¾ÅÆß¶þÄêΪ£º¹ÜØÈ¹«ÉçפµØ£¬Ò»¾Å°ËËÄÄêΪ¹ÜØÈÏçÈËÃñÕþ¸®×¤µØ¡£¹ÜØÈ´åÒÔÖÖֲˮµ¾ÎªÖ÷£¬½üÄê´óÁ¦·¢Õ¹ÑÌÒ¶Éú²ú£¬2012ÄêÑÌÒ¶·¢Õ¹600µ£¡£½üÄê´óÁ¦·¢Õ¹ÓͲèÖÖÖ²£¬2012Äê·¢Õ¹ÓͲèÖÖÖ² »ùµØ800Ķ¡£¡¡¡¡[¸ÐÐ»ÍøÓÑ"ÎÒÒª»Ø¼Ò"·ÖÏí´ËÄÚÈÝ¡£] |
珠墩村 |
珠墩村位于浦城县东北部,管厝乡东部,地势平坦,海拔350米,东与富岭镇泽潭村,万安乡竹源村相邻,西与楮林村相邻,南与水坪村,仙阳镇樟溪村大岗为邻,北接流村村,距县城17公里。于1979年成立行政村,是我乡老区村,全村共有396人,110户,有8个村民小组,15个自然 村,现有村干部5人,党员23名。近年来珠墩村大力发展以“五要”工程为载体做好农村工作,以“168”工作机制做好党建工作,以“三资”管理公开村级财务,让村民放心。全村有耕地面积886亩,林地面积6975亩。该村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近年来该村利用山地优势大力发展以山茶油、锥栗、薏米、食用菌等产品,该村外出经商务工人员较多,加大劳动力转移力度,增加农民、村财收入 |
党溪村 |
党溪村座落浦城县东北部,距县城37公里,是个革命老区村与浙江龙泉市交界,距乡政府5公里,全村耕地面积3970亩,山林面积35970亩,全村总户数550户,人口2177人,24个村民小组,3个自然村,村干部6人,党员60名,党溪村大力推进“六要”群众工作法和“168”工作机制、全面做好“三资”管理,党溪村乡风文明,村民淳朴善良,好客,通村公路水泥路面贯通,大力发展群众精神文明建设,有名胜古迹,座落党溪茶坪自然村回龙寺。本村历史悠久,自然环境优美,是旅游和娱乐的理想境地,我村主要种植水稻,大力发展烟叶,2012年生产烟叶达1300担,食用菌(香菇、灵芝、竹荪、木耳)等产业。党溪村是个山清水秀的山村。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牛鼻山南坡发现距今5000多年的新石器遗址,并经1989年、1990年两次正式发掘,两次发掘面积合计900平方米,发现新石器时代墓葬13座,灰坑4个,出土石器、玉器、陶器等文化遗物文物300多件,为全省罕见的古文物,被列为福建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经学术界确定,该遗址是沿武夷山脉、仙霞岭一带新石器晚期的代表,为福建省新石器考古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对于探索闽北地区新石器晚期及其周边地区文化的关系,具有重要学术意义,依考古文化命名的原则,被称为“牛鼻山文化”。 |
河源村 |
管厝乡河源村位于管厝乡东南方向,距县城25公里,与党溪村、管厝村、登俊村相连,全村有耕地面积:1151亩,林地面积:9981亩,全村总人口678人,201户,10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村,现有村干部6人,村党支部有党员22名,做好党建工作,河源村近年大力推行“五要”工程和“168”工作机制,做好三资管理工作,我村保护好山林,增加村财收入,充分利用山林优势做好毛竹产业,大力增加村民收入 |
叶坞村 |
管厝乡叶坞村位于浦城县东北部,距县城30公里,距乡政府10公里,东与庆元村、南与榆桑村、西与流村、楮林村、北与河源村交界,全村656人,183户,7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 村,是我乡革命老区村,全村耕地面积1306亩,林地面积7898亩,现有村干部5人,党支部有22名党员,近年来该大力推行“五要”工程和“168工作机制”,做好三资管理工作,做好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以种植水稻为主,发展食用菌,以增加村民收入,和绿色产业。 |
榆桑村 |
管厝乡榆桑村位于管厝乡东部,与富岭镇浮流村双坑村相邻,距县城24公里,乡政府15公里,是我县老区乡,在革命战争年代,榆桑村老百姓为革命胜利作出应有的贡献。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581亩,山地面积12580亩,7个自然村,912人,245户,村干部5人,党员29名,近年来榆桑村大力做好“五要”工程,以“168”工作机制做好党建工作,全面加强“三资”管理工作。以林业权改革为契机,大力增加农民收入,该村以种植水稻为主,近年来榆桑村党支部、村委会大力发展以烟叶种植,农业特色为主的农民增收,村财增加的方法,做好2013年乡党委、政府下达的任务,在上级烟建部门近年投资建设做好烟田基础工程。为农业生产做出贡献。榆桑村过去曾盛产米仁人而闻名全国,还有一颗千年油柏,我们当地人称为婆沙,至今还十分壮观,实属罕见古树。是我们现代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
