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头村位于松溪县西南部,距县城24公里,属革命老区基点村,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185户,710人,山地面积1989亩,耕地面积434亩。渡头村的主导产业为农业,农民收入主要依靠竹笋、粮食、山林。村现有卫生所1个,配有卫生员1名,能基本满足群众的看病需要,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互助体系建设中,全村参合率达100%。村部现有办公楼一栋,内有计生管理室一个,综治服务站一个、信息室一个,林业办公室一个,民兵连一个,均配有专职服务人员。2013年被授予省级生态村。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724102 | 353000 | 0599 | 查看 渡头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仙槎村 |
仙槎村位于渭田西北16公里的仙阁岗麓,海拔723米,与浦城交界,属山间盆谷形地貌,面积7.13平方公里,东领角歧村8公里,南与祖墩乡相邻,离渭田镇区16公里,距县城46公里。仙槎原名田屯,由于位于仙阁岗山区,层峦叠翠,仙槎盆谷如一片荷花,每当早晚白雾升起时,村庄如一只浮槎在荷叶上游荡,犹似仙山琼岛,因此得名仙槎。仙槎村共有人口,97户,412人,以农林业为主,山地总面积12550亩,盛产木材、香菇、毛竹、笋干。 |
溪尾村 |
溪尾村位于松溪县北部,与浙江相连,距县城45公里,属老区基点村,也是县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中心村,全村共有473户,1766人,山地面积15000亩,耕地面积2150亩。党员52人。溪尾村农民收入主要依靠外出打工、烟叶、农作物、茶叶和粮食等产业。 |
源头村 |
源头村位于松溪县东部 ,距松溪县城15公里,交通便利,为镇政府所在地。全村现有11个村民小组、311户、1300人,其中党员37人,预备党员2人;全村耕地面积1081亩,山林总面积1.3万亩(包括生态林、国有林、林业公司林等)。源头村的主导产业为农业,农民收入主要依靠竹笋、烟叶、粮食、果蔬及外出打工等产业。 |
株林村 |
株林村位于松溪南部,距松溪县城42公里,离镇政府6公里。株林村具有宝贵的革命传统。全村现有8个村民小组、206户、748人,其中党员22人,预备党员1人;全村耕地面积735亩,山林总面积7436亩(包括生态林、国有林、林业公司林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烟叶产业是我村的主导产业。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烟、粮、林、竹和劳务输出。 |
杉坑村 |
杉坑村位于松溪南部,距松溪县城42公里,离镇政府6公里。杉坑村具有宝贵的革命传统。全村现有8个村民小组、217户、769人,其中党员22人,预备党员1人;全村耕地面积1200亩,山林总面积10000亩(包括生态林、国有林、林业公司林等)。 杉坑村的主导产业为农业,农民收入主要依靠竹笋、烟叶、粮食、果蔬及外出打工等产业。 |
黄沙村 |
黄沙村位于松溪县北部,距松溪县城32公里,镇政府1.5公里。全村现有3个村民小组、137户、482人;全村耕地面积590亩,山林总面积5000亩。 |
竹贤村 |
竹贤村位于渭田镇西北,含竹贤、南山、傅厝、尾岭下、狮畲(林厝、下凹、霞坑)六个自然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560户,2426人。西南与祖墩乡相邻,东临溪东乡。竹贤境内山多地少,耕地面积2287.4亩,山地面积12339亩,其中毛竹林3000亩,油茶林1120亩。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笋干、烟草、山茶油,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村。2012年被授予市级生态村。 |
角歧村 |
角歧村位于松溪县北部,距县城40公里,属老区基点村,也是县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中心村,全村共有475户,1834人,山地面积12563亩,耕地面积2217亩。 角歧村据传最早是石、金两姓人在一山麓的茂密林下居住,山形如一座“金交椅”,又形似农家装谷的“谷箕”,方言谐音称“角歧”。 |
吴村村 |
吴村村位于松溪县东北部,与浙江省相连,距县城42公里,乡政府10公里,辖四个自然村,八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568人,拥有山林地面积1.1万亩,耕地面积2190亩,其中毛竹林8000亩。是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全县唯一的现代烟草农业试点村,烟叶产业是我村的主导产业。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烟、粮、林、竹和劳务输出。 |
东边村 |
一、东边村基本情况 东边村地处松溪县东北部,毗邻福建省浦城县、浙江省庆元县,位于渭田镇西北部的老虎岭边,域内四面环山,有竹贤溪向东南流经东边村,为河谷盆地。距渭田镇3公里,距松溪县城33公里,平均海拔300米。村内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全村共分8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村380户,总人口1525人,现有低保户18户,五保户2户。村民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24%。在村主要劳动力312人,全村中、长期在外务工人员960人,占该村总人口62.95%,其主要分布于泉州、晋江、石狮、厦门、福州、温州及本县、乡境内。现有村两委干部7人,党员44名,其中60岁以上党员11人,预备党员2名,团员65名。 全村土地总面积9864亩,其中耕地面积1619亩,林地面积5800亩(其中毛竹林面积500亩,果林300亩,茶园200亩,自留山1500亩)。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外出务工、种植烟叶、毛竹、水稻、玉米等。该村较好的资源只有毛竹林500亩。村庄基础设施落后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也影响了村民的经济收入和发展致富。农民收入来源单一,主要靠出售农业初级产品创收,缺少加工增值环节,农民增收困难。根据该村扶贫项目报告,2010年年人均收入1900元。该村几乎没有村财收入,被列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2011年至2013年为省发改委挂钩帮扶村。 