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南平 >> 光泽县 >> 李坊乡 >> 石城村

石城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石城村谷歌卫星地图)


石城村简介

  石城村位于光泽县西南部,在闽江最大支流富屯溪上游风景季丽的西溪畔。东与邵武市接壤;西与增排村交界,南邻管密村,距乡政府所在地12公里,北连止马镇、鸾凤乡,距县城47公里。全村面积23.27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100多人,200多户,辖10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
  石城村清朝前属于五都,一九七二年从止马公社划出属于李坊公社(现为李坊乡)是闽赣边区革0据地之一。现有自然景观多处。主要有:洞光岩、白水际瀑布、狮山(顶山)。1996年6月经县政府14号文以及县-部04号文正式批复建立了神山风景区。整个景区纵横30平方公里,跨越三个行政村。景区内有栩栩如生的狮山,风景奇特的洞光岩,风景优雅的水帘洞,“飞流直下三千里”的白水际瀑布,神秘莫测的飞棺岩等,共2 0多处游览景点。其中,洞光岩座落于石城村东2公里处,山顶形同下弦月,岩洞可容纳百余人。洞西口有石缝向水延伸如木鱼口,长约2 0米,岩顶南侧有数穴。日出阳光自东口穿西,日落则月光白西口透东,有西口观日出,东口赏月落之奇妙,“洞光岩”之名出自此景。《邵武府志》、《光泽县志》均记为光泽县名胜之一。
  古有寺庙,毁于十年浩劫,现洞东面山顶新建一寺庙,名曰“洞光寺”气势雄伟,为县-部批建。
  石城村资源丰富,山林面积2万多亩,毛竹面积4100亩,茶叶面积194亩,特色产品黄花梨面积600亩;有储量丰富的萤石矿,目前已建成规模较大的萤石矿开采及加工基地,启兴萤石矿精选厂。石城村资源丰富,风光绮丽,气候宜人,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前景美好。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723202 353000 0599 查看 石城村谷歌卫星地图

石城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石城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石城村

  石城村位于光泽县西南部,在闽江最大支流富屯溪上游风景季丽的西溪畔。东与邵武市接壤;西与增排村交界,南邻管密村,距乡政府所在地12公里,北连止马镇、鸾凤乡,距县城47公里。全村面积23.27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100多人,200多户,辖10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   石城村清朝前属于五都,一九七二年从止马公社划出属于李坊公社(现为李坊乡)是闽赣边区革0据地之一。现有自然景观多处。主要有:洞光岩、白水际瀑布、狮山(顶山)。1996年6月经县政府14号文以及县-部04号文正式批复建立了神山风景区。整个景区纵横30平方公里,跨越三个行政村。景区内有栩栩如生的狮山,风景奇特的洞光岩,风景优雅的水帘洞,“飞流直下三千里”的白水际瀑布,神秘莫测的飞棺岩等,共2 0多处游览景点。其中,洞光岩座落于石城村东2公里处,山顶形同下弦月,岩洞可容纳百余人。洞西口有石缝向水延伸如木鱼口,长约2 0米,岩顶南侧有数穴。日出阳光自东口穿西,日落则月光白西口透东,有西口观日出,东口赏月落之奇妙,“洞光岩”之名出自此景。《邵武府志》、《光泽县志》均记为光泽县名胜之一。   古有寺庙,毁于十年浩劫,现洞东面山顶新建一寺庙,名曰“洞光寺”气势雄伟,为县-部批建。   石城村资源丰富,山林面积2万多亩,毛竹面积4100亩,茶叶面积194亩,特色产品黄花梨面积600亩;有储量丰富的萤石矿,目前已建成规模较大的萤石矿开采及加工基地,启兴萤石矿精选厂。石城村资源丰富,风光绮丽,气候宜人,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前景美好。   

