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南平 >> 光泽县 >> 崇仁乡 >> 大洋坪村

大洋坪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大洋坪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洋坪村简介

  大洋坪村离乡政府所在地13公里,全村辖7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口1132人,耕地面积1602亩。山林面积39820亩,主要以烟叶种植、林业收入为主。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723201 353000 0599 查看 大洋坪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洋坪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大洋坪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大洋坪村

  大洋坪村离乡政府所在地13公里,全村辖7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口1132人,耕地面积1602亩。山林面积39820亩,主要以烟叶种植、林业收入为主。   

汉溪村

  汉溪村位于崇仁乡北部,村辖5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距县城17公里,全村共有村民298户,总人口1242人,耕地1537亩,林地面积2.6万余亩。其中国家生态林3900亩。   

洋塘村

  洋塘村位于儒塘村对面,上隔寨里12公里,下隔光泽13公里,被群山所环抱,处于中间,洋塘村人口2581人。耕基面积有四千四百亩,种烟耕基1500亩,双季稻60亩,其它面积都种单季稻。鱼塘面积300多亩,自然村10个,鸡厂4个约占土地面积322亩,还有一个孵化厂一个占面积65亩。   

共青村

  共青村地处光泽县北部,闽江源头富屯溪畔,属崇仁乡第二大村,距县城6公里,方圆10平方千米,辖8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现有410户1722人。 现有村两委班子成员6人,0党员41人,团员46人。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以烟叶、水稻、蔬菜种植为主,生猪和蛋鸭养殖、淡水养鱼、中药材种植、外出务工为辅。       共青村原名池湖村。早在北宋960—1127年间,先人从光泽县杭川镇迁居此地,因地处二河相峡,中间陆地似小舟在湖中,故取名为池湖村。1992年“7·4”洪灾中,村里80%的民房进水,很多甚至被冲毁,致使90%的村民无家可归。团省委得知后,在共青团福建省第九次代表大会上倡议,全省团员缴交一次特殊的团费,用于资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委派时任团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翁卡同志来到池湖村慰问,并为新村选址。同年,池湖村被确定为团省委对口援建村。从此在团省委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全村进行了轰轰烈烈的重建家园和恢复生产工作。同时,通过团省委的牵线搭桥,得到香港新界社团联合会李连生会长及同仁援助,新建占地5200平方米的光泽第一所希望小学。为表达对团组织和广大团员血浓于水的亲情,全体村-名申请要求将村名更名为“共青村”,1996年经县政府批准,共和国的版图上诞生了第一个以共青团命名的村——光泽县崇仁乡共青村。   共青村历史悠久。九十年代初期,在共青村马岭一带先后发现了30多座青铜墓葬。1995年省博物馆再次考古发掘,发现了两座迄今为止我省最大、最完善的青铜时期墓葬,出土石器、陶器等文物70余件,为我省所罕见,被我省考古专家定位于:闽北文化的古摇篮,福建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祖国东南一条重要文化交通走廊,称“光泽商周时期文化遗址和文物的发掘发现,把福建的文明历史向前推进了1200年”。2001年被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仁村

  崇仁村,位于光泽县县城北部,是崇仁乡政府所在地。城司公路贯穿境内,距县城7公里,东与共青村交界,北与洋塘村交界,西与金陵村交界,南与仙华洲交界。全村有24.6平方公里,下辖3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515户,1593人口。村境内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崇仁明清古街与前商周遗址相望。崇仁村属于老区重点村,一九三一年一月红军就解放了崇仁村,同时成立了苏维埃人民政府,区苏维埃政府是设在王氏祠堂,县苏维埃政府是设在裘家屋。   【人文历史】崇仁村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1、明清古街。崇仁村境内的明清古街,呈南北走向,全长约3华里,古时号称“5里长街”。古街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至今仍住着裘氏、龚氏、王氏、邱氏、黄氏等族人1300多人。至今古街还较完整地保留着鹅卵石铺的街面。街道两边仍保留着明清时代的民居、家祠,保存比较完好的民居主要分布在古街北端约500米长的地段上。典型的有三处。(1)龚宅——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清康熙年间(1662-1722)重修。建筑呈抬梁式木构架,硬山砖墙。正厅两侧的梢间作卧室,天井两侧厢房作书房,窗格饰万字纹。 (2)福字楼——明末清初建。正厅的明间有两根木柱,靠近天井,柱基和柱身裸露,柱基雕刻精美,檐前天花为一道弧形的轩,地面方砖历经百年踏磨,依旧闪闪发亮。内部的门窗、梁伏、斗拱等木雕花纹精细考究。后厅原有檐楼、花园、鱼池、假山、石桥等毁于“文革”期间,四周建有风火墙。(3)裘氏家祠,清雍正十一年(1733)建,为家庙结构。大门上有砖雕牌坊,纹饰精美,斑斓辉煌,上嵌一青石匾,-“裘氏家祠”。    2、崇仁古城墙。据民间保留的一些资料记载,北宋元佑年间(具体时间不祥),为防外族侵犯和风灾而建有城墙。城墙呈梯形,底部4—5米,高4米。城墙两边全部用山石砌成,中间用土、石夯实而成。城墙设东西两门,全长约2公里,1930年间毁于战乱和人为破坏。旧时,崇仁明清吉街以城墙划分,以西门为界分为城外(街头)和城内(街尾)。城外主要建筑有龚氏和裘氏家祠、福字楼等,城内主要建筑有古戏楼、张公庙等。    3、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一是“三角戏”。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先人们的生活也从动荡不安转为比较稳定,食物也基本能保证生活所需,有时还略有节余。先人们也不再为填饱肚子而终日奔忙。因此,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创造和总结,在崇仁村便出现了“三角戏”。这种村民自娱寄乐的形式,在每年正月期间演出,歌词大多是男女互相0搞笑等内容。二是正月期间舞龙灯、狮子灯和采茶灯等,一般是欢庆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三是茶文化中的擂茶。主要由茶叶、桂皮、桔子皮、大米、当归等放在陶制盆中擂制而成,清凉解渴解暑,老少皆宜。据专家考证,《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中写道:“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妙玉给贾母煎的“老君眉”,是比六安茶更为名贵的乌君山茶,产于福建省光泽县城东北的乌君山(该山位于崇仁村与鸾凤乡上屯村交界处)。(1995年《中华茶人》第1期周靖民《岳阳君山茶诸问题的剖析》)    4、崇仁村自古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尤以裘氏子孙出类 拔萃。19l9年光泽县成立商会,首任会长裘章鑫先生,就是崇仁裘氏后代,1920年被推选为福建省议会议员,后又当选国会议员。l926年-光泽县党部筹委会成立,崇仁村人襄朝慎先生(又名裘朝永)为主任。他于1947年当选国大代表。他一生洽学严谨,勤于笔耕,著书立说,为台湾地区狱政管理体系建设做出贡献,最后官至台湾地区最高法院检查署检察官,1973年元月在台湾去世。蒋介石、蒋经国、严家金、陈立夫等人都以题匾或题挽联表示悼念。    【物产经济】崇仁村地势平坦 ,土地肥沃,主产粮食,烟业,兼有各类种养。崇仁村尤其利于发展工业企业,有着优越的企业平台,实宜大中型企业人士在此投资兴业。   


大洋坪村特产大全




大洋坪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