二、东边村优美村庄创建情况 根据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六个好”的目标,我村以规划为先行,制定了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和生态村建设规划,以项目为带动、以绿化促美化,推动创建优美村庄工作有序展开。现已实现了村庄水、电、道路硬化及宽带网的整村覆盖,结合农村环境整治项目,新建农村污水管网、垃圾焚烧炉、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池及人工湿地公园,各位领导现在看到的枫树公园就是人工湿地公园,为使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更加美好,我村聘请了卫生保洁员,并在村主道、河堤两旁和村民房前屋后种植了3660棵的桃花树(村里出资金买树苗及负责技术培训与指导,村民谁家的地,谁负责管理和受益),极大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积极实施农村经济发展项目,建成亚达的山露等有机生态基地,组建了东边村生态生态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了“东边红”商标,合作社农产品参加了6.18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通过参展,扩大了合作社农产品的知名度,增加了农民收入。为促进乡风文明,出台了保护环境卫生、维护农村治安等乡规民约,建立了三级联动机制,开展“评五星家庭,树文明之风”活动,调动每个家庭成员参与“和谐东边、美丽东边”建设的积极性。下步要统一立面,在继续建设美丽村庄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宽带网打造“智慧村庄”,使东边村明天更加美好。 |
渭田村 |
渭田村位于省道803沿线,距松溪县城32公里,交通便利,为镇政府所在地。全村现有12个村民小组、750户、3012人,其中党员59人,预备党员3人;全村耕地面积1960万亩,山林总面积1.2万亩(包括生态林、国有林、林业公司林等)。渭田村的主导产业为农业,农民收入主要依靠竹笋、烟叶、粮食、果蔬及外出打工等产业。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互助体系建设中,全村参合率达100%。村部现有办公楼一栋,内有计生管理室一个,综治服务站一个、信息室一个,林业办公室一个,民兵连一个,均配有专职服务人员。2012年被命名为省级生态村。 |
山镇村 |
山镇村是渭田镇西北大山中的老区基点村,海拔810米,是我县海拔最高村。村庄在山坳之中,气候冬冷夏凉、多雾、无霜期短,是夏天的避暑胜地。山镇村仅一个自然村,2个村民小组,54户,212人,杨氏人口145人占70.7%,耕地面积301.1亩,毛竹林4700亩,山松杂木林8400亩。2012年被授予省级生态村。 |
潘墩村 |
潘墩村位于松溪县北部,与渭田村相连,距县城26公里,属老区基点村,也是县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中心村,全村共有781户,3016人,山地面积12230亩,耕地面积2831亩。潘墩村农民收入主要依靠外出打工、烟叶、农作物、茶叶和粮食等产业。 |
项溪村 |
项溪村紧依风景秀丽的白马山脚下,位于松溪县中部,距渭田镇6公里,距县城26公里。东与旧县乡游墩村、洋前村接壤,南接祖墩乡的甫场村,西、北与本镇董坑、渡头、潘墩村相领,是一个封闭的地理环境。全村由李墩、东门、下蓬、溪边、新村六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共有417户,1637人,全村有林地面积1.9万亩,其中用材林1.15万亩,毛竹林1112亩,茶园700亩。有卫生医疗所3家,食杂零售店10家,机械修理店1家,理发店1家,是个传统的自然农业经济村。 |
渡头村 |
渡头村位于松溪县西南部,距县城24公里,属革命老区基点村,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185户,710人,山地面积1989亩,耕地面积434亩。渡头村的主导产业为农业,农民收入主要依靠竹笋、粮食、山林。村现有卫生所1个,配有卫生员1名,能基本满足群众的看病需要,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互助体系建设中,全村参合率达100%。村部现有办公楼一栋,内有计生管理室一个,综治服务站一个、信息室一个,林业办公室一个,民兵连一个,均配有专职服务人员。2013年被授予省级生态村。 |
巨口村 |
巨口村位于松溪县北部,与浙江相连,距县城30公里,属老区基点村,也是县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中心村,全村共有371户,1382人,山地面积6555亩,耕地面积950亩。住宅电话装机率达到90%。群众文化娱乐设施齐全,有文化信息中心1个。主要经济作物为毛芋、烟草、食用菌,2012年被命名为省级生态村。 |
上塘村 |
上塘村位于松溪县东部,与董坑村相连,距县城30公里,镇政府0.5公里,辖1个自然村,六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10人,拥有山林地面积3200万亩,耕地面积750亩,其中毛竹林50亩。烟叶产业是我村的主导产业。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烟、粮、茶叶和劳务输出。 |
董坑村 |
董坑村坐落于渭田镇西北部,与祖墩乡仅有一山之隔,地域总面积1348.2329公顷,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雨量充沛,适宜喜温湿的农作物生长。全村共有里村、家堂、泉水亭、楻下、古幼、寺坑6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共288户, 1132人,其中正式党员50名(含预备党员),积极分子2名;现拥有林地面积17861亩,耕地面积2038亩,村民年收入约3000元,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烤烟、毛芋、水稻、林木、毛竹等,其中特产有板栗、黑木耳等。董坑村青山常绿、碧水长流、空气清鲜,全村共安装了路灯80盏,是一个适宜人居住的好地方。 |
木坵村 |
木坵村位于松溪县东部,距县城40公里,镇政府9公里,辖五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04人,拥有山林地面积2.1万亩,耕地面积1250亩,其中毛竹林6000亩。 木坵村的主导产业为农业,农民收入主要依靠竹笋、粮食、山林及外出打工等产业。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