管密村

  光泽县李坊乡管密村位于光泽县的西南部,东与邵武市沿山镇交界,南、北、西分别与长源村、石城村、增排村毗邻,村部所在距县城35公里,距乡政府10公里。全村土地面积35.31平方公里,下辖6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336户,1427人。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以烟叶、黄花梨、毛竹、茶叶等种植业为主,2012年村财总收入5.6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510元。管密村属于革命老区村,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先后被评为“县级文明村镇”、“海西十佳魅力乡村”、“省级生态村”。   管密村境内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千亩梨园、狮山、管密文化大院等景点是光泽县神山景区的重要景点之一,已纳入光泽县“十大精品旅游线路之一”,每年接待省内外游客1万多人。   福建省无余茶业有限公司坐落于管密村千亩梨园内,该公司获得首批20家“福建省生态文化示范企业”之一,其生产的红茶被上海世博评为“红茶类金奖”、福建省农业厅评为“优质红茶”,无余牌商标获得“南平知名商标”称号。同时,千亩梨园内的梨花树上成功嫁接了名贵中药材铁皮石斛100多亩。   管密村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著名的美国华府大学终身教授——曾振,1922年2月出生于管密村。1972年担任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的私人秘书,随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1982年担任联邦教育总署顾问。同时,境内还有300多年的“曾氏宗祠”,通过修缮改造成了“管密文化大院”,是全村群众的文化娱乐活动中心。   今后,管密村将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用青山绿水环绕美丽管密”为目标,整合旅游资源,深化项目带动,争创“四星级”旅游经营单位,以乡村旅游开发,带动茶果、中药材等农业产业优化升级,推进农经结构调整,扩大农民就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改善村容村貌,提高人居环境,大力促进美丽管密的建设。   

后杉村

  后杉村1992年从李坊乡贯庄村分出来成立的,系光泽县李坊乡最小的行政村,位于光泽县西南部,李坊乡中心地带,毗邻7个行政村,距李坊乡政府所在地7.8公里。村落面积14.84平方公里,平均海380米,是李坊乡平均海拔最高的行政村,现全村人口468人,111户,辖2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东段电站投资l千万元,于2005年投产使用。   后杉村于1990年由贯庄村分出来的,属年轻的一个村落,村集体经济薄落,年人均纯收入1400余元,被定为市贫困基点村。有山林面积1.97万亩,耕地面积1362亩,森林资源丰富,经济做物主要是以水稻、烟叶、药材为主。   

长源村

  长源村系南平市光泽县李坊乡最大的森林覆盖地,位于光泽县南部,在秀丽文笔山麓东南面与邵武市接壤,西与群山重叠、植物繁茂、林涛似海、郁郁葱葱的江西省黎明川县相望,北距县城3 0公里,全线道路用水泥硬化,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山清水秀,清澈的河水直入闽江流域。村落面积30.21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达1100多人,280户,辖6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   长源村民风纯朴,热情好客,生活较为富裕,湾桥横跨南北,形成了全村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心。她三面流水潺潺,号称长源半岛,河流充折迭荡,故有“小九曲”之称,乘座漂流可达石城的长源十里竹海等旅游景点,一路风光迷人,美景尽收眼底。   长源村是闽赣边陲的山村。总森林面积43367亩,其中竹山面积13399亩,可提供30万/年原竹采划量,是李坊乡森林面积最大的行政村,欢迎有志之士来我村投资办产。四面环山拥抱,翠竹叠嶂,四季常青,连绵起伏的山恋,透迤着伸向遥远的地方……   尽情发洒,留下了粗犷的美,自然的美,质朴的美。长源村还是鸟的世界,是绝妙的世外桃源。不然,为什么会一年又一年地吸引着数千种不同各类的鸟呢?那红的、蓝的、花的鸟儿,在这里畅游嬉戏,悠然自鸣,在这里安家落户,繁衍后代。到了盛夏时节,一群群、一层层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游着诱人极了。   

