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南平 >> 光泽县 >> 华桥乡 >> 大禾山村

大禾山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大禾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禾山村简介

  大禾山村位于华桥乡西北方向,离乡政府4公里,区域面积有17.31平方千米,其中山林面积21621亩,耕地面积2162亩,辖区由6个自然村,村民小组9个,256户,1164人。2012年村级财政收入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98元。刑事帮教对象5名,社区矫正对象2名,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6名。
  大禾山组名称:共9个村民小组,别是大禾山一、二、三、四组,杨家辽组,茅店组,白羊组,碗窑组,上山组。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723203 353000 0599 查看 大禾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禾山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大禾山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石壁窟村

  石壁窟村(Hezhouping Cun)   区划环境 石壁窟村地处光泽县东部,距乡政府8公里,距县城20公里。西邻华桥村,北邻邓家边村,东邻崇仁乡砂坪村,南与吴屯村接壤。全村地域面积22.17平方公里,辖13个自然村,全村有15个村民小组,现有住户526户、人口2056人。   基础设施 村道碗窑至石壁窟村13公里硬化,组组通公路。区域河流2条10公里,桥梁12座,水库2座。电信、通讯覆盖全村,程控电话及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85%。有线电视覆盖全村。村组建立专业保洁队伍,添置卫生设备,村庄环境整洁,村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邵光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已在施工。   经济建设 全村耕地面积3094亩,山林面积3.5万亩,竹林面积400亩,主要以林业、粮食、烟叶生产为主,2011年烟叶种植1300亩。2011年村经济收入1256万元,其中农业收入723万元,林业收入16万元,务工收入517万元,村民人均收入6100元。   社会事业 村内有卫生院1所,乡村医生3人。希望小学1座,教师6人,学生52人;幼儿园1所,幼儿园18人。农家书屋设在村部,有藏书600册。全村都用上安全卫生自来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5%,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0%。设立移动、电信服务代办点各1个,农村信用社代办点1个。   

牛田村

  牛田村位于闽赣两省交界处,系革命老区基点村,距离县城69公里,离乡政府所在地约55公里,距离江西省资溪县约25公里。1932年10月至1933年11月,在牛田村设立0闽赣省委机构,-、-、毛泽民、肖劲光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从事革命活动,牛田红军指挥行营、红军亭和红军标语等“活化石”可作见证。牛田村区域总面积38平方千米,其中山林面积3.7万亩(其中毛竹林2000亩),耕地面积2500亩,7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 316户,1326人。支部党员37名,2012年村财收入12万元,人均纯收入5980元。2012年烟叶种植面积达630多亩,2013年烟叶种植面积806亩.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平均气温在18℃-20℃ ,年降雨量1800毫米,   

古林村

  古林村(gulincun)   区划环境 古林村位于光泽县西南部,东与华桥乡园岱村村接壤,南与牛田村连接,西与增坊村相邻。全村面积31.8平方千米,辖15个村民小组,23个自然村,376户、1735人。距光泽县城56千米。境内高山连绵起伏,村庄星罗棋布,海拔496米。   基础设施8个自然村道路硬化。电信、通讯覆盖全村,程控电话及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90 %。有线电视光缆覆盖96%。村级卫生所1所,乡村医生1人。设有农家书屋1家,图书700册。每天有1趟班车往返县城。   经济建设 全村耕地面积2090亩,林地面积4.36万亩,主要以林业、粮食、烟叶生产为主, 2012年村经济收入690万元,其中农业收入180万元,林业收入360万元,务工收入 15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700元。   社会事业有初小学校1所,专任教师5人,学生60人.75%以上村民用上自来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应保尽保,参合率达100%。   

增坊村

  增坊村属于革命老区基点村,区域面积37.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218亩,山林面积48684亩(其中毛竹林1800亩)。全村有37个自然村,24个村民小组, 2776人,革命“五老户”1户,五保户22户,支部党员62人,核实重点贫困人口73户296人。2010年村财收入8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2969元。村集体历年来负债达30.18万元,目前有8个组未通人畜安全饮用水,8个组未通硬化公路。为改变贫困落后老区基点村的面貌,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采取拆旧建新村的办法,规划中心村建设用地130亩,可建农民新居202幢,全部采用徽派建筑风格,现已建成99幢。  