庆元村 |
管厝乡庆元村南与富岭镇浮流村交界,距城关32公里。全村总住户数204户,总人口814人。属革命老区基点村。全村共有青草洋、庆元等5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234亩,山地面积2.3万亩,其中毛竹山5000亩。村党支部有党员27名,村两委班子成员5名。近年庆元村大力做好“五要”工程,以“168”工作机制做好党建工作,加强“三资”管理,让村民放心。农民人均收入近6500元,村财收入达5万元。庆元村背靠山清水秀的青草洋,崇山叠翠,闽江源头之一庆元溪环绕村庄,风景优美,人杰地灵。境内东坑桥、革命英雄纪念碑和里林村的龙浦县委旧址被县里列为第一批县级革命文化保护遗址。村党支部大力宣传红色文化,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经济发展氛围,以革命战争时期的精神激发起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村两委立足当地实际,与叶坞、榆双一起成立“三村一场”生态保护协会,统一实施对区域内8万亩生态公益林采取定期封山。大力开展山地资源开发,建立毛竹丰产示范片1200亩,搞竹笋项目精深加工,提升山地竹木资源附加值。大力培育黑木耳、香菇等食用菌培育,年规划达到22万袋,促进人均增收540元。 |
流村村 |
管厝乡流村村位于浦城县东部,在风景秀丽的路峰山东面盆地高龙际溪畔。东与浙江省交界,距宝溪乡20公里,南与富岭浮流交界,西与大游交界,距县城25公里,距乡所在地15公里,全村人口598人,158户,辖4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972亩,林地面积7600亩,现有村干部4人,党员18名。流村村在解放战争时期红军在这一带打游击、涌现出许多英雄事迹,如吴小妹等同志一生忠秉报国,无私无畏,帮红军送信、送饭等。功勋卓著,名声远播为后一代树立了光辉的形象。流村村是个风景秀丽地理条件非常优越的村,小溪从村中而过,两边柳树垂起,实是非常壮观。流村村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也是一个有着特色产业,农产品资源丰富的村,如:毛竹、地瓜粉、桂花、香菇、木耳等都是我村特有资源,销售各省地。 |
楮林村 |
楮林村位于浦城县东北部,管厝乡东部,村落面积8.05平方公里,地势平坦,海拔350米。位于东经118。32’,北纬27。59’之间,东与叶坞大岗为邻,南与流村王处桥相接,距县城16公里,西与珠墩毗连,北水坪、管厝相通。全村林地面积11976亩,人口666人,217户,现有村干部5人,党员26名。近年来楮林村大力推行“五要”工程和“168”工作机制、全面做好“三资”管理工作,楮林村利用现有优势做好基础建设,全村村道水泥路面硬化,安装路灯,修缮小学,做好本村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大力做好村财收入。相传600多年前的唐代,今浙江龙泉一刘姓来到此处开基,见地平而沃,乃砍楮树建村,故命名楮林。楮林村庄曲线成点状建筑,有清代建筑,有清同治年间建有文武官一座。楮林村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近年来发展食用菌种植,由于山林面积广阔,村民自发养殖蜂蜜,现有300多群,成为增加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之一。 |
上村村 |
上村村位于浦城县北 部,距县城30公里,东靠登俊村,与邻近的岩步村交接。全村有人口1232人,392户,9个村民小组,5个自然村。村干部5人,党员46名。近年来上村村以实施“六要”群众工作法为主线,大力加强“三资”管理。全村人均纯收入达7026元,耕地面积3730亩,其中:水田2470亩,旱地1260亩,有山地面积1176亩,大多数均是有林地 ,通过林权改革,已为全村村民发放林权证。上村村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上村村有多年烟叶种植的经验,黄沙和北源两个自然 村村民种植烟叶已蔚然成风,2012年发展烤烟1300担,为村民增加收入600元。实施基本农田改造,做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