贯庄村

  贯庄村位于光泽县西路与武夷山血脉相连,情同手足,共富屯溪的发源地,有三河交汇,人称“三江口”4.5米宽的水泥硬化道路与鹰厦铁路、3 1 6国道相接,水陆交通十分便利。东南与邵武市沿山镇金坑乡接壤,西与江西省黎川县毗邻。金村村落面积1 1.1 6平方公里,全村人口761人,198户,辖3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   清朝中叶时期,民间“三角戏,,传人贯庄村,“三角戏”由“生、旦、丑”三个角色组成民间小戏,它根植于埠头村民小组,充满浓郁乡土气息,9-年正月便是演出的黄金时期。流传几百年的“擂茶’’成为村民议事的习俗。擂茶有提神、舒气、散火、解暑之功效,根据需要加减配方还可治病称“药茶”。此外还有一支“唢呐队”奏乐于红白喜事之中,有一番音乐情趣。   贯庄村民国2 3年(1 9 3 4年)旧属江西黎川管辖,民国3 6年(1 9 4 7年)复归福建省光泽县止马乡,旧称光泽县之都贯庄乡公所。因贯庄村是富屯溪发源地,水路交通便利,旧时粮食、竹、木都是从本村河中运往邵武、福州等地,因而便设立了码头,正是现在埠头村民小组取名来由。贯庄村属革命老区,古民宅墙上随处可见红军书写的标语,村东西山头,星罗棋布着多个红军角楼,据载方志敏率红十军在本村同-部及土匪浴血奋战过。更值得骄傲是还有八十高龄健在的抗美援朝老战士。清朝为精武之乡的聂日嘉武功高超,治伤医术闻名闽北。   贯庄村现留有清代古民宅6栋还保留光储年间皇帝授“武信郎”的匾。清朝时期为“精武之乡”。“锅底山” 连接武夷山脉是邵光第一山有“飞棺”之说。二星桥,位于村西2公里处,有座古拱桥,桥全部用石板铺成,造桥技术精湛是闽北石拱桥的代表作。   此外还有“扁担石”、“官家瀑’’等风景。飞泉直泻数十米,入谷成潭,奔流富屯溪,竹筏在溪中,驶过随波怡然,浮想联翩,别有一番风味。天笠峰寺庙,孤峰独立,可观日出日落,河山尽在画图中,山有风景,水有灵性,水光水色,令人流连忘返。   贯庄村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 7.9℃,年平均降水量l 8 7 0毫米。有“渔米之乡”著称。田野风美稻香,因属富屯溪源头,水质好,无污染,镢鱼“红眼睛”为国家保护鱼种,“黄鼓鱼”美味可口。埠头“薯”闻名光泽,大的一根有五、六斤,价廉物美,营养丰富。林地面积达6848亩森林覆盖率达7 6%,保存有最珍稀树种一红豆杉。大面积原始森林生态环境多样,生物种源有华南虎、穿山甲、果子狸、野猪、山羊等。气候湿润,盛产红菇,红菇分为“芦花菇”、“稻花菇”营养价值高,具有清凉解毒、消炎、健脾作用还有防癌,治癌的功能。水资源丰富,是投资建电站的理想之地。   

上观村

  上观村系光泽县李坊乡第二大行政村,位于两省三县交界地点,西邻江西黎川,东接福建省邵武市。距县城45公里,距乡1 5公里。   上观村村落面积22.07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 7 91人,户数4 32户,有7个自然村,分为1 5个村民小组,是革命老区基点村,山林面积为3.6冱亩,水田面积3 1 32亩,人均1.75亩。全村以烟叶、水稻种植为主。山林资源丰富, 2006年全村社会生产总755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提高到3000多元。   1933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加强对闽赣苏区的领导,中央苏区于4月在闽赣两省交界地创立红色革命苏区,在上观村成立了“东方县”苏维埃政府,属中央苏区   的2 1个县之一。   上观村现留有清代古民建筑2 0多座,古民居“三雕”景观资源丰富。村落中祠堂、老街、赶墟交融出村落独特的风景,“东方县旧址"依然保存完好,被列为县文化保护遗产。   上观村山林资源丰富,特别盛产红菇,美味可口,远近闻名,还有生姜、烟叶。   