铁关村

  铁关村位于福建省北部闽赣交界处,316国道贯穿我村,距江西省资溪县城7.5公里,与资溪县大觉山景区毗邻。   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255户,944人,耕地面积1878亩,山地面积3.76万亩。乡村道路基本实现水泥硬化,交通相对便利。但由于是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基本不存在第二、三产业,产业比严重不协调。作为主导产业的农业科技含量低,缺乏深加工,未能市场化、商业化。除了外出打工和村里的烟叶没有什么成型的产业或产品,造成经济落后,为光泽县扶贫开发村之一。   素有“闽赣咽喉”之称的铁牛关就位于我村西铁牛关牛岭坑山口,唐广明元年(880)建于大禾山铁牛岭,清顺治四年迁至这里,咸丰三年和七年相继重修。由小路上关,旁有深涧,高山削立,关依山口而立,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而今关墙、关门尚留,关门上方石匾上刻的 “铁牛关”大字赫然可见。乡村道路基本实现水泥硬化,交通相对便利。但由于是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基本不存在第二、三产业,产业比严重不协调。作为主导产业的农业科技含量低,缺乏深加工,未能市场化、商业化。除了外出打工和村里的烟叶没有什么成型的产业或产品,造成经济落后,为全县贫困村之一。   昔日铁牛关,已成为历史。如今316国道从铁关村穿村而过,来来往往的车辆四通八达,畅通无阻。新的铁牛关,正张开他那宽广的臂膀,迎接着四方的来客。   

园岱村

  园岱村(yuandai Cun)   区划环境    光泽县华桥乡园岱村处闽赣交界地带,位于华桥乡西北部,西邻古林村,北邻铁关村,东邻邓家边村,南邻增坊村,鹰厦铁路及316国道贯穿全村,属革命老区。全村地域面积51平方公里,辖13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 总人口2487人,610户。距光泽县城22千米。境内高山连绵起伏,村庄星罗棋布,海拔510米。   基础设施    316国道光泽县至江西省资溪县在境内经过,鹰(潭)厦(门)线铁路贯穿全境,。自然村道路100%硬化。电信、通讯覆盖全村,程控电话及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92 %。有线电视光缆覆盖全村。村组建专业保洁队伍,添置卫生设备,村庄环境整洁,村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经济建设    全村耕地面积2781亩,山林面积45785亩,森林覆盖率目前达69.8%,耕地面积2781亩,竹林面积5000亩。主要以林业、粮食、烟叶生产为主,园岱村因地制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烤烟产业、养蜂、渔业养殖。园岱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平均气温在18℃-20℃ ,年降雨量1800毫米,土地肥沃,为农业综合开发提供了极其有利的环境。2011年种烟1380亩,西瓜种植400亩,养蜂300箱。辖区有“五峰山”生态旅游景点及铁牛关历史文化遗迹、村民依托文化遗迹,创办了铁牛关农家乐山庄。“基洋宝盆”养鱼基地,年出产鲜鱼10万多公斤。   2011年村经济收入1392万元,其中农业收入 844万元,林业收入120万元,务工收入 428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600余元。   社会事业    有初小学校1所,专任教师7人,特聘英语教师1名,学生98人,村卫生所2所,乡村医生2人。在村部建设操场、购买广场舞设备,有专人指导,丰富了村民精神文明生活。全村都用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应保尽保,参合率达100%。   名胜古迹    辖区有“五峰山”生态旅游景点及铁牛关历史文化遗迹、村民依托文化遗迹,创办了铁牛关农家乐山庄。基洋宝盆养殖基地,风景秀丽,是周边垂钓爱好者上好去处。   

何舟坪村

  何舟坪村距离华桥乡政府16公里,平均海拔620米,最高海拔830米。全村共有223户,人口794人,辖7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493亩(其中种植烟叶面积300亩),山林面积10404亩,村民收入主要靠种植水稻和外出务工。2010年被评为省级生态村。   

大禾山村

  大禾山村位于华桥乡西北方向,离乡政府4公里,区域面积有17.31平方千米,其中山林面积21621亩,耕地面积2162亩,辖区由6个自然村,村民小组9个,256户,1164人。2012年村级财政收入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98元。刑事帮教对象5名,社区矫正对象2名,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6名。   大禾山组名称:共9个村民小组,别是大禾山一、二、三、四组,杨家辽组,茅店组,白羊组,碗窑组,上山组。   

邓家边村

  邓家边村旧称十六都,位于光泽县华桥乡西北部,距县城30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与本乡石壁窟村、大禾山村、园岱村毗邻,该村土地总面积2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3.2万亩,主要以种植药材、毛竹为主;耕地面积2766亩,主要以种植水稻、烟叶为主;2013年烟叶种植面积达721亩。全村共有12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农户386户,村民1712人,属少数民族(畬族)、汉族地区,言语属汉语方言。    这里风光秀丽,物产丰富。在村子的东北角,有一座始建于唐朝的寺庙—崇安寺。寺庙对岸,溪水潺潺,30多米高的白水际瀑布悬挂山腰,引来无数旅客驻足观赏。村中一条小溪迂回曲折,三座古老而又雄伟的石拱桥,分别横跨在全村上、中、下游,给山村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这里森林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天然林面积广阔,是一座天然的动植物公园。这里不仅盛产水稻、烟叶,木材、毛竹、香菇、板栗、木耳、竹笋也满名遐迩。这里人杰地灵,有明末清初富甲一方的方伯进、游家钦,有民国初年慷慨解囊,私人捐资创办止马中心小学的王贤祝。改革开放以后,更是人才辈出,有的跨洋深造,学有所成;有的出类拔萃,身居要职,报效祖国。如今的邓家边,绿树满山坡,毛竹遍地是,烟叶满山谷,勤劳朴实的邓家边村民,正在创建山清水秀、和谐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吴屯村

  吴屯村基本概况    1、区划环境:吴屯村位于华桥乡东部,距县城9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2.5公里。全村总面积23.35平方公里。   其中山林面积13332亩,耕地面积4199亩。辖8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67户,人口2203人。    2、基础设施:316国道和鹰厦铁路横贯全村。自然村道路硬化,移动电话普及。电信通讯覆盖全村,有线电视   光缆覆盖全村,村组建专业保洁队伍,添置卫生设备,村庄环境整洁,村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3、经济建设:全村主要以粮食、烟叶生产为主,吴屯村因地制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在乡党委、政府指导   下,从2010年开始规划建设吴屯农民创业园 ,目前已形成茶叶、现代渔业、绿化苗木、油茶和烤烟五大基地,面   积达2610余亩。 同时引进圣农养鸡场2个,占地300多亩的有机肥厂一个。    4、社会事业:村卫生所1所,乡村医生3人,设有农家书屋1座,图书60册,全村村民都用上简易自来水。新型   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应保尽保,参与率达100%。    5、名胜古迹:吴屯石拱桥为元朝遗址,采用长石条等材料制造。   

官屯村

  官屯村位于华桥乡东南部,东与吴屯村接壤,西有止马镇岛石村,南与鸾凤乡黄溪村相连,北与华桥村相接。距县城13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2公里。地势北高南低,海拔506米。全村共有476户,1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65人。全村总面积23.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982亩。官屯村历史悠久,建于乾隆年间的诸公桥就是最好的证明。全村自然资源和物产丰富,矿产有花岗岩以及高砱土。目前,道路基本实现水泥硬化,交通相对便利。电讯通讯覆盖全村、程控电话及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9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应保尽保,大田种植主要以烟叶和水稻为主。村民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种植水稻、烟叶及外出务工。   

华桥村

  华桥村是华桥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5公里。316国道从该村经过,鹰厦铁路横贯该村南北。乡村道路基本实现水泥硬化,交通相对便利。当地群众有种植厚朴、杜仲等药材的传统,大田种植主要以烟叶和水稻为主。全村共有山林面积17876亩,耕地面积3692亩,7个自然村,13个民小组,529户,总人口2052人。农民生活主要依靠种植水稻、烟叶及外出务工。  


大禾山村特产大全




大禾山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