百岭村

  百岭村隶属南平市光泽县李坊乡,位于光泽县西南部,西与江西省交界,距县城3 6公里,乡所在地4.5公里。   村落面积25.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15亩,林地面积32624亩,生态公益林8000余亩。全村现有人口近1000人,240户,辖6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   百岭村民风纯朴、热情善良,勤劳致富、村容整治、环境优美。党群干群关系密切,村民自治规范,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强。2 0 0 4年开展户代表会议制度试点工作,取得成效,群众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决策权得到充分体现。社会安定稳定,村民安居乐业。   百岭村有佛教圣地—福田禅寺,该寺始建于唐朝会昌年间,乃佛教圣地,明朝永乐十八年(1390年),邑人李希敬捐资重建福田寺,正统十二年(1434年)通政奏奉圣旨,将福田寺改为禅寺,年久风化,万历40年(1565年)重修扩建,一直保留至今。   百岭村人杰地灵,邓氏家族乃宋朝哲宗皇帝年间兵部尚书左丞邓润浦之后代。清朝光绪年间有三位曾任儒林郎,目前还保留大夫第门牌。   百岭村经济逐步发展,经济总量逐年增大,群众生活条件大大提高,主要经济烟叶、林业,产野生红菇,更是美味佳肴,远近闻名。   

杨里村

  杨里村系南平光泽县李坊乡第一大行政村,位于光泽县西北部,与江西省黎川接壤,距光泽县城45公里,距乡政府所在4.5公里,是老区基点村。村土地面积13.21平方公里,全村人口3161人,496户,辖11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党员36人,贫困人口844人。山地面积28670亩(其中毛竹3600亩、茶叶100多亩、果山102亩、药材320亩)。耕地2687亩,人均0.85亩。成立了脆溪田螺专业合作社,大力发簪田螺等养殖业。   

增排村

  增排村系南平光泽县李坊乡西北方向,东与管密村接壤,距县城30公里,西与李坊村相连,至乡政府所在地4公里,南邻后杉村,北与止马镇交界,道路硬化实现了组组通,交通运输十分便利。村落面积9.6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797人,195户,辖6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   本村居民都属汉族,村风文明,居民淳朴、勤劳2002年被南平市政府评为文明村;2006年被县司法局评为法制村,2006年被县政府列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增排村森林资源丰富,经济作物以水稻为主,有种双季稻的历史,还有烟叶和茶叶等作物。   

李坊村

  李坊村位于李坊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33公里。全村现有5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342户,1481人,党员43人,山林面积8864亩,耕地面积2053亩。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以烟稻轮作、种植毛竹,养兔、养猪,运输、经商为主。2012年村财总收入2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213元。   近年来,李坊村以“夯实党建基础、创新社会管理、加快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建立健全党员先进性管理等制度,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深入推进“168”农村基层党建机制,充分发挥老年协会、村民自治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宣传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以及调解邻里间纠纷、家庭矛盾。加大对稳定隐患的摸底、排查,及时解决热点、难点、焦点问题,17年内未出现一例到县级以上的-事件。   李坊中心村建设总规划142户,分三期建设,一、二期于2011年全面完成,三期建设17户已完成主体工程,预计今年7月前可搬入新居。该小区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目标要求,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外观。同时,投入200多万元完善了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小区的美化、绿化以及农民体育活动中心的建设。建立健全小区各项管理制度(如用水协会、保洁制度等)。该小区已被列入市级中心村建设示范小区,正在申报省级优秀小区。   今后,李坊村将通过“抓党建、促发展”的要求,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机制,完善党建的规范化建设;以创新的理念,加强社会管理,健全社会防控体系,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确保全村社会大局稳定;以中心村建设为抓手,聚集人气,引进项目,发展经济,实现村民收入稳步增长。进一步完善小区各项管理制度,提高村民素质,改善村容村貌,打造文明、和谐、民主、富裕的新型农村示范小区。   


石城村特产大全